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后宫争夺最激烈的是乾隆时期吗?其实清朝后宫远不如其他朝代精彩

古代后宫争夺最激烈的是乾隆时期吗?其实清朝后宫远不如其他朝代精彩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461 更新时间:2024/1/15 4:51:51

虽然我们看的宫斗戏,大部分都喜欢把背景设置在清朝,但实际上清朝后宫是非常无聊的,远不如其他朝代那么精彩。主要是因为清朝的皇帝都不怎么近女色,沉迷其中不管朝事的皇帝少之又少,和其他朝代相比这是清朝的优势。所以回宫的妃子也没必要以死相搏,还拼个你死我活的,简直就是给自己找麻烦。那清朝的后宫到底是怎样一幅场景呢?下面就为大家还原现场,一起来看看吧。

不知道为什么,从《甄嬛传》、《还珠格格》,到最近很火的《延禧攻略》,编剧们都喜欢把后宫戏放到清代,特别是雍正乾隆时期。这其实是非常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清代后宫和中国历史上其他时期的宫庭不太一样。清代宫庭的特点是沉闷、刻板、规模小规矩多,鲜有其他朝代比如唐代明代那么多引人注目的后宫故事传出。

有明一代,后宫故事精彩迭出,亮点纷呈。比如明武宗满天下选秀女,娶寡妇;比如嘉靖二十一年的“壬寅宫变”,饱受虐待的十几名宫女联手勒杀皇帝,可惜没能成功;比如成化帝和万贵妃专一不二的爱情;比如晚明宫中三大案,都是震动史册,赫赫有名。纵观清代,类似故事,一个都没有出现过。

这是由清代后宫的特点决定的。第一个特点是规模小,宫女和后妃的选择范围极为狭窄。

有清一代,提倡节俭,提倡减轻民众负担,因此清代宫庭的规模比明代小很多。明代后期,太监十万人,而清代只有几千人,相应地宫女数量也少了数倍。

明代“后妃多采之民间”,妃子和宫女的来源大多是普通人家,要求仅是“容止端厚及父母俱存、家法严整者”,比如崇祯皇后周氏,“其父为大兴县民”,没有任何功名,是彻底的平民百姓。因此明代宫女后妃的选择范围是全天下,是天下大撒网式的选婚。所以明代皇帝选妃,往往扰动天下。比如明武宗派人四出搜掠良家妇女以充“幸御”,弄得“民间汹汹,有女家,掠寡男配偶,一夕殆尽”。

而清代则不然,选秀女,范围仅止于旗人,比明代缩小了上百倍。一直到清室覆亡前10年,慈禧太后宣布满汉可以通婚,但宫中选秀女,“如遇选秀年分仍由八旗挑取,不得采及汉人”。

而选妃嫔,则更是基本集中于几个贵族家族。清代皇家选妃范围有“八大家”之说,即钮祜禄氏、瓜尔佳氏、佟佳氏、富察氏、纳喇氏、赫舍理氏等八家。《啸亭杂录》说:“凡尚主、选婚,皆以八族为最云。”当然,此外还有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但是总的来说,范围非常狭窄,在这样狭窄的范围里,出现美女的概率不高。在一套流传很广的满清宫庭照片里,引人注意的是后妃和宫女们没几个长得漂亮的,有的痴肥,有的俗不可耐,有的简直就是丑陋了。“宫女如花满春殿”,在清代只是一个传说。

清代后宫的第二个特点是规矩多,气氛沉闷。

在上面提到的那套照片里,有一张是瑾妃与两个宫女在延禧宫观金鱼。她们之所以选择在金鱼池边而不是其他地方照像,显然是为了表明她们的悠闲和快乐。可是,在这张照片上,我们见到的是三个穿戴得规规矩矩的女人,一字排开站在金鱼池边,双手扶着池沿,拘谨畏惧,呆若木鸡地垂首而立。

