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斯巴达克起义简介,斯巴达克起义背景、影响

斯巴达克起义简介,斯巴达克起义背景、影响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91 更新时间:2023/12/24 14:47:43

【战争时间】公元前73~前71年

【战争地点】罗马帝国

【交战双方】斯巴达克起义军VS罗马统治者

【关键人物】斯巴达克

【战争背景】

斯巴达克雕像距今两千多年前,位于意大利半岛上的古罗马帝国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罗马奴隶主贵族集团一面对外疯狂掠夺,一面对本国奴隶阶级残酷压榨,造成了深重的社会危机。意大利本土上从各国掠夺来的奴隶越来越多,由于不甘于当牛做马,不愿忍受日益残酷的压榨,奴隶们不断进行反抗斗争。罗马帝国处于动乱不安风雨飘摇之中。当时,罗马帝国正在西班牙和小亚细亚两个战场上用兵,装备精良的主力部队在国外,国内守备空虚,为奴隶起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着名的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原是巴尔干半岛东南部的色雷斯部族人,在抗击罗马侵略军的战斗中被俘。史书记载说“他体魄健壮,勇悍异,臂力过人,但他和希腊人一样富有智慧和仁慈。”斯巴达克曾多次挣开铁镣逃跑,都被抓了回来,最后被卖到加普亚城一所角斗训练所,沦为一名角斗士奴隶。

在古罗马,奴隶被视为一种会谈话的工具,被奴隶主当作马一样驱使,而角斗士奴隶的命运则最为悲惨。他们被奴隶主关押起来接受角斗训练,然后在竞技场上参加格斗、相互残杀,成为奴隶主贵族野蛮、残忍的消遣和娱乐的牺牲品。这种失去生存自由的处境使角斗士奴隶比其他奴隶更富于反抗精神。

【战争经过】

公元前73年夏季的一天,斯巴达克率领着从训练所里冲杀出来的78名角斗士,冲上了险峻的维苏威山,点燃了争取自由的起义火炬。各地的逃亡奴隶纷纷前来聚集,斯巴达克的起义军很快有了7000之众。

罗马当局闻讯,由元老院派出执政官克罗狄乌斯率3000名士兵赶来,扼住从维苏威下山的唯一路口,企图把起义军困死山上。斯巴达克以“宁可战死,不甘饿毙”的话语激励同伴,又和战士们采集山上生长的野葡萄藤编成软梯,趁着夜幕爬下山去,悄悄来到敌人背后。凌晨,起义军从天而降,罗马士兵在睡梦中被喊杀声惊醒,四处奔逃,溃不成军,主将克罗狄乌斯也险些被活捉。

首战大捷,使斯巴达克和起义军威名远扬,吸引了更多渴求自由的奴隶,起义队伍一下子扩展到7万人。斯巴达克率领起义军从意大利南部亚得里亚海挺进。罗马元老院又派出执政官瓦伦涅率领的12000人的军团,兵分三路拦截起义军。激战一天后的傍晚,起义军人困马乏,被罗马军队围在一个山坳里。瓦伦涅自以为胜券在握,准备向元老院报捷。斯巴达克和战士们又安排下一个“金蝉脱壳”的妙计。战士们燃起一堆堆篝火,用死人的尸体绑在木棍上充为哨兵,又留下号兵定时吹号。山场里烟雾升腾,火光时明时灭,号音时有时无,敌人被迷惑了。天亮一看,起义军早已从狭窄的山路逃走。待到瓦伦捏急急追赶起义军时,又一头钻进了起义军的伏击圈,被以逸待劳的起义军杀得人仰马翻,仓皇逃窜,瓦伦涅的私人卫队和坐骑都成为起义军的战利品。这一战使斯巴达克的名字传遍了整个罗马。斯巴达克率起义大军转战意大利半岛,势如破竹,越战越强,到公元前72年,队伍已经扩大到十二万人。罗马统治者派两个执政官带领大军前来镇压,都被起义军打败。

