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说说唐僧为何被如来佛祖贬下凡间?

说说唐僧为何被如来佛祖贬下凡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94 更新时间:2023/12/14 15:15:06

【一】

众所周知,西天取经人一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修成了正果。而苦难的一个源头,即是一路妖精的疯狂阻击。至于阻击的直接目标,多是唐僧。这个胖面和尚身上白坨坨的肉,可是天大的宝贝啊。

妖精为何对唐僧肉趋之若鹜呢?

原来,妖精们不知从何处得来消息,食用唐僧肉者,可长生不老。至于理论基础,大抵有二。其一,唐僧乃十世修行的高僧,元阳始终未泻。其二,唐僧的前身,原为如来佛祖座下的二弟子金蝉子。这个自带光环的身份,坚定了妖精们冒死抢夺唐僧肉的决心!

值得一提的是,《西游记》为世代累积的文学作品,在吴承恩版本之前,流传文本里并无唐僧肉可长生的功用。应该说,吴老先生创作上的创新,使取经所遭的磨难更具有了合理性。这是题外话。

【二】

当年金蝉子身份是何等高贵?

原著第二十四回,镇元子接到元始天尊邀请,前往上清天上弥罗宫出差,临行特吩咐两位看家小童清风明月,留上两颗人参果给唐僧食用,并做了前事说明,“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

镇元子是谁?地仙之祖。自我标榜的神格,便是骜不驯。更大言不惭宣称,“三清是其朋友,四帝是其故人,九曜是其晚辈,元辰是其下宾。”

可就是这样一位老资格、怪脾气的神仙,居然对五百年前金蝉子敬茶一事念念不忘,至今心怀感激。由此也可侧面推断,金蝉子当年在佛门地位之重。

【三】

这样一个高贵人物,怎就沦为凡世轮回的苦主呢?

别急,原著也有交待。在八十一回,借悟空之口说出前缘,“师父是我佛如来第二个徒弟,原叫做金蝉长老,只因打了一个盹,往下一失,左脚下翙了一粒米,他轻慢佛法,该有这场大难。”

可见,官方的理由即是,金蝉子因吃饭的时候,掉落了一粒米,便被贬出灵山。

此时,有读者不禁感叹,这不是小题大做了吗?

原来,和尚吃饭之前,按照惯例,都要有念经的习惯。

譬如《西游记》四十七回,陈家庄老小宴请取经人,就有这样一段。“将上面排了一张桌,请唐僧上坐;两边摆了三张桌,请他三位坐(悟空等);前面一张桌,坐了二位老者。先排上素果品菜蔬,然后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排得齐齐整整。唐长老举起箸来,先念一卷《斋经》。”

可见,饭前念经是颇具仪式感的。念经,表示心中有佛祖,也就是心诚。吃饭之时,却丢下米粒。这说明什么?说明心不诚,修行不够。遭贬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四】

有人不禁要替长老叫屈啦。这佛祖座下两弟子阿傩、迦叶,不是还曾公然向取经人索要人事小费?佛派中,有贪、嗔、痴、慢、疑五心,谓之“五毒心”。若五心尚存,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势必不能明心见性。阿傩、迦叶索要财物,即时贪心。

悟空得悉内情之后,也颇为愤慨,找到如来说理。怎知如来呵呵一笑,竟张口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悟空竟无言以对,阿傩、迦叶却在一旁暗笑(后来,这两哥们还是要了唐僧一个奉旨讨饭的紫金盂)。

如来对待弟子两套标准,实在令人大跌眼镜。

因此,当猪八戒听说金蝉子因吃饭态度不端正被罚,也颇为不平道, “象老猪吃东西泼泼撒撒的,也不知害多少病?”

言下之意,也暗指佛祖量刑过重。

【五】

如来真有两套标准吗?看似如此,其实不然。

标准始终只有一套,即是否符合自己利益需要。

不处罚阿傩、迦叶的原因,如来自己也有说明,“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显然,阿傩、迦叶此举,是得到了佛祖的默许,目的即是争取更多活动经费。他们和如来站在同一条利益线上。

至于金蝉子遭贬,核心问题不是丢了饭粒,而是“轻慢佛法”。也对,你没把领导放在眼里,领导不整你整谁?

【六】

行文至此,不禁想到《韩非子》里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有位叫做弥子瑕的士大夫,在卫灵公跟前很得宠。某日,弥子瑕得知母亲突发疾病,便假传命令,驾着国君车子前去探望。依照当时法律,私驾国君车子,是要处以断足的酷刑。

卫灵公听说了此事,却对弥子瑕大加赞赏,“孝哉!为母之故犯刖罪。”俨然一个孝子的典范。

另有一次,弥子瑕同卫灵公一起在桃园游玩,吃到一个很甜的桃子,也不知有意无意,便把这个没吃完的桃子递给了国君。试想,别人吃过的东西,给你吃,你吃不吃,肯定不吃嘛,何况是国君。但卫灵公反应,却出乎意料,大为感动道,“爱我忘其口味以啖寡人。”言下之意即是,弥子瑕真是一个忠诚的臣子啊,得到好吃的东西,急切地想献给国君,以至于忘了君臣之礼。

后来,卫灵公不宠信弥子瑕了,又把这两件事拿出来说,却是一脸的厌恶,弥子瑕这个人啊,曾假传命令驾驶我的车子,又给我吃剩下的桃子,品性是极其地坏。

卫灵公先后态度变化,取决于弥子瑕此人是否符合他的利益。先前宠信弥子瑕,即便做得是错的,也是对的。后来弥子瑕被开除了“利益圈”,即便是对的,也是错的。

试想,在西游神话世界里,如果哪天阿傩、迦叶不再符合或触犯如来的实际利益需求了,佛祖会不会又重提起当年公然索要财物之事呢?

