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隋文帝杨坚是如何用小人的?

隋文帝杨坚是如何用小人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195 更新时间:2024/2/7 17:51:52

说到隋朝,除了那个劳民伤财的隋炀帝,也还有与他相反的隋文帝杨坚。在这里,我们暂且不讨论杨坚是否有做得不当之处,只来看看他的用人之道,准确地说,是用“小人”之道。很多人可能以为小人是没有办法能用的,实则不然,杨坚对待小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心得,那么,他的办法有是什么呢?

周宣帝驾崩,静帝只有六岁,接下来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谁来掌握北周军政大权。内史大夫郑译和御正大夫刘昉将宝押在了隋国公杨坚的身上。趁着自己在宣帝咽气期间呆在皇帝身边的机会,两人拟了份假诏书,把杨坚召进了宫里,宣布宣帝遗诏要求由杨坚来总理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集军政大权于其一身。

这是杨坚生命中最重要也最惊险的时刻,成功了,就能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失败了,就将满门抄斩,一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结果当然是,杨坚成功了。不仅成功地当上大丞相,而且很快就把小朋友踢到一边,自己当上了皇帝。

对于郑译、刘昉二人,杨坚当然也没有亏待,加官晋爵,赏赐无数。不过,官爵虽然给了,杨坚却不愿让他们掌握实权,而是一直将他们晾在一边,不予重用,这又是为什么呢?

刘昉是个官N代,累世富贵,却仍然贪财,因为有功于杨坚,能够在杨坚那里说得上话,所以每天去求见他的富商大贾络绎不绝。

贪财,却又不会也不愿办事。比如,平定尉迟迥叛乱时,杨坚令韦孝宽为元帅,然后想派个人去监军——毕竟一下子领着十几万大军出去,没个心腹人监军,万一韦孝宽反了怎么办?可是,刘昉和郑译两个人都说自己干不了这活儿,刘昉的理由是自己从来没有带过兵打过仗,郑译的理由则是自己老妈年纪大了离不开人。

刘昉的理由还算勉强合理,郑译的理由就纯属扯淡了——后来,杨坚还专门下过一道诏书,数落郑译不孝敬他妈,说他就算死了也不过是“入地为不孝之鬼”,并且赐给他一本《孝经》,要求他在家好好闭门背书!而且,郑译与刘昉一样,也是个贪财的人,刘昉向富商大贾们索贿,郑译则直接上手贪污,“赃货狼籍”。

人品、官品这么差,又不肯干点实际的活儿,杨坚自然不敢实际重用他们。可是,两个人又都对自己没有实权心怀怨念,最终,刘昉因为将造反付诸了实际行动而被灭门,郑译还算老实则被冷落数年之后郁郁而终。

当初,刘昉、郑译二人用假诏书召杨坚进宫的时候,宫中侍卫堵住门不许他进去,有个名叫卢贲的人一马当先,喝退众人,杨坚才得以入宫。后来,杨坚对卢贲也是赏赐有加,以奖励他的定策之功。

这卢贲也是个贪财的人,比如,杨坚任命他为齐州刺史,遇到当地闹饥荒,卢贲竟然一边下令不许任何人卖粮食,一边自己开店高价售卖粮食,大发其财。实际上,对于这帮在自己登上皇位的关键时刻起过关键作用的人,杨坚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

一方面,他并不否认这些人的“佐命之功”,但另一方面,他又恰恰因为这帮人有“佐命之功”而讨厌他们。因为,作为深受北周国恩的为人臣子的人,却背叛自己的君主,导致北周天下姓了杨,成了大隋的江山,根本就是些“反覆子也”——反复小人。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这种小人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贪财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这种人,“任之则不逊,致之则怨”——给他个官当,他就不知道自己姓啥了,不让他当官吧,他又整天抱怨你!时间久了,像刘昉那样谋划造反几乎是必然的。

最终,杨坚对待这些人遵循的原则就是,想造反的就杀掉,老实些的就软禁在家里——与那些一旦登上皇位就对功臣大开杀戒的人来说,这已经是相当仁慈了。

标签: 历史趣事

更多文章

  • 丘处机为什么会得到成吉思汗的召见?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趣事

    说起丘处机,你一定会想到金庸笔下那个全真道士丘处机,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关的人物,比如王重阳、全真七子、郭靖杨康等。但是,千万不要以为那是金庸先生虚构出来的,历史上真的有丘处机这个人,而且的确是全真教的掌教,同时也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等,是那个年代极其受人尊敬的道士。而且,还曾经接受过成吉思汗的召见

