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灭亡其实早有预兆,崇祯皇帝也无力回天

明朝灭亡其实早有预兆,崇祯皇帝也无力回天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30 更新时间:2024/2/17 2:05:45

明朝的灭亡并不是突然死亡,而是早有预兆。虽然崇祯是一位好皇帝,但当时朝中风气已经不是崇祯一人能够左右的了。朱元璋是草根出身,但是他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结果明朝也是被草根出身的李自成给灭掉了。所以说底层百姓的感受才是一个王朝最需要去关心的,百姓也只有在自己无法生存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造反。崇祯皇帝虽然有好的政策,但是下面不能好好执行那也白搭。

1644年的某日,京城老百姓在流寇乱军的流言中照常起床,却没想到,一件仿若天塌了的事情发生了——明朝覆灭了。四九城城门大开,往日四处作乱的乱军头子李自成大摇大摆的率军进京,而追随李自成的起义农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够以胜利者的姿态打进京城。

一个草根阶级推翻了当世最强盛的政权,这事就像是玄幻小说的剧情一样。可惜,草根皇帝李自成才穿了半个月的龙袍,满清鞑虏就被吴三桂领来入侵了京城,李自成稀里糊涂的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当时,堪称全球最强的朝代——大明王朝怎么就覆灭了?古人对此事始终耿耿于怀。

清朝曾流传下一种说法,那就是明亡于万历,与崇祯的关系不大。这个说法直接将明朝的灭亡往前追溯了四十年,这里,我们还得从崇祯的爷爷说起。

一、贪财的皇帝——万历皇帝对朝政兴致缺缺,对修真却情有独钟,这位皇帝将三十年光阴全部投注到修道之中,甚至,连早朝都不去了,不知臣中大臣更换,很多大臣甚至一直没见过皇帝,政治逐渐开始腐败,党争内乱激烈,争权夺利,国力下降。除了修真这项爱好外,万历皇帝还做好了长生不老后的物质准备,那就是——捞钱,疯狂捞钱。

按理说,国家财政收支都明确的账目,就算是皇帝也不能侵吞,否则,岂不天下大乱?所以,若想要扩充皇宫内库还得另想办法。就这样,万历皇帝把主意打到朝廷的官员身上,万历皇帝觉得:“许多官员在任期间能够吃得脑满肠肥,所藏家底必然丰厚,索性找个理由将其查抄,让自己填饱肚子。”

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万历皇帝尚有所收敛,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就开始“大展拳脚”了,之后,开始抓官员的小辫子,借机查抄官员财产。后来,聪明的万历皇帝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民脂民膏经官员之手必定会被剥层皮,若想收获最大利益还得直接剥削老百姓。最终,索性派出太监在全国各地搜刮百姓,而太监成了背黑锅的最佳人选。

在万历皇帝死后倒是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大钱。继任的太子也没有仔细的教导,而且接位一年不到就亡于春药,也就是红丸案,然后,是天这个木匠皇帝上台......

二、“上行下效”的官员——有了皇帝在前头做出“表率”,地方官和土豪乡绅们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由于,明朝自朱元璋一开始就限制了官员收入,所以,明朝官员必须得绞尽脑汁赚外快,这也使得大明官场就从根本上违背了朱元璋的初衷,逐渐变得更加贪腐。

关于明朝官员是如何贪赃枉法的,《明朝那些事儿》里说的十分生动,在此本人便不赘述了,而是单讲讲官员与当地土豪是如何勾结的。明朝的地方官的任用为了避嫌通常会选用异地官员,这就使得官员对当地民情十分陌生。每逢地方官就任,时常有土豪们站出来表示支持工作,而双方暗地里开始勾结,沆瀣一气鱼肉乡里,有点像是电影《让子弹飞》中官绅勾结的意思。

人浮于事,再加上东林党人空谈误事,表面清高,实则贪鄙不堪,由此,就彻底动摇了明王朝国本。

三、不堪重负的农民——有许多人觉得大明的覆灭实属偶然,甚至,拿出诸如裁撤驿卒等事件说事,其实,这些都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稻草罢了。

明亡前四十年万历皇帝与官场的乱象使老百姓成了直接的受害者,古往今来老百姓要求的不过是一口饱饭,倘若,连温饱都无法满足则不免铤而走险。这一时期的老百姓缺的是一个起义领袖,只要有人起了带头作用,劳苦大众必定会群起响应。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数据:

李自成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出生在陕西米脂河西200里的李继迁寨... ...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万历四十年)出生于赫图阿拉... ...

张献忠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出生于陕西省定边县... ...

左良玉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出生于(不详)... ...

——可见,明的灭亡实际上始于万历,此言不虚,万历皇帝确实要负主要责任。

李自成就是这样一个起义领袖,由此看来,其实李自成能够举事完全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实在太适合起义了。

皇帝和官员们可能十分曾恨这些农民起义军,但是,劳苦大众却十分欢迎这群“乱军”,他们不惜拿出所剩无几的粮食对乱军给予支持,并就自己掌握的消息知无不言,甚至,直接投身到起义事业中去。毕竟,帮助起义军没准能够换来一番新的天地,总好过一辈子受剥削压榨。

崇祯其实很倒霉,在国家濒临崩溃的额时候以死反省了自己一生的过错,实际上,主要责任并不在崇祯皇帝身上,平心而论,由崇祯来背亡国这个黑锅并不公平。可以说,在崇祯当时接收朝廷的时候,国家已经不成样子了,就是一个烂摊子,想拉回来比较困难了,说句实话,并不是崇祯能力太差,是明朝这个时候已经无力回天了!