标签: 如来佛祖唐僧说说

更多文章

  • 趣谈古代人出远门如何解决吃住问题?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趣谈,古代

    在今日中国,沿着主要公路铁路行进,任何地方都有旅馆或者酒店,所以都不成问题,但在古代,却没有电视剧里那么简单。如果您在古代出行,可能首先想到驿站。但其实,驿站是官员身份才能用的,虽然在朝廷法令松弛的时候,有时通过关系普通人也可以住进客栈,但一般情况下一般人是没办法住的,只能自己想办法。那住自费客栈?

  • 盘点大宋风流皇帝赵佶宠爱的四个女人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盘点,皇帝

    宋徽宗赵佶是个艺术家而不是政治家,他不理朝政,但对女人却有极大的兴趣。他过着糜烂的生活。风流韵事在当时就传出宫外,被老百姓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他的后宫妃嫔如云,数量多得惊人,不但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

  • 吃“闭门羹”源于唐朝妓女接客典故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后来,原料,客人,主人,闭门羹,也就,一些,拒绝

    众所周知,“闭门羹”意为拒客,但“闭门”何以与“羹”联系起来呢?这还得从唐朝妓女接客的历史典故故事说起。“闭门羹”一语最早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原来,唐代宣州城出了一位叫史凤的名妓,她不仅人长的标致风流,拥有沉鱼落

  • 宋朝的幽默:宋徽宗赵佶创立瘦金体竟是为了省墨水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宋朝,宋徽宗

    读宋朝的正史或者笔记野史,你会发现,君臣之间、士大夫之间、读书人之间,乃至寻常百姓间,经常会看到很多幽默的段子,这在历史上的其它朝代中是很不多见的。以下四则宋代幽默故事,充分表现了宋代人的幽默气质。1、宋徽宗赵佶自创“瘦金书”,铁画银钩,他自我感觉非常满意,很是得意。一日,徽

  • 靠祖母行贿登上皇位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之后,自己,觉得,才能,法令,太后,回答,因此

    汉哀帝刘欣是元帝庶出的孙子、汉成帝的侄子,父亲被元帝封为定陶共王,母亲叫丁姬。刘欣3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他继承王位当上定陶共王,由祖母傅太后抚养成人。长大之后,刘欣喜欢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前9年),刘欣入朝拜见成帝,定陶国中的傅、相、中尉都跟着来到长安。当时成帝最小的弟弟中山孝王刘兴也来朝,但只带自己

  • 说说张无忌为什么不和朱元璋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说说,朱元璋斗,张无忌

    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萨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第114期张无忌为什么不和朱元璋斗斗?他为啥主动辞去教主不当皇上当时谁都知道,明教是名义上红巾军的总领袖。而张无忌是明教的教主,朱元璋也是他的部下。那么,一旦推翻了蒙元建立汉人王朝,张无忌顺理成章就会成为皇帝。奇怪的是,朱元璋使用诡计

  • 慈禧太后真有1000个情人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记录,情人,没有,野史,还是,慈禧,一个,太后

    谁是晚清的陈冠希?这个无厘头的设想居然有了一个具象的实体人物。这个人就是来自英国的帅哥巴恪思。巴恪思是同性恋者,他写了一本自传体性质的《太后与我》,自称29岁时成为67岁慈禧太后的情人,并说,“没有第二个女人像她这样令我产生真正的情欲。”从而拉开了慈禧淫荡的私生活。同性恋者巴恪思也就成了晚清的陈冠希

  • 揭秘《推背图》真的有预言功能吗?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揭秘,推背图

    《推背图》并没有所谓的“预言”能力,而且该书版本众多,据说有将近100个版本。《推背图》的神奇预言功能其实都是历朝历代的神棍们编造和吹嘘出来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缺神棍,北宋有著名神棍林灵素、郭京,当代也有王林、李一等神棍,这些家伙哪个不是满嘴跑火车的大忽悠、大

  • 俄国女沙皇的“中国嗜好”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俄国,中国,沙皇

    中俄两国拥有着世界上最长的陆地边界,历史上官方及民间的交流密切而频繁。从彼得一世到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都深受“中国风”的影响......18世纪,中国生产的棉布、茶叶、瓷器、漆器、丝绸、糖、大黄成为俄国大量购买的商品。中国商品充斥俄国市场,在

  • 观音菩萨正传:从大神到站街女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观音菩萨

    ​在佛教体系中,观音菩萨是与佛陀、阿弥陀佛齐名的神灵。佛教的神灵分两类,一类是神化的历史人物:佛陀、阿难、迦叶等,这些人的来历都是比较清楚的,大致出生时间,出生地点,生卒时间,活动地域、生平事迹都可考。另一类佛教神灵是虚构编造的,如收编的婆罗门教神灵(既通常所说的八部天龙),除佛陀之外的各种佛、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