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马陵之战:示假隐真诱庞涓

马陵之战:示假隐真诱庞涓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087 更新时间:2024/1/2 1:21:38

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后,任用李悝吴起西门豹、段干木等人,进行各方面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军事上,加强军队建设,推行“武卒”选拔制度,重视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通过这些改革,魏国迅速成为战国初期最为强盛的国家。魏惠王继位以后,继承文侯、武候的霸业,继续积极向外扩张。魏国的勃兴和称霸,直接损害了楚、齐、秦等其他大国的利益,引起这些国家的普遍恐惧和忌恨,其中尤以齐、魏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

齐国自西周以来一直是东方地区的大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吏治,强化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势日渐壮大。面临魏国向东扩张的严重威胁,它就积极利用赵、韩诸国与魏国之间的矛盾冲突,展开了对魏的激烈斗争。

公元前442年,魏国派兵攻打韩国,韩国派人向齐国求援。韩国得到齐国答应救援的允诺,人心振奋,竭尽全力抵抗魏军的进攻。但结果是五战都败了,只好再次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抓住魏、韩都疲惫不堪的时机,任命田忌为主将,田婴为副将率领齐军直逼大梁,孙膑是齐军的军师,居中调度统帅全军。

魏国眼见胜利在望,又是齐国从中作梗,非常愤怒。于是决定放过韩国,转而攻打齐军。其用意不言而喻,就是想好好教训一下齐国,省的它日后再同自己争夺霸主的地位。魏惠王命令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将,帅雄师10万之众,气势汹汹地扑向齐军,企图同齐军一决胜负。这个时候齐军已经进入了魏国的境内,战争一触即发。

话说到孙膑和庞涓,则另有一段故事。

孙膑和庞涓是同学,拜鬼谷子先生为师一起学习兵法。同学期间,两人情谊甚厚,并结拜为兄弟,孙膑稍年长,为兄,庞涓为弟。

有一年,当听到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时,庞涓再耐不住深山学艺的艰苦与寂寞,决定下山,谋求富贵。孙膑则觉得自己学业尚未精熟,还想进一步深造;另外,也舍不得离开老师,就表示先不出山。于是庞涓一个人先走了。临行时两人长时紧握双手,最后洒泪而别。

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魏王欣赏他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见识。便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庞涓确有本领,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使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来到魏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是强大的齐国军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威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大功,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了。

这期间,孙膑却仍在山中跟随先生学习。他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先生见他为人诚挚正派,又把秘不传人的孙武子兵法十三篇细细地让他学习、领会,因此,孙膑此刻的才能更远远超过庞涓了。

有一天,从山下来了魏国大臣,礼节周全、礼物丰厚,代表魏王迎取孙膑下山。孙膑以为是学弟庞涓以魏王名义请他共创大业,很高兴两人的情谊并没有失去,再加上老师的规劝,就随魏国使臣下了山。其实,请孙膑到了魏国,并非出于庞涓的推荐;而是一个了解孙膑才能的人向魏王讲述后,魏王自己决定的。

孙膑到魏国,先去看望庞涓,并住在他府里。庞涓表面表示欢迎,但心里很是不安、不快,惟恐孙膑抢夺他一人独尊独霸的位置。又得知自己下山后,孙膑在先生教诲下,学问才能更高于从前,十分嫉妒。

魏王封孙膑为副军师,与庞涓同掌兵权。庞涓便有了一种危机感。于是下决心:必须除掉孙膑!他心生一计。

有一天,忽然有山东口音的汉子来找孙膑。那人说叫丁乙,是齐国人,有孙膑堂兄孙平的书信带来。孙膑忙接过信。信中以孙平口气,讲述了兄弟情谊,告诉了叔叔已去世。堂兄两人已回到齐国,希望孙膑也回到故乡,把几近消亡的孙氏家庭重新建立起来。信中语气恳切、情感深重,最后再一次盼望孙膑早日归来。

孙膑看罢,不觉流下泪来。然后热情招待传信人丁乙,并写了回信请他带回去。信中讲:自己十分思念故乡,但目前已成为魏国臣子,不能很快回去。待为魏国建立了功勋,年老后,一定与两堂兄在齐地故乡相聚、欢度晚年。

不料丁乙根本不是齐国乡亲,而是庞涓的心腹家人。庞涓骗到孙膑回信,又仿其笔迹,在关键处涂改了几句:“仕魏乃不得已、碍于情面。不久一定回国,为齐王效力!”然后将此信交给魏王。魏王虽气恼孙膑,但在庞涓请求下,还是同意了将孙膑交给庞涓处置。

