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光绪皇帝的最后书单揭示其微妙内心

光绪皇帝的最后书单揭示其微妙内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423 更新时间:2023/12/9 17:10:09

澳大利亚女学者叶晓青,一次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资料,偶然查到光绪帝朱笔所列的书单。时间为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1908年1月29日),书单所列图书计有:《日本宪法说明书》、《日本统计释例》、《日本宪政略论》、《译书提要》、《驻奥使馆报告书》、《孟德斯鸠法意》、《政治讲义》、《法学通论》、《比较国法学》、《政治学》、《国法学》、《民法原论》、《政治泛论》、《宪法论》、《行政法泛论》、《日本预备立宪》、《国债论》、《警察讲义录》、《日本警察讲义录》、《日本警察法述义》、《自治论纂》、《宪法研究书》、《日本监狱法详解》、《万国国力比较》、《政治一班》、《列国政治异同考》、《欧洲最近政治史》、《欧洲新政史》、《欧洲财政史》、《经济通论》、《理财新义》、《日本法制要旨》、《日俄战纪》、《最新战法学》、《德国学校制度》、《各国宪法大纲》、《英国宪法论》、《万国舆图》、《欧美政教纪原》。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光绪读书

这份书单,乃是光绪帝的最后一份书单,半年之后,他就去世了。从这份书单,我们可以大致洞悉光绪帝的微妙内心。当时,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因为1898年的康梁变法,已经决裂了10年。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软禁,丧失了参与宫廷决策的权力。但是,因为他的皇帝地位,加上国内外的广泛同情,慈禧太后轻易也不敢动他。据近臣王照回忆,软禁中的光绪帝很勤奋,坚持看书,“于西学书尤留意”。这份书单正是第一手的证明。

虽然戊戌变法失败了,但从1901年开始,经过八国联军之乱的晚清政府,不得不重新开始政治体制改革,此事由袁世凯主持,史称“晚清新政”,到1908年已推行7年,并取得了很大成果。以前,我们对这一段政治体制改革比较忽视,甚至斥之为虚有其表。现代研究则证明,晚清新政实为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开端,涉及的规模非常之大,且比光绪帝主导的戊戌变法务实。谭嗣同临死前最关心的废科举,在此之前也由出卖他的袁世凯主持实现。也就是说,光绪帝在戊戌变法期间想做的改革,慈禧太后正在做。据女官德龄的回忆,光绪帝作为戊戌变法的受害者,对慈禧主持的晚清新政的成效持负面看法,但他始终关注和思考整个变法改革的进程。书单里几乎都是国外政治体制方面的书籍,也说明了这一点。

不过,这份书单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此,而是使我们窥见了光绪帝的一个希望,或者说幻想——他幻想自己在慈禧太后死后重掌政权,治理国家。他勤奋读书,意在为重掌大权做准备。但慈禧最大的顾忌就是唯恐自己死后光绪帝重新上台执政。据时人回忆,整个宫廷都知道慈禧死,光绪帝必死,只有光绪帝自己不知道,或者说不愿知道。最终,光绪帝被人用砒霜毒死。作为养于深宫的光绪帝,到底有多少治国才干?当然,身为君主,不必事事皆通,用人得当即可。但光绪帝却看错了康有为、梁超这批人。康有为、梁启超等适合当变法宣传家,却不适合当变法操盘手。他们急躁冒进,举措失当,最后居然想出捕杀慈禧的险招,导致慈禧与光绪帝母子彻底决裂,断送了改革大业。康有为流亡国外后,为了个人私利,伪造光绪密诏到处招摇撞骗,进一步恶化了光绪帝和慈禧的关系。戊戌变法失败,长期以来认为是慈禧身为保守派,反对变法。实际上,慈禧不反对变法,而是反对乱变法,同时反对利用变法夺她的权。

标签: 变法慈禧政治光绪这份日本戊戌宪法

更多文章

  • 我国历史上有没有百岁以上的老人参加科举考试呢?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考试,一个,进士,百岁,参加,十分,科举,没有

    乾隆年间,一位叫王健寒的番禺老童生,99岁还能参加考试。另一位高龄考生叫黄章,他是广东顺德人,60多岁时成为秀才,83岁被选拔到国子监,成为国子监的正式学生。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康熙三十八年(1699)八月初九的凌晨,顺天乡试门前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点名工作。当点名者叫“黄章、黄章”时

