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郑成功坚持抗清,为什么他的父亲叔叔都在帮助清朝?

郑成功坚持抗清,为什么他的父亲叔叔都在帮助清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593 更新时间:2024/1/8 19:29:18

抗清英雄郑成功,从1646年起,在东南沿海坚持抗清,虽然其占地很少,只有福建沿海几个府县,但是他的水师却成功地牵制了清军大量的军力和财力,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抗清一直坚持到了1661年。而在这15年的斗争生涯中,如果没有百姓们的支持肯定不可能坚持这么久,但是反观郑成功的家人,有时候却是拖累郑成功的主要力量,亲人的背叛和离心让郑成功感到更加心寒。那么究竟有哪些家人选择了帮助清军而并非抗清的郑成功呢?

首先,第一个就是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关于郑芝龙降清的事情,在笔者之前的章中已经多次提过,简而言之,就是郑芝龙企图保存自己的军队实力、维持自己当时相对独立的状态,清朝看准了郑芝龙的小心思,便以封和浙江、福建、广东三省之地诱惑之,于是郑芝龙便投降了清朝。结果,投降之后清朝并没有兑现当初的承诺,而是将郑芝龙裹挟到了北京,并将其软禁,所谓的封王和封地都成了梦中泡影。

之后,郑芝龙还不断来信给儿子郑成功和自己的弟弟们,希望他们也能够归顺清朝,也有不少将领在郑芝龙的召唤之下选择了投降清朝,这对坚持抗清、打算整编父亲旧部的郑成功来说无疑是一个坏消息,父亲第一个拆了自己的墙角。

而郑成功的几个堂弟也不让他省心,在郑芝龙降清之后,郑芝龙支持的隆武政权倒台,隆武帝被清军俘虏。之后,郑成功的堂弟郑彩、郑联等人迎接了浙江的鲁王监国南下,打算尊奉鲁王监国继续抗清,他们的实际目的是想效仿郑芝龙尊奉隆武帝那样操作大权,但是郑成功、郑鸿逵等人不愿意尊奉鲁监国,于是双方发生分歧后便分道扬镳。

郑彩和郑联占据了厦门(当时称中左所),厦门是当时福建沿海的一座岛屿,对于缺乏水师的清朝来说难以进攻,而且厦门离大陆近,便于控制沿海府县,是一个不错的根据地。郑成功也想以此地为根据地,但是已经被郑彩兄弟捷足先登,于是一场战斗不可避免地发生了。1650年八月,郑成功趁郑彩领兵外出之际,袭取厦门岛,郑联的部队被成功收编,而郑彩也失去了兵权,回乡闲住。

在占领了厦门之后,郑成功实力大增,但是随着军队人数的增多,粮饷又成了一个问题,当年十月,郑成功便亲自率领主力到广东沿海一带筹集军粮。但是,郑成功的这个冒险举动却犯下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三个月之后,清军趁郑成功主力离开厦门之际偷袭厦门,厦门失守,郑成功损失惨重,郑家几十年来积攒下来的财宝被清军收缴一空,将士和百姓们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在这次清军的偷袭行动和撤退行动中,还可以看到郑家人的协助,这些人的“背叛”让郑成功大为寒心。

当时,郑氏集团与清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郑芝龙被清朝软禁在北京,而郑芝龙的母亲和五弟郑芝豹则居住在已经被清朝控制的安平老家,而当清朝巡抚准备投降厦门的时候,筹集的七十艘海船之中,郑芝豹提供了七艘。

而当清军占领厦门之后,清军总兵马得功负责防守厦门城,但是很快郑芝龙的弟弟、郑成功的叔叔郑鸿逵就率水师回到厦门,马得功被郑鸿逵的部队围困在厦门城中,马得功十分害怕,害怕郑成功的主力回来之后自己将死无葬身之地。于是,马得功便派人到郑芝龙的老家安平,给郑芝龙的母亲黄氏送去口信,希望黄氏能够写信给郑鸿逵让他放自己一马。后来黄氏果然写信照办,郑鸿逵碍于母亲的请求,无法拒绝,便派出三十条船将马得功和清军送回大陆。

1651年四月,郑成功回到厦门,了解到了厦门被破和清军撤退的来龙去脉后,十分愤怒,他说道:“渡虏来者澄济叔(郑芝豹,被南明隆武帝封为澄济伯),渡虏去者定国叔(郑鸿逵,封定国公),弃城与虏者芝莞叔(郑芝莞),家门为难,与虏何干?”正如郑成功所言,他的几个叔伯辈在厦门失守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扮演了一些不光彩的角色,这也才有了郑成功这一番“家门不幸”的感慨。