其他晚清宫庭照片气氛也大抵如此,一个个如同木偶僵尸。为什么呢?因为清代后宫极重管理,规矩太多,把人都管傻了管木了。

清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最重规矩,最喜欢制定各种管理条例的时代,而且关键是执行还比较到位。清代宫中,仅礼规就有《宫规礼规》《圣训礼规》《宫殿事宜礼规》《钦定则例七条礼规》《宫殿监处分则例十一条礼规》《宫殿监凡例四条礼规》《吉礼例用礼规》《嘉礼例用礼规》《筵宴例用礼规》等数十种。至于人事管理,更有《管理条例规制》《额数职掌规则》等共一零五条。内容规定得极为精密细致,从第一处太监宫女的职守,到各宫哪一天糊窗纸、安毡棚,都规定得清清楚楚,可操作性极强,束缚力也极强。

如果你生活在清代,有幸入宫,你就会发现,身上就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给牢牢罩住了,非常不自由。进宫之后,你就进入一座高墙监狱,从此很难见到娘家人,更别说见到以前的朋友。宫中还有许多其他不人道的规定,比如后妃生下子女后,按宫规不许亲自哺乳,只能交给乳母喂养。后妃生育后产生乳汁,太医院的御医要专门开出回乳药剂。

那么我安居宫中,化化妆,穿穿漂亮衣服,专门吸引皇帝可以吧?也不行,宫规严禁穿奇装异服。清朝历代皇帝都讨厌后妃打扮得花红柳绿的。乾隆喜欢富察皇后,一个重要理由是皇后不喜欢化妆,非常朴素。连后期曾沉醉于醇酒妇人的咸丰在位前期也非常强调这一点,咸丰二年十二月十四,咸丰帝曾专门下旨约束后妃穿着:

簪钗等项悉遵旧样,不可竞尚新奇,亦不准全用点翠。梳头时,不准戴流苏、蝴蝶。亦不准缀大块帽花。帽花上不可有流苏、活镶等件。钿上花亦同。

耳挖上不准穿各样花、长寿字等项。

耳坠只准用钩,不准用花、流苏等项。

小耳钳不准点翠。

不准戴大耳钳、玉耳环。

衣服俱不准缘边、不准宽边倒卷。

……

在严格的规定下,清代后宫妃嫔位号名确,晋升条件严格,数额确定,不得逾越,因此清代皇帝有名号的后妃数量基本上与其在位时间成正比,没有重大突破。清代规定,正常情况下,宫中有一位皇后,其下皇贵妃、贵妃、妃、嫔等四个位号,其定额为“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后宫的晋升,除了看是否生育子女外,基本上就是论资排辈,死气沉没,极少意外。

而相比之下,大明王朝,后宫妃嫔位号繁杂混乱,有“贤妃、顺妃、昭容、昭仪、婕妤、美人”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封号。而且每一级人数也没有定数,晋升过程也充满纷争和混乱,有时候全凭皇帝一时喜怒。明代皇后的兴废就极为频繁。明宣宗明景帝、明宪宗、明世宗皆“后无过被废”,在皇后无大过错的情况下“另立新后”。明世宗还连废二后,这种情况正适合后宫展开“自由竞争”。

因为规矩严密,管理严格,因此有清一代,除了孝庄与慈禧时代,后宫没有丑闻,没有明显的争斗,也没有出现过太监乱政的现象。特别是雍正、乾隆年间,因为这两位皇帝精细严厉的性格特点,更是后宫管理最为严格的时期,缺乏展开争斗的合理空间。

第三,清代皇帝大抵极为勤政,对女色之事,远不如其他朝代那么热衷。

清代后妃的数量比其他朝代大为减少,清太祖努尔哈齐有名号的后妃是16位,皇太极中15位,康熙27位,雍正7位,乾隆朝25位,嘉庆9位,道光12位。咸丰9位。而同治和光绪更是递减为5位和3位。其他没有名号的侍女数量也很少。这在历代都是极为节制了。

明代皇帝大都沉迷女色,以致于有的皇帝登基之后,因为过度渔色,仅一个月就驾崩了。但清代除了咸丰在统治后期因为心理崩溃有过一段放纵期外,几乎没有沉醉醇酒妇人的皇帝。

我们以雍正皇帝为例。雍正一生一代生育了十四个孩子,但是在他当皇帝十三年期间生的,只有一个。他四十五岁登基,正是年富力强,生育能力还比较旺盛,然而登基之后,却没有什么时间来纵情声色。从他四十五岁到五十五岁这十年,后宫没有生育一个孩子(雍正元年五月第九子福沛出生,显然是在他登基之前怀孕,因为他是在上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后即位的)。直到雍正十一年六月,宫中才有第十子弘曕诞生。这说明他在位期间确实是一个工作狂,每天夜以继日地处理政务,无心流连后宫。

