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明军兵败萨尔浒

明军兵败萨尔浒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557 更新时间:2023/12/15 1:40:50

从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开始,到公元1644年入关后建立清朝止,共用了二十八年时间,打了大大小小好多次战争,第一次大战就是努尔哈赤攻击抚顺之战。他先派奸细扮作商人混入城中,作为内应,又在城外伏击明朝援兵,一举攻入抚顺。消息传到京城,震动了朝野。

辽东是明朝东北方面的军事重镇,三面有敌人,几乎没有一年没有战事。然而,明神宗为了享乐,竟派太监到这里作税使,拼命搜刮百姓,弄得军民都很穷困。所任命的巡抚等军政大员,多数又是些没有能力的人,只晓得混日子,捞好处。尽管一些有远见的大臣,早就发出危机的警告,提出加强防卫的建议,朝廷就是不闻不问,直到整个形势达到崩溃的边缘。

明神宗震怒过后,就派出大兵围剿,企图一举将努尔哈赤消灭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公元1618年的冬天,朝廷从福建、浙江、四川、陕西、甘肃等省调集了九万多军队,号称四十几万,汇集到辽东,准备围剿努尔哈赤。

正式进兵是第二年的农历二月。统帅是辽东经略杨镐。他是个老将,但在指挥明军援助朝鲜抵抗倭寇的战争中,因为指挥失误,曾导致大败。他坐镇沈阳指挥,将大军分为四路:北路兵由总兵马林等率领,从开原出发;中路兵由总兵杜松等率领,从沈阳进军;南路由总兵如柏等率领,从清河进军;东路由总兵刘铤(tǐng)等率领。最终目标是努尔哈赤的老巢赫图阿拉。

但是杨镐没有协调好四路大军的行动,而明军进攻的日期、路线,早已被努尔哈赤侦察到。他针对明军“分进合击”的战略,正确利用时间差,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打法。他分析,明军的主力是中路的杜松军队,杜松有勇而无谋,急躁冒进,有机会先打败他。

杜松确实是员老将,长期镇守辽东,身经百战,非勇敢,但也有些刚愎(bi)自用,不容易听取别人的意见,又想抢头功,于是他正好撞到努尔哈赤的枪口上。大军出发时,天已下起鹅大雪,杜松却不管天气恶劣,以及邻军的配合,命令军队冒着大雪,孤军深入。

杜松的人马一天奔驰了一百多里路。渡浑河时,因水流急,军队只能涉水到河中央,爬不上对岸。杜松喝醉了酒,强迫士兵硬渡,不少将士没有遇到敌人,就被淹死在河里。杜松竟只带着一部分军队前进。途中,他打了两个小胜仗,非常高兴。三月初一,杜松军的军队进到了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谷口,遭遇到努尔哈赤的主力。他将两万军队在萨尔浒扎下营盘,派一万人去攻击建筑在铁臂山上的后金界凡城(今辽宁新宾西北)。

在这样凶险的地方,杜松还要分散兵力。这让努尔哈赤十分高兴,他分出两旗援助界凡,亲自带领六旗兵力,围攻萨尔浒。进攻界凡的明军遭遇埋伏,大败而逃,努尔哈赤便集中全部兵力攻打萨尔浒明军大营。明军主力终于抵挡不住八旗军队的进攻,营盘陷落,被杀和坠落山谷的明军不计其数,满山遍野都是尸体和鲜血,杜松在战斗中阵亡。

北路马林军到达尚间崖和飞芬山,离萨尔浒才四十里,他听到杜松兵败,竟不敢赶去援助,就地筑起营盘固守。营地周围挖出三道壕沟,壕沟外布置火枪兵,火枪兵外再布置骑兵;壕沟内的士兵则结成方阵。努尔哈赤彻底消灭杜松军队后,集中精锐来打马林。士气旺盛的后金军几次冲击,马林的大营就被冲得七零八落,阵亡的将士填满山谷,马林左冲右突才死里逃生。

东路总兵刘铤是一员猛将,他使用一柄大刀,重一百二十斤,在马上舞动,抡转如飞,谁也抵挡不住,天下人称他“刘大刀”。他很会打仗,在云南、广西、四川、陕甘一带都打过仗,比较老成持重。他进军的路线最远,也最难走,一路山冈重叠,马都走不成队列。但刘军将士还是披荆斩棘,勇敢地前进。他深入敌境三百里,打了几个小胜仗,不知杜松大败的消息,继续前进,与努尔哈赤的军队打了个遭遇战。

刘铤立即命令军队抢占高地。努尔哈赤的军队却先爬上了一座山冈,占住有利地势,从山冈上冲杀下来。明军虽然勇敢抵抗,拼死肉搏,但是因所占地势不利,又是远道疲劳,而旁边又杀出一支八旗生力军,终于崩溃。大多数将士英勇阵亡,刘铤死战。他的养子刘招孙也很骁勇,徒手打死了好几个八旗兵。但因寡不敌众,也死在战场上。

