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宋仁宗的一幅画引起了一场血案

宋仁宗的一幅画引起了一场血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631 更新时间:2023/12/7 11:26:23

赵祯天性仁慈,宽厚和善,在位的二十多年间,天下相安无事,仁宗知人善用,名臣辈出,政清人和,北宋度过了一段繁荣稳定的太平盛世。史载,仁宗去世后,辽国君主手握报丧的宋朝外交使臣,忍不住痛哭流涕,“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能让邻国首脑人物由衷钦佩,可见宋仁宗是怎样一位仁慈而善于传递爱心的领袖。

宋仁宗是宋朝获评价最高的帝王,不仅仁爱爱民,而且虚怀若谷,善于纳谏。最突出的特点是节俭,据传有一天早晨起床,对身边人说,我昨天因饥饿一夜未眠,特别想吃红烧羊肉。近侍说,那陛下怎么不降旨让下人去取?仁宗回答,那怎么能行?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只要我索取一次,下面必定天天宰羊,我怎么能因我一时饥饿,而开始无穷无尽的杀戮呢?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宋仁宗

仁宗皇帝的善良和宽厚与其幼年受到的宫廷传统教育分不开,更与其生母是宫中普通嫔妃有关,当然这是外因。内因则是仁宗从小就善于读书学习,历览圣贤之书,而且天姿聪颖,不仅书法了得,而且擅长画画,尤其是画马,简直神乎其技,一时被宫禁内外称之为神童。

仁宗即位时也不过十三岁,那还是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当时仁宗还不叫赵祯,叫做赵受益,这个孩子画马画得惟妙惟肖,神采飞扬,许多大臣纷纷前来讨求墨宝,一时趋之若鹜,洛阳纸贵,人们收藏他的画作,与其看好增值的空间,不如是看好这个孩子储君的地位,那是明日大宋帝国的掌门人,一幅画的意义那就大了去了,大家都想受受益沾点光。

赵受益虽然是小孩,但是有求必应,尽量在闲暇之余满足大家的需求,潜心作画。心动不如行动,赵受益的老师也加入到了求画的行列中,这孩子识大体知礼节,就微笑着对老师说,我怎么能像给其他人一样给老师一幅画呢?那都是我的涂鸦之作,我还是给老师写几个字吧。于是笔走龙神,挥毫而就八个大字“寅亮天地弼予一人”,瞧瞧这孩子多会暖人心,以实际行动诠释尊师重教,别的大臣们知道了这件事,都纷纷向这位老师表示祝贺。

事情传开后,有一个人座不住了,此人叫做周怀政,是个太监,更重要的,当时他是太子赵受益的伴当,也就是陪伴着仁宗一起玩大的好伙伴,赵受益每次玩高兴了,就毫不避闲的称呼其为“周家哥哥”,这一声哥哥叫的周怀政骨头都轻了,就觉得普天之下太子与他关系最铁,周怀政认为自己很有面子,就请求太子也给他写几个字做为赏赐,太子笑了笑说,我还是给你画一匹马吧。周怀政心想,画马哪有写一幅字荣耀呢?就再三央求还是写一幅字吧。太子皱了皱眉头,虽然觉得周怀政有些过分,但是碍于面子,还是写了几个字,带点恶作剧,也带点孩子气,周怀政拿过来一看,上写“周家哥哥斩斩”,以为这孩子调皮是和自己开玩笑呢,也没在意,于是就收好珍藏了起来。

不料,太子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这几个字“周家哥哥斩斩”却一语成谶,真的把周怀政最后送上了断头台,竟使其一命呜呼。这可能是宋朝最灵验的未卜先知了,也是仁宗做太子时,见其不识时务摆不正位置,预言他日后必有灾难的先见之明。

事情发生如下,周怀正成为内务府太监后,与皇后刘娥一家不对路,皇后多次建议真宗疏远周怀政,周担心真宗体弱多病,一旦龙驭宾天后,刘娥垂帘听政,就会拿他开刀。于是有一天,当真宗又一次因身体不适躺在周怀政腿上假寐时,周怀政壮起胆子建言,太子已经十三岁了,陛下你龙体不适,能否让太子早日监国?

