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捕捉天下所有的尼姑?

揭秘: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捕捉天下所有的尼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917 更新时间:2023/12/18 22:10:46

尼姑,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讲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明朝的尼姑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捕。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统统逮捕送到京师逐一审问,验明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索天下尼姑案,既打破了佛门千年来与世无争的静雅,也让后人感到莫可名状的疑惑。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捕捉天下尼姑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成祖朱棣

而事情的起因,却是一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由唐赛儿(女)领导的农民起义运动。据《明史》及清代有关野史杂钞记载:唐赛儿于永乐十八年二月,在家乡蒲台(今山东滨州)聚集数千白莲教徒,以红白旗为号,揭竿而起,对抗朝廷。这场发生在山东境内的农民起义,因为规模小、持续时间短,且没有震动明朝政权,所以连历史教科书上没有记述,但当时的皇帝朱棣却“甚为震惊”,不但派出了“京营”五千精锐人马,还把正在山东沿海“抗倭”的军队,也用在了镇压这场农民起义上面,很有股子“攘外必先安内”的架势。

朱棣为如此兴师动众?据笔者分析有以下原因。其一,起义发生在“迁都北京”前夕,直接影响到皇帝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朱棣决不允许在这种时候出任何乱子;其二,起义军以“白莲教”为依托,教徒对唐赛儿死心塌地,惟命是从,朱棣决不允许“邪教”蛊惑民众;其三,起义军队伍不断壮大,屡败官军,且唐赛儿对于朝廷的招安不理不睬,使朝廷和朱棣颜面扫地。种种原因,使朱棣对唐赛儿分外仇恨,对起义军进行疯狂镇压。因为寡不敌众,腹背受敌,起义军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但唐赛儿却下落不明。

为了消除心中忿恨,为了防止死灰复燃,为了能够杀一儆百,朱棣下令严察唐赛儿的行踪,但搜捕工作没有任何进展。民间搜不到,朱棣决定调整工作重心,把搜捕唐赛儿的重点放到了佛门。朱棣之所以这么做,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一者,搜捕人员为了推卸搜查不利的责任,有可能以唐赛儿入佛门来搪塞朱棣。二者,佛门弟子远离世俗,官府一般不介入,唐赛儿兵败后极有可能混入佛门避难;三者,唐赛儿起义时,曾自称“佛母”,朱棣以此认为唐赛儿与佛门有着某种关联。史料中也有相关记载,朱棣因“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站,逮之京诘之”。(《明史纪事本末》)

于是,朱棣下令将北京、山东的尼姑、女道士统统逮捕,押送朝廷审讯。同年七月,朱棣又命段明为山东左参政,继续搜索唐赛儿。段明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不仅把山东、北京的尼姑逐一搜查,全部捕捉,甚至还逮拿了全国范围内的数万名出家妇女。关于此事,《明史》也有简单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蒲台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嫁尼姑万人。一直到朱棣病逝,他一心想捉拿到唐赛儿的愿望也没能实现。明朝强大而又严密的特务、巡察机构,在捉拿唐赛儿的问题上,因为不得民心,即使想出通过捕捉天下尼姑的荒唐、极端的办法,最终也无济于事,得到的结果是“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唐赛儿究竟哪儿去了?多少年来,不少历代史学家,为了寻觅这位巾帼英雄的最后归宿,穷经皓首,至今仍无定论。

标签: 为了北京朝廷尼姑天下山东起义佛门

更多文章

  • 宋徽宗在宫廷里都做过哪些荒唐事?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全国,这些,自己,历史,信道,没有,皇帝,各地

    话说北宋王朝经历了140多年,帝位从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一直传到八帝宣和年,也就是我们在《水浒传》里看到的那个腐败昏庸的徽宗皇帝,内忧外患不断,宋徽宗赵佶只顾着自己欣赏字画、女人,宠信道教和蔡太师、童贯、高俅、王黼之流的贪官,后宫藏着一万多名全国挑选出来的美少女,天天不是喝酒听曲

  • 揭秘:明成祖朱棣强娶小姨子的企图为何会落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老婆,永乐,自己,一个,皇帝,皇后,虽然,一些

