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纣王为何始终不杀闻太师?

纣王为何始终不杀闻太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641 更新时间:2024/1/2 5:48:59

纣王纵欲过度的皮囊下其实藏着一颗狼子野心,终其一生,他都想要把天下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他宠幸狐妖,跟着她一起做坏事,并不完全是被美色所惑,而是妲己要做的事都是他心里想做的,正好顺水推舟。从他可以毫不犹豫杀了比干却对闻仲秋毫无犯这件事可以看出,纣王心里有一杆秤,与谁为敌、与谁为友他想得一清二楚。

纣王从一开始就知道,比干和他不是一路人。他一心想激流勇进、大权在握,而比干却是实打实的保守派。纣王从父亲手里接过王位的时候,成汤的繁华已经接近尾声。镇守四方的诸侯逐渐做大,几乎要脱离朝廷控制。而此时的边境局势也不稳定,西部有外族侵袭,北部流寇成患,东部也即将作乱……纣王所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但这样一位骄傲的帝王之后,又岂会坐以待毙?他采取政治联姻的常用手段,博得了东伯侯的支持,打击了东边的割据势力。

纣王与闻太师

四方诸侯之中,最强的在西边,最弱的在北边,纣王便大力扶持最弱的那一方,借力打压西伯侯。为了笼络北方,打击流寇,他不惜将属于王室的封地割让给北伯侯家族,以换取他们的效忠。后来,崇侯虎等人果然在纣王的扫荡之路上充当了重要助力。东北已定,剩下的就是最强的西边和最没有存在感的南边了。于西,纣王不断设防,京畿周围的五关就是一个防备姬昌的屏障。于南,纣王努力交好,同时又派遣久经沙场的大将坐镇,暗暗防备。

纣王的筹谋再好,如果没有大臣们配合,那也是孤掌难鸣,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可能又要全部乱套。所以,他必须要将权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要让全部的大臣都为己所用。但是他暂时还不能实现这个计划,因为朝中有一块不小的障碍,那就是位高权重的大臣们。成汤最有权势的大臣们除了帝乙临终前亲定的两位辅政大臣闻仲、黄飞虎外,还有商容和比干。

商容这个人重在资历,平日里总是在扮演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的角色,而且行为板正、态度谦卑,符合为臣之道,对纣王并没有太大的威胁,但也不会有太大的裨益。因为商容本人相对保守,不能允许纣王有太多越轨行为的出现,纣王题诗意淫女神时也是他第一个在旁劝诫。

不过区区商容并不足为患,他年岁已老,人又温和,不可能挡太多的道。真正值得纣王忧虑的是他的叔父比干。比干深谙为官之道,平日里不喜欢做出头鸟,也不愿得罪纣王,但心里却打着自己的算盘,老谋深算得很。比干身在宗室,比纣王高了一个辈分,极有声望,况且还与朝中诸位权臣交好,和各路诸侯特别是最强的西方也交情匪浅,关系网可谓四通八达,如果想要夺位的话也不是没有可能。

但比干显然不会,因为他和商容一样,是个不折不扣的保守派。这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他不会篡权夺位,坏处是他并不能为纣王的霸业做出多少贡献,甚至还会产生不小的阻力。他之于纣王,原本算是鸡肋一般的人物,杀了不值当,留着又没用,但坏就坏在他与姬昌曲款往来,还惹恼了妲己,纣王当然不会错失这样的好时机,所以比干失心而死,被从权臣之中强行除名了。

托孤大臣中,黄飞虎与朝中的元老们也是交情颇深,似乎谁都不得罪,也不受谁的牵制,但越是这样就越不能太倚重,此时他已是国舅,又执掌禁军,若是再予以重用岂不是为将来的政权又增加隐患?所以纣王的集权之路,只剩一个人能与他同行,这个人就是在朝中没有盘根错节的势力、而且想要建功立业的闻仲。闻仲能走到今日全凭一身本领,而且修道之人心底耿直又意志坚定,认定了一件事情很难产生动摇之心。从闻仲的表现来看,在他心中,成汤社稷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值得他为之生、为之死,他对朝廷、对纣王的忠心是无须怀疑的。只要纣王给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不怕他不为自己卖命。况且闻仲也是个好战之人,这点和纣王不谋而合,两人可以说是臭味相投,彼此互相需要。

所以,闻仲在纣王面前表现再强势,甚至是要求纣王废掉妲己,纣王都没有对他动过杀心。对于盟友都是要笼络的,所以纣王宽容闻仲的耿直和无理,闻仲对纣王的暴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两人组成了开拓小分队,在创业道路上共同奋斗。

标签: 一个自己没有不能就是所以大臣不会

更多文章

  • 文绣为什么敢于和溥仪离婚?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就是,不是,自己,溥仪,之后,一个,离婚,没有

