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儿子还没死,王安石为什么把儿媳改嫁掉了?

儿子还没死,王安石为什么把儿媳改嫁掉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12 更新时间:2024/1/8 23:06:21

朝的安石,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们熟知的王安石,是从语课本里读到的他的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文,然后知道他是这些诗文的作者。而历史课本中也讲到了他,是北宋中后推行变法的主将。而史书中关于王安石的记载也是很多,从中我们能看到生活中这位大文学家很有意思的另一面。

话说王安石的第二个儿子,名叫王雱。王雱也是个官员,担任太常寺太祝一职。太常寺是古代负责官方祭祀活动的机构。比如拜天拜地拜祖宗这些活儿,都是太常寺管。太常寺有太祝若干位,总之是个活儿不重,待遇挺好,油水却不多的衙门。

王雱自己的父亲王安石是权重一时,文名更是了得。有这样一位精干的父亲庇佑,自己又是公务员,本来应该是挺完美的人生。然而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王雱,却偏偏有个病,这个毛病就是“心疾”。

古代讲的“心疾”,却是包含有几种含义。一种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心脏病,还有一种,就是精神疾病。而这个王雱的病,就是属于后者。他的症状就是多疑,极度的多疑,病态的多疑。

王雱长大之后,家中给他定了一门亲事,是同郡的庞家的女儿。以当时王家的地位,这个庞家应该也是郡中的一方高门大户,这个庞家女想来容貌,教养都不会差到哪儿去。反正刚结婚的时候,王雱也没说不满意,总之一切都挺好。

新妇进门,不多时就腹中有了动静。到了第二年,王家就添丁加口,王雱作了父亲。然而此时,王雱的疑心病开始发作了。

王雱对这个刚出生的小孩子左看右看,都觉得不像自己。于是他有了可怕的想法,他想把这个他认为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除掉。但是家中人那么多,用什么办法才行呢?他想了好多办法,终于,用某种办法,把这个小孩子吓死了。

王雱这样子做,他妻子庞氏能满意?于是夫妻两人成天摔盆扔碗,唇枪舌剑,吵大架。于是,王安石府中,也就时时不得安宁。

王安石自知其子王雱的精神病发作了,此事过在王雱,与媳妇没有关系。但是成天这样子吵闹,家中鸡犬不宁,终归不是个办法。于是就想让小夫妻离婚了事。

但是古代男女离婚,一般都是女的有了七出之条,被夫家逐出家门的。如果让王雱夫妻直接离婚的话,王安石生怕民间众人之口舌无情,说道庞氏的不雅言语。意思就是王安石自己知道过错在自家儿子身上,但离婚之后,不知道真相的人们,一定会以为是庞氏有了什么不好的言行,才导致如此。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王安石就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让庞氏回娘家再改嫁,我老公公直接出面,给儿媳重新找个好女婿!

于是王安石就郑重其事地托人访求,寻得了一个不错的青年人,然后给他说明情况,撮合他和儿媳庞氏的姻缘。庞氏和庞家见王安石行事如此周全,自然是允可。于是就有了王安石子尚在而做主嫁儿媳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道理。那就是王安石体察人情,在家庭内部出了问题的时候,不搞机械的死板的处理办法,而是用人性化的解决办法,主动替儿媳着想,为了避免儿媳被污名所染,不惜自己出面嫁媳。其实他原本可以不这样做。因为如果儿子儿媳离婚,庞氏回娘家,就跟自家王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以后在庞家的问题,你生你病你死你污名,关王家什么事?

但是王安石能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甚至不惜以公爹的身份替儿媳觅婿。而这样做了,可想而知,民间那些闲人们一定会说王安石的不是。但是他宁可人家说道自己,也不让人家说道无辜的庞氏。他的这种为人作风,真是让人感动!他的这种从这件事情的处理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高尚的人品和磊落的风格。对于千载之下的我们,仍然有借鉴意义。

标签: 王安石北宋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张郃怎么在三国后期就成名将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张郃怎么在三国后期就成名将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张郃在三国演义前半场处处被虐,怎么下半场就变成名将了。估计张大将军要是看到这个问题会口呼: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什么叫处处被虐,典韦不被虐所以早早就挂了,庞德不被虐所以被关羽斩了,夏侯惇不被虐所以当了半辈子独眼龙,夏侯渊不被

