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打仗攻城时登城墙第一批士兵明知道要死,为什么还是要上呢?

古代打仗攻城时登城墙第一批士兵明知道要死,为什么还是要上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078 更新时间:2024/2/14 2:06:33

说到古代打仗其实大家应该都有一种印象,那就是城墙这个防御工事是最难的,如果能把这个防御工事给拿下来,那么这场战役就算是已经赢了啊,但是其实更多的时候你也会发现这攻城的士兵其实都是知道自己要死的,但是这些士兵为什么还是义无反顾的往上冲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不要被现代影视剧误导,古代攻城容易守城难。在大多情况下,攻打城池并不比野战危险。

古代州、县城池,被攻下是常态,能守住才是奇迹。攻城的野战大军,是国家的主力和野战精锐,和守州县的地方军,在装备、经验、战斗力完全不是一个级别,守方在没有野战部队增援下,是很难守住城池的。

明末孙传庭在河南败于李自成,退守潼关,以孙传庭之能、潼关之险,李自成一战即破;宗泽守开封、于谦守北京,依仗天时地利人和守住都城,成为千古名将典范(说明守城之难)。

三国演义虽然是部小说,但书中能守住城池的战例也是凤毛麟角吧?我们来看看守城难度:

一、古代州县城墙不是影视剧里的高达数十米的大墙,明以前多为泥制土墙,大雨都能造成坍塌

古代一般州、县的城墙也就2层楼高,仅约5、6米,远不是影视中高达20多米的城墙(宋都城开封城墙高为13米)。

明以前的城墙,多为夯土墙,大多年久失修,经常会发生下陷,甚至会在雨天坍塌,平时也就起个防贼防盗的作用。

如唐安史之乱张巡守城,命人制造大量泥砖和泥浆,城破哪里补哪里,说明古代城墙质量不堪。

明朝开始虽然有了砖制城墙,大大提高了城墙的高度和强度,由于威力巨大的火炮替代了投石机,实际更增加守城难度。

二、绝大多数州、县是没有护城河的,防护简陋。瓮城之类的设施只有战略要地和京城才有

中国古代大多数州县依水而建,有水门和码头,很难建设护城河系统。攻城方可直抵城门,用冲车撞击城门、城墙,古代城门是木制外蒙铁皮,很难经受撞击,木制城门也无法抵御火箭齐射。

古代游牧民族骑兵南下,攻城时下马登梯,能轻易攻下大多数城池(用人梯,或制作简易木梯、板车加大树干制作简易冲车)。

三、州县守备将校、士兵与攻城的名将、野战军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州县守城的武将,只是县尉、校尉,和身经百战攻方大将作战,无疑是以卵击石。历史上州县极少能在没有野战军增援下守住城池的,一旦守住能名动天下(如杨延昭用水浇墙,结冰退敌)。

守备州县的地方部队数量很少,多为几百上千,官兵大多没有实战经验,守城临时征召的城市居民,不但缺乏纪律,甚至连护甲、武器都没有。

守军体格和作战能力,无法与身经百战的野战军相比,如明朝倭寇作乱,53个倭寇连续攻破20多座城池,杀伤守军5千余人,这53人居然一个没死,古代州县地方军战斗力,可想而知。唐代石头建成的城门与城墙。

守方武器简陋,严重缺乏弓箭手和弓箭。

守城最好的武器是弓箭,但对于古代州县来说,弓箭手是稀缺的兵种,弓箭是极其昂贵的军事物质,无法大量采购和储存。

失去弓箭的守城部队,是无法形成对攻城方的威胁的,而攻方弓箭手能直抵城下,近距离射杀城墙守军(野战军多的是神箭手)。

攻城的危险在于攻击大城、都城和战略要塞,这些城池有护城河、高墙、瓮城、野战军,攻城方式与州县完全不同,主战场一定是在城下的野战。

如北京西安襄阳这种战略要地,守军(包含野战军和平民参战)往往需要10万以上。在大城守城战中,防守方不能全部部署在城内,主力需驻扎在城外,甚至分兵到离城较远的山丘、水源扎营,与城池互为犄角,即使守方来了援军,也是作为野战力量驻扎城外。

城下守军以壕沟、木栅、拒马、护城河等作为防线,任务是防止敌军和攻城设施靠近城门和城墙,城墙守军以弓箭、火炮等火力配合支援。

在这种战法下,攻方被层层阻击,很难找到薄弱环节,因为城外守军在城墙火力掩护下可以快速机动,弥补薄弱地段,失利时可退回城内休整。

更要命的是城墙外守军能在攻方不利的情况下进行反击、夜袭的,这种战法叫“守险不守郫“,电影《圣女贞德》、《特洛伊》就体现了这种战法,袁崇焕率关宁军在北京城下大战皇太极也是如此。

所以古代守大城实际是野战的延续,如果攻方已隔绝孤城外界联系、攻城锤开始撞击城门、搭起云梯爬墙头的时候,那是到了绝境(守方无野战力量),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古代战争不会轻易攻击大城市,攻击方清楚,一旦攻击大城市,有可能将已方优势消耗在攻城战中,只有关乎战争命运的战略要地才会不惜代价攻打。

如都城、长安、潼关、洛阳、襄阳、徐州、合肥等,刘秀守昆阳、哥叔翰守潼关、吕文焕守襄阳、王坚守钓鱼城、袁崇焕守北京、太平军守安庆,都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守城大战。

