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诸葛亮借东风是真的吗?诸葛亮历史上喜欢故弄玄虚吗?

诸葛亮借东风是真的吗?诸葛亮历史上喜欢故弄玄虚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287 更新时间:2024/2/19 4:26:12

诸葛亮借东风算是开了他的神话之路,毕竟赤壁之战也只是诸葛亮出仕的第二年而已。其实在正史当中,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所以也更加不可能借什么东风了。但是在演义当中诸葛亮故弄玄虚的事情为什么这么多呢?感觉作者也是有意把诸葛亮神话,其实诸葛亮算是心计非常之深的人,而且善于看穿人心,只是他把这个能力用到了正道上面,所以大家看起来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违和感。

诸葛亮草船借箭、借东风,是我们耳熟能详,再熟悉不过的故事了。赤壁之战论功行赏,当是周瑜拿头牌。不过也有人讲,多亏了诸葛亮帮忙。要是没有诸葛亮帮忙,又是草船借箭,又是借东风,周瑜哪能成功?

说起来也难为诸葛亮,他名义上是到东吴帮助东吴作战的,可要钱没有钱,要兵没有兵,单枪匹马到了江东,凭什么说帮助人家东吴?诸葛亮为了显示自己的不同凡响,来了两个“借”,而且还赢得满堂喝彩,得了个能呼风唤雨的美名。

其实,这不过是诸葛亮气象学方面知识的一次实践而已。为了表现诸葛亮不同凡响的谋略,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使用了很多艺术手段,让读者对诸葛亮呼风唤雨,能掐会算的能力大为惊异。说白了,罗老先生的目的无非是想让人对诸葛亮的作为捉摸不透,难怪鲁迅先生评价是“近乎于妖”了。

事实上,诸葛亮在运用军事谋略时,确实有些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的嫌疑,原因有三:

第一,诸葛亮善于从大局考虑问题,他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战略意图,不便公开解释战术上的真实用意,而又可以达到瞒天过海,让人信以为真的目的,那么就说,这是天意,这是“天不灭曹”等等。把他预料的结局完全归结于上天的安排,这样一来,就可以天衣无缝,让你不得不信。

第二,诸葛亮受道家影响较深,运用道教的一些手段实施自己的战术转移可谓驾轻就熟。在实施的过程当中,让人充满了神秘感,也就愈发对诸葛先生肃然起敬。了不得呀,能够和神仙对话,这能是凡人吗?

第三,诸葛亮心理学掌握得好,身着奇装异服,摇着羽毛扇,坐着轮车,真让人看不透,猜不出他怪诞的举止有什么目的。现在看来,这是诸葛亮惯用的伎俩:战术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雾里看花,让你疑窦丛生,让你疑神疑鬼,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诸葛亮使用的战例,有些经过实践的检验,今天人们可以理解,能够解释通的,则被认为是科学的,真实的,可信的;有的闹不懂,弄不明白的,则被一些“学者”以为是“伪科学”。

其实,这不是伪科学,而是伪装,是兵不厌诈。比如,他在陇原让身材高大的士兵扮成六丁六甲的模样,以欺骗对手,迷惑对方,把人家的麦子全给收割走了。对手一时犯晕,没有想到这些神鬼,不食人间烟火,要麦子干什么?

用假象造成对手的错觉,将自己的真实意图包装伪装,迷惑对手,让对方判断失误,是诸葛亮取胜的一贯做法。诸葛一生谨慎,其表现不仅仅是在未雨绸缪时,就是在事物已经告一段落,甚至是结束了,依然不肯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意图,包括向上级汇报时,也不是敞开心扉。他的内心总是包裹得严严实实。

说实在的,也就是刘备有这气度和度量,换了性情多疑的曹操早就把诸葛亮拿下了。不说是杨修的下场,因为用“鸡肋”道破真情而掉了脑袋,怎么也不会让诸葛亮随心所欲,不将真情告诉自己而去开展工作。

刘备为什么会用诸葛亮?因为他就把握一条,大政方针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战略去实施就行,不管你采取什么战术,不管你黑猫白猫,能把耗子吓跑就是好猫。只要遵循“隆中对”的原则,承认只有一个大汉,蜀国是惟一正统的大汉政权,为统一大业不断扩大地盘,让我的日子越过越舒服,权利越来越大,财物越来越多,那就什么都由你。

你说这刘备是不是高人?把诸葛亮使唤得殚精竭虑,心情还挺不错。这驭人之术多狠!不过话说回来,有多少人还羡慕诸葛亮找了一个可以给自己那么大空间的领导,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啊!

