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社恐、被催婚……原来古今大龄青年的烦恼如此相通

社恐、被催婚……原来古今大龄青年的烦恼如此相通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53 更新时间:2023/12/26 16:23:35

回顾中国历史,有无数青年和当代青年有着同样的烦 恼。虽然大家不处于一个时代,但是却有些跨越时代的共鸣。

1买房难

唐贞元年间,白居易赴长安赶考,用诗文拜谒顾况,顾况调侃了一句:“米价方贵,居亦弗易。”

彼时的长安城物价房价奇贵,一句话虽是调侃,却揭开了白居易奋斗买房换房的心酸史。

任职校书郎的白居易月工资16000文。根据《资治通鉴》记录,贞元三年,一斗米价格为150文。折算下来,白居易的月工资大概能买106斗米。这点工资只能买四五间茅屋,根本不能在长安城买房。

好不容易升官到了左拾遗,白居易也只是搬离了偏僻地段,却还是买不起长安市中心的房。到了快五十岁,他终于在长安拥有了自己的房子,一时间百感交集:“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

白居易的心酸,韩愈知道。同代人韩愈也是北漂长安几十年,才终于在长安城安了家,顿感心酸的他也写诗感慨:“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

他的心酸道出了整个时代的心酸。根据《旧唐书》对元和十五年的记载:“内侍省见管高品官、自身都四千六百一十八人,除官员一千六百九十六人外,其余单贫,无屋室居止,宜每人加衣粮半分。”

而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宋朝,房价更是高的离谱。汴京城内“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如此高房价压垮了不少有才青年。

苏轼一生足迹图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因为在汴京买不起房,还被孩子抱怨了,“我老未有宅,诸子以为言”。攒钱攒了一辈子,到了知天命的年纪,苏辙狠狠心,拿出了全部积蓄,又变卖了一批藏书,才在河南许昌买下了自己的房子。

他的亲兄弟苏轼跟他一样为房所困,人生起起落落几十载,最终也才在江苏宜兴买下了自己的小房。

这时的他们,早已无力喊出杜甫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主义诗句了。

2催婚又催生

当代青年被父母催婚时,还能反驳:“不结婚我犯法了吗?”

古代青年就没这么好运了,因为他们不结婚,真的犯法了。

春秋战国时期,官方就颁布了法律规定了适龄男女必须婚嫁。《国语·齐语》里记载,为了促进人口增长,齐桓公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到了越国,勾践同志更进一步,规 定:“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到了汉朝,年轻人到年龄不结婚,还要罚钱。“女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十五岁不结婚就是大龄剩女了,还要罚五倍的人头税。

到了魏晋南北朝,父母也不用 催婚了,因为国家开始强行分配对象了。《晋书·武帝纪》记载:“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虽然国家分配对象好像对单身人士挺友好的,但对象好不好,只能靠运气了。

南北朝后期,法律越来越严苛。宋就规定了:“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再之后的北齐更严苛,高纬下令:“杂户女,年二十以下十四以上未嫁者,悉集省,隐匿者,家长处死刑。”

女孩子到了年龄不结婚,不仅自己犯法,你父母也要连坐。如果父母隐匿不报,还要被处死。

可以说,在魏晋南北朝当父母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不结婚有风险,结了婚生了小孩还要承担小孩不结婚的连带风险。

好在越往后,政策越来越温和宽松。只是对于催生,国家依然操碎了心。

据《国语·越语》里对生育奖励的记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勾践为子民们的生育操碎了心,甚至用物质奖励来激励人们,更难得的是,还贯彻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到唐朝,国家还提倡男子娶寡妇,寡妇再嫁的二婚政策,可以说是很看重生育了。

3加班与休假

从汉朝的五日一沐到唐朝的十日一沐,再到宋朝的是个节日就放假,眼看着放假制度要比肩发达国家了,突然明朝朱元璋来了个急刹车。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带头践行了创业的艰辛。他取消了各种福利假,官员每十日休一天,除了元旦、冬至这样的假日,其他时候只能上班上班还是上班了。 最惨的是,像五城兵马司这样的岗位,不准请假,只准退休。

要么带病上班,要么回家,二选一,没有其它选项。

有个叫钱宰的官员,79岁了还没退休,累死累活的他忍不住私下里写诗发了牢骚,结果被锦衣卫记下了,第二天上朝就被朱元璋拉着一通问,吓得老爷子一身冷汗,还好最后朱元璋准许他退休了。

明朝的上班族苦。往前数几代,上班族假期虽然多,但也是吃够了加班的苦。

再往前推,看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自叹“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丞相匡扶汉室,事必躬亲,既出力还费脑子,他的工作量之大连对手司马懿都感叹。

《资治通鉴》里记载,蜀国来使对司马懿说:“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说:“诸葛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毕竟工作虽重要,休息也很重要。

古代青年也明白这个道理,像刘禹锡就说:“无案牍之劳形。”然后怕暗示的不明显,还要来一句:“五日思归沐,三春羡众邀。”

想放假不想上班的心思明明白白,大家都懂的。

4社交恐惧症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无法以虚拟身份社交,可算是难为了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尤其是古代还没快递没外卖,想宅在家里都不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社交怎样也无法避免。那么,如果出门碰到熟人怎么办?