对于惨烈的攻城战,第一批士兵为何明知必死,还要前赴后继的往前冲呢?这是因为古代有严厉的战场制度和异常丰厚的奖赏。

一是战前动员,主帅会晓喻各军,攻破此城的重要性,颁布退缩不前的制裁措施,第一个登上城楼的奖赏。还有一些特殊政策,如破城后允许洗劫三天等等,更先好酒好肉犒劳三军一顿。

二是古代军中有严厉的军中连坐法:主官如带头冲锋,士兵必须奋勇向前;主官战死而士兵逃回者,一律处斩。另外攻城时设立督战队,主帅未下令收兵,官兵退缩者杀无赦。

三是首先登上城楼者,奖赏异常丰厚,诸如封侯、连升三级,可谓升官发财,官兵无不踊跃。战时主帅除指挥作战外,还要细致观察是谁第一个登上城楼,攻城官兵士气大振。

四是攻城与野战的危险性并没有多大区别,在阵地战、野战中的生存几率和攻城战并无多大不同。乱世士兵就是冲着吃饱饭来当兵的,现在多了升官发财的机会,会更加卖命。

古代几乎没有攻不下的城池,极端例外是钓鱼城,屹立数十年不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下自己所在城市的古城墙,小编实地去看了家乡(州城)古城墙,只有几米高,搭个人梯就上去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摸金校尉到底是干什么的?摸金校尉原是曹操创建的部门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前段时间的盗墓热,让大家关注到了这群叫摸金校尉的人,不过摸金校尉的职能可不仅仅是盗墓,早在三国时期曹操就专门创立了这个部门,那摸金校尉的业务范围到底是包括什么呢?其实很多职业都是先做了这个事,后来才有了专门的职称,摸金校尉也可以这样理解。古时候盗墓的人几乎天天都会有,而且很多大人物可能也做过这样的事

  • 古代没有身份证怎么确认每个人是谁?古人靠什么确认身份?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现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目的就是为了能确认谁是谁,方便管理。但是在古代并没有身份证,而且人口也不少,那古人通过什么东西来确认每个人的身份呢?其实古人的智慧一点也都不比现代人少,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发明了一种东西,上面会有属于你的专属身份。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人的智慧到底有多厉害。在现代中国

  • 古人都用什么当定情信物?古代定情信物总汇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现代人对于定情信物这种说法已经很少提及了,不过情侣之间也还是会有能留下记忆的物品,那你知道古人都用什么东西当定情信物么?其实古人的定情信物非常的简单,但是每个物品所赋予的意义都是不太相同的,至少是给了一种特别寓意在其中。所以大家才会说,古人的生活实际上都非常的浪漫,至少比现代人会过日子多了。下面

  • 皇考是什么意思?皇考、皇玛法和皇阿玛有什么区别?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一般看清朝的古装剧,阿哥们喊皇帝一般都是叫皇阿玛,为什么到了延禧攻略当中就变成了“皇考”和“皇玛法”呢?听上去还有点不习惯了,那皇考、皇玛法和皇阿玛这三个称呼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个叫法才是正确的呢?下面就为大家好好讲解下这几个说法的区别。当然现在的历

  • 埃及新狮身人面像,因气候变化剧烈不急于取出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其实大家也想必都知道,虽然没有亲自去看过,但是多多少少在电视或者书上都有看过,本以为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已经挖干净了都出土了,但是最近在埃及又出现了新的狮身人面像了,那么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呢?当时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跟随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据俄罗斯卫星

  • 宋朝究竟有多富有?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宋朝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可能一直就是“弱宋”的形象,积贫积弱,那些周边的敌国怎么打都打不过,但其实了解过宋朝之后,会发现,其实实情并非如此,宋朝的确打不过,但那也只是一方面,是宋朝的军事的确不太行,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经济、文化等,却是连唐朝都比不过的强大。就比如说,你见过宋朝

  • "的卢妨主"是什么意思?这种说法是从哪里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看《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段剧情是刘备的坐骑的卢马,带着刘备逃出一条生路,但是这个的卢马却一直有一个“的卢妨主”的说法,意思就是的卢马会对它的主人造成一些很不好的影响。其实,这个说法最初并不是出现在《三国演义》当中,自然也不是出现在刘备的坐骑上,那么,这种说法最早所说

  • 董卓进京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董卓进京故事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董卓进京的故事,为什么董卓能成为挟天子已令诸侯,专断朝政的大臣呢?其实董卓在三国里也算是初期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了,董卓的某些做法也是被后来居上的曹操所模仿,只不过曹操的做法没这么简单粗暴,而且把自己身边的人都消灭的差不多干净了,所以也没那么多人想着去讨伐曹操。但是董卓的所作所为就有些

  • 关羽不管是武力值还是智谋比张飞强,为什么诸葛亮反而更喜欢张飞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刘关张三兄弟其实刘备是很明显要喜欢关羽多一些的,但是做为诸葛亮其实大家仔细的分析看看的话,好像要喜欢张飞多一些,但是大家也知道张飞不管是武力值还是智谋都要比张飞低很多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由企业管理见职业经理用人之道。换个角度看刘关张及诸葛亮关系。大家都知

  • 皇帝为什么叫"万岁"?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在观看很多影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其中对于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那就是“万岁”,不管是在称呼问题上,还是在行礼叩拜的时候,这个称呼都是特指皇帝一个人,其他人都不能这样用。但是,在年代远一些的剧中,例如先秦时期,甚至于唐朝,好像都不太多见。那么,“万岁&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