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正史中关羽实力要弱很多么?关羽和五子良将比是什么水平?

正史中关羽实力要弱很多么?关羽和五子良将比是什么水平?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914 更新时间:2024/1/20 19:48:24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给蜀国算是有特别优待,把好几个人物都给神话了一遍,其中关羽算是比较严重的。因为关羽的成名战过五关斩六将是杜撰的,目的也是为了显示关羽的勇猛,那如果从正史来看关羽是不是就弱了很多呢?其实也不见得,和曹魏的五子良将相比还是有些小优势的,毕竟关羽功绩上还是没得黑。

现在有一个观点,说关羽只是徒有虚名,杀颜良靠的是偷袭,文丑根本不是关羽杀的,而是曹操杀的,其他的战绩更是一塌糊涂,有何资格位列五虎将之首?还不如张飞,至少张飞还曾独立带兵打败过张郃,在入蜀之战中表现也颇为抢眼。

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关羽仅仅是靠刘备二弟的身份因此在蜀汉地位如此崇高,恐怕也难以服众吧;而且刘备别的本事没有,这看人识人用人还是颇有心得的;还有,正史中曹操颇为器重赏识关羽也是真的,难道曹操也是受蒙骗吗?

关羽能力究竟有多强,初期的表现就不多说了,至少没《三国演义》里那么神就是了;但是从樊城之战中,可以大致推断出关羽的带兵打仗能力究竟如何。

樊城之战爆发的背景还要从赤壁之战开始说起,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待刘备取得荆南四郡,拜关羽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其实当时荆州一共有七个郡,曹操占据南阳,南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南部地区。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

213年,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为何要留张飞、赵云、诸葛亮和关羽这几个最核心最有能力的下属?还不是担心东边的孙权么,其实北边的曹操当时并没有威胁。

但因为庞统的战死,加上蜀中的变化,刘备不得不将张飞、赵云和诸葛亮都调走了,整个荆州最大的长官仅剩下关羽;关羽是庸才么?当然不是,而且对刘备颇为了解。

刘备平定蜀地后,以关羽董督荆州事,授权掌管荆州地区刘备控制的部分,包括荆州南部四郡和从东吴借来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关羽事实上镇守荆州五郡;后来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

最终双方通过磋商,达成了解决荆州土地归属问题的协议;协议中重要内容为: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但湘水划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刘备、孙权双方的矛盾,双方关系已趋恶化。

公元218年,曹操于是召曹仁为征南将军,讨伐关羽。曹仁屯樊期间,大肆征调徭役,南阳郡一带军民苦不堪言。宛城太守侯音与卫开于是劫持太守造反,与关羽联合。曹仁率军前往平乱,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斩杀,并屠城。

219年,刘备军与曹操军相争汉中,魏将夏侯渊被刘备大将黄忠所斩,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据守,赵云又在汉水劫去粮草,曹操无奈只得退出汉中,刘备遂占据汉中。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

孙权集团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实力也大为增强,但因为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南郡,使得孙权集团不但无力向北发展,而且还有被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夹击的危险。所以,孙权想方设法想占据荆州南郡。

在公元219年的时候,是曹操最为难受的一年,刘备主力占据汉中,而东边的孙权也乘机进攻合肥,当时曹魏的主力都驻守在淮南抵御孙权;而中部的关羽也不知是响应北伐的号召,还是看到了绝佳的战机,亲率大军三万余向樊城的曹仁进攻。

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襄樊,但却被关羽用水淹之计给破,于禁投降,庞德被斩。关羽乘胜对樊城发起猛攻,樊城进水,城墙崩塌,而曹仁的守军也因为多次战败而大量削减,只剩下几千人,樊城被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也快被吃完,众将都惶恐不安。

曹魏第一名将曹仁差点被关羽逼得自杀,当时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加上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遥受关羽印号,为之支党,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

曹操以为汉献帝在许,与关羽军相近,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同时曹操派遣徐晃、赵俨等率军救援樊城,更准备亲自征讨关羽。

后来,果然孙权也不愿意看到刘备势力太过强大,加上一直都想收回南郡,于是派吕蒙、陆逊等人偷袭荆州;在腹背受敌之下,关羽惨败,最终败走麦城,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

