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正月十五为什么要挂红灯笼?正月十五挂红灯的来历介绍

正月十五为什么要挂红灯笼?正月十五挂红灯的来历介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893 更新时间:2024/2/6 17:53:37

中国自古习俗还是非多的。特别是一些节日时节,中国的习俗便体现的非常明显,比如在当时正月十五为什么要挂红灯呢?其实,说到这,就要说到当时的一个有趣的传说了,据说但是一位民间艺人非常会包饺子,最后就被弄进宫了。但是,每年的正月团圆的时候,他都不能回家,于是,有一位聪明人便发明了这样的做法,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圆,欢庆上元佳节。黄巢想,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不乘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敌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想到这里,他马上召集众家兄弟商量了一下,把义军交给师弟,自己挑上汤圆挑子出了大营,直浑城走去。

黄巢进了城门,一直奔西街。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有一伙人正指指划划地看什么。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穿一身破棉袄棉裤,手里不住地敲着梆子。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老人打量一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到山里去了,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家贴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粮,唉!要打大仗了。”

两个人正说话,忽听一阵马蹄响,黄巢抬头一看,一队人马飞驰而来,当兵的边跑边嚷道:“众家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现已四门紧闭,跑不了啦,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黄巢知道军中出了叛徒,走露了消息,便扔下挑子往东跑,急急忙忙地钻进一个巷子里。进了一家院子,隐在门后。等马队过去,这才出来往北跑。没跑多远,又听见马蹄响,知道马队又回来了,他一转身钻进一个小院。

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老人见了黄巢先是一愣,接着点点头答应了。

这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打门。老头着急了,话都顾不得说,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进去,说:“客官,先委屈一下吧!”老人拿把扫帚刚要扫地,大门撞开了,十几个官兵闯进来,把老头围住。官兵头目说:“大白天,为啥插门?”老人说:“我怕小偷进来偷东西。”头目追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在哪?”老人说:“我家大门插着,没人进来!”一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钻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老人说:“官爷,你不信,就请搜吧。”。头目下令去搜查,十几个官兵马上进屋,翻箱倒柜,乒乓一阵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满了院子,幸亏他们没接着翻。

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惋惜地在缸前落泪。他忙走过去安慰说:“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前边去了,找不到人还会回来的。”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里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院子,从后面出去便是天齐庙,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你就从那儿出去吧。”黄巢见老人厚道诚实,便进一步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竞攻不破?”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始皇时期,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黄巢问:“那就没法了吗?”

老人说:“要打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黄巢说:“唐兵骂我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你不怕我吗?”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黄巢听了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的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齐国孙武也是纸上谈兵,为什么却能流芳百世?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在很多人看来,“纸上谈兵”的故事完全就是一个笑话,赵括空有十足十的理论知识,可是到了战场上,却白白将四十万大军的人头送到一直与赵国有深仇大恨的秦国刀下,有这样坑的主将,士兵们也是命里不好。然而,历史上纸上谈兵的人绝不只有赵括一个,另有一位被后世尊崇了两千多年的人物,就是《孙子

  • 皇帝可以在活着的时候自己选择谥号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趣事

    “谥号”是古代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死后,后人用来概括他生平事迹的封号,换言之,一个人虽然很在意自己死后别人的评价,但是自己却怎么也不可能知道自己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谥号。可是,历史上就是有这样一位奇特的皇帝,活着的时候就把自己的谥号确定好了,但悲催的是,刚确定好谥号,一年后他就

  • 刘邦斩白蛇是怎样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趣事

    《史记》一直以来被列为正史之列,可是由于古人的一些局限性,多多少少还是会有一些无法解释的,甚至可以称之为谣传或者迷信的事件,就比如刘邦斩白蛇起义的故事。《史记》中记载,这个事情是汉高祖刘邦自己讲的,一定得记录下来。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斩白蛇这回事?为什么司马迁会将这件事情记录下来呢?著名史学家司马

  • 吕布三姓家奴的绰号是谁给他起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吕布其实首先小编想到的这个人就是赤兔马,还有人中吕布了,说的就是吕布真的是英勇的狠啊,在人中应该是无敌的,自己的坐骑在马里面也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他是大英雄啊,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却叫他是三姓家奴,那么大家也知道刘备有叫大耳贼的,所以看来古人都非常的喜欢取绰号啊,那么吕布的三姓家奴外号到

  • 鲁迅工资合现在多少钱?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鲁迅的工资问题想必大家也是十分的好奇的,话说当时鲁迅的工资有几百大洋呢?而且是一个月哦,那么我们今天就着鲁迅工资的问题来仔细说说这个事情吧,鲁迅在当时工资一个月是多少呢?如果要折合成人民币的话又是多少钱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应该说是鲁迅的收入,而不是“工资&rdquo

  • 龙袍大多都是黄色,为什么秦汉时期的龙袍是黑色?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趣事

    “龙袍”是一段时期皇帝最明显的特征,也是古代一种极其特殊而贵重的衣物,只有皇帝才可以穿,其他人如果敢穿,要么是经过改变后的戏服,要么就是心怀不轨意图谋反了。而在我们的印象中,龙袍大多数都是黄色的,上面也绣着龙纹,精致华丽。但是很多人发现,黄色并不是从龙袍诞生之初就有的,而是隋

  • 刘备白帝城托孤,其实都是跟别人学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托孤”,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一定是三国时期刘备的白帝城托孤,将儿子刘禅交给诸葛亮的情节,后来诸葛亮也是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但事实上,刘备的这次托孤并不是自己的原创,他也是从别人那里学过来的,他学的就是东吴孙策临死前托孤张昭,就连说的话都相差无几。那么,孙策托孤又

  • 如来佛祖和元始天尊谁更厉害?西游记中最强的是元始天尊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如来佛祖是佛教祖师,元始天尊则是道教最高神,在西游记里这两位到底谁更厉害些呢?不过西游记本质上还是把佛教放在了更高的位置,唐三藏就是和尚,经书也是佛教的东西,而且在西游记里能完全压制住孙悟空的也就只有如来佛祖了。虽然元始天尊并没有展现过自己的实力,但是也被不少人给提起过,从他们的嘴里能推敲出神更厉害

  • 宗人府、内务府、詹事府都是分别负责干嘛的?这三府有什么区别?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趣事

    清朝和明朝在官体制上有很多不同,清朝把很多职位更加的细化了出来。可能我们平时看清朝影视剧的时候,听到比较多的就是宗人府、内务府和詹事府这三个部门,那这三个地方分别是负责哪些事物的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实清朝的体系要庞大很多,毕竟当时已经有很多少数民族融入了进来,各方面的需求也会增添不少。我

  • 嘲笑吕布是三姓家奴的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吕布是三姓家奴这个事情小编也还是有点点觉得十分的尴尬的,因为这件事情其实真的是以讹传讹的事情呀,正史中吕布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情了,所以说真的是被误会被误会了,但是在演义和明间还是什么评话中,这个事情就被无限的放大了,所以我们今天就以《三国演义》来说明这个吕布到底是被谁说成是三姓家奴的,下面就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