正当起义斗争如火如荼进行之际,起义军内部出现了分裂。争取自由解放、挣脱奴隶主的枷锁和铁链,本是参加起义的每一个奴隶的心愿。但是,由于起义者成分不同,在如才能争得自由的具体主上,出现了重大分歧。以斯巴达克为首的绝大多数奴隶,不是意大利本土人,他们渴望翻越阿尔卑斯山,重返家园,成为自由人。起义军中还有一部分人是意大利的破产农民,他们主张进攻罗马京城,捣毁罗马奴隶制度,从而获得自由。离开斯巴达克的3万奴隶起义军被罗马军队击溃,首领克利克苏斯也在激战中英勇牺牲。

斯巴达克继续率军北进,终于抵达阿尔卑斯山脚下。阿尔卑斯山终年积雪,大队人马难以逾越,起义军又得不到当地富裕农民的支持,于是大军只好挥戈南下,打算从南部海岸渡海到西西里岛去。可是,当起义军突破敌军的重重阻截来到南部海岸时,由于拥有渡船的海盗得到了罗马贵族更多的钱,背弃了起初为起义军提供渡海船只的协定,斯巴达克的渡海计划落空。

克拉苏雕像此时,罗马军队换上老奸巨猾的奴隶主贵族克拉苏为军事统帅。大奴隶主克拉苏带领大军前来镇压,屡战屡败。但是在一年时间的周旋之中,克拉苏采取步步紧逼、步步为营的方针,坚决把起义军堵在意大利半岛南端。凶残阴险的克拉苏在半岛最狭窄的地方构筑深沟上垒,企图堵截起义军的归路。但英勇机智的起义军突破了克拉苏的防线,向东海岸挺进。

在强敌压顶的关键时刻,起义军内部又一次发生分裂,分裂的原因与第一次一样。12000名奴隶分裂出去后被克拉苏的军队消灭,进一步削弱了起义军的力量。

公元前71年,局势变得对起义军十分不利。在西班牙作战的罗马庞培军团被元老院召回,在小亚细亚作战的罗马军团已在布隆迪西乌姆海岸登陆,罗马军队两大主力形成对起义军的合围之势。原打算从布隆迪西乌姆渡海到巴尔干半岛去的起义军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斯巴达克当机立断,回头迎战克拉苏的军团,双方展开殊死决战。

公元前71年,起义军和罗马军队在布林底西港附近展开决战。从清早到黄昏,英勇不屈的奴隶们奋勇冲入敌阵,罗马军蜂拥而至,石头和飞箭似蝗虫般飞向起义军,6万多名起义军战士牺牲。在激战中,斯巴达克的大腿被敌人的一支镖枪刺中,掉下马来。一名战士送来一匹马,让斯巴达克冲出重围。斯巴达克大声喊道:“这一仗打胜,我们就能缴获敌人的战马;这一仗如果打败了,还要这马做什么呢?”他刺死了这匹战马,屈下一只膝,举盾向前,奋勇杀敌,直到他和一大群包围他的罗马士兵一起倒下为止。

在罗马军团优势兵力的重围中,起义大军失败了,被俘的6000名起义军战士全部被钉死在从加普亚到罗马城的大道两旁。起义军部转入到亚平宁山区,继续战斗了10年之久。

【战争简评】

斯巴达克起义是古代罗马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奴隶起义,是古代被压迫阶级最光辉的一次解放斗争。人类历史上一场景象壮观的奴隶大起义最后被奴隶主阶级残酷镇压下去了,但这场斗争却给罗马奴隶主阶级以沉重打击,动摇了罗马奴隶制的根基,加速其灭亡,对历史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斯巴达克表现了无比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马克思称颂他有“尚的品格”,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

标签: 斯巴达克起义

更多文章

  • 缅泰战争的象战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缅泰战争

    泰国自古以来视白象为镇国瑞兽,境内大象形象随处可见。在首都曼谷卧佛寺,象雕与佛祖一起供人祭拜。同样的,缅甸也把大象作为很重要的瑞兽,所以两国之间古代征战大多以象战来解决的。下面让我们看下,缅泰战争的象战吧。象战是缅泰两国普遍采用的战术。缅甸人从元缅战争中学到了中国入的战术,并将其运用到后来对泰国的战

