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举人和秀才究竟有什么差别?为什么秀才可能会穷而举人不会穷?

举人和秀才究竟有什么差别?为什么秀才可能会穷而举人不会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985 更新时间:2024/3/3 13:22:14

不管是在影视剧中,还是在小说中,肯定很多人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叫做“穷秀才”,似乎如果不是家境好一些,当了秀才就一定会很穷。二而我们知道。古代不只有秀才,还有举人,这都不是参加科举得到名次时的称呼,却从来没有人说“穷举人”,这究竟是为什么?秀才和举人到底有什么差别呢?

我们在书中或电视剧中经会看到、听到一种说法“穷秀才”,说明这个人虽然是读书人,依然很穷的。在古代有种说法“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谓的读书高不仅仅是说明这个人才学高,更应该说是通过读书你所获得的回报远远高于其它行业才行。

那咱们就聊聊关于读书高的事情吧!

首先你要明白古代科举制度下,有乡试,会试和殿试之说,不过在乡试之前,学道内有童子试之说,童子试过关就是秀才,从而拥有了进入更高的行政单位的所谓学校的学习资格。

而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称为生员,他们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取中者才叫举人;举人再参加的就是京城的会试和皇上钦点的殿试,会试取中者称为贡士;同理,贡士中参加殿试的一二三甲就是所谓的进士,一甲进士的一二三名就是所谓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像秀才是中国的科举制度下的一种称谓,这有点像现在你想要考公务员,但前提是你要有本科的学历。而举人就是像现在参加公务员考试后的一种称谓,代表你已经有进入官场做官的资格了。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吧,范进中举这个故事料想大家都听过,这部作品是清代杰出小说家吴敬梓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章。

话说范进没中举之前是个秀才,经常是被自己的岳父嘲讽,书中原话是这样。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中举之后是这样说:“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同样一个人,前后两张嘴。只因中举后,范进能给胡屠夫带来利益。为什么这么说?

咱们来看看古代秀才的福利:秀才分三等,只有一等者可获得国家每月发给的粮食和银两,称为食饩(类似现代的奖学金)。凡取得秀才资格的就可以不出公差和免纳田粮。公堂上面对县太爷可以不下跪,可以免除自己和配偶的徭役,每个月还有国家的补贴。例如范进,他是秀才时,最多是关乎自身利益,可以不用服徭役(古代百姓有义务给国家免费干活)。

然后有国家发的不多的补贴。对周围人没有利益关联!这也是为什么说是“穷秀才”。你想,假如贫穷家庭出身,全靠一人读书,一家子没有经济来源,只靠国家补贴是远远不够的。

而中举后,也就是举人就大不一样了。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仕途,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

第一,全家人不用纳税纳粮。这点很厉害的,这就导致了只要你中了举人,马上就有人来“投现”,就是把他的地挂靠到你的名下。然后他以比给国家低的税率给你交租子。这样你就保证衣食无忧了!

第二,古代没有税务局,交税一般有立正和秀才了,举人了共同完成。红楼梦中有一句,“做官的亲戚,收税的朋友”,可见古代税务人员(尤其是农业税)真的不在国家官员系列里面。而当时收税时候的猫腻更是多的不得了。你是举人你就有资格参与进去。

第三,举人可以与县令平起平坐,自由出入县衙,因为举人与他们中的姣姣者,进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人说举人在野,进士在朝,共同操纵天下士风舆论。这也是后来胡屠户为什么对范进好了,一是范进能给他带来实际的利益,另一个是本身范进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咱们再来看个有关“诗仙”白的例子。李白既是诗仙也是有名的酒仙,说白了就是一个酒鬼;离了酒,不成诗。关于李白爱喝酒他自己在《襄阳歌》中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这虽是夸张之词,但也看出“诗仙”的酒量,一天喝半斤八两,恐怕不在话下。

那问题来了,李白喝酒的钱从哪里来?你不能说小俗啊!这是个很真的事,喝酒总要付钱吧。要知道古代粮食并不富,既是在盛唐酒的价格也不便宜啊。像李白这样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到哪里去弄买酒钱?他种田不会,做工不能,经商不肯,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哪里来的喝酒钱。

其实,最主要还是国家给的俸禄,李白当时虽然没有参加科举,但经人举荐在翰林院工作。在翰林院工作这是相当了不起,如果是按正规的科举制度,要是状元、榜眼、探花才有资格进去的。那些这么是什么意思,就是想表明当时的封建官场是级别越高,福利待遇越高,也是才会有李白天天可以喝酒的本钱!