庞涓当晚见孙膑,劝他向魏王请一两个月的假期,会齐国老家看看,更允诺说会在魏王面前替他求情。孙膑非常感动。

标签: 马陵之战

更多文章

  • 泓水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泓水之战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去世后,各国诸侯顿时失去了一匡天下的领导人,成为一盘散沙。齐国因内乱而中衰,晋、秦也有各自的苦衷,暂时无力过问中原。这样,长期以来受齐桓公遏制的南方强国楚国,就企图乘机进入中原,攫取霸权。素为中原列国目为“蛮夷之邦”的楚国的北进势头,引起中原诸小国的忐忑不安,于是一

  • 假途灭虢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假途灭虢

    春秋初期,诸侯并立互相兼并。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中不断兼并征服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期间,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

  • 商汤灭夏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商汤灭夏

    夏朝奴隶制国家距今约四千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奴隶制国家之一。夏朝从禹开始,到桀灭亡,传14世,17王,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今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部都是夏人统治的中心。这个国家的范围,北到山西的长治,南达河南伊水流域,西到陕西华山一带,东至山东河济之间。据人推测,夏朝的势力和影响已达到黄河南北和长江流域

  • 平定安史之乱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平定,安史之乱

    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度破坏,募兵制逐渐产生,驻守边防城镇的节度使大量招募军队,在其防地内逐渐取得了政权、财权和兵权,势力渐渐壮大。朝廷权力被藩镇割据势力分割。节度使不服从朝廷调遣,联合起来反对中央,甚至向皇帝兴师问罪,形成与中央抗衡的割据势力。相比之下,京师禁卫寡弱,不足以控制外地节镇之兵,形成外重

  • 牧野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牧野之战,商汤

    商汤击败夏朝最后一代君主夏桀,灭夏建立商朝后,共经历六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商王朝经历了由强盛至衰败的发展过程,自其第23位国王武丁死后,势力逐渐趋向衰落,在传位至第31位国王纣辛时,已经步入全面危机的深渊。据《史记》记载,殷纣王非但不是昏庸无能之辈,反而还是勇力过人、天赋聪颖、才思出众之人

  • 赤壁之战简介,火烧赤壁三分定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赤壁之战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进而统一了北方,占据了幽、冀、青、并、兖、豫、徐和司隶(今河南洛阳一带)共八州的地盘,形成了独占中原的格局。接着他又挥师平定辽东地区的乌桓势力,基本稳定了后方地区,一时间成为当时历史舞台上不可一世的风云人物。然而,对于素怀“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

  • 昆阳之战:绿林赤眉合催敌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昆阳之战

    西汉末年,政治腐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危机四起。外戚王莽利用这一形势,玩弄权术,夺取政权,建立新朝。但王莽上台后“托古改制”的做法,不仅没有使情况有所起色,反而导致阶级矛盾更趋激化。广大民众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纷纷揭竿而起,以武力反抗新莽的统治。一时间起义烈火燃遍黄河南北和江汉地区,新莽王朝完全处

  • 邲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邲之战

    邲之战,是春秋中期的一次着名会战,是当时两个最强大的诸侯国晋、楚争霸中原的第二次重大较量。在作战中,楚军利用晋军内部分歧、指挥无力等弱点,适时出击,战胜对手,从而一洗城濮之战中失败的耻辱,在中原争霸斗争中暂时占了上风。至于楚庄王本人,也由于此役的胜利,而无可争辩地挤入史所称道的“春秋五霸”位置。楚国

  • 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桀攻有缗氏

    夏王桀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桀率领夏军进攻有缗氏(今山东金乡东北)的作战。夏桀荒淫无度,残暴异常,致使人民怨声载道,诸侯时有反叛。某日,夏桀为炫耀权力,命诸侯在有仍氏国(今山东济宁东南)盟会。有缗氏是夏朝东部较大的诸侯国,一向不满夏桀的残暴统治。其国君于盟会中途,愤然归国。于是,夏桀便征调大批军

  • 商灭夏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商灭夏

    夏商之际(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出兵攻灭夏属国,然后在鸣条(今山西运城东北,一说今河南封丘东)击败夏军,灭亡夏朝的战争。夏朝末年,夏王桀政治腐败,暴虐无道,一面大兴土木。造寝宫、瑶台享乐,耗尽民脂民膏;另一面穷兵黩武.连年用兵四方,致使民众怨恨,诸侯方国纷纷叛离。此时,在中原东部崛起一个古老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