真宗马上一跃而起,怪怪的看着周怀政,很不心甘情愿的说,那就让太子监国吧。周怀政心中大喜,根本没有顾忌到真宗越来越难看的脸,而是很快把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时任宰相的寇准,请求寇准抽空上朝奏请,结果事有不密,被寇准政敌丁谓侦知,最终导致寇准被贬,周怀政被丁谓上疏排斥,周怀政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孤注一掷,与其弟周怀信密谋除掉丁谓,让寇准当宰相,迎立太子即位,奉真宗为太上皇。结果这一次更加的不靠谱,居然被手下人告密,事情泄露后,真宗亲自审问,周怀政战战兢兢只知一味求饶,宋真宗下令将周怀政打入囚车,拉到城西普安佛寺斩首示众。

周怀政站在刑场上,眼望天空阴云惨淡,台下人头攒动,百感交集,那一刻,他忽然想到了当初央求太子写的几个字,“周家哥哥斩斩”,禁不住泪流满面,他长叹一声,心里后悔莫及,“哎,我当初倘若是要一匹马该多好呀”。

周怀政身为太监,以为自己服侍太子有功,竟然敢和国家大臣争相炫耀,他没有想到,从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不甘人下,浮躁坏事的性格,皇帝的家事你也敢掺乎?而仁宗赵祯,也就是赵受益这个小孩早就看出了周怀政难以善终,最后身首异处的结局。这样的人,他一定会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而铤而走险,执迷不悟,周家哥哥斩斩,是必然的也是罪有应得的。

周怀政还差点为了一己之私而给并不知情的太子带来杀身之祸,周怀政被杀后,有人借机嫁祸于太子,宋真宗心中迷茫,时任宰相李迪委婉劝告,陛下,你还有几个儿子?却还有这样的打算。一语惊醒梦中人,真宗恍然大悟,太子的地位才得以保全。而周怀政伏诛后,据说好长时间太子不再画马。

一声哥哥叫得人想入非非,一幅字画引来了杀身之祸。这其中的道理恐怕不用我啰嗦,各位想必已经心领神会了。

标签: 周家老师太子受益还是哥哥仁宗孩子

更多文章

  • 虞姬死后竟然出现了两个虞姬墓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头颅,一个,定远,就是,自刎,突围,项羽,尸体

    “自古红颜多薄命”,这或许就是宿命。她是一个绝世美女,能歌善舞,才艺双绝。同时她也对丈夫忠贞不渝,为了不连累丈夫及避免被敌军糟蹋,毅然横刀自刎,最后身首异处,她就是“虞姬”。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虞姬自刎 在楚汉之争中,有一场战役决定了天下的归属,就是“垓下之战”。大战的双方是刘邦的汉

  • 雍正帝曾对年羹尧说:朕实不知如何疼你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时候,功臣,西北,将军,后来,皇帝,主子,雍正

    有人说,雍正之所以上位成功,主要是隆科多和年羹尧两个人,一内一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所谓“一内”,指的是隆科多利用步军统领的职权(他当时统辖步军五营约两万多兵力),封闭京城九门,让雍正的反对派们成了瓮中之鳖,同时又完全断绝他们和外界的联系,控制了雍正即位后京师的秩序;所谓“一外”,指的是雍正通过

  • 平原君为了一个残疾人竟杀掉自己的美妾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没有,平原,因为,残疾人,一个,这位,美女,邻居

    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的弟弟,赵孝成王的叔叔。《史记·平原君列传》记载:“诸子中胜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跟孟尝君田文一样,平原君赵胜也喜欢广招食客,而且他的食客规模也不逊于孟尝君,达到了数千人的规模。平原君的一生经历了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两代君主,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平原君三次出任相国,三次