就在崇祯吊死在煤山的一个月后,吴江郡照常举办了赛会,盛况空前,老百姓乐在其中,丝毫没有亡国之悲。从这就能看出,大明腐朽不堪早已成为每个老百姓心里的结,当这块朽木崩溃之际反倒会让老百姓感觉轻松。

可以说,我国存在了千年的额封建制度早已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可惜,根深蒂固的思想让明朝历代统治者意识不到这一点,仍选择保持旧制,最终,使国家无法适应变革,再想整顿的时候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这棵大树被外力推倒。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有的皇帝叫太祖有的叫高祖?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历史上关于皇帝的称号有很多,一般开国皇帝都会被称为太祖、高祖、武帝、文帝等。不过武帝和文帝还比较好理解,那太祖和高祖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其实皇帝的称号一般都是往最高的称谓上去靠,但是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后人为了展现独特性可能会自创一种更高的说法。所以在皇帝的谥号上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

  • 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有什么区别?孙悟空为什么要学七十二变?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趣事

    孙悟空在跟菩提老祖学七十二变的时候,菩提老祖说了这种变法有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问孙悟空要学哪个?一般人肯定会学变化多的啊,所以孙悟空就决定学地煞七十二变,那天罡三十六变和地煞七十二变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其实并不能说数量多就厉害,也要看最终的能力和效果。不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也是练得出神入化了,从

  • 如果把项羽放到三国里面,他会有什么样的传奇人生?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项羽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人也还是很有意思的,武力值高强,而且带兵打仗的本领一点也不差,其实同期和项羽能抗衡的就那几个,但是如果放在武将林立的三国时期,项羽他是什么水平,他又有什么样的传奇人生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有趣的问题一起来解谜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如果项羽在三国,并且是平民出生,

  • 西游记如来收大鹏为什么这么费劲?大鹏和青牛精谁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西游记中孙悟空也并不是无敌的存在,除了如来以外还有很多妖怪孙悟空也那他们没办法,可能还是因为被压了500年,法力有所衰退。可能大家公认比较厉害的妖怪就是大鹏和青牛精,但是看如来收服大鹏都会感觉比较吃力,其实青牛精才是背景最强的妖股。但是在西游记当中因为弱化了这个背景人物,如果按照常理来看他的地位不会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时,六将中谁更厉害一些?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关羽在三国时期的一些的壮举的话,小编觉得水淹七军算很厉害的战役了,再就是后来的过五关斩六将这个事情了,这件事情算是把关羽的武力值发挥得淋漓尽致了,可以说到了一种神级级别了,但是我们也知道人分三六九等,所以武将也分厉害和不厉害啊,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关羽在关羽过五关斩六将

  • 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关于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有人说是因为杨修过度干预了曹操立储的事情所以曹操把杨修杀了,还有的人认为是因为曹操发现杨修能看透自己的心思,这样的人曹操是绝对不放心留在身边的。所以说杨修的死因难道真是这样么?或许和司马懿有没有什么关联呢?曹操并没有杀司马懿,证明当时的司马懿并没有威胁到曹

  • 盘点历史上用枪最厉害的十位名将,项羽竟然没上榜?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项羽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人也还真的是厉害,厉害不仅仅在打仗什么的更多的是在其他的地方了,所以这个人综合实力非常的强,话说项羽也使得一手好枪,枪法惊人,但是有人在盘点历史上使用枪法的厉害的名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项羽竟然没上榜,好比那到底是哪些人比项羽还有厉害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

  • 司马懿取代曹魏政权是好事么?曹家为什么没能防住司马懿?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实际上曹魏算是三国第二个被消灭的政权,因为司马炎建立晋国的时候还并没有消灭东吴。估计曹操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辛苦打下的基业竟被司马家篡权成功了。为什么曹操、曹丕和曹睿三代君王都没能防住司马懿呢?难道真的是因为司马懿活的太长啦?其实司马家族夺取曹魏政权也不全是坏事,可能还促进了曹魏的发展,而且也是对皇

  • 历史中司马师和司马昭的关系好吗?两兄弟为什么都没当上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历史中,如果出现了一位能够独揽朝中大权的人,他的儿子很少是能和睦相处的,毕竟都想获得自己父亲的继承位。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之间的嗣子之争就非常的出名,最后还是由长子曹丕胜出,不过曹植的结局还算好,曹植并没有他对赶尽杀绝。但是这种兄弟情义也有例外的时候,那就是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了,按道理

  • 古代发工资是怎么发的?又是如何存放工资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每个月最开心的时候,莫过于工资到账的时候了。现在大部分工资的发放都是通过网上银行,转账直接到账,简单快捷,也不需要自己亲自去取再亲手存起来。然而在没有银行卡更没有网银的古代,为了生存,人们也是需要工作和挣工钱的,他们发放工资只能是领“现金”。但是有些朝代连纸币都没有,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