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淝水之战时东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强大的前秦会失败?

淝水之战时东晋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为何强大的前秦会失败?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3/12/28 5:06:57

公元383年的秦晋淝水之战就发生在八公山麓,寿阳城下。这场战争不仅再次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些有意义的历史掌故和可为凭吊的历史遗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淝水之战前秦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一,淝水之战是在苻坚统一北方后的六七年进行的。当时,前秦只是军事上的统一,内部统治不稳,更没有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加之苻坚连年征战,致使人民厌战,军队的士气不高,缺乏群众基础。

正如恩格斯所说,“连年的战争会使甚至是最强大的国家精疲力竭”。南征前,太子苻宏曾对苻坚说,东晋是应该伐的,但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厉兵积栗,以待暴主”。

苻坚本应接受这一意见,继续恢复、发展北方经济,以便使本不稳固的军事行政联合的统一政权建立在较深厚的基础上,然后统一全国才有希望。

然而,由于骤胜而日益骄傲的苻坚却不顾主客观条件,匆匆忙忙地发动攻晋战争,征兵百万,给北方各族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因而不得人心,战斗力低,以致于与东晋军队局部接触便使前秦数十万军队全线溃败。

第二,苻坚用人不择贤愚,赏罚失明,又是其在淝水之战中遭到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苻坚宠信投降前秦的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忠奸并蓄,而对于一心忠于他的汉族官员却存有戒心,不加重用。即使是王猛,虽然符坚说他们的关系是“若玄德之遇孔明也”,但也是对之存有戒心的。

王猛死后,苻坚自以为是英主,更加骄傲,任人更是不择贤愚,群臣的逆耳忠言再也听不进去,对顺耳的阿谈奉承之语却倍加赞赏。

在伐晋问题上,他拒绝听取臣下的一切有益的劝阻,反而听信怀有野心的慕容垂等人的谗言,一意孤行,“愎谏违谋”,“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这样就没能组成一个坚强的团结的领导集团,其兵败淝水是可以预见的。

第三,苻坚好大喜功,缺乏冷朴的客观分析,战前没有周密的战略部署,临战时又犯了一系列战术指挥上的错误,这也是前秦在淝水之战中失败的重要原因。

苻坚不顾主客观条件,只是依仗自己的“有众百万,资杖如山”的兵力和“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军威,认为征服东晋“若商风之陨秋箨,贸然远征。他报有侥幸求胜心理,战略上骄傲轻敌。在其前锋军梁成所率五万人被东晋大将刘牢之全歼于洛涧后,士气大伤,苻坚为之震动,开始产生了畏晋思想。

所以,当他与前锋军统帅特融登上寿阳城楼,望见晋军“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忧然有惧色”。于是,苻坚由轻敌变为怕敌,由冒进转为败逃,终子落了个“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可悲结局。

第四,双方交战的兵力相当,但东晋的北府兵的战斗力远胜于前秦军。

淝水之战东晋胜利的原因

1、东晋主战派谢安等人临危不乱,坚决抗战,态度意志坚决。

2、军队战斗力强,主将有能,指挥若定,将兵上下齐心协力,军心可用。

3、民间也组织军事力量对抗前秦,民心可用。

4、有淝水天险,占尽地利,准备充分,发挥己军之长。

5、战术得当,利用前秦内部不稳,分化离间前秦内部关系,涣乱其军心。

6、以智激敌,诱其自乱,然后乘隙掩杀;坚决实施战略追击,扩大战果。

标签: 淝水之战东晋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紫禁城内没有厕所?古代官员在紫禁城内内急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紫禁城,历史解密

    紫禁城中有着众多的房屋,在古代的时候紫禁城内也住着很多的人,但这偌大的紫禁城却没有修建厕所,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不在皇宫内修葺厕所一方面是为了避厕所的臭气熏天煞皇宫的风景,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主子们。很好奇皇帝住的地方竟然没有厕所,那怎么解决上厕所的问题呢?有点想不通,再想想皇帝也没必要为难自己,皇宫里