古代举人是已经有做官的资格了,所以才不会穷;秀才只是自身有一定的福利而已,所以才会有“穷秀才”!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刘禅和刘封谁能力更强?刘备有可能让刘封继承太子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的亲身儿子刘禅一直都被称为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刘备还有一个养子刘封,能力就比刘禅高出不少,但是最后却在诸葛亮的提议下被赐死。如果刘封没死的话,刘备有可能把太子传给刘封么?实际上也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刘禅是亲身儿子,皇帝位不给亲儿子而给养子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如果说刘禅能够勤奋好学一些,后期蜀国也不会

  • 三国里有人能限制司马懿么?这三人本有机会却都被熬死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谁也没想到,三国里最后的赢家会是司马懿,而且司马懿最早还装病不想帮曹操做事,最后却连曹家的根都拔掉了。难道在三国里就没有能限制司马懿的人么?其实还是有的,司马懿也都心里非常忌惮的人,例如曹操。曹操的性格大家都懂,所以谁也不敢轻易惹怒曹操,但是司马懿天生都是个怂人,所以每次都能逃过一劫,关键是活的

  • 蜀国是三国里最弱的国家么?刘备靠什么能称霸一方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很多人都认为蜀国是三国里最弱的一个国家,其实早期的确如此,但是在赤壁之战以后蜀国也逐渐强大起来。其实刘备能做到称霸一方已经算是个奇迹了,而且刘备这一路上运气也是很好,几次都躲过了杀身之祸,从曹操的手底下都能溜走。而且刘备一路上的贵人也很多,而且也都是很关键的人物,只是蜀国显得有些后气不足,等刘备这一

  • 刘备能进入汉中是靠诸葛亮还是法正?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趣事

    可能很多人会感觉蜀国就一个军师就是诸葛亮,其实诸葛亮刚加入刘备时官位和声望都不算很高,而另外一位军师才是刘备能进入汉中的关键人物。其实蜀国前期能快速的壮大起来,和每个人的功劳都离不开关系,因为蜀国朝中大家应该是最轻松的,因为都是白手起家规矩也没那么多,一般这种团队在初期都有很强的上升动力。现在依旧有

  • 赵云救阿斗其实是无奈之举,如果赵云没救阿斗刘备会放过他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赵云的成名一战就是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下刘备的儿子阿斗,很多人有觉得这是因为赵云讲义气,不肯舍弃刘备的妻子和孩子所以才舍命相救,不过换个角度想的话,假如赵云没有救出阿斗回去能和刘备交差么?可能赵云正是想到了这点才舍命救出阿斗,最后刘备也是给了赵云一个台阶,但是依然不会把赵云当做能唯一重托的人。刘备携带

  • 诸葛亮五次北伐是怎么进行的?诸葛亮北伐为什么没成效?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了蜀国的实际掌权者,也肩负着蜀国存亡的重担。228年,诸葛亮知道不能再等了,带领蜀军休整完毕进行北伐中原,当时诸葛亮的口号就是克复中原匡扶汉室,实际上就是要完成统一。因为如果大家都和平发展下去,曹魏只会越来越强大,到那时候蜀国想防守都难,所以诸葛亮次计也是以守带攻。可惜的是诸葛亮这五

  • 曹操头疼到底是什么病?曹操头疼应该怎么治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在3、40岁时突然患上了头疼,用了很多方法治疗都没有效果,其实引发头痛的原因还挺多的,就算是放到现代病因也需要做很多检查才能查出。但是华佗却说可以开颅为曹操治疗头疼,直接是把曹操吓尿了,直接叫人斩了华佗。难道华佗知道曹操脑袋里长了东西才要开颅么?可能还没这么玄乎,曹操的头疼病到底是什么呢?曹操的

  • 曹操爱才为什么还要杀吕布?连曹操也不敢用吕布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吕布是三国时期非常出名的武将,但就是名声不太好被称为是“三姓家奴”。曹操抓到吕布后好像也没打算用他就直接杀掉了,其实曹操因为是最有爱才之心的,但是连曹操都不敢用吕布的话估计是真被吕布给弄怕了。当时刘备还找过吕布,如果两人联手不知道能不能逃过一劫,等到后期曹操逐渐壮大起来也就没

  • 关羽投降曹操刘备不怕关羽变节么?曹操在这点上永远不及刘备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在徐州关羽被曹操活捉后受降,因为曹操十分欣赏关羽,所以并没有杀掉关羽而是想让关羽加入自己,但是用了这种方法都以失败告终。可能换做是其他人就算曹操把人放了,让你回到自己的主公身边,主公估计也不会在信任你了。但是这点对于刘备和关羽行不通,因为两人是结拜兄弟,而且刘备就是靠着自己的赤诚才能引来这么多人才为

  • 曹操统一北方后为什么不让汉献帝禅位自己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趣事

    曹操获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基本上已经奠定了北方的统一。按理说曹操想称帝只要一句话汉献帝就要乖乖禅位,但是曹操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而且刘备和孙权在位的时候都称帝了,曹操可能有些可惜。当时朝中的汉臣还是比较多的,而且以荀彧为首的都不希望曹操称帝,因为在他们心中一直都是汉臣,这点就让曹操非常头疼了。曹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