只有南路李如柏军,进军最慢。杨镐听到三路讨伐军全军覆没,赶快通知李如柏撤军,这才保留住一路军队。

这是中国战史上很有名的一次战役,叫作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明朝武将官阵亡三百多人,士兵阵亡四万五千八百多人。明军因为号令不统一,兵力分散,上级与下级相互欺骗,大部分将士没有斗志,所以彻底失败。

这以后,努尔哈赤又赢得一连串辉煌的军事胜利,使明朝一天天走灭亡。

标签: 明军兵败萨尔浒

更多文章

  • 禹攻共工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禹攻共工之战

    相传帝舜时期(约公元前22世纪),禹部落联盟进攻共工氏部落联盟(今河南嵩县北黄河附近)的作战。原始社会晚期,中原地区生活着黄帝族系的部落联盟(今山西南部),舜为首领。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人民。舜命禹治水。炎帝族系的共工氏部落联盟,长期与舜领导的部落联盟争夺生存地域,并为治水发生冲突。于是,禹

  • 颛顼与共工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颛顼,共工

    相传帝颛顼时期(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部落联盟与共工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北部)的作战。原始社会晚期,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继黄帝为该部落联盟首领。他生于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正处黄河(约当今卫河)东岸附近。炎帝的后裔共工,已成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居九有(即九州)黄

  • 夏禹攻有扈氏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禹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有扈氏(今陕西户县一带)的作战。禹在完成治水及战败三苗(参见舜攻三苗之战)后,实力更强,威势益增。曾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一说今浙江绍兴境)召集中原各族系部落首领聚会,以确立其最高领导地位。有不从者,如曹、魏、屈、骛等族,俱被禹以武力征服。此际,禹的

  • 少康灭浇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少康,灭浇

    夏王少康时期(约公元前19世纪后期),在夏少康复国之战中,少康率领有虞氏军在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地攻灭浇的有过氏军的作战。寒浞夺取政权后封长子浇于有过氏的过地。太康死后,位传经仲康、相至少康。少康一家经浇追杀,几经劫难,只剩少康一人逃至有虞氏处(今河南虞城东北)立住脚跟(参见《夏少康复国之战》、《浇

  • 元缅芒市河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元缅,芒市河

    在芒市河与缅兵遭遇,由此上演了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元缅芒市河之战(缅甸史称“牙嵩延之战”)。芒市河之战指元至元十四年(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将忽都等率军于芒市河,云南龙陵西南流入龙川江)击败缅军进攻的作战。此战,元军充分发挥骑兵优势,分三队合击,取得了以少胜多的

  • 缅甸作战会出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缅甸,作战

    对缅甸历史上与中泰两大邻国之间历次战争的参战人数应该有客观的看法。一方面,鉴于古代的中南半岛各国地广人稀的客观事实,一次战争动辄出动数十万兵力是很不现实的事情。历史上,缅甸同两大邻国的历次战争中.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不等,参战人数众说纷纭。每次的缅甸作战会出多少兵力的了,战果是怎样的,下面小编来介绍。

  • 武丁攻土方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丁攻土方

    商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在商武丁对西北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商军进攻土方(今山西北部及河北西部地区)的作战。土方是商朝北方强悍的游牧部族,时尔侵入商境攻掠。某年,上方军队突然攻入商朝西北边境,攻打城邑,抢夺庄稼,掳掠人口。还与占方配合,由东路侵入商境,攻克二邑,进行抢掠等。为消除北患,武丁多次

  • 商汤灭韦顾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商汤灭韦顾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在商灭夏的战争中,商王汤率领商军攻灭韦国(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山东鄄城东北)的作战。夏朝末年,商王汤兴师攻灭葛国(今河南宁陵东北)之后,继续展开了大规模的作战行动。他移兵西北,将矛头指向韦国和顾国。韦国是彭姓小诸侯国,顾国是已姓小诸侯国,均为夏朝盟国、商西北的忧患

  • 武丁攻宙方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丁攻宙方

    商王武丁前期(约公元前13世纪),在商武丁攻周边各国的战争中,商军进攻宙方的作战。宙方是商朝周边的一个小方国,与商为敌。武丁征调步卒,配备战车,进攻宙方。癸亥一战失利。经整顿,于甲子日再战,商军一举击败宙军。点评: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已见最早文字记载的使用战车部队的作战。

  • 戏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戏之战,秦二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中,起义军将领周文(又作周章)率军西攻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至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东南戏水西岸),遭秦少府章邯军反击而失败的一次作战。是年七月,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令假王(副王)吴广率主力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