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项羽为什么宁愿自杀也不过江 既是回去了也没有用

项羽为什么宁愿自杀也不过江 既是回去了也没有用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92 更新时间:2023/12/31 14:26:18

你真的了解乌江自刎吗?故宫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诗完美的诠释了项羽的人生悲剧,也替很多人表达出了内心对于项羽的遗憾和惋惜。

我们对于项羽也并不陌生,他起兵反秦,神勇无敌,但是最终败给了刘邦,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但是,当时的项羽完全是有机会度过乌江,以图东山再起的,那么,项羽究竟是为了什么而不肯过江呢?

我们现在最普遍的看法是因为项羽兵败,羞愧难当,又加上自己的士兵死伤惨重,自觉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所以拔剑自刎,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可,十分符合项羽在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但项羽不肯过河的真正原因应该另有其他,项羽的性格缺陷是导致他死亡的关键因素。

项羽这个人虽然勇猛无敌,但是性格有些优柔寡断,不能当机立断。这一点在鸿门宴时被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可能当时项羽并没有杀刘邦的想法,但是项庄已经开始舞剑了,只要项羽能够更加果断一点,根本不会有日后的败局。

过江可图谋大事,但又没有颜面,临死前的项羽还在苦苦犹豫。

项羽有仁慈之心,但在当时看来,颇有些妇人之仁。如果项羽过江回到江东,刘邦绝不会像自己当初那样,划河为界,给刘邦充足的时间去休养生息,招兵买马。以刘邦的性格必定会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彻底歼灭自己。

此时的项羽本就无颜面见江东父老,如果过江逃走,战火肯定马上烧到江东,自己赢不赢是个未知数,但是江东子民肯定因为自己而受到战火的连累,这是项羽不愿意再见到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项羽已经知道了自己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项羽兵败如山倒,士气大降,而且自己身边已经没有可用的人。

原来的手下要么战死,要么就归顺了刘邦,项羽的心已经凉了半截。反观刘邦则士气如虹,是人们心里一位仁慈的君主,民心所向。

而百姓则畏自己如虎,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残暴之君,民心向背,自己已经不可能也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了。

项羽就是看穿了这一点,最终做出了自刎的决定。

民心是最关键的,刘邦得人心,项羽人心尽失,这就已经注定了最后的胜利者是谁。

如果项羽能对百姓关怀有加,让人们对他亲之信之,那么以后的结果尚未可知。

标签: 项羽乌江自刎

更多文章

  • 曹操的第一次惨败:因为自己风流成性导致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

    曹操的一生中历经大大小小数百次的战役,但是他的第一次惨败却是因为自己的风流成性导致的。建安三年(纪元198年),曹操进攻张绣,在军队到达淯水之后。张绣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率军投降。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故事进行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曹操糊涂的干了两件事情,从而导致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惨败。张绣

  • 三国真正的空城计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空城计

    在名著《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这一章回中,罗贯中描写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心理战空城计。从此,诸葛亮同志自编自导自演的“空城计”,就成了吃瓜群众口中难以复制的军事奇迹。但是,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系列中,

  • 皇帝作为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是怎样过生日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的,统治者,时期,皇帝,他们是,封建,作为,最高

    ​皇帝是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自带至高无上的光环,拥有王者风范的威严。在享受无上权威的同时,皇帝也是普通人,离不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自唐朝始,皇帝的生日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皇帝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魏晋之前,民间并不关注生日。据《礼记·内则》记载,周朝时,家中&l

  • 一桩“谋害亲夫”的案子,为何惊动了高高在上的雍正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帝,雍正

    在任何朝代,妻子伙同奸夫,谋杀亲夫,都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大清律》明确规定:一命偿一命。可惜,在这种情况下,妻子会被判“斩立决”,躲在一旁的“奸夫”则会被判“斩监侯”。所谓“斩立

  • 包办婚姻之外,古代那些特殊的招亲方式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招亲方式

    在古代,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是“二等公民”,完全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利。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女人的宿命。这种对女性的束缚是一把双刃剑,女性固然无法自主选择丈夫,但是男性也同

  • 太平天国封了2700多个王,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将整个官僚集团,从天王到两司马(领兵25人的小头目),划为16级。对袍服靴帽的材料、颜色、尺寸做了严格规定。士兵与百姓只能穿短衣衫,且“女子去裙男去帽”。①与这种等级制度相匹配的,是经济待遇上的差别。起事之初,萧朝贵借“天兄下凡”,

  • 三国时代的三位大佬都没有“幸福感”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

    在开启了“战争模式”的三国时代,凡夫走卒们自然是鲜有幸福感的。建安七子“头牌”王粲的《七哀诗》描述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也许就是平头百姓真实的生活写照。不光百姓,就连平时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们,日子也是过得战战兢兢(譬如,

  • 古代常说的三教九流中“九流”指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教九流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九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故宫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西周王朝的动荡分裂使得国内诸侯国林立,战乱不休。但对于学术来说却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种混乱的时局里面,各个诸侯国大都只是为了更多的兼并土地和扩大自己的控制区,根本没有人愿意去管这些文人学士的死活。文人学士有了不受

  • 三国时期的“公务员”面试,也要“以貌取人”?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当然,这和当时曹操、刘备、孙权等上层领导“不拘一格用人才”相对宽松的用人政策不无关系。因此,无论先前是吊丧问疾的,还是看坟守墓的,抑或屠猪杀狗的,只要有过人之处,就有机会脱颖而出,成功踏进公务员队伍里捧个铁饭碗吃“皇粮”。​不过

  • 白门楼离奇的命案:刘备吕布之间曾有隐晦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故事,吕布

    ​对于遥远的三国时代,白门楼应该是个意味深重的地方。虽然少了铜雀台的香艳、凤仪亭的暧昧、赤壁的硝烟和白帝城的凄凉,可就在此处,当初涉猎天下的三巨头完成了人生颇让人玩味的一次会面。当时的天下依然未定,三位逐鹿中原的英雄座次却微妙了起来:曹操高高在上宴请八方,流亡的刘备成了座上宾客,不可一世的吕布却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