  • 朱祁镇被瓦剌人放回来后,朱祁钰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虏,后取决于谦等主战派支持下,朱祁钰走上皇帝宝座,历史称之为明代宗景泰帝。之后,瓦剌见到朱祁镇早已没了利用价值,也就放回了明朝。朱祁镇重归后,朱祁钰把他封为太上皇,监禁南宫。之后,石亨、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又再次当上了皇帝,随后废朱祁钰为郕王,

  • 红军为何长征 达陕北时红军还有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长征。那么长征期间红军兵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长征到达陕北时红军还有多少兵力?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

  • 源实朝有着哪些轶事趣闻?关于他的传说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源实朝,镰仓幕府,历史解密

    实朝的故事大多出自史书《吾妻镜》。据载,实朝任内主张礼佛,日本僧人荣西曾深受实朝礼遇,在实朝命令之下建造寿福寺,是为镰仓五座名山之一。实朝曾重用一位于其兄源赖家时代负责重建东大寺大佛的宋人陈和卿,他更因为陈和卿的一番说话,而相信自己的前生是中国宋代医王山的寺院长老。为了想参谒自己前生所居之处(也有一

  • 吕布临死前道破刘备一个秘密,曹操有何反应?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布,三国,曹操,刘备,野史秘闻

    其实,吕布在三国里面还是做过一些值得后人称雄的时期,据史料《三国志》记载,吕布骁勇,膂力过人,号为飞将军。意思就是说吕布此人天生神力,绝对是一个战前冲锋陷阵功臣掠地的将才。吕布原本是丁原义子,只因董卓送给了他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受到了李儒的蛊惑将丁原斩杀,又成为了董卓手下的先锋大将。对于这种背主求

  • 古代恢复边疆全境统治权的父子,开创了一段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班超,东汉,风云人物

    汉朝对西域的经营经历过多次反复,西汉花费上百年时间、几十万将士的热血,还有无数钱粮,才建立西域都护府。哪知,王莽篡汉,致使天下大乱,西域再次沦入匈奴手中。东汉恢复对西域的经营,有志之士都把西域看作光耀门楣、建功封侯的主战场。连抄书为生的知识分子,也投笔从戎,要去西域闯一番事业。这个抄书匠名叫班超,他

  •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的继承人选,但为何继承皇位的是曹丕?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曹植,文史百科

    其实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都非常的有才华,只是曹植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高一些,所以更讨曹操的喜欢。曹丕则是各方面更加平衡,不想曹植总是喜欢随着自己的性子做事。曹操立储的时候也是非常犹豫,自己喜欢曹植但是又不能废长立幼,在这场立储大战中最后还是曹丕获胜。可能曹植的确是没有王者风范,如果曹植能够狠心一点

  • 匈奴为何那么怕蒙恬?蒙恬攻匈奴之战经过如何?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蒙恬攻匈奴之战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起,秦朝为降低匈奴对首都咸阳及关中地区的威胁而进行的战役。战前情况秦灭六国初步统一全国后,由于在统一战争期间,各国(特别是燕、赵、秦)三国均无暇顾及北部边疆的匈奴,致使匈奴在这段时间内迅速发展。至统一全国初期,匈奴已东逐东胡至燕山以东,西逐月氏至祁连山以西

  • 孙权为什么同意借荆州给刘备?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孙权,荆州,历史解密

    周瑜病逝后,鲁肃基于战略考虑,劝说孙权将占据的部分荆州“借”给刘备,当时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史料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复从权借荆州数郡。”大意是曹

  • 秦宣太后竟与戎王偷情生两子?当时民风很开放?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宣太后,战国,野史秘闻

    秦人在西陲住了老久,尽管一直在抵抗犬戎等异族,但他们的生活却是一直处于和西戎杂居的状态。当时秦周围的戎狄部落,被司马迁记录下来的,大大小小有十几个,包括西戎、犬戎、荡社、亳、芮、彭戏、冀、小虢、茅津、大荔、义渠、绵诸等。秦靠游牧讨生活,与这些所谓的“夷狄”杂居,说穿了,他本身就是夷狄。所以《春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