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公九卿指的是什么,都是哪些官职

三公九卿指的是什么,都是哪些官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047 更新时间:2024/1/29 7:48:02

在古代有很多官职,但是其实这些官我们一般人还真说不上来,但是却听到过三公九卿的说法,也是很多官啊,而且还要上朝,文武百官呢,还有人站在外面进不去,那么这三公九卿都是一些什么人呢,官职大小如何。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未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邓艾是怎么死的?邓艾不死司马家至少提前10年完成统一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几乎是把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都讲了个遍,就算是你最亲近的人你可能也要堤防着。要说三国里有很多人物都是惨遭陷害而死,邓艾就是最典型的人物之一。邓艾算是司马家最得力的部下了,但是却惨遭钟会的陷害惨死,邓艾算是灭蜀的大功臣,没有了邓艾司马家又多花了十几年才灭掉吴,可见邓艾对司马家的重要性。每一个开国

  • 孙权是不是三国里最没野心的皇帝?孙权为什么把首都定在鄂州?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孙权比曹操和刘备活的时间都要长,很多人说孙权没有野心,安定一方就满足了并没有统一的想法。不过吴国能一直保持人和就跟孙权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孙权可能也想统一,但是这个代价太大。想要战胜魏国太难,而蜀国又不太好动,搞不好还帮了魏国一手,所以也只能把蜀国放在一旁用来牵制魏国。后期蜀国又不能再继续等下去

  • 赵云的师傅是谁?都说是童渊其实另有其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时期的名将赵云想必大家也是非常的清楚的,真的是义薄云天啊,不仅仅是武艺高强,而且忠贞义胆,其实更多的人还是喜欢赵云的武艺,毕竟这是多人的梦想,最近也有很多的网友都说了,赵云这么厉害那么他的师傅到底是谁呢?有的人说是童渊,但是童渊在历史上没有这个人啊,那么到底是谁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我们

  • 戚继光和努尔哈赤谁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大家也知道的戚继光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真的是很给力的,当然了也是战功显赫啊,但是其实关于他的名气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不算高的,其实大家也知道,那就是因为努尔哈赤在其中作梗啊,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辩一辨如果戚继光还在的话和努尔哈赤PK谁会更加厉害?谁的军事才能更加厉害,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如果戚继光还

  • 诸葛亮准备了这么多年祁山之战为什么还是输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对蜀国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作为神一样的人物所做的事情也十分出色,不过,也有失败的时候,祁山之战准备了这么多年,结果到最后还是输了,让人感到是很意外和失望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吗,是自己的准备不足还是对手实在强大。诸葛亮精心准备了数年之久的一出祁山之战,没想到在短短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便宣告破产。这场仗

  • 曹操如果能多活10年魏国能不能一统天下?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里,各国初代君王要属孙权活的时间最长,这也和吴国“人和”有关,没那么多的内部斗争。而曹操算是第一个死的,其实按照曹操的才华如果能多活10年,很可能早就完成统一大业,不过曹操的后代活的也都不长,不知道是不是天妒英才不让他曹家接过统一的大旗。曹家的内部斗争就厉害多了,曹植和曹

  • 诸葛亮成蜀国一把手为什么还是很穷?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真正的掌权者,虽然刘婵在位但是威望明显差了诸葛亮好几个档次,如果诸葛亮想自己上位也是易如反掌。不过就算诸葛亮拥有这样的权利,为什么一辈子还是很穷呢?要说诸葛亮的志向是要兴复汉室,所以一面没达到目的就不休息,对于诸葛亮来说根本没时间享乐,所以钱财对他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 刘关张哪个武功最高,刘备是里面最弱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古代,很多人自然而然的想起来武功这个词,特别是在战国时期,各种武力值的武将满天飞,我们还给他们排了一个序,看谁才是最厉害的,关羽赵云张飞可以说是很厉害的了,那么这个看着很虚的刘备,到底有没有真功夫就让人很好奇。在《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的故事天下皆知,在那个乱世纷争的年代,刘关张三人的

  • 古代结拜为什么要喝血酒烧三把半香,有什么寓意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大家都知道古代人结拜的时候是有一个仪式的,这种仪式很多人都曾今模仿过,感觉还是挺强烈的,但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结拜相关的内容,说起来古人对这些东西还是挺讲究和看重的。提到古人结拜,小编我马上就想到了“锸血为盟”,而所谓的锸血为盟则指的是把牲畜的

  • 三国时取名怎么都取一个字?其实都是王莽做得梗啊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三国其实很多网友应该发生了,那就是不管是在电视剧还是在一些小说里面,大家知道的人的名字其实好像是两个字的,除去姓的话,那就是一个字,什么赵云啊,什么潘凤啊,什么华雄啊,有的人说了诸葛亮,其实诸葛是姓嘛,所以亮也是一个字,那么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都喜欢取一个字呢?其实这并不是当时的人懒,而是因为王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