  • 古代的大刀后面带有一些铁环,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趣事

    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好汉使用的大刀的刀背上面,带有一串的铁环,但是却似乎并没有什么作用。有了铁环,就不能用刀鞘,因为会装不进去,而且,用的部分也是刀刃,与刀背也没什么关系。那么,既然不方便又没有用处,为什么还要装上铁环?铁环究竟有没有用,又有着什么作用呢?相信大家在很多影视剧中都看过这样的场景

  • 古人的夏天为什么还会有冰块?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趣事

    一直都说,古人的智慧是很多身处现代社会的人学不来的,就比如,到了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想要乘凉,现代人会选择喝冰镇的水、吹空调等方式,但是古代,没有冰箱没有空调,却依然有冰块可以使用,虽然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但是不得不说,他们能够想到这样的办法拥有冰块,也是十分厉害了。那么,为什么他们会有冰块呢?

  • 阿房宫和圆明园,有必要重建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趣事

    中国历史上有两座辉煌一时,最终却被付诸一炬的有名的皇室建筑,一座是秦国时期的阿房宫,另一座就是清朝时期的圆明园。这两处可以说,都是集合了当时最顶尖的建筑艺术和审美风格,对于研究当时代的历史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的意义。虽然已经被烧毁,不复往昔的耀眼,但是关于有没有必要重建,分成了两种阵营。那么,究竟有没

  • 袁绍为什么不敢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和曹操的最大区别就在这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趣事

    袁绍曾经是北方实力最强的军阀,但是却在一夜之间倒下成了曹操上位的一块阶梯。伐董成功后袁绍原本最有机会继续担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角色,但是袁绍并没有这样做,因为袁绍就是用这个理由讨伐董卓的。从另一方面将袁绍也缺乏该有的野心,不然可能也不会三分天下,而是袁绍开启一个新的时代。可能袁绍和曹操的最大区别就是在

  • 姜维北伐时为什么不用八卦阵?八卦阵实战中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趣事

    诸葛亮发明的八卦阵算是他的一大杀器,其实诸葛亮北伐时蜀国和魏国的实力差距还是挺大的,但是诸葛亮总能从中获得一些小胜,就是八卦阵在其中起到了一些作用。不过诸葛亮死后有把八卦阵的用法交给姜维,姜维为什么却不用了呢?其实说到两人北伐的战绩,姜维胜的还要更多一些,难道是姜维觉得八卦阵在实战中根本就无处施展么

  • 孙权为什么是三国里最没存在感的皇帝?孙权可能是刘曹中情商最高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趣事

    三国演义里很多篇章都是在描写蜀国和魏国,吴国显得有点孤寂,而孙权的存在感可能也是最低的。但是在正史三国志里,记载吴国和魏国的历史消息是最多的,因为当时蜀国实在太弱了。其实东吴并不是孙权打下来的,而是他哥哥孙策的成果,但是孙策英年早逝只能把位置交给孙权,所以孙权实际上功劳还不如很多大臣,但东吴竟然是三

  • 古代使用的兵器到底有多重?青龙偃月刀真的有82斤么?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趣事

    古代打仗因为防具和武器就是铁铸的,所以全穿在身上是非常重的,所以战斗中不可能很灵活。特别是兵器动不动就将近100斤的重量,难道古代真用这么重的武器么?其实还真有可能,因为古代的计量和现代是有区别的,现代的一斤会更重一些,而且像三国时期铸造的技术也还不是很好,又要锋利还要坚固那就只能牺牲重量了。无论哪

  • 三国最著名的五个坐骑分别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趣事

    在三国演义里几乎每位大将都会配一个非常厉害的坐骑,当然在小说里可能会夸大一些,但是不同的马能力肯定也有高低之分,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下三国里最著名的五个坐骑分别是什么。赤兔应该算是我们最熟悉的了,毕竟当时赤兔换过四个主人,而且也都是非常显赫的大人物。古代行军非常依赖好马,有时候能快人一步就决定整个战局的

  • 刘备为什么总是抛弃妻子?刘备不怕没有后代么?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趣事

    刘备早期还没那么强大的时候,实际上是非常狼狈的,经常被各大军阀打的到处跑,而且刘备还有一个毛病经常被人诟病就是喜欢抛弃自己的妻子自己跑。虽然那个时候女性的地位不是很高,但是刘备抛弃自己最亲的人也是让人难以接受,难道刘备就不怕自己以后没有后代么?可能还真不担心,毕竟那个时候的男人都是三妻四妾,最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