诸葛亮的这些做法,很可能是幼年受到商人做买卖的启示。一个精明的生意人,常常一单生意下来,是失是得,是斩获颇丰,还是血本无归,往往讳莫如深。明明赔了,却可能对外宣传赚了个盆满钵圆;明明赚大发了,却要装作愁眉苦脸,声称亏老鼻子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师夷长技以制夷什么意思?“夷”在清朝为什么是贬低洋人的字?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提出的一种学习思想,意思是向西方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然后用来抵御他们的侵略。这里的“夷”就是洋人的意思,不过为什么要用“夷”来形容洋人呢?“夷”在古代的意思非常多,有平安、杀掉还有姓的意思。旧时代也会用来称东

  • 混子曰stone历史剧印度史合辑完整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印度曾是全球最早出现文明的古国之一,古印度有非常多的历史可以供我们学习,这次就借助混子曰stone历史剧来给大家看看整个印度史到底是怎样的。不过这样看当然也只能看个大概,但是对一般人来说也够用了,如果你想知道更加详细的东西可能就需要去查看历史书籍了。可能很多人都对印度非常好奇,因为在新闻里总能看到印

  • 春秋五霸排名是怎样的?有人能撼动齐桓公的地位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要说谁才是春秋五霸中最厉害的国家,可能不少人还是会选齐国,毕竟齐桓公的名声实在太响了。不过这个说法目前已经过时了,齐桓公虽强但也没强到能统一全国,而且当时其他国家也有超越齐国的势头。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一下春秋五霸的排名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当然这其中会有比较主观的一面,小伙伴们有不同意见的话可以留言一起讨

  • 三国时期最大的废物是谁?除了他舍我其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废物其实很多人都想到了阿斗啊,什么汉献帝啊等等人,但是其实这些人都不是废物,其实有人更加的废物,把能拿一手好牌打成一手乱牌,最后本来能做成的时候去最后竟然做成了负数,那么三国时期真的有这样的人吗?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废物,不仅指没有本事,而且指浪费了好机会,有成事的

  • 古时候如果皇帝犯错了怎么惩罚?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有句老话叫君无戏言,自古以来皇帝的话就是王法,违抗皇命那可是大罪,轻则关押入狱,重则满门抄斩。然而在一些朝代,皇帝被臣子怼得没话讲,最后还得向臣子道歉。千万不要以为这些皇帝是窝囊废,其实不然,都是历史上一些铁腕治国的强人。在唐朝中晚期有一个皇帝叫做李忱,李忱的心计是出了名的。在登基上位之前,在无

  • 奠定秦国统一的商鞅张仪范雎,怎么都是魏国跑过的来啊?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秦国能统一其实也不是秦始皇一个人的功劳了,而是一系列的大臣们的功劳了,就好比什么商鞅,张仪,范雎等人,但是我们仔细的分析分析看看,这几个人好像都是魏国跑到秦国的啊,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其实他们在魏国的的确确是一条虫,但是到了秦国就变成了一条龙了,所以这件事情也是非常的有趣的啊,那么背后到底是

  • 夷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会怎么样?刘备会灭东吴一统三国么?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成为了获胜方,那他能完成最后一统三国的伟业么?如果刘备真能灭掉东吴的话,还真有这个可能,不过这件事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当时东吴的领地还是要比蜀国大很多的,而且综合实力肯定也是东吴会更强一些。刘备决定北伐后,孙权之所以会派人求和并不是怕刘备,而是怕他跟刘备交手时,曹魏会乘机

  • 曹丕有哪些著名的作品?曹丕的诗为什么没曹植的出名?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曹丕和曹植都是三国时期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也是属于顶级的水平,但总感觉曹丕的著作没有曹植的出名,曹植我们都知道他的七步诗,那曹丕又有哪些作品呢?其实曹丕的著作一点都不比曹植少,诗歌、散文、赋曹丕也是样样精通,只是我们在课本里没怎么学到过曹丕的诗所以这块会显得比

  • 独孤九剑和葵花宝典哪个厉害?金庸亲口回答独孤九剑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独孤九剑是金庸小说中最神秘的人物独孤求败所创造的招式,也算是顶级武学了。不过要是拿独孤九剑和葵花宝典比较的话,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呢?其实这个问题金庸就亲口回答过,他说独孤九剑更厉害一些。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或许令狐冲的武力排名又能上升几位了。其实独孤九剑和葵花宝典并没有很明确的胜负关系,那这个评判标准是

  • 免战牌有什么用?免战牌等于是投降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大家还不太知道古代战争还有免战牌这个东西,那免战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有一方拿出免战牌仗就可以不打了么?那肯定也是不现实的。那免战牌和投降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对方强攻免战牌不就失去意义了么。感觉免战牌好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但毕竟古人非常讲究礼节不会乘人之危,但是极端的情况就是你挂了免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