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魏征尸骨未寒 唐太宗亲手砸其墓碑

魏征尸骨未寒 唐太宗亲手砸其墓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18 更新时间:2024/1/1 23:23:52

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侯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

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倒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17年内,有史籍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如果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阂,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造成二人之间的冲突。

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张、理想、爱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开拓劲,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了魏征的干涉和阻挠。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如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分上,魏征的进谏确实过了头。

爱太深,容易出现裂痕。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

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唐太宗李世民一面倡导“宽大安抚”,实行开明统治,体现人文关怀;一面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疑忌心理,对大臣动辄问罪,轻则贬黜,重则杀戮,甚至连尉迟敬德房玄龄这样一些佐命功臣,也未能幸免。尤其是到了贞观中后期,随着“隋亡为戒”历史教训的逐渐淡忘,随着骄傲自满情绪的不断滋长,封建帝王的专制本能越来越多地在李世民身上体现出来。皇帝高深莫测,臣子如履薄冰,在君臣的政治游戏中,皇帝始终是赢家。难怪岑文本被唐太宗任命为中书令后,不仅高兴不起来,反而面露忧色。母亲问他为什么,他说:“非勋非旧,滥荷宠荣,位高责重,所以忧惧。”亲朋好友前来道贺,他正色道:“今受吊,不受贺也。”寥寥数语道出了他对“伴君如伴虎”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认识。

标签: 唐太宗有一这种皇帝很多自己受到时候

更多文章

  • 西门庆为何要花巨资买朋友情义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西门,就是,兄弟,伯爵,大家,可以,还是,元帅

    在西门庆结义那天,大家伙一起来到了玉皇观。看到大殿中正面是玉皇大帝,两边是马、赵、温、关十大元帅、道士们献茶,大家喝茶之后就在大殿中闲逛,看看那些雕像。白赉光和常峙节感情特别好,手牵着手一路看过来。看到马元帅有三只眼睛(世人俗语中的让你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的那个神仙),白赉光大惊小怪的说:哥这却是怎的

  • 楚国有名的暴君楚灵王为什么喜欢细腰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楚国,修建,但是,灵王,自己,国家,一个,这个

    楚灵王芈姓熊氏就,名叫围,是是楚共王的次子。他杀了侄儿楚郏敖后自立为王,即位之后改名虔。他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昏君,穷奢极欲无所不用其极,暴怒残忍。他也是楚国的亡国之君,楚国人民受不了他的暴虐推翻了他的政权。民间有楚王好细腰的说法,关于灵楚王为什么好细腰是有一个典故的。灵楚王希望读书人有着纤纤细腰,于是

  • 三国奇闻 诸葛亮为什么总带着扇子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就是,诸葛亮,老人,先生,扇子,这一,因为,羽毛

    诸葛亮之所以这样装束,因为他不是武将,而是名士。但是,这是到了民间,却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在人们看来,诸葛亮之所以有人们想象中的那非凡超群的本领,就与他经常拿在手里的羽毛扇有关。于是,关于这羽扇,关于这羽扇的来历,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神奇的传说。一个故事,说这羽扇是水镜先生给的。因为这一开始诸葛亮读书没

  • 揭史上哪位帝王陵墓陪葬妃嫔最多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皇帝,政治,北京,里氏,康熙,贵妃,十八,皇后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清朝皇帝,康熙的称谓来自其年号。顺治十一年三月十八日(1654年5月4日)生于北京紫禁城景仁宫,佟妃之子。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卒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9岁。在位6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从空

  • 少林寺僧兵团参与军阀混战,石友三火烧少林寺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河南,参与,就是,军阀,国民,地方,少林,少林寺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是由西域沙门跋陀创立的。在跋陀创建少林寺之后,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播大乘佛教,被后人称为“禅宗初祖”。相传少林寺最早的武术由达摩所传授。隋末,唐王李世民与王世充激战于河南,少林寺因寺产为王世充部队占据,于是帮助唐军袭取了擐州城,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少

  • 宫廷秘史 武则天为何禁止宫中养猫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皇后,他们,自然,李世民,因而,自己,皇帝,武则天

    后宫之中,诸多女子,为求上位,勾心斗角,唇枪舌剑,步步惊心。她们拉帮结派,合纵连横,有人终得临幸,有人却永坐冷板凳。至于为人作嫁衣,赔了位子还折命者,也不在少数,今日要说的,是唐高宗李治的王皇后、萧淑妃与武媚的故事。武媚当了唐太宗李世民十二年才人,身无所出,在太宗死后,同其他未生孩子的嫔妃一起,到感

  • 太荒谬 胡惟庸竟然密谋刺杀朱元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御史,儿子,由于,皇帝,日本,老胡,当时

    朱元璋即位之后开始大杀功臣,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开始对宰相胡惟庸的下手,而当时之事,胡惟庸确有谋逆之心,论理该杀,同诛者也不过陈宁等几个大臣。所谓“胡党”大狱,则是十年之后的事情,族诛三万多人。胡惟庸阴险,用重利引诱徐达的门人想让他上告徐达谋反,结果门子反把胡惟庸托出,只不过朱皇帝当时没深究而已。胡惟庸

  • 历史上最著名的摸金校尉竟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盗墓,天下,中国,项羽,为了,记载,第一,历史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了人家的陵墓不说,还要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逃吴国,发誓要报仇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

  • 印度圣女为什么要为印度僧侣提供性服务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古老,印度,传统,不是,僧侣,寺院,她们,圣女

    印度有一种与其历史一样古老的传统――来自贱民家庭的女孩子年纪轻轻便开始为寺院服务,成为印度教高级僧侣和婆罗门长老的性奴隶。她们被称为圣女。这些地位低下的乡村女孩10岁时便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婚姻模式,将自己一生幸福都献给了当地的神,为本村的村民进行宗教仪式和做祈祷。刚刚进入青春期,她们便在仪式和庆典上嫁

  • 外国人用什么擦屁股?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记载,日本,唐宋,时代,使用,厕所,手纸,不得

    英国:鲑鱼片15世纪以前,英国王室的屁股是用新鲜的鲑鱼肉片擦的, 但是不用佣人帮忙,是自己来擦的。据说鲑鱼有除臭和消痔的作用, 有痔疮的朋友不妨从超市买上2磅鲑鱼一试。日本皇族:蝉翅《源氏物语》中记载,日本皇族是用蝉的翅膀来擦屁股. 由于蝉翅很硬, 一般先把它们放到温水泡上三天, 然后在使用。因为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