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人如何防范天灾?天灾对这些朝代曾造成毁灭打击

古代人如何防范天灾?天灾对这些朝代曾造成毁灭打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932 更新时间:2024/1/22 16:50:40

最近广东地区迎来了超级台风“山竹”,所以广东个别市区也提前发出了停课停工的通知,好让大家在家中做好避难的准备。很庆幸现代的高科技能够预测自然灾害,好让大家提前做好防备,但在古代并没有这么先进的装备,大家是如何防范天灾的呢?实际上关于这方面的记载的确不是很多,沿海城市每年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自然侵害,如果是经验丰富的渔夫定能提前发现什么,这也是人类一种预警的本能。

《史记》曰: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意思是说,周代昏君厉王出生的时候,气候出现了异常,冬天寒冷导致牛马全死,江水河流全部冻结。周厉王之后,我国历史上开始了长期大混乱时期,历史上类似的大混乱时期有好几次,特点就是人们生活困苦,人口下降。古代史学作者们通常归结于政治家们的影响,他们认为君王昏聩则百姓饥寒交迫。这些著名的时期有西周末年和春秋前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和元朝。

政治家对历史的影响实际上绝对没有这么大,比如纣王是有名的暴君(也有一种说法是他并非暴君,只是常年征战,导致国内空虚,被周朝趁势而入),导致国家灭亡,可是武王即位后,天下很快就太平了,并没有陷入乱世;暴秦二世而亡,很快就迎来了文景之治,以及汉武大帝时盛极一时的大帝国;隋炀帝穷兵黩武,开运河修筑宫殿,隋朝灭亡后,唐朝很快就开了大盛世。难道是因为所谓明君的诞生?

须知,春秋战国时期,尽管天下四分五裂,征战不断,但中国总人口却在持续上升,文化和经济愈发繁荣。

三国、五代等时期,一些雄才大略的君主曹操、苻坚、刘裕柴荣等人,并不能够阻挡混乱的局面。在元朝,蒙古人依靠武力维持着国家空前的统一,却不能阻挡社会混乱。战国不稳定,百姓能吃饱,元朝政局倒是稳定,百姓们饿殍遍野,国运60年。实际上,蒙古帝国能够所向披靡,也不得不感谢地球这一时期处于寒冷季。

古代皇帝个人的英明或者昏聩决定了一切吗?文景之治讲究无为而治,汉末年的皇帝虽然政治玩不明白,却也没有一个穷奢极欲之徒,为何能够招来由于百姓饥饿而引起的黄巾军大起义呢?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历史,大约有传说开始的华夏文明到现在共经历了4个温暖期和寒冷期,我们发现,西周末年、东汉末年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国的天气居然是长期寒冷时期,而经济繁荣发达的时期,一般都是温暖期。

很明显,温暖期粮食产量高,缺少衣物的古代人也不容易冻死。《史记殷本纪》中,生活在河南地区的商纣王攻打山东地区,坐骑是大象,可见当时的气候温暖,所以当商朝灭亡后,周朝能很快的恢复经济;著名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只靠在河南地区采薇就能生活。

《史记》曰:晋庄伯元年,不雨雪。就是说,春秋时期晋庄伯的时候,山西居然不下雪,可见其温暖。我们从流传的春秋五霸时代的故事去看,气候温暖繁荣了经济和文化,天下是四分五裂,人民却有食物,精英从容思考。

隋唐是我国的另一个温暖季节,两唐书《玄宗》载:天宝元年冬无冰,二年冬无雪。但是后来,虽然国家经历了安史之乱,但后期依然有过中兴,虽然经历了黄巢大乱、五代十国大混战,天下的总人口居然没有减少,歌舞艺术、诗歌等持续巅峰!

宋代气候应该也比较暖和,宋江等人造反的梁山水泊有800里,说明唐古拉山的冰雪大量融化,黄河水位非常高。宋代的经济我们都知道,很多极端观点据此认为宋朝是最强的。

元朝初期,气候就开始变得不太好,忽必烈讨伐日本的大军两次遭遇台风,全军覆没。要知道忽必烈的军队从对马海峡到达日本,前期还取得了多场胜利。大军不可能被台风直接刮死的,如果这个台风必然具备彻底摧毁农作物的能力,必然有由于台风过后产生了极低的气温。

再向上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骤减,除了战乱之外,也由于这一时期气候寒冷,人相食的事情比比皆是。