  • 唐太宗李世民梦游地狱是真是假?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藏,西游记,一个,梦游,经书,地狱,就是,李世民

    我们知道,李世民为一代明君,成就了大唐盛世,虽然在玄武门之变这个事上,李世民做的有点不近人情,可谓手段冷血,但是,皇位之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无论哪个朝代,帝位的争夺都是非常残酷的,话道,一将成则万骨枯,一个强者就是靠着无数人的牺牲而诞生的。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西游记里面写到,李世民

  • 宋真宗被群臣忽悠,竟相信“蝗虫自杀”之说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严重,非常,皇帝,神仙,蝗虫,自己,官员,消灭

    1016年夏天,北宋皇帝宋真宗在京城开封的皇宫里接到许多关于蝗灾的奏折,称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严重蝗灾,来势凶猛,危害极大。当时,宋真宗正在迷信神仙之说,他相信神仙会来消灭蝗灾。许多官员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就开始扮演“大忽悠”的角色,投其所好,纷纷对真宗说:国家不必忙着灭蝗,神仙会来帮忙的。宋真宗这些官

  • 古代官场的怪现象:当官需黑发、减肥、修牙齿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形象,元年,白发,官场,唐代,公元,化妆,古代

    古代官场的一种怪现象,为着好爵恋职,听选谋官,可谓出尽法宝,盛行起化妆术来。惯见的化妆妙法:染黑须发、镊白发、促白须发、减肥、修补门牙等等,连称王称帝的也不例外。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古代求官很注重形象 化妆术一:染黑须发王莽公开宣示新形象,“染黑须发”谋求稳定民心西汉末,王莽,字巨君

  • 明朝太监宫女结成对食屡禁不止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宫女,宫里,当然,太监,万历,那些,就是

    看过《后宫·甄嬛传》的都知道,宫女与太监搭配过日子,叫做“对食”,有点搭伙吃饭的味道,这玩意在汉朝就有了。在这里,我没能力做学术的考据,也没精力做全景式的描述,就让我们学黄仁宇老师,把镜头集中在大明万历年间的宫廷。读中国历史故事,了解更多历史真相——那是十六世纪末期和十七世纪初期,那时候的皇帝叫朱翊

  • 宋朝人请客吃饭需要先写请帖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朋友,格子,请客,可以,自己,邀请,顾客,时间

    宋朝人在家请客时怎样写请帖信息时代请人吃饭,通知起来真是太方便了。拿起手机直接拨号:“喂,哥们儿你好,我是李开周,我在某某饭店组了一个局,时间是明天晚上六点半,到时候你能过去吗?嗯,好,不见不散!”要是想节省话费呢,就不打电话,给人家发一短信,或者发一微信,或者用QQ留言,都很省事。宋朝没手机,请人

  • 魏文帝曹丕的剑术究竟有多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厉害,还有,一次,自己,剑术,非常,起来

    历史上,魏文帝曹丕能文能武,和大哥曹昂有得一拼。历史上还有关于曹丕善于剑术的小故事。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曹丕喜欢骑射,在这方面非常厉害。有一次,他举办了一次宴会,邀请了平虏将军刘勋和奋威将军邓展。俗话说,高手遇到高手,难免手痒,想要一决胜负。曹丕听说邓展武术精湛,对各种武器都能运用自

  • 在古代白发苍苍的老人照样可以参加科举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科举,参加,高考,古代,高宗,老人,年龄,这个

    从2001年开始,教育部宣布高考报名取消年龄限制和婚否限制,也就是说取消了以前规定25岁以下未婚青年这一限制,允许考生终身应试。近年来,我们能在新闻报道中看见不少高龄高考生的身影:“73岁老人5次高考终本科毕业准备考研”“西安七旬老人的后高考生活年高考后去年再进考场”“86岁老人连续15年高考想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