  • 二战下的缅甸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二战,缅甸

    编者按:1942年5月,二战,日本占领缅甸,成立以巴莫为首的缅甸傀儡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反对英国殖民政府、渴望独立的昂山组织了缅甸独立义勇军。在历史上,中国对缅甸有过很大的影响,如果中国人再次将势力渗入,缅甸很可能会依附中国,兴起民族独立运动,到时候把英国人赶走,没准会成为中国的战略基地。&ldq

  • 桂陵之战简介,桂陵之战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桂陵之战

    大家好,我将在这一站中为大家讲述桂陵之战。提起桂陵之战也许你不清楚,但战役中所使用的计策围魏救赵,那可谓妇孺皆知。桂陵之战也是魏国大将庞涓与齐国军师孙膑之间的一次战略上的斗争。战国初年,魏国经过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并一度跻身于中原强国的行列。魏惠王子罃即位后,为了实现对外扩张,连年征战。连年的对外战争

  • 饶凤关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饶凤关之战

    金天会十一年(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在川陕之战中,宋军在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北)与金军进行的一次作战。和尚原之战后,金陕西经略使完颜杲率军10余万,继续在川陕向南宋大举进攻,企图避开和尚原从宋军防守薄弱的饶风关入川。天会十年十二月金军攻破商州(今陕西商县)(参见商州之战)后,又于次年正月初九,

  • 阪泉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阪泉之战

    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轩辕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十五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部落猷长,三十七岁登上天子位。轩辕黄帝,一生共历经52战。在炎帝后期,黄帝于乱世起兵,以德号召天下,战败炎帝于阪泉,代炎帝为天子,后又战胜蚩尤于涿鹿之野,结束了远古战争,统一了中华民族,建立起

  • 夷陵之战简介,夷陵之战结局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夷陵之战

    在这一站,我将给大家讲解三国时期东吴与蜀汉之间为了争夺军事要地荆州而引发的战争夷陵之战。赤壁之战后,东吴与蜀汉间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这次战争。此次战中,孙权取得最后的胜利。赤壁之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关分了管辖长江南北八郡的军事要地荆州。曹操占领南阳和江夏北部,孙权占据南郡和江夏南部。长沙、

  • 采石之战简介,采石之战资料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采石之战

    大家好,这一站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采石之战。采石之战是南宋与金国之间发生的又一次着名的战役。此次战役中南宋将领虞允文在危急时刻率军抵御金军,在采石大败金军。金国皇帝完颜亮也被部下杀死。1148年,金兀术去世,海陵王完颜亮担任右丞相。第二年,完颜亮发动了宫廷政变,杀害金熙宗而自立。当上皇帝后,完颜亮想

  • 三河镇大捷:太平军灭湘军精锐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三河镇,太平军

    1858年,清军为围困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而创立的江北大营,终于被太平军攻破了,消息传到咸丰皇帝耳朵里,急得他来回踱步,乱了手脚。那些饱食终日,空发议论的王公大臣这会儿却个个束手无策,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出。咸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慌乱中陡然想起了亲人如麻的兵部侍郎曾国藩,如今是他大

  • 郾城、颍昌之战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郾城,颍昌

    大家好,我们将在这一站中来了解一下宋与金之间的另外两次着名战役郾城、颍昌之战。郾城、颍昌之战是南宋初期的抗金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战役中着名爱国将领岳飞指挥的岳家军先后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刘取得顺昌保卫战的胜利之后,金军主帅兀术率领大军撤退到开封。南宋担任湖北、京西宣抚使的岳飞看到宋军节节胜利,想

  • 楚汉战争中韩信三次用水破敌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汉,战争,韩信

    韩信的赫赫战功,多是在劣势条件下取得的。他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木罂渡河避实击虚刘邦在彭城兵败之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纷纷叛变。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军重兵集结于蒲板(今山西永济北)封锁黄河口临晋关,阻止汉兵渡河。虽然双方的兵力不详,只知均为重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