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戴笠为何留下遗言和遗书?

“西安事变”蒋介石被抓戴笠为何留下遗言和遗书?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657 更新时间:2023/12/16 12:01:29

1936年12月12日,为了逼蒋介石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实施“兵谏”,把蒋介石扣押在了西安。

事件发生后,国民党内部一片哀鸣。尤其是军统的特务头子戴笠,更是日子不好过。作为负责情报的机构,居然在事先没有得到过半点消息,这算失职。很多蒋介石的嫡系将领都把矛头指了戴笠,声称:一旦“校长”遭遇不测,就把你戴笠的脑袋扭下来。

其实,戴笠本人对于蒋介石的感情并不比那些将领浅。一来,戴笠也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和蒋介石也有师生之谊;二来,戴笠能够飞黄腾达,这一切都是蒋介石给的——此为知遇之恩。

所以,蒋介石被扣押后,戴笠不顾手下的劝阻,当即决定,要亲赴西安,营救“校长”,誓与蒋介石共生死。恰好,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也决定亲赴西安谈判,戴笠就请求一同前往。宋美龄很欣慰地答应了戴笠的请求。

程前,戴笠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凶多吉少”。为此,他把家人召集在了一起,留下了遗言。他说:“我此去西安,必无生还之理。唯有效忠领袖,万死不辞。望家人勿以我死为悲。只要藏儿(指的是戴笠之子戴藏宜)善待祖母,以娱年,则我死亦瞑目。”

家人如反应呢?不得而知。想必老母亲会非常悲伤吧?想必戴笠还会说些“忠孝难以两全”的话吧?

第二天,戴笠就跟随宋美龄踏上了飞往西安的军机。

与宋美龄受到张学良的礼遇不同,戴笠一下飞机就被软禁了起来。这更加深了他“凶多吉少”的预测。于是,他决定再留下一纸遗书:“自昨日下午到此,即被监视,默察情形,离死不远。来此殉难,固志所愿也,唯未见领袖,死不甘心。”

如果说,前面的遗言是留给家人的话,这份遗书,则是赤裸裸地留给那些指责他的将领的,以及蒋介石的。事实上,蒋介石后来的确看到了这份遗书。

可是戴笠等了几日,都没等到死。他等来的是张学良。此时,谈判已达成协议,蒋介石已无性命之忧。张学良前来,是慰问戴笠的。按照惯例,说一些“戴笠兄受惊了”之类的话语。

后来,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然后,就失去了自由。诡异的是,戴笠被软禁,是张学良的手下负责看守;而张学良被软禁后,负责看守的则是戴笠的手下。

一个诡异的轮回。

戴笠此行,先留遗言,又留遗书,最后却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南京。虽然毫发无损,但经过此行,他在蒋介石和宋美龄心中的地位,想必已经大不相同了吧。

标签: 西安事变蒋介石

更多文章

  • 八年抗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到底俘虏了多少日本鬼子?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八年,抗战,共产党,领导

    自从有了人类,战争就伴随着人类历史一直走到现今,在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死亡和受伤,除了伤亡,还有一个不太光彩的名词--俘虏,不管是正义战争还是非正义战争,战俘都是存在的,当然,战争中俘虏的命运是悲惨和不幸的,作为军人,成为战俘也是耻辱的。在西方人眼中,军人在弹尽粮绝或者身陷绝境的情况下,选择投降成

  • 到底是谁把红军逼上漫漫长征路?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红军

    被蒋介石称为“当代卧龙”的首席军师杨永泰(广东茂名人),如今已几乎无人提起。他才思敏捷,笔力雄健,助蒋铲除“诸侯”,逼迫红军长征,为国民党立下汗马功劳。若非喋血江畔,民国往事又该添多少传奇……说杨永泰是蒋介石的“诸葛亮”,一点都不过分——他初出茅庐,便献策蒋介石“三分天下”;一道“出师表”,就逼迫工

  •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抗日十大名将”你知道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抗日战争,国民党

    张自忠张自忠,字荩臣,山东临清人,陆军二级上将,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第五战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先后参与临沂向城战斗、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5月16日,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以身殉国,年仅49岁,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其夫人李敏慧悲痛绝食七日而死。抗日第一将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夏禹攻有扈氏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战争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有扈氏(今陕西户县一带)的作战。禹在完成治水及战败三苗(参见舜攻三苗之战)后,实力更强,威势益增。曾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一说今浙江绍兴境)召集中原各族系部落首领聚会,以确立其最高领导地位。有不从者,如曹、魏、屈、骛等族,俱被禹以武力征服。此际,禹的

  • 揭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谁是最后真正的赢家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揭秘,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

    你一看到这个题目肯定会觉得纳闷,到底谁赢了鸦片战争?肯定是英国人啊。没错,中学历史教科书都告诉过我们,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我们的国门。没错,事实也确实如此,可是如果你去翻看当时清朝君臣之间的奏章往来,也许你就会产生怀疑了,他们非但没有损兵失地、丧权辱国的悲痛,反而沉浸在一片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夏启攻河西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战争

    启十五年,启的儿子武观在河西(河西”当时称“ 西河”今陕西以西,甘肃一带)发生叛乱,启命彭伯寿率领军队前去攻打河西,武观降伏(或被诛杀).第二年,帝启去世。启十一年,放季子武观于西河。《楚语》曰:“启有五观”。韦注:“五观,启子,太康昆弟也”。十五年,武观及西河叛。彭伯寿率师征西河,武观来归。十六年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夏桀攻有施氏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战争

    当时,夏桀的政治暴虐,生活淫乱,而诸侯之一的昆吾氏又作乱。汤于是起兵统帅诸侯,伊尹誓死追随。商汤跃马奔驰,手中挥舞着兵器斧头攻打昆吾,接着又讨伐夏桀。汤满怀自信、豪情万丈地说:“大家都过来呀,靠拢些,你们都仔细听我说,不是晚辈我胆大妄为,举兵作乱,只因夏朝作恶多端,罪有应得啊!大家也都说夏朝有罪,我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夏相攻东夷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战争

    夏王相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浇率领有过氏军攻灭相及其领导的斟灌氏(今河南清丰东南)、斟寻氏(今河南巩义西南)的作战。东夷有穷氏(今山东西部)首领后羿推翻夏后氏。不久,其部属寒浞又篡夺政权。仲康子相跑到在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避居,依靠斟灌氏和斟寻氏力量,进行有限统治。

  •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夏少康灭浇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古代,战争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少康为恢复夏后氏统治,指挥有虞氏、有鬲氏军在中原地区与寒浞的有穷氏、有过氏军的作战。夏王太康时期(约前20世纪中),都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太康终日田猎,不理民事,国力日衰。一次,他游猎于洛水(今河南境)北,十旬不归。东夷有穷氏部族首领后羿(又称夷羿),率领部族军

  • 秦赵上党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赵,上党之战

    上党号称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也”,形势十分险要,所以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前402年,魏、赵、韩三家分晋,上党归韩。但强大起来的秦,对上党早就觊觎。公元前280年,秦将白起曾深入上党,攻取了光狼城(今高平康营村)。此时,秦吞食上党之口已经张开,只是由于当时正值秦楚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