    溥仪是文绣的前夫。“前夫”这个词让我觉得很搞笑,这个词太现代了,放在皇帝身上有点不搭。本以为是一个玩笑话,没想到,溥仪和文绣是真真离了婚的,还签了离婚协议。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文绣文绣全名是额尔德特·文绣,蒙古族。这名字一听就是满清贵族,家世了得。但是文绣的父亲早早地去世了,母亲蒋氏

  • 枭雄曹操为何独好人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夫人,没有,寡妇,文学,时期,好人,这些,吕布

    枭雄曹操雄霸天下,文韬武略有经纬之才。想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剿灭吕布、 袁绍等各路诸侯,统一中原,为曹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文学素养也极高,文学上的造诣堪称;“上承两汉之雄风,下开魏晋之恣意。”曹操在军事政治文学上成就均有不俗表现,但其在情感方面的独特品味,实在令人不敢苟同。世人时评曰:“曹魏

  • 慈禧太后看戏听戏都有哪些古怪癖好?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自己,唱词,慈禧,没有,太后,避讳,一个,有一

    很多人都知道,慈禧太后虽然是清末近五十年里中华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头上顶着国母老佛爷的神圣光环,骨子里其实也无非是一个普通人,有着和她的绝大多数臣民相同的娱乐爱好——看戏。说句实话,慈禧生活的那个年代其实寡淡得很,没有电影院,没有电视机,没有因特网,没有什么明星可以追捧,没有多少绯闻可以扯淡,更别提如

  • 清朝伶人轶事:一曲《扫花》酬知音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轶事,清朝

    人的职业有差别,人的人格无区分。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为了维护统治基础、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帝制崩坏时日已久,等级制度的遗毒仍然没有消减的明显迹象,或许,那是渗透到骨子里的劣根。等级制度的表现,就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然后,依照等级,衡定所谓的贵与贱。时代已经

  • 被历史忽悠了千年的三国曹操的第一绯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赤壁,诸葛亮,东风,周瑜,杜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题为《赤壁》的一首诗。公元842年,即唐武宗会昌二年,杜牧出任黄州刺史。当时他游览黄州赤壁矶,在水边沙中发现了一段长形物件,拿起来磨去上面的斑斑锈迹,才知道这是一支折断的铁戟。既然在赤壁水

  • 明代选妃过程什么样?皇帝多久选一次妃?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美女,初选,淘汰,皇帝,少女

    明代选妃过程什么样?皇帝多久选一次妃? 明代选妃制度揭露。在大明王朝,谁想贵为皇后,就得像今天好多电视台举办的选秀一样,层层筛选,一路PK,要顺利经过八个关口,才有资格母仪天下。据《明史·后妃传》记载,朱元璋汲取历朝后宫乱政的教训,于洪武元年修纂《女训》作为管理后妃的“家法

  • 20世纪前西方人为何不露齿微笑:具性引诱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社会,法国,身份,微笑,世纪

    1948年,世界精神卫生组织将红十字会创始人亨利·杜南的生日定为“世界微笑日”,人们在5月8日这天庆祝微笑这一行为,用这种愉悦的表情促进人际与社会的和谐。微笑在现代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几乎所有广告上都会出现这种表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人类社会到20世纪后才普遍将

  • 李存勖的苦难后宫:皇后胜妲己 戏子受恩宠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一个,刘氏,夫人,皇后,自己

    后唐庄宗的皇后刘氏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祸国殃民之人,后人称她胜过妲己。有趣的是,这位皇后不是以美色诱惑皇帝,让皇帝沉迷温柔乡,从而导致误国,而是以贪财着称,是后唐一个贪婪的蠹虫。至于李存勖,倒没有痴迷美色,却痴迷戏曲,宠信戏子,把后唐搞得乱七八糟,想不亡国都不可能。李存勖的后唐江山,一多半毁在了自己手上

  • 冷血皇帝为斩草除根杀大哥100多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大臣,君主,慕容,北魏,一个

    北燕是拓跋焘铁骑之下的另一个受害者,这事本身没有什么奇迹发生,绵羊伏在猛虎旁边迟早要被一口吃掉。但幸福是相似的,不幸各有不同,只说说里面的几个细节,有的极为罕见。第一、最另类的君主燕国的生命力顽强,在“五胡十六国”中有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春风一吹,死灰复燃,所以《天

  • 中国历史上被太监害死的八位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太,宦官,皇帝,秦始皇,在位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太监们的身影也不乏出现,他们是专供古代皇室役使的官员,是皇家专制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官衔,而这种宦官(太 监)制度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直至最后一个王朝清代的灭亡为止,一直贯穿了中国几千年。但是在这一段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太监干政的事例却屡见不鲜,同样, 太监弑帝的事例也层见迭出,且比较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