标签: 郑成功清朝野史秘闻

更多文章

  • 左宗棠出征新疆前和一老头下棋赢了,为什么回来之后却连输三局?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左宗棠,清朝,风云人物

    这个故事我是从小就听父母讲过,无非就是借古讽今,告诉我们做人要谦虚一点,不能太骄傲,骄者必败。但是这个故事发生得过于巧合,我现在怀疑它到底是否发生过,又或者是后人为了歌颂左宗棠而故意编写出来的。什么出征前大胜三盘,让其心情愉悦,打仗时没有顾虑。得胜后大输三盘,告诫左宗棠要谦虚谨慎,否则就会像下棋一样

  • 超级月亮的出现罕见吗?它是由哪位美国人提出的名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超级月亮,美国,文史百科

    超级月亮(Supermoon)是1979年由美国占星师理查德·诺艾尔提出的名词,是一种新月或满月时月亮位于近地点附近的现象,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出现新月,称为超级新月;月亮位于近地点时正好满月,称为超级满月。由于月球以椭圆形轨道绕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间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满月发生时月亮离地球越近,人们

  • 夷陵之战如何是诸葛亮率军,最终的结果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史风云

    蜀国当年从建国时的巅峰实力到后来的没落,有一个很关键的战役让它出现这样的变化。这场战役就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当时的背景是刘备为了关羽报仇,于是便亲自挂帅,出兵东吴。三国志中是这样介绍的“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遂帅诸军伐吴”。那么,以当时蜀吴的实力对比,蜀国能够灭掉吴国吗?事

  • 明熹宗朱由校一生三男二女都早早夭折了 这和魏忠贤究竟有没有关系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明熹宗,历史解密

    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之初,生母王氏已然去世。明熹宗朱由校的父亲明光宗朱常洛在正妃死后没有再立妃子,即位后也没有册封皇后。因此,明熹宗朱由校也就没有嫡母了。宫中地位较高的是两位李选侍,即东李和西李。客氏以乳母受宠于明熹宗朱由校,在宫中的气焰远高于两位选侍。客氏名巴巴,本是定兴县侯巴儿(侯二)之妻,生子侯国

  • 李白有个日本朋友,被李白写死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白,唐朝,野史秘闻

    镌笔济世杜少陵,重情重义太白君。如果说杜甫是把笔给黎民百姓当饭吃的愁客,那么李白一定是用笔为天下苍生请客的狂人。除了张狂嚣度,李白最大的特点就是重情重义了,一顿酒就可以结下十年的友情,一首诗就能装满千斗的情谊。还记得那首流传千古的《赠汪伦》吗?实际上,在写这首诗之前李白和汪伦根本不熟,或者说只是陌生

  •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 大将军夏侯惇之子夏侯楙简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三国,夏侯惇,风云人物

    夏侯楙(máo),字子林,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大将军夏侯惇之子,三国时期魏国官员、将领,其妻为曹操之女清河公主。在魏国历任侍中、尚书、安西将军、镇东将军,假节,封列侯。曾一度驻守长安,但蜀汉北伐后就被调离。人物生平夏侯楙年轻时与魏文帝曹丕亲近友善。黄初元年(220年),曹丕受禅登基,建立魏国,

  • 在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曹操又是如何享年六十六岁?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二三十岁,曹操享年六十六岁,已经算高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长期过艰苦的军旅生活,时刻处于政治斗争的旋涡,始终在与武装的和非武装的、公开的和隐蔽的敌人进行较量,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可能承受那么沉重的负荷。然而,随着

  • 太平天国北伐的伤亡情况如何?两万孤师悲壮远征,最终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平天国北伐,清朝,战史风云

    1851年,随着拜上帝教徒在金田发动了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正式爆发,由于清朝政府此时实在是无能。仅仅两年多太平军就打下了南京,占领东南半壁河山,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为天京,建立政权。建立政权后,太平天国的军事策略有三,一是西征,打下长江中游的安庆,九江,武昌等地,使其能够成为天京的上游屏障

  • 历史上郑齐两国的春秋霸业为何没能维持太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霸业,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衰微,进入了春秋时代。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春秋时代,通常用来指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

  • 此人原是乡间恶霸,最后却跻身梁山马军八骠骑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野史秘闻

    此人武功平平,为何能跻身梁山马军八骠骑?看他上山前做了啥。此人原是乡间恶霸,武功平平,为何能跻身梁山马军八骠骑?梁山水泊108位好汉大聚义后,宋江开始对手下的小弟们“论功行赏”,分封一众好汉,令人各有其职。除了宋江、卢俊义、吴用及公孙胜等首脑人物外,还分封了梁山马军五虎将、步军十统领及马军八骠骑,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