于是,一种被称为“便面”的辅助工具应运而生了。有了它,不再担心遇到熟人不打招呼不礼貌,打了招呼自己又尴尬的情况。

便面最早出现在汉朝,《汉书·张敞传》里记载:

“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云:“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

古人遮面一般用扇子,唐宋时期便面的形状多不对称,“方不应矩,圆不中规”,形似门户,因此也被称为“户扇”。便面的发明极大地方便了社恐人士,看到人不想理会,用扇子遮住脸,对方就懂你的意思了,大概也会装作没看见或者不认识你走过。

有了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工具,社恐人士再也不担心开口脸红或者结巴,也不用纠结和对方打交道眼神往哪里躲。而且便面的合法使用,使得这一拒绝社交行为不会被认为是失礼的。

电视剧《清平乐》截图

到了宋朝,集市繁荣,爱上街溜达的人多。溜达着溜达着遇到熟人的概率极大,所以手持便面出街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清明上河图》里就有这样一位用便面遮脸的行人,骑马的熟人都看到他了,他拿起扇子挡着脸,浑身上下写满了我不想和你讲话。

闻弦歌而知雅意,一般人看到对方拿出了便面,也不会再自讨没趣了。等人走了,拿下便面,还能当扇子扇扇风,悠哉悠哉继续闲逛,简直一举两得。

至于像林逋这样喜欢远离人群,不结婚不生子的高人,虽然不一定是社恐人士,但其行为可以被社恐人士借鉴,我避不开你我躲着你。天下之大,总有社恐人士的活路。

结语

虽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烦恼,但是很多烦恼是共通的。

不管是消极应对,还是潇洒面对,青年们都终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前方虽道阻且长,但想想古代还有这么 多同路人,多少也是一点安慰吧。

标签: 原来年的社恐催婚大龄古今

更多文章

  • 孙权和鲁肃之间的“江东对”,是如何改变东吴历史的?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江东对,鲁肃,孙权

    你知道能和隆中对相媲美的江东对是如何改变东吴历史的吗?今天故宫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不仅改变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命运,也改变了整个东汉历史的发展轨迹,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其实,在诸葛亮和刘备隆中对以前,具体时间为公元200年,在

  • 今天的我们,长得更像古南方人还是古北方人呢?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付巧妹,古遗传学家,中科院古脊椎所古DNA实验室主任。2016年《自然》杂志曾评价她“帮助重写了欧洲最早的现代人类的历史,并希望用古人类遗骸的DNA改写亚洲的史前史”。古DNA到底研究些什么?人类演化中有许多未解之谜。在 Science 杂志创刊125周年的时候,他们曾经公布

  • “公主”这个名称来源于什么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什么,朝代,来源于,“,公主,”,这个,名称,我们

    我们从许多的古书典籍的记载都可发现,“公主”一词就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到底“公主”这个名词是怎么来的呢?据《春秋公羊传》上载∶“天子嫁女乎诸侯,必使诸侯同姓者主之。”主,就是“主婚”之意。原来,在春秋战国时

  • 能将皇帝活活累死的赵飞燕,仅因这个缺陷,无法入选四大美女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飞燕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就将四大美女概括在内,这也让这几个词几乎成了形容美女的专有词。但我国上下五千来年的历史,各个朝代的更替真的就只有这四位美女是最美的吗?"环肥燕瘦"形容的便是四大美女中的杨玉环和赵飞燕,她们形态不同但都各自有各自的风韵,但为何杨玉环是四大美女,而赵飞燕不是呢?赵飞燕也是我国古代著

  • 战场上你见过哪些作死的人?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徐禧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历代“战场作死”的人很多,“作死方法”也是花样百出。但今天值得一说的,却是一位“作死”的“业余军事爱好者”北宋王朝“热血文青”徐禧。北宋&

  • 三川口战役宋军为何完败,宋仁宗下令斩了大将黄德和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仁宗

    故宫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宋仁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宋仁宗朝,宋军和西夏在三川口进行了一场战争,但是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堂堂大宋竟然没有打过一个小小的西夏,战争的结果是以宋军的完败而收场。交战的双方主帅,宋军是延州知州、振武军节度使范雍;而西夏那边是李元昊亲自挂帅。

  • 跟大唐“贵妇圈”相比,《三十而已》的太太圈还是幼稚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十而已,“,大唐,》,”,相比,《,贵妇圈,跟

    最近,一部反映城市女性的都市剧《三十而已》火出了圈。三个性格、经历各异的女性角色身上,集中了现代都市中女性的各种焦虑。剧情的前半部分,顾佳为了事业勇闯“太太圈”一段,一度引发讨论。不过,这里面的描述还是有些肤浅,毕竟,中国历史悠久,就以唐朝为例,当时的贵妇们玩的才叫真洒脱。一

  • 唐朝的生活有多开放?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生活

    大唐的“开放生活”,常充满种种“风流景象”。但首先能“现身说法”的,得说一位“昏君”:唐僖宗李儇。这位常自诩“打球能中状元”的极品皇帝,在位时除了玩就是“作&rdquo

  • 明朝北京城里的流氓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代

    流氓的本义是指流民,无籍之人。但因无籍而易生乱,故流氓在后来又成为指称品行不端、滋事扰乱之人。《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收有许多明朝的法律条例,及具体的判处案例。乙编第五册有好几个案例讲到明朝成化年间的京城流氓,当时对这些流氓有一个专门的称号叫“喇唬&rdqu

  • 趣谈:拍马屁、下马威、耳旁风的典故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口头禅最初是宗教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然而演变至今,口头禅已经完全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意思。「拍马屁」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牵着马相遇时,常要拍拍对方的马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随口夸上几句,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久而久之,就有人不论马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