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川口战役宋军为何完败,宋仁宗下令斩了大将黄德和

三川口战役宋军为何完败,宋仁宗下令斩了大将黄德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477 更新时间:2024/1/24 6:44:53

故宫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仁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宋仁宗朝,宋军和西夏在三川口进行了一场战争,但是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堂堂大宋竟然没有打过一个小小的西夏,战争的结果是以宋军的完败而收场。

交战的双方主帅,宋军是延州知州、振武军节度使范雍;而西夏那边是李元昊亲自挂帅。

公元1040年(北宋康定元年)正月初二,西夏李元昊亲率10万大军入侵宋境,他首先突袭的目标是塞门寨。

陕西转运使范雍得到消息后,马上命令鄜延、环庆副都部署刘平,以及鄜延副都部署石元孙火速派兵增援。

军情紧急,刘平正月十五日接到命令,当即率三千人出发。

从庆州到保安军,距离超过100公里,刘平带领部队以急行军的速度前往,三日后达保安军,与另一路火速赶来的石元孙,屯驻保安的鄜延路驻泊都监黄德和部会合了。

三天时间大军行进了100公里,应该说是神速了。

军队汇合后,刘平等率兵准备北上,收复塞门要寨。

部队在行军途中,传来消息说李元昊又攻破了金明寨,此时刘平接到“急脚子”的传令,命令他们不准歇息,火速开拔,不惜一切代价回防延州。

接到这紧急命令,全军不得不分流,骑兵先行。

此时大军距离延州只有40公里,可由于天降大雪,严重影响了行军的速度。刘平他们走了整整两天,于二十二日天黑时终于到达了三川口外围。

刘平和石元孙的骑兵部队就在这里扎营休息,等待步兵的到来。

但到了第二天天亮,步兵部队并没有及时跟进,不得已又派小部分骑兵回去接应步兵部队。

等刘、石、黄三将会合到一起后,已经是二十三日的午时,将士们吃完午饭,就继续东进奔赴延州。

但没走多远,就走不过去了,在三川口地区的五龙川,李元昊的主力兵团,早已整齐地列阵在那里等着他们了,双方军队只有一河之隔。

刘平他们也只好停下,列阵迎战。

李元昊的主力部队约10万人,而刘平的步、骑混合军队,也就1万余人,双方实力悬殊太大。

手下的将士劝刘平,敌军人数众多,是否避敌锋芒?刘平回道:

"义士赴人之急,蹈汤火若平地,况国事乎!”

当时的天气据史书记载“时平地雪数寸,平与贼皆为偃月阵相峙。”这个偃月阵是适合长程弩箭发挥的阵型,排兵布阵情况是大将据中,两翼可以对中间的敌军发动钳形攻势。

西夏军首先发动了进攻,他们涉过延水后改变阵型,变为横阵冲击队形,刘平立即下令大将郭遵带骑兵趁敌军正在涉水过河时发动反击。

此时西夏的军阵中窜出一名勇士,指名要和郭遵单挑。

大将郭遵手中的铁杵有90多斤,他闻战即出,和敌军的勇士缠斗在一起,没斗几个回合,那名勇士被他一铁杵砸碎头颅。

郭遵的勇猛让见惯鲜血和死亡的敌军都深感震惊。

李元昊一看这样打不行,于是发挥人数优势,集群冲锋。他命令渡过河的西夏军竖起大盾牌,人躲在盾后,向宋军缓步逼近。

可没等他们靠近,宋军已经抢先发起攻击, 西夏人死伤惨重,当即被击毙数百人,更有近千人溺水身亡。

刘平见势,身先士卒带领大队人马从后面冲上来,和敌军展开混战,西夏军死伤惨重数千人阵亡。

战斗中刘平头部、腿部都受了箭伤,但仍然坚持战斗。

此时太阳渐渐西沉,刘平的军队经过几天的连续急行军,早晨又出去迎接步兵,这仗从中午开始已经厮杀半天了,此时已是人困马乏。

看到这个状况,大将卢政建议暂时退却。他出主意此处四面是山,我们不如趁夜色居高冲击下去,撕开敌军的口子。

但他的建议遭到刘平的坚决拒绝。

此时西夏军也暂时退却了,宋军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休息休息了。在这个间隙里,许多将士拿着战利品,来到刘平面前邀功请赏。

刘平是沙场老将了,十分有经验,他一看将士们有所松懈,连忙提醒大家说,现在形势危急,你们先自己把功劳记着,等打完仗,我一定重赏。

话音刚落,西夏的骑兵已经飞奔了过来,此时宋军阵地一阵慌乱,懈怠的军士遭遇这么一冲击,有点支持不住了,阵列向后退了30多步。

但这30步,此刻却是要命的!

这一退就像瘟疫一样,在宋军中迅速波及,战局瞬间崩溃。

刘平的前军指挥所被敌人的骑兵所包围,加上宋军旗号系统混乱,刘平已经无法统一指挥了。

慌乱中刘平猛然觉得身后不对,回头一望,正看到自己的部队在溃散5!

