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东汉除了高祖张良韩信还有哪些牛人?

东汉除了高祖张良韩信还有哪些牛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555 更新时间:2024/2/15 7:25:48

说到东汉其实也是有非常多的网友们喜欢的一个朝代了,这个朝代真的是人才辈出啊,当然了有大名鼎鼎的汉高祖,还有张良,还有韩信等等,其实也还不仅仅是这些哦,除了出名的其实还有更多了,那么到底还有哪些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有人说,汉之英杰尽在高祖、武帝朝,此言说对一半,的确韩信、张良、萧何、周亚夫、卫青、霍去病如灿烂星汉,照耀了大汉的一半天空,相比之下,东汉英雄也毫不逊色,光武中兴时的云台二十八将,明章之治时的窦固,永元之隆的窦宪,还有巩固西域的班超,都在历史中谱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个个战神一般的“东汉男子天团”。

一、邓禹

世居南阳新野,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刘秀把他比作萧何,也有人把他比作张良,足见他对于刘秀有多么重要。他少年就有识人之能,年少在长安游学结识了刘秀,当即就认定刘秀有“真龙之相”,当刘秀镇抚河北时,他立即前往投奔。

他具有战略眼光,对当时的形势有深刻的洞见,鼓动刘秀广纳人才,收服民心,建立帝王之业,并告诉刘秀德之厚者得天下。刘秀与他彻夜长谈,堪称刘秀版“隆中对”。

邓禹还用自己识人之才,为刘秀搭建了争夺天下的核心团队。他还亲往河北募兵,和刘秀君臣配合,首先打败了河北王朗,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然后他又率兵进河东,先打败河东都尉,又打败大将军樊参的几万大军,斩杀樊参。紧接着又以少胜多,大破王匡的部队,把河东变成刘秀的地盘,之后又进军陇北。邓禹才德在外,所到之处守军皆开城投降,兵不血刃而据陇北。与此同时,刘秀称帝,派人封邓禹为大司徒,不久又加封梁侯。

邓禹属于谋定大战略的儒将或军师,并非完美的战场指挥官,他在公元27年跟赤眉军作战的时候,未能约束部下,遭到惨败,他向刘秀交出大司马和梁侯的大印,作为对自己的惩罚。

刘秀当上皇帝之后,邓禹也很识趣,辞去了朝中的职务,官也不当了。邓禹有十三个儿子女儿,都没鼓励他们去享受高官厚禄,而是让他们学一样安身立命的手艺。

邓禹自己在退休之后,抱抱孙子,晒晒太阳,享受天伦之路。正因为邓禹对皇帝绝对的忠心,又不贪图荣华富贵,每个朝代在评价历史上最有名的大将时,邓禹都是榜上有名的那个。

公元58年,也就是汉光武帝刘秀去世的第二年,邓禹去世。

二、吴汉

南阳宛人,位居云台名将前三名。官至大司马,并被封为舞阳侯。他出身贫苦,做过亭长,贩过马。他胆识过人,仅带二十骑就强征幽州十郡兵马。他和邓禹一将一帅,他是当时最为出色的战将,一人南征北战,从河北打到河南,后来又转战长安、湖北、山东、四川等地,几乎和刘秀所有劲敌都交过手,为东汉打下一半江山,堪称东汉的“韩信”。

吴汉有勇有谋,敢打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正面战斗,也善于出奇计破敌,常常是身处必败之境,能找到绝地逃生或者反胜的战机。他在平定刘永的战役中带伤上阵,亲自鼓励士兵,从绝对逆境中反击而大破敌军。还有就是在他带兵孤军深入进到成都城下,受到公孙述包围的时候,金蝉脱壳,安全撤退。并在敌人追击的时候,打出了一个漂亮的反包围,从而扭转战局,重新包围并迅速攻下成都。他正是靠着自己质朴、务实的战术,一城一地的为刘秀打下了江山。

三、马援

祖居扶风茂陵,官拜伏波将军,封新息侯,如果不是因为女儿是皇后,他也会名列云台名将之列。他少怀奇志,曾在北方放牧,很多人都投奔他,他对周围人说,大丈夫就应该“穷且益坚,老当益壮”,这两个成语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后来他投奔刘秀,为刘秀献奇谋打败隗嚣。

凉州一带常常受西羌的骚扰,他便领命任陇西太守,经过多次征讨,消除了陇西一带的羌族隐患。光武十七年,交趾的征侧、征贰发动叛乱,他又被委派前去平叛,长驱千里,水陆兼进,稳扎稳打平定叛乱,随后在岭南制定法律、恢复生产,深得民心。得胜回朝之后,受到刘秀嘉奖,朋友向他祝贺,他却说,现在国家周边还没有安定,北方尚有匈奴、乌桓为患,男儿应该马革裹尸,报效国家。

后来他又被派往北方征讨乌桓,得胜后,又被派往武陵平定五溪蛮暴动,出发前刘秀担心马援年岁已高,但马援披甲上马,志气风发,颇有廉颇风范,果然他不负众望平定暴动,但归来时却病死军中。