综合以上,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把后宫戏放到哪个朝代,都比放到清朝合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拿破仑战败因火山,喷发蝴蝶效应导致滑铁卢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拿破仑战败的原因真正要去研究的话,那也算得上是一门学科了,但是最近有学者指出其实不用那么麻烦,因为拿破仑战败的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因为火山爆发造成的,火山爆发引起的一系列的蝴蝶效应导致了最后的滑铁卢失败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拿破仑战败因火山。“

  • 菩提老祖赶走孙悟空之后,自己去了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孙悟空,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一直都是一个无所不能,神通广大的人物,他虽然一直都叫唐僧为师父,但是唐僧毕竟只是一个犯人,似乎没有教会孙悟空什么本领,真正教会孙悟空的,是他去拜的师父菩提老祖。我们都知道,菩提老祖在赶走了孙悟空之后,让他不要回来,也不准说出自己的身份,那么,菩提老祖后来又去了哪里呢?在西

  • 唐朝为什么盛行写诗?与科举制度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鼎盛的时期,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成就就是诗歌,唐诗不仅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也对世界上多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唐诗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诗体形式的运用,还创造出了风格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裁,这对格律音韵有着严格要求的新诗体,将中国的诗歌语言

  • 盘点历史上那些被无名小卒杀死的著名名将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古代一些的事情我们往往都会想到一些非常著名的武将,但是我们很少会想到战场的士兵了,或者一些无名小卒了,但是很多时候其实无名小卒也有咸鱼翻身的时候的,也经常有一些著名的名将死在了无名小卒之手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来盘点盘点那些历史上被无名小卒杀死的著名名将吧,看看都有谁,有没有你心目中的偶像呢?感兴

  • 古代人如何防范天灾?天灾对这些朝代曾造成毁灭打击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广东地区迎来了超级台风“山竹”,所以广东个别市区也提前发出了停课停工的通知,好让大家在家中做好避难的准备。很庆幸现代的高科技能够预测自然灾害,好让大家提前做好防备,但在古代并没有这么先进的装备,大家是如何防范天灾的呢?实际上关于这方面的记载的确不是很多,沿海城市每年多多少

  • 古代的滴血认亲方法靠谱吗?到底是怎样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是相当于的充实的,现在的人们生活也是过得很滋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现在科技是不断的在进步,而我们也总是在说,互联网的进步是促进了现在人们的生活。确实是这样的,现在的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体会到世界的美食,而且,现在的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享受到很好的生活品质

  • 唐朝时期胡椒为什么很珍贵?胡椒是从哪传入中国的?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胡椒的味道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可能有些人爱吃有些人不爱吃,不过在古代人们对于味觉上的追求还是比较挑剔的,而胡椒在当时的珍贵程度可能远超你们想象。在唐朝时期,胡椒相当于是皇室特供,普通老百姓想吃上一口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不仅是在国内,哪怕是在欧洲,胡椒也同样珍贵,而且可以当货币直接使用。对于

  • 唐朝有哪些著名的家常菜?唐朝以哪个菜系为主?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关于唐朝的美食,算是比较冷门的一块,可能大家在关注唐朝的时候,很少情况下会关心当时的人们吃些什么。那对于吃货来说,对于大唐时代的饮食还是非常关心的,每个朝代肯定都会有几道家家户户都会做或者经常吃的才,那在唐朝时期,这些菜是什么呢?其实古人对于肉食是非常喜欢的,而且主要都已肉食、面食为主,可能米饭

  • 古代人在没有铁锅之前,他们是拿什么来做饭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在古代其实也还是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的,今天我们就说说铁锅吧,话说铁锅的普及是在宋朝左右,那么在普及这个铁锅之前我们的祖先们他们是怎么找到铁锅的替代品的呢?其实也还是有说法的呀,话说当时铜的使用率是最广泛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

  •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姓王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王姓”这个姓其实也是算是中国百家姓里面非常大的姓氏了,那么这么大的姓氏在中国的古代我们仔细的分析看看的话,你会发现好像姓王的人没有当皇帝呢,唯独有个叫王莽的人,好像在位的时间也不长,而且他还算是篡位这一说的,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姓王的皇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