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人都用什么当定情信物?古代定情信物总汇

古人都用什么当定情信物?古代定情信物总汇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29 更新时间:2024/2/14 2:07:13

可能现代人对于定情信物这种说法已经很少提及了,不过情侣之间也还是会有能留下记忆的物品,那你知道古人都用什么东西当定情信物么?其实古人的定情信物非的简单,但是每个物品所赋予的意义都是不太相同的,至少是给了一种特别寓意在其中。所以大家才会说,古人的生活实际上都非常的浪漫,至少比现代人会过日子多了。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代的定情信物一起来看看吧。

【红豆】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是粒粒鲜红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复一日,春去秋来,大树果实,伴着姑娘心中思念,慢慢变成了地球上最美滴红色心型种子——相思豆。

【梳子】

接发同心,以梳为礼。

我国古时候,送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你白头偕老的意思。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了家人美好祝愿,也有爱意传递。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习俗。

【罗帕】

手执罗帕,巧笑嫣然。

古代罗帕多用于传情,带着说不清道不尽缠绵之意多有这般场景,一女子面对心上人,含羞敛眉,面飞红霞,双手无措,便送帕于手。几分无助,几分娇怯,几分心喜,让人怜爱之意顿生。古书有云“有女子,手执罗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伫立于万花从中,借着帕角飘忽,暗送秋波。既掩去了露齿尴尬,又可平添几分娇媚,更可在转身之时,轻笑那失了神男子抛下一句“呆子”,万般风情俱在其中,勾起他人心底之情愫,便是又引出一段千古佳话或是绝唱,乐而不为呢。

【耳环】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我国女性从很早以前就开始用各种耳饰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记录见于《山海经》“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齿,穿耳以鎼”,《三国志》中诸葛恪说:“穿耳贯珠,盖古尚也。”可知穿耳从三代时起至今不衰的时尚。清初笠翁在他的《闲情偶记生容》里将耳饰里小巧简洁的耳环称为“丁香”,将繁复华丽的耳坠称为“络索”。他说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见耳环在古人审美观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瓜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卫风·木瓜》中写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讲一个男子得到心爱女子所赠送滴木瓜、木桃、木李后决定回赠以各种佩玉,表达永结同心意愿。古时候,“男任狩猎,女任采集”,所以“蔬果之属为女子所有”,女子要向心上人表达爱意,通常会赠送瓜果。

【同心结】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关于同心结最令人唏嘘的当是北林逋所作的这首《相思令》,古代民间男女定情,常用香罗带打成心状结,送给对方作为信物,表示双方同心,永远相爱,但是诗中这对男女分手在际却“结未成”,暗喻未能定下终身。而最后江潮已涨,船儿扬帆也要远行。

【头发】

青丝一缕随身寄,妾身如丝永相随。

女子的发,承载了太多的情思。流云、堆鸦、雨鬓风鬟……这美丽的字太多。最早的《诗经》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凌乱的发丝,那是对远行的良人的思念;《白发魔女传》中,为情所困一夜白头的练霓裳,云样的白发,是那女子的情伤,亦曾令多少人为之动容。“青”与“情”,“丝”与“思”,青丝,这个词想想,就该与缠绕有关吧。

中国古代定情物讲究“情”而不讲究“物”,一块玉佩、一个香囊、一束秀发、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为定情信物,都可以表达自己对“情”之诉求。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皇考是什么意思?皇考、皇玛法和皇阿玛有什么区别?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我们一般看清朝的古装剧,阿哥们喊皇帝一般都是叫皇阿玛,为什么到了延禧攻略当中就变成了“皇考”和“皇玛法”呢?听上去还有点不习惯了,那皇考、皇玛法和皇阿玛这三个称呼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个叫法才是正确的呢?下面就为大家好好讲解下这几个说法的区别。当然现在的历

  • 埃及新狮身人面像,因气候变化剧烈不急于取出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其实大家也想必都知道,虽然没有亲自去看过,但是多多少少在电视或者书上都有看过,本以为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已经挖干净了都出土了,但是最近在埃及又出现了新的狮身人面像了,那么这件事情是不是真的呢?当时的情况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跟随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据俄罗斯卫星

  • 宋朝究竟有多富有?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宋朝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可能一直就是“弱宋”的形象,积贫积弱,那些周边的敌国怎么打都打不过,但其实了解过宋朝之后,会发现,其实实情并非如此,宋朝的确打不过,但那也只是一方面,是宋朝的军事的确不太行,但是在其他方面,例如经济、文化等,却是连唐朝都比不过的强大。就比如说,你见过宋朝

  • "的卢妨主"是什么意思?这种说法是从哪里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看《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段剧情是刘备的坐骑的卢马,带着刘备逃出一条生路,但是这个的卢马却一直有一个“的卢妨主”的说法,意思就是的卢马会对它的主人造成一些很不好的影响。其实,这个说法最初并不是出现在《三国演义》当中,自然也不是出现在刘备的坐骑上,那么,这种说法最早所说

  • 董卓进京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董卓进京故事介绍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今天来给大家讲讲董卓进京的故事,为什么董卓能成为挟天子已令诸侯,专断朝政的大臣呢?其实董卓在三国里也算是初期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了,董卓的某些做法也是被后来居上的曹操所模仿,只不过曹操的做法没这么简单粗暴,而且把自己身边的人都消灭的差不多干净了,所以也没那么多人想着去讨伐曹操。但是董卓的所作所为就有些

  • 关羽不管是武力值还是智谋比张飞强,为什么诸葛亮反而更喜欢张飞呢?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刘关张三兄弟其实刘备是很明显要喜欢关羽多一些的,但是做为诸葛亮其实大家仔细的分析看看的话,好像要喜欢张飞多一些,但是大家也知道张飞不管是武力值还是智谋都要比张飞低很多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由企业管理见职业经理用人之道。换个角度看刘关张及诸葛亮关系。大家都知

  • 皇帝为什么叫"万岁"?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在观看很多影视剧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其中对于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那就是“万岁”,不管是在称呼问题上,还是在行礼叩拜的时候,这个称呼都是特指皇帝一个人,其他人都不能这样用。但是,在年代远一些的剧中,例如先秦时期,甚至于唐朝,好像都不太多见。那么,“万岁&rdq

  • 世界上第一个得艾滋病的人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艾滋病其实大家都知道就目前来说这种病实在是太可怕了,如果不小心得了这个病那么你的人生将会变得十分的黑暗了,最近不少的人也说了那么在这个世界上谁是第一个得艾滋病的人呢?他又是什么样得上艾滋病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目前关于谁是第一个艾滋病病人,有两种说

  • 古代对丈夫的称谓一共有哪些?良人、官人、相公有什么区别?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现代夫妻之间的称呼一般都是老公老婆,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妻子对丈夫的称谓就非常多了,而且听起来都非常的儒雅,会有一种美感在里面。这次就为大家介绍10个古代对丈夫的称谓,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良人、官人、相公等,那这些叫法是有什么讲究和典故么?其实这里面的学问还挺多的,毕竟古代人的表达方式都比较的含蓄内敛,

  • 三国时期百姓生活水平最高的是哪个国家?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也不难,看看三个国家治国的政策就大概可以知晓了,反正蜀汉的百姓应该算是比较惨的。因为刘备不懂经济,弄了个真银换假银,搞得百姓怨言很大。而曹魏和东吴的百姓日子就过的比较不错了,东吴人杰地灵,山水风景都非常的不错,加上孙权一般不会乱颁布民生政策,还是由朝中大臣们商议后一起定夺。而曹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