四、耿恭

他也是茂陵人,东汉名将,此君忠烈之志,远超苏武,正是他和他的士卒书写了“十三将士归玉门”的史诗。

他随窦固大军领兵征服西域车师国,设置西域都护府。之后大军班师,他被任命为戊己校尉驻守金蒲城。在金蒲,他仅几百人的部队受到匈奴几万人的包围,用毒箭和心理战使挫伤匈奴军队,随后夜袭匈奴大营,将几万匈奴大军击退。

匈奴虽退,但他知道小城难守,率军转移到城墙坚固疏勒城。守卫疏勒的战斗更加的残酷,匈奴人久攻不下,便断了汉兵的水源,一时间汉兵缺水,全军上下即便是以马粪尿饮之也无人投降。他亲率士兵掘地十五丈,解了水源之危,并令人在城墙上泼水,令匈奴人以为真有神助,只好撤兵。但仅隔三个月,匈奴再来,车师国反叛,合军三围耿恭,这次更是艰苦卓绝,汉军断粮,士卒以弓弦、铠甲上的兽筋皮革为食,多次退敌,最后仅剩数十人,匈奴单于以封王娶妻来招降,耿恭诱使者登城杀之。

最终,这只孤军等到了范羌越雪山而来的2000救兵,至此耿恭率领能行动的26人踏上东归的道路,沿途病亡、遭袭,回到玉门关时仅剩13人,忠烈之志,汉家子弟无不动容。

五、班超

祖居扶风平陵,出身文仕之家,因兄长班固在京城做官,全家随迁。为减轻兄长的负担,他靠给官府抄书贴补家用。一天突然投笔感慨:“大丈夫应该像张骞一样建功立业,怎么能安于抄抄写写的工作呢?”于是给我们留下投笔从戎这个成语。

后来果然有了从军报国的机会,他跟随窦固到西域攻打匈奴。窦固任命他做假司马攻打伊吾庐,大获全胜。于是窦固就派他带领使者出使西域。

他们刚到鄯善国,匈奴的使者也到,而匈奴使团几倍于我方,而且鄯善国王有投降匈奴之意。他就动员部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乘夜消灭匈奴使团,迫使鄯善国归附汉朝。

之后班固带着部属,运用智慧和超群的胆略,相继说服了西域五十国,为民族融合奠定了不朽功勋。

六、窦固

他也是平陵人,因娶刘秀的女儿成为贵戚。他以监军的身份,跟马武一同打败烧当羌。后又受朝廷委派征讨北匈奴,大败呼衍王,趁势攻取伊吾庐,沉重打击了北匈奴势力。

他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不辱使命,使西域五十国归汉。后朝廷再次派窦固攻打北匈奴,他在蒲类海边打了一个大胜仗后,又挥师进攻车师,车师前王和后王都先后投降。西域基本安定下来。他又建议朝廷恢复西域都护,重设戊己校尉。

窦固的主要贡献是再次北击匈奴,并且帮助朝廷恢复了对西域的统治,进一步压缩匈奴战略空间,为窦宪给予匈奴最后一击奠定了战略基础。

七、窦宪

跟窦固是一个家族,但窦固要比他长两辈,也就是说窦宪的爷爷跟窦固是兄弟。因为妹妹是皇后,窦宪成为朝廷权臣,但因为杀死太后的幸臣成为罪囚,于是要求戴罪攻打北匈奴来赎死。

窦宪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北击匈奴,在稽落山给北匈奴致命打击,然后乘胜追杀其余部,深入胡地三千里,在燕然山勒石记功,留下与霍去病“封狼居胥”齐名的“燕然勒石”。班师后被封为大将军。两年后,窦宪又派偏师在金微山给北匈奴最后一击,北匈奴从此踏上西迁的道路,汉朝的北疆从此安定。

窦宪军事上智慧超群,但政治上反而有些“智力低下”,居功自重,其党羽欲谋篡逆,和帝果断斩杀其党羽,撤销他大将军一职,改封为冠军侯,刚到封地,就被和帝赐死。

八、皇甫嵩

汉末第一名将,第一功臣,第一重臣,祖籍安定那县,将门之后。董卓乱政,我们都知道,然而,我们更多人所不知道的是,董卓在他的眼里,不过区区一庸才罢了,只要他在,无论是董卓还是董卓背后的西凉军,都只是陪衬而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我们也知道,但是我们更多人不知道的却是,曹操曾经也只是追随他的一员普通将领罢了。

皇甫嵩的成名跟黄巾军作乱分不开,当时他临危受命,以左中郎将的身份率兵平叛。跟义军初次交锋,却吃了败仗。但临变不惊,退守城池,等待时机。一天夜里,刮起大风,因为义军依草结营,皇甫嵩就命军士点起火把,冲近敌营纵火。这一把火使义军彻底瓦解。

只要将军战,就一定能胜,可以说,黄巾起义之后的汉帝国,当各路将军率领的平叛军时不时的遇到各种艰难和失败之时,正是皇甫嵩的一次又一次胜利,生生的将这个本就该摔倒趴下的帝国却重新又一次的拉了起来。