  • 越王勾践和王后雅鱼经历风雨,复国后雅鱼为何要自杀?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雅鱼,春秋,野史秘闻

    历史上没有雅鱼这个名字,你之所以知道雅鱼这个名字,是因为电视剧《卧薪尝胆》和《西施秘史》,在电视剧中,雅鱼是勾践的王后,同时雅鱼是一个虚构的名字,只是来自电视剧。当然了,越王勾践是有王后的,但历史上没有说越王勾践的王后叫什么名字,但绝对不是雅鱼,因此只能从电视剧的立场去解答问题。雅鱼原本是产自长江支

  • 明朝锦衣卫指挥使纪纲简介:为人桀骜不驯,诡计多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雍正皇帝承接康熙与乾隆,其在位时间为何只有13年?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康熙皇帝总共在位近61年,乾隆虽然表面上在位60年,实际上近63年,而唯独承接康熙与乾隆的雍正皇帝,其在位时间却只有13年。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一是雍正继位时已是中年,年逾四十(而康熙继位时仅8岁,乾隆也只有25岁);二是雍正过于勤奋,结果

  • 从四场战役中分析,明朝打赢清军的可能性有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清朝,战史风云

    对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644年9月,在睿亲王多尔衮的奏请下,孝庄与顺治这对孤儿寡母将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祭祀天坛,昭告天下,定鼎燕京。清军入关,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大的影响,也引起许多人讨论,因为这有点不可思议。要知道,女真人口区区三十来万,即使是全民皆兵,再加上蒙

  • 陈群也是一位大才,为何刘备没有重用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以黄巾起义拉开序幕,此后董卓专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再到东吴孙氏父子占据江东,袁绍、袁术兄弟占据中原,刘璋刘表兄弟割据江南。导致整个天下群候逐鹿,但是你会发现有一点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我们说到的三国蜀国,在早期压根就没有地盘。刘备有匡扶汉室的雄心却无贤才良将。虽然最终

  • 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李治一登基就杀了她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治,唐朝,野史秘闻

    李世民一共有21位女儿,其中他最喜欢的当属高阳公主,高阳公主是李治的妹妹,兄妹两关系也很不错,她虽然是李世民第17个女儿,可她天生丽质,从小就十分聪明,李世民十分宠爱她,等高阳公主长大后,李世民便把她嫁给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高阳公主从小深受父皇宠爱,渐渐的变得蛮横娇惯,房遗爱虽然是房玄龄的儿子,但却

  • 平原公主新婚三日自缢身亡,肚兜上的19个字让人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平原公主,南燕,风云人物

    古代女子,遵循的都是三从四德。三从: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总体来说就一句话,女子只能嫁给一个男人,男人死后要守节,这也就是我们常见的贞洁烈妇。不过,这样的限制只是约束一些中原女子,像是那些少数民族之类的,人家根本不会理会,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兄弟共用一妻的事情了。今

  • 安史之乱的爆发导火索是杨国忠?这样的说法有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安史之乱,杨国忠,文史百科

    大家还记得以前的一部电视剧《大唐荣耀》吗?随着这部剧的播出,好像让我们看到了当年唐朝由盛转衰的所有历史经过,这部电视剧里面除了主要人物外,杨国忠这个形象应该在观众眼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的出现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关于杨国忠的结局,意料之中,肯定是死

  • 垓下之战为何项羽不能再以少胜多了?项羽是怎么败的?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垓下之战,项羽,战史风云

    垓下之战为何项羽不能再以少胜多了?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楚汉战争中,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的对抗。影响着当时天下的时局。这场长达5年之久的对抗,最终以刘邦的胜利为结束。西楚霸王项羽一生战绩无数,打败过许多强大的对手,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都消灭了十倍于己的敌人,不由让人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