关羽能力差吗?当然不差,生擒于禁,斩猛将庞德,徐晃虽率大军却不敢应战,曹仁被逼得差点自杀,这等战绩,恐怕三国正史中,也唯有关羽了;如果不是孙权背弃盟约,樊城肯定是能拿下的了,说不定刘备出兵汉中,关羽继续北上,孙权从旁策应,三国历史就要就此改写了,可惜……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古人的"三不孝",指的究竟是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自古以来,孝道一直都是人们十分推崇并且重视的,包括现今的社会,家里的长辈、学校的老师都会教导学生要孝敬父母、尊长。我们也经常能在影视剧或者书中看到一句话,讲的就是孝顺需要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但是,除了无后为大,基本上都不会再多说,所以也就很少有人知道。那么,除了“无后”这一条

  • 降魏后为什么刘禅封公孙皓封侯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其实到三国的后期还真的就是曹魏统一了天下了,说起来也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年,死了多少人,几代人的人的心血啊,所以最后的统一还是非常的不容易的,但是最后东吴和蜀汉也都是降魏了,但是这两个降魏后的主公却的遭遇不一样,刘禅封公孙皓封侯,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揭秘看看!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爵位被分

  • 薛举为何会成为李唐王朝建立的阻碍?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在唐朝建立以前,曾有一个从隋朝就在北方称雄的人,薛举,他甚至还在兰州称帝,立后立太子,当世人们甚至还称他是再世的项羽,也曾经击溃过唐太宗李世民。很多人也都感慨,如果不是薛举英年早逝,隋唐的历史恐怕就要改写了。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这样一个能让李世民都差点栽下来的人,又究竟有多厉害呢?在中国历朝历代的

  • 关羽失荆州和夷陵之战失败哪个更致命?蜀国刚好两个都碰上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趣事

    总有人喜欢问关羽失荆州和夷陵之战失败哪个对蜀国的影响更大,实际上蜀国这两项都给碰到了。荆州也丢了夷陵也败了,关羽死后刘备大怒要伐吴替关羽报仇,本来孙权不想迎战还说赔部分荆州给刘备,但是刘备没要,估计刘备心里也明白就算要了,也没能力来守始终还会被孙权夺去。说到底还是因为关羽死了,这是蜀国最大的转折点。

  • 说曹操曹操就到的后边半句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现在于很多的人都喜欢说一句话那就是说曹操曹操到,这句话的以及就是人们希望什么人出现的时候,什么人就出现了,比喻非常的及时,那么,有不少的网友也是在问小编,说曹操曹操到的后一句是什么呢?小编也是很好奇,在网上搜索了一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说曹操曹操就到,相信听到这句话,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

  • 诸葛亮用人为什么不行?诸葛亮两次用人失误却是手下背锅?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应该是三国里被神化最严重的人物之一了,其实看诸葛亮掌权蜀国后,蜀国各方面都没什么实质性的长进,而且还衰落了不少。而且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一直被质疑,其中马稷和魏延算是诸葛亮最大的失误,从大战略来讲街亭之战是诸葛亮的失误,但是诸葛亮抓住马稷违抗军令这条就把马稷给斩了。诸葛亮死后姜维北伐胜绩更多一些。

  • 孙殿英除了盗清皇室陵地还做了哪些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趣事

    慈禧太后是当时清政府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在位期间,可以说非常的有谋略,有胆识。同时,慈禧太后的野心非常大,为此,慈禧太后从自己开始掌权便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以至于最后被孙殿英翻了个底朝天。那么,有不少的网友也是在问小编,孙殿英除了盗取清朝皇室以外还做了哪些事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

  •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是不是就知道蜀国不行了?蜀汉灭亡之际靠什么挡住了孙吴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趣事

    夷陵之战后蜀国上下遭到重创,也是蜀国最大的一次惨败,几乎相当于是全军覆没,也间接宣判了蜀国从三国中率先走向衰败。刘备死后估计诸葛亮也遇见了蜀国的未来可能翻不了身,但也不能坐以待毙,所以诸葛亮和姜维不断北伐直到蜀国灭亡。不过蜀国灭亡之时,孙吴打算趁火抢劫,好在一位将领及时阻止,但是这个胜利好像来的太晚

  • 各个"演义"究竟有多少内容可以相信?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的“演义”名著流传至今,亡轶的不知多少,尚存的仍不计其数。很多人对此津津乐道,常与人探讨其中的人物故事,久而久之,甚至有很多人将它们当做了正史,一代代流传。然而,之所以会加上“演义”二字,正说明了这些书的虚构性,即便是历史演义,也只是在真实的历史上

  • 三国演义里有哪些著名事件是假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有5000年历史的,但是我们好像对三国这短短60年间发生点事情尤为好奇,当然这也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功劳。不过《三国演义》始终是一本小说,里面有很多著名事件都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可能我们也会觉得很神奇,古代打仗太讲究计谋,往往一个小细节就决定了一场大战的胜负,所以才会有像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