统治者对百姓的影响真的很大吗?为什么有些统治者不作为被视作无为而治,有些人不作为则被视为荒废政务?在古代生产力比较低的情况下,农民靠天吃饭,皇帝也要靠天吃饭,一场大台风毁掉一个王朝绝对不是痴人说梦;同样,生产力水平如果提高了,老百姓自然能够吃饱饭,如果非要说跟皇帝有什么关系,那就只能感谢皇帝不拿好日子瞎折腾。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代的滴血认亲方法靠谱吗?到底是怎样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现在人们的生活是相当于的充实的,现在的人们生活也是过得很滋润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现在科技是不断的在进步,而我们也总是在说,互联网的进步是促进了现在人们的生活。确实是这样的,现在的人们可以足不出户便可以体会到世界的美食,而且,现在的人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享受到很好的生活品质

  • 唐朝时期胡椒为什么很珍贵?胡椒是从哪传入中国的?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胡椒的味道并不是人人都喜欢,可能有些人爱吃有些人不爱吃,不过在古代人们对于味觉上的追求还是比较挑剔的,而胡椒在当时的珍贵程度可能远超你们想象。在唐朝时期,胡椒相当于是皇室特供,普通老百姓想吃上一口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不仅是在国内,哪怕是在欧洲,胡椒也同样珍贵,而且可以当货币直接使用。对于

  • 唐朝有哪些著名的家常菜?唐朝以哪个菜系为主?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关于唐朝的美食,算是比较冷门的一块,可能大家在关注唐朝的时候,很少情况下会关心当时的人们吃些什么。那对于吃货来说,对于大唐时代的饮食还是非常关心的,每个朝代肯定都会有几道家家户户都会做或者经常吃的才,那在唐朝时期,这些菜是什么呢?其实古人对于肉食是非常喜欢的,而且主要都已肉食、面食为主,可能米饭

  • 古代人在没有铁锅之前,他们是拿什么来做饭的?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在古代其实也还是有很多事情是值得我们去探究一番的,今天我们就说说铁锅吧,话说铁锅的普及是在宋朝左右,那么在普及这个铁锅之前我们的祖先们他们是怎么找到铁锅的替代品的呢?其实也还是有说法的呀,话说当时铜的使用率是最广泛的,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

  •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姓王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王姓”这个姓其实也是算是中国百家姓里面非常大的姓氏了,那么这么大的姓氏在中国的古代我们仔细的分析看看的话,你会发现好像姓王的人没有当皇帝呢,唯独有个叫王莽的人,好像在位的时间也不长,而且他还算是篡位这一说的,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姓王的皇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

  • 清朝皇帝、后妃走路的时候,为什么都要有人扶着?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经常看清宫剧的人,一定对于其中这样一种情况是相当熟悉的,那就是皇帝与后宫妃子们在很多时候,行走都是需要有人搀扶着的,即便只是搭着一下,而不是真的搀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皇帝后妃走路也不是自己不能走,扶也只是虚扶,为什么还要做出这种动作,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1.清宫皇帝皇帝、皇后走路时要有人

  • 张飞骂曹操歌词完整版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张飞其实大家也知道这个人有点憨厚的感觉,武大气粗的,曹操这个人也是瑕疵必报的一个人,所以当张飞遇到了曹操之后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两个人当然是吵得不可开交了,所以明间就流传了非常广的一首张飞骂曹操的歌词了,那么网站版的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说到张飞这个人

  • 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是怎样一个人?他为创建唐朝做了什么贡献?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唐朝的经济是很发达的,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唐朝的经济是一度达到了鼎盛,那么,很多人也是在说唐朝的经济那么发达,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纵观一下历史我们便可以发展,在当时的唐朝经济之所以那么的发达,完全是因为当时唐朝的统治者很强大,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唐朝的人物,在历史

  • 唐朝前期那么强大,究竟拥有多少军队?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是一个很厉害的朝代,在当时唐朝也是有很多著名的称谓的。比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形容当时唐朝壮丽的景象的。当然了,很多时候我们也是在说,唐朝经济那么发展,大部分应该都是当时的军队实力很强大,而在当时的唐朝经济到底有多发达?唐朝有多少的军队

  • 古代衙门为什么叫六扇门?六扇门指的是哪六个门?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在古代三法司衙门的合称叫六扇门,就相当于现代的警察局。不过六扇门这个名字听起来总感觉出自小说,其实正史中也是这样称呼,那到底为什么要叫六扇门呢?如果大家有去参观过衙门的话,会发现衙门其实非常大,除了上堂的地方,后面还有很多房门,功能也都不相同。这次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六扇门的来历,还有衙门里的讲究。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