在以后跟黄巾军的作战中,皇甫嵩先后斩杀了义军首领张角的两个弟弟,不久就平定黄巾之乱。

黄巾后的皇甫嵩,则也如皇甫嵩自己所料想到的,屡次受到朝廷猜忌,屡次遭到贬损,但,也同时成为了帝国后期的救火队长,哪里危难便去哪里。

然而,当朝廷内部乱起来的时候,他就不知该如何处理,只能小心翼翼,坚持不搅合的态度。所以,当董卓乱权之时,皇甫嵩非但未拥兵自重,还自投罗网,被董卓陷害入狱,失去了对抗董卓的机会。及至董卓被诛,有人建议王允让皇甫嵩统领军队,但王允不从,导致西凉军再入长安,汉帝也失去了最后独立掌控军队的机会。

可以说,他是东汉末年的国之柱梁,但可惜独木难支,未能阻止汉朝的衰落。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盘点三国演义中最辱人的10个称号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其实三国演义还是非常的好看的,不仅仅是因为人物刻画什么的都非常的给力,故事的情节什么的也非常的有意思的,更多的是那种情怀和帝王之心啊,也还有一些比较有趣味的地方,比如称号问题,最近就有人把称号问题给列举出来了,那么一起来看看三国演义中最辱人的10个称号吧!《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

  • 古代清朝大臣在下跪前为什么要拍拍袖子?有什么意义?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清朝,小编不是很喜欢的一个朝代,因为,当时的中国清朝非常的腐朽落后,人们的思想很落后,不仅是思想,还有行为举止也是很落后的。当时清朝的人们有裹足的习惯,用长长的裹布把脚给裹起来,让脚变成三寸金莲,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没有裹足的长大便嫁不出去了,闭关锁国也是加剧了当时清朝的腐朽和落后,后来,英法联军强行

  • 古代人没有空调WIFI怎么度过炎热的夏天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趣事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现在夏天来了我们不得不说真的是太热了,那么除了空调和wifi就没有太好的办法了,所以对于现在人来说没有空调和wifi那是过不下去的,那么在古代古人又是怎么度过夏天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其实古人可没有你想的那么悲惨,古人过夏天照样能吃到冷饮冰块!冷饮可不是现在独有的,冷饮的

  • 唐朝人开放吗?唐朝人穿衣打扮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趣事

    小编还是非常的喜欢中国古代的唐朝的,毕竟当时的唐朝小编觉得非常的繁荣。在唐朝人们都非常的雍容华贵,人们的衣服和服饰颜色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艳丽。我们看电视剧也能知道,当时的唐朝人们都感觉非常的有钱,唐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唐朝人开放吗?唐朝人穿衣打扮是怎么样的呢

  • 中国古代初期的雕版印刷是怎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中国的四大发明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四大发明有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这些可以说是中国的一种无价的财富。当然了,其实,中国古代初期的雕版印刷术还是很厉害的,当时的人们非常的聪明,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印刷术,那么,雕版印刷术到底是怎样的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印刷术在唐代

  • 唐朝的女生如何恋爱?唐朝的女性开放吗?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朝在中国古代是一个非常繁盛的年代,当时的经济是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唐朝时期,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以肥为美,以肥为贵。相反,如果瘦则代表这个人家里没钱,是不好的表现,和现在的人们审美还是有一点的差别的,那么,唐朝时期的女生是怎么谈恋爱的呢?唐朝的女生开放吗?具体的就跟随小

  • 逃兵下场是什么?各国是怎样对待逃兵的?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逃兵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逃兵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厌恶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喜欢逃兵,那么,在古时候人们打仗如果遇到逃兵是怎么处理的呢?其实,小编觉得没有哪一个国家对于逃兵是心慈手软的。小编今天也是整理了一些有关各国处理逃兵的办法,其实,日本是出现逃兵特别少的,毕竟,日本人的骨子里就有一种效

  • 纯正的汉族人的小脚趾甲分两瓣是不是真的揭秘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汉族人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名族真的是太强大太强大了,所以关于这个名族的很多事情都是需要说一说的,最近小编有听到一个事情那就是好像有人说纯正的汉族人好像小脚趾甲是分两瓣的,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小脚趾甲两瓣瓣」就是 「跰趾」,在医学上称作瓣状甲,是指小脚趾甲分瓣而非

  • 比西施还要美的郑旦,为什么没有西施出名?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趣事

    说到卧薪尝胆,便有一个在此事件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同时也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西施被勾践选中,教习歌舞礼仪,最后送到夫差的身边。西施的美貌令夫差逐渐不务朝政,吴国衰败,最后越国一举灭之。但是,同时期还有另外一个西施的好姐妹郑旦也被送过去,而且郑旦的美貌不在西施之下,如今知道她的人却寥寥无几,这

  • 古代脸皮最厚的状元是谁?古代掺水分的状元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趣事

    在我们看来,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制度十分严格,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绝不可能得到状元的,但是人与人总是不一样的,虽然掺杂了水分的状元不多,但毕竟也是存在过的,比如唐朝时期的裴思谦,就一直被人认为是脸皮最厚的状元。那么,裴思谦的状元身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他是脸皮最厚的状元呢?科举制度从唐代正是建立开始,到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