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曹操的第一次惨败:因为自己风流成性导致的

曹操的第一次惨败:因为自己风流成性导致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92 更新时间:2024/1/11 3:50:53

曹操的一生中历经大大小小数百次的战役,但是他的第一次惨败却是因为自己的风流成性导致的。建安三年(纪元198年),曹操进攻张绣,在军队到达淯水之后。张绣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率军投降。这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但是故事进行到了这里,并没有结束。曹操糊涂的干了两件事情,从而导致了他人生中第一次惨败。

张绣叔叔张济的妻子邹氏,十分有姿色。曹操听说之后,好色的本性顿时显现出来。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就将张绣的婶婶给勾搭到了自己的怀里。这样一来,张绣非常气愤,而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竟然想阴谋暗杀张绣。据《三国志·张绣传》记载: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这件事违反了曹操的一贯方针,更是将他爱美人宁舍大臣的本性展现的淋漓尽致。

按道理来说,对于新投靠的臣子曹操都安抚不及,反倒做出这样里间上下级感情的事情来,这样即使曹操代表的是王师,也不由得张绣不反了。其一,邹氏是张绣的婶婶,本来曹操与张绣属于上下级的领导关系。但是因为曹操将张绣的婶婶纳入后宫,这样一来张绣反而成了曹操的晚辈。而曹操倒是名正言顺的占了张绣的便宜。其二,当曹操听说张绣对于他纳娶张绣婶婶的事情不悦的时候,竟然起了杀心。曹操强抢张绣婶婶,作为侄子的张绣“不悦”是正常的心理表现,作为上级的曹操此时若是安抚曹操,将自己的妹妹或者女儿之类的与张绣结为儿女亲家,相信张绣还是能谅解曹操的行为的。可是曹操却逆其道而行,因为张绣一般的抑郁心情的宣泄,就想着法儿将张绣杀掉。可惜事情做的不够机密,张绣先下手为强,先将曹操袭杀了去(计漏,绣掩袭太祖)。

据裴注引《傅子》记载:张绣有亲随胡车儿勇猛有加,曹操非常欣赏,于是对胡车儿再三赏赐。张绣怀疑曹操想用自己的亲随杀害自己,于是造反。结合《三国志》的记载,我们可以分析出。当曹操听说张绣不高兴的时候,阴谋杀害张绣。很可能就是利用张绣的亲随胡车儿,但是事先被张绣发觉。于是,张绣便背叛曹操。

在这两件事情上,我们看出的尽是一些糊涂人办的糊涂事,曹操在张绣投降后,应该笼络、恩赐张绣,可是却不见做。反而笼络张绣的亲随,勾引张绣的婶婶。再次,张绣因为曹操的不公平对待而产生的一些怨言,而曹操不是去做思想工作,反而想谋杀张绣。结果,因此事情做的不够机密,导致张绣先发制人。而在这次张绣掩袭战中,起因和导火索完全都是曹操的个人原因,一是好色,二是不尊重人。那么,这次战斗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曹操还在和张绣的婶婶邹氏温存的时候,张绣听从谋士贾诩的建议,掩袭曹操。而本次战斗的结果,是张绣大胜,曹操大败。并且因此损失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爱将典韦。而因为儿子曹昂的死,最终的结果是曹操的夫人丁夫人跑回娘家,从此两人在无可能和好。至于爱将典韦,更是民间流传的“一吕二赵三典韦”中的三国武力第三的大将典韦。

不过经过这次惨败,曹操似乎吸取了教训。在张绣二次投降的时候,反倒没有做出那些利令智昏的事情来。不过,最后张绣和儿子张泉的死是不是因为曹操从中作祟,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标签: 曹操

更多文章

  • 三国真正的空城计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空城计

    在名著《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这一章回中,罗贯中描写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心理战空城计。从此,诸葛亮同志自编自导自演的“空城计”,就成了吃瓜群众口中难以复制的军事奇迹。但是,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系列中,

  • 皇帝作为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是怎样过生日的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的,统治者,时期,皇帝,他们是,封建,作为,最高

    ​皇帝是封建时期的最高统治者,自带至高无上的光环,拥有王者风范的威严。在享受无上权威的同时,皇帝也是普通人,离不开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自唐朝始,皇帝的生日逐渐受到重视,成为皇帝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魏晋之前,民间并不关注生日。据《礼记·内则》记载,周朝时,家中&l

  • 一桩“谋害亲夫”的案子,为何惊动了高高在上的雍正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帝,雍正

    在任何朝代,妻子伙同奸夫,谋杀亲夫,都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大清律》明确规定:一命偿一命。可惜,在这种情况下,妻子会被判“斩立决”,躲在一旁的“奸夫”则会被判“斩监侯”。所谓“斩立

  • 包办婚姻之外,古代那些特殊的招亲方式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招亲方式

    在古代,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是“二等公民”,完全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利。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女人的宿命。这种对女性的束缚是一把双刃剑,女性固然无法自主选择丈夫,但是男性也同

  • 太平天国封了2700多个王,是真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将整个官僚集团,从天王到两司马(领兵25人的小头目),划为16级。对袍服靴帽的材料、颜色、尺寸做了严格规定。士兵与百姓只能穿短衣衫,且“女子去裙男去帽”。①与这种等级制度相匹配的,是经济待遇上的差别。起事之初,萧朝贵借“天兄下凡”,

  • 三国时代的三位大佬都没有“幸福感”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

    在开启了“战争模式”的三国时代,凡夫走卒们自然是鲜有幸福感的。建安七子“头牌”王粲的《七哀诗》描述的“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也许就是平头百姓真实的生活写照。不光百姓,就连平时高高在上的达官贵人们,日子也是过得战战兢兢(譬如,

  • 古代常说的三教九流中“九流”指的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教九流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九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故宫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西周王朝的动荡分裂使得国内诸侯国林立,战乱不休。但对于学术来说却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种混乱的时局里面,各个诸侯国大都只是为了更多的兼并土地和扩大自己的控制区,根本没有人愿意去管这些文人学士的死活。文人学士有了不受

  • 三国时期的“公务员”面试,也要“以貌取人”?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当然,这和当时曹操、刘备、孙权等上层领导“不拘一格用人才”相对宽松的用人政策不无关系。因此,无论先前是吊丧问疾的,还是看坟守墓的,抑或屠猪杀狗的,只要有过人之处,就有机会脱颖而出,成功踏进公务员队伍里捧个铁饭碗吃“皇粮”。​不过

  • 白门楼离奇的命案:刘备吕布之间曾有隐晦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故事,吕布

    ​对于遥远的三国时代,白门楼应该是个意味深重的地方。虽然少了铜雀台的香艳、凤仪亭的暧昧、赤壁的硝烟和白帝城的凄凉,可就在此处,当初涉猎天下的三巨头完成了人生颇让人玩味的一次会面。当时的天下依然未定,三位逐鹿中原的英雄座次却微妙了起来:曹操高高在上宴请八方,流亡的刘备成了座上宾客,不可一世的吕布却成了

  • 多尔衮是大清第一王 是决定清朝命运的关键人物 多尔衮对于满清入关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大清开国时期的一个有影响的重要人物,入关前他是太宗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建立许多战功,成为智勇双全的著名将领。他继承了太祖、太宗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遗愿,辅佐年幼的顺治帝建立清王朝,是清开国的第一大功臣。多尔衮和皇太极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