是谁?军中有懦夫,他看到了逃跑中的黄德和。

在此紧要关头,黄德和贪生怕死,见前军后退,就带兵要逃跑,刘平的儿子在他的军中,此时拉住黄德和马,苦苦哀求,让他回军杀敌,可此时说什么都没有用了,黄德和照马屁股一鞭子,一溜烟就没影了。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宋军见后军逃跑,也都纷纷逃散,刘平虽极力阻止,无奈已回天无力,只剩下自己的上千亲兵继续抵抗。

西夏人见宋军大乱,加紧攻击。

正在鏖战中的郭遵见大势已去,大呼一声,单枪匹马杀入西夏战阵,他舞动大槊左冲右突,无人可挡。

西夏人一看不止住此颓势,战局对自己不利,于是调来弓箭手,万箭齐发,郭遵连人带马中箭倒地。

坚守在阵地的刘平、石元孙所部,最终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而那个临战逃跑的黄德和,逃回去后诬陷说因刘平投敌,致使三川口战败,刘平在京城中的家属,都被官方逮捕后关押在刑部大牢里。

后来从金明寨逃回的士兵说明了真相,殿中侍御史文彦博亲自审理此案,才搞清楚事情的原委。

闻听战斗的整个过程,宋仁宗十分震怒,诏令将黄德和腰斩,枭首于延州城下。

刘平被追赠朔方节度使,谥号“壮武”。

标签: 宋仁宗

更多文章

  • 跟大唐“贵妇圈”相比,《三十而已》的太太圈还是幼稚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十而已,“,大唐,》,”,相比,《,贵妇圈,跟

    最近,一部反映城市女性的都市剧《三十而已》火出了圈。三个性格、经历各异的女性角色身上,集中了现代都市中女性的各种焦虑。剧情的前半部分,顾佳为了事业勇闯“太太圈”一段,一度引发讨论。不过,这里面的描述还是有些肤浅,毕竟,中国历史悠久,就以唐朝为例,当时的贵妇们玩的才叫真洒脱。一

  • 唐朝的生活有多开放?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生活

    大唐的“开放生活”,常充满种种“风流景象”。但首先能“现身说法”的,得说一位“昏君”:唐僖宗李儇。这位常自诩“打球能中状元”的极品皇帝,在位时除了玩就是“作&rdquo

  • 明朝北京城里的流氓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代

    流氓的本义是指流民,无籍之人。但因无籍而易生乱,故流氓在后来又成为指称品行不端、滋事扰乱之人。《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收有许多明朝的法律条例,及具体的判处案例。乙编第五册有好几个案例讲到明朝成化年间的京城流氓,当时对这些流氓有一个专门的称号叫“喇唬&rdqu

  • 趣谈:拍马屁、下马威、耳旁风的典故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口头禅最初是宗教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然而演变至今,口头禅已经完全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意思。「拍马屁」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的马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随口夸上几句,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久而久之,就有人不论马的好坏,

  • 安第斯山空难揭秘:如果,你必须吃同伴的尸体才能活下去……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安第斯山空难

    一1972年10月13日一早,阿根廷,门多萨市。南多·帕拉多带着自己的母亲和妹妹,和队友们一起有说有笑地走向了停机坪。他们即将登机,飞往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南多·帕拉多23岁,是乌拉圭“老基督徒”橄榄球队的一员。作为一支业余橄

  • 乾隆竟然还是一位编剧?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乾隆

    都知道诗人乾隆,虽然你记不住他有哪一首诗出名,但他一生确实写了四万多首诗,堪比《全唐诗》。其实,多才多艺的乾隆也是个不错的画家,出版了画册,画册还当礼物送给老外。另外,乾隆还是名副其实的老编剧,每次重大战役胜利后,他都会写戏来表达自己的伟大,1793年创作的昆戏《四海升平》,应该是他戏剧写作的代表作

  • 唐朝最惨的一个皇上是谁你知道么?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纯,唐朝最惨皇上

    李纯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故宫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晚唐的皇帝当中,李纯无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他不仅在政治上有自己的一番成就,还能让自己的后宫十分的安宁。但是这个安宁却只是暂时的,据历史记载,李纯最后是被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害死了。为什么妻子要害死自己的丈夫,孩子为什么要害死自己的父亲呢?

  • 《儒林外史》里,范进都中秀才了,为何还被胡屠户欺负?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各阶层里,屠户一直都是“身份较低”的存在。比如在《庄子》《说苑》等典籍里,就有不少对屠户们的“鄙薄”桥段。但清朝小说《儒林外史》里的胡屠户,却是个绝对的例外。一部嬉笑怒骂的《儒林外史》里,“胡屠户欺负

  • 鬼谷子的老师是老子吗?鬼谷子的真实身份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鬼谷子

    历史上最着名的隐士,莫过于老子和鬼谷子,而且有传说鬼谷子是老子的弟子。而实际上《道德经》一书可能略晚于《鬼谷子》。这一千古谜团,唯一能找到共性的就是,他们都是隐士。我们都知道鬼谷子其实是个隐士,是的,一个隐居在鬼谷的人。鬼谷不像孔子,孟子是以一个人的姓命名的,“子”则是古时候

  • 乾隆不惜得罪祖宗,也给多尔衮平反,却为何不放过同罪的阿济格?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乾隆四十三年,距离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这几位与当今天子有沾亲带故关系的满族男儿去世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经历了雍正十多年的统治之后,乾隆皇帝登上历史舞台,此时国库充裕,国泰民安,没有乱世风险,妥妥的就是一个太平盛世。为了加固清王朝的统治,也是为了让现在的太平盛世看起来更像一个“盛世&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