    按照时下一些人的观念,朱棣登上皇位5年就死了原配,这老婆死得正是时候,不是有人说:升官、死老婆是中年男人最为开心的事。当然也有人说,拥有这等心思的男人太缺德,怎么死了老婆反而要开心?因为他自此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另娶年轻貌美的小妹妹,可以尽情在家欣赏与嬉耍,免得“包二奶”万一被发现了弄得鸡犬不宁。再说

  • 孔子为何感叹“女人难养”?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感叹,小人,妻子,谈恋爱,一个,女子,孔子,婚姻

    孔子说"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将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对孔子为何发出如此感叹?姑且推测出两种原因:一是孔子可能在谈恋爱的过程中受过挫折;一是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太美满。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孔子谈恋爱过程中是否受过挫折,不得而知,如果真有其事,不知道是不是与长得不帅

  • 康熙为什么三十年不葬祖母孝庄皇太后?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宗,不能,下嫁,但是,太后,没有,康熙,祖母

    康熙为什么三十年不葬祖母孝庄皇太后?6岁的福临被拥立为新皇,是权力斗争的微妙结局,但是在众多的皇子中选中福临,而多尔衮表示同意,这就和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分不开了。对于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这也是清初四大疑案之一。传言的产生,始于张煌言(即张苍水)所写的七言绝句。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

  • 她是咸丰帝的生母,也是道光皇帝最爱的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成为,道光,就是,有人,历史,皇后,皇帝

    道光帝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六位皇帝,他的一生政绩平庸,却适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家由此开始饱受苦难。道光一生一共有四位皇后,与康熙是清朝皇后最多的皇帝,其中第三任皇后是道光帝一生挚爱的女人,她就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咸丰帝生母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出生于

  • 揭秘:历史上为皇帝老公哭瞎一只眼的痴情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史,情感,没有,我们,一个,真情,可以,皇后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一个情字,让世间多少男女为之陶醉,为之疯狂,也为之困扰。从小鹿撞胸的萌动,到两情相悦的欢畅;从辗转不眠的迷茫,到心如刀割的无助……情,简简单单一个字,却包涵了世间种种。“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情无处不在,却又似无处安置。它可以在空间无限度的蔓延,弥散在

  • 朱棣有多爱善吹箫的朝鲜妃子:为她杀宦官数百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为了,于是,除掉,自己,公主,宁国,驸马,朱元璋

    朱棣曾宠爱一个朝鲜献来的女子权氏,权妃善于吹箫,深得朱棣的爱怜。朱棣第一次亲征漠北时,就只带了权氏一人。不幸的是,权氏经不住长期的跋涉,死于回师的途中。这时一个宫女为了达到除掉另一个宫女的目的,便诬陷对方毒死了权氏。朱棣信以为真,立即杀掉了那个宫女,受牵连的宦官达数百人。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

  • 蒋介石是如何“杯酒释兵权”的?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央,蒋介石,国民党,上海,自己,国民政府,广州,精卫

    许崇智是国民党元老,还是蒋介石的结拜兄弟。他曾担任过孙中山大元帅府的陆军总长、建国粤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事部长等要职,一直是蒋介石的上级。1925年8月,国民党左派廖仲恺被刺杀后,蒋介石和汪精卫趁机合谋,以他的部下涉廖案为名,将许崇智排挤出广东,从此,他淡出国民党权力中心。后来,汪精卫在南京建立日伪

  • 历史上李隆基是否真的如史书上那般对杨玉环极尽宠爱?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成为,玉环,可以,天下,大唐,自己,武则天,一个

    白居易的一篇《长恨歌》,道尽了杨贵妃一生的荣宠,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也写的凄美感人。但是,真实历史上,李隆基可是大了杨玉环30多岁,却并不妨碍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那么,李隆基是否真的如史书上那般对杨玉环极尽宠爱?江山和美人,在他心里谁的分量要重些。李隆基,李治与武则天的孙子,他亲眼见证他奶奶改李唐

  •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一败涂地 却得到一块重要地盘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襄阳,赤壁,获得,军事,孙权,刘备,南阳,荆州

    发生于208年的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一次极其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从曹操的角度讲,是一场无可争辩的败仗。曹操不但没有达到消灭孙吴的战略目的,还损兵折将,以至于在长达3年的时间内,无法进行一场像样的军事行动。不过,在赤壁之战中,曹操也并非一无所获。收获了什么呢?就是荆州七个郡中的两个郡:南阳郡和江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