  • 这些古代名人的小名真是大写的尴尬!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就是,这个,小名,所以,司马相如,王安石,不是,出生

    现在的明星生个宝宝,小名都叫小海绵、小糯米之类,一听就是爹妈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头肉。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话说大名鼎鼎的司马相如就有个听着很羞耻的小名「犬子」!《史记》里说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司马相如小名犬子犬子真的没有别的含义,真的就是「狗

  • 慈禧的两个称呼“老佛爷”“亲爸爸”因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个,皇帝,绰号,爸爸,太后,老佛爷,慈禧,光绪

    慈禧太后最喜欢别人叫她“老佛爷”。关于这个名字的来历,民间有一个传说,说光绪初年,慈禧太后的心腹太监李莲英让人在万寿寺大雄宝殿的后面建了一尊佛。建好之后,他对慈禧说:“听说万寿寺大雄宝殿常有双佛显光,这是大吉大利之兆,奴才想请太后驾临前往观看。”慈禧为何被称为老佛爷慈禧听后,非常高兴,于是,捡了个吉

  • 汉代女人敢爱感受,甚至敢主动“休夫”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代,古代,公主,现象,离婚,当时,再嫁,历史

    如今,离婚、再婚现象早已是屡见不鲜、习以为常的事情。但在古代社会,离婚可不是一件光彩事儿,女人离婚更是遭人白眼,往往被视为不守妇道之人。不过在汉代却是个例外,汉代妇女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离婚、再婚现象在当时还颇为流行呢!寡妇再嫁,在汉代也被认为是合理的事情。譬如,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初嫁平阳侯曹时(

  • 士大夫犹爱美!张居正每天都要美容装扮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一个,记载,万历,仪表,高大,饮酒,客人,士大夫

    古代士大夫仪表如何?大众一般从评书和通俗小说上获知相关信息,书上讲到男主人公时,颜值都比较高,出场便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一个个貌比潘安,才高八斗,是高颜值和高智商的结合。尤其是状元,没有一个不是美男子。但那都是戏曲小说,事实上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状元郎、士大夫也是美丑不一,各具情状,

  • 史料数据显示明朝的这次地震死亡人数最多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发生,地震,死亡,年均,比例,次数

    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由于中国历代都有修史传统,因而也成为世界上地震史料最为丰富的国家……古代地震历史上的地震数据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两大地震带所发生的地震占世界地震总数量的90%以上,释放的能量占世界地震释放总能量的95%。中国正好处于这两

  • 住进皇宫的满族人都喜欢吃啥?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其中,喜欢,猪肉,非常,入关,满族,沈阳,由于

    由于满族的饮食风俗带有浓厚的北方特色,而且在他们长期的生活积累中,形成了色味丰富、独具特色的满族饮食文化。即使定都沈阳,住进入了皇宫里,仍有很多方面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生活习惯。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清宫饮食 满族人非常喜欢吃猪肉通过研究发现,满族人非常喜欢吃肉,其中更爱吃猪肉。每逢年节及

  • 细数古代医患关系那些事儿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所以,嘉靖,他们,压力,太医,医生,皇帝,朱元璋

    前朝旧事,照拂当下。历史如一把桃花扇,扇子上的朵朵桃花无不闪烁着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芒,蕴含着民族精神的优秀基因。比如医患关系,社会的普遍性焦虑如何消解?不妨回望历史。“壬寅宫变”与“余必不复起”明朝嘉靖皇帝迷信取处女月经炼丹,可使人长生不老,遂从民间选十三四岁的美貌少女,取其月信,常年居住在西苑炼丹。

  •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印证了“秀恩爱死得快”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贵妃,公主,开元,天宝,杨贵妃,记载,驸马,杨家

    杨贵妃作为我国历史上广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各类笔记小说中的出场频率也是比较高的,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地理学家乐史撰写的《杨太真外传》。《杨太真外传》是乐史在采录了《安禄山事迹》、《逸史》等历史笔记的基础上重新撰写的文言小说,因而别具史料价值,加之文字优美,形象生动,所以对后世影响

  • 你知道孔子是圣人,却不知道他还是举重高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孔子,城门,记载,大力士,中国,古人,举重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华夏民族是自古以来就擅长举重的民族,并且已经跨越千年:想当年西楚霸王 “力拔山兮气盖世”,那是何等的威武雄壮;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一举囊括5块金牌。中国的大力士们不断地在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创奇,不过,今天我们介绍的人,可能有些颠覆你的三观哦。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圣人,是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