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抗美援朝:中美炮兵对攻大血战

抗美援朝:中美炮兵对攻大血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52 更新时间:2023/12/31 20:21:28

1951年2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29团参加了砥平里战斗,这是朝鲜战场上的一次大血战。

2月1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66军包围了砥平里一带的美第2师和南朝鲜第8师。当日21时,志愿军被围之敌发起了猛烈进攻。

指挥部一声令下,我炮29团便向敌占领的229高地进行了火力急袭,高地上顿时成了一片火海。大约几分钟之后,敌人的炮兵开始还击了,29团阵地上落下了雨点般的炮弹,有两门火炮被炸翻……

这时指挥部来了命令,要求炮兵压制敌人的火力,先头部队的步兵已经冲上了229高地。在阵地上与敌人形成了胶着状态,两军在阵地前沿展开了拉锯战,双方的炮兵也展开了对射。敌人的四个炮兵营全部被摧毁,形势明显对志愿军有利。

2月15日,美第10集团军军团长尔蒙德少将,乘飞机赶到第8集团军总部,他要说服奇微上将放弃砥平里阵地。

李奇微站在地图前面听阿尔蒙德的报告:“您知道中国军队进攻得很快,南朝鲜的第8师连个招呼都没打全都跑光了,我们的第2师成了中国军队进攻的主要目标,美国士兵一排排地倒在了中国军队的枪口下面。他们没有多少炮,可是一下子打掉了我们四个炮兵营。我们已经没有多少炮兵来掩护我们的步兵了。我必须叫他们退下来。”

李奇微看了一下地图:“我的将军,遭到打击的不是你一个部队,你再好好地看一下,如果我们放弃了砥平里,就像是打开了一道闸门,中国军队就会一涌而入,西线美军第9军团的右翼和第10军团的左翼就全部受到威胁。我们正在进攻的汉江以北的‘雷击作战’就会失败,从这一点说,美军32团死守到底是绝对必要的!”

阿尔蒙德半天没有说出话来,他用手抱着头:“他们有那么多的士兵,像潮水一样涌上来,又退下去,他们是无神论者,不知道什么是死神!和他们打仗太可怕了!”

“将军,你要不要喝一杯酒,也可到客厅里休息一下!”“我不要酒,也不休息,我要的是增援部队!”李奇微笑了:“这么说,你已经同意死守的意见了?”“我从来也没有打过这样的仗,死守在一个地方,看着自己的士兵,一个一个地死光。”“和中国军队打仗,就得这样。你可以放心,我现在就下命令,调穆尔少将的骑兵第1师第5团向砥平里开进,对中国军队形成夹击之势。”“那里的山路比较平坦,坦克可以通过,中国军队没有反坦克武器。”“那很好,我再给他们派一个有90毫米火炮的坦克连。”

2月15日,美骑兵第1师第5团,向砥平里开进,一路上坦克在前面打头阵。边开炮,边向我军阵地冲来,连续突破了两道防线,与美第2师会合。

面对美军的两面夹击,我军不得不于当夜撤出战斗,志愿军炮兵29团奉命配属第66军在横城北上加云、下加云和536高地、456高地、481高地阻击美军第1师,掩护大部队进行机动防御。20日,指挥部命令29炮兵团支援步兵向555高地反击。29团以准确的火力将敌人压到了山头上。

9月29日,美1师、美3师及泰国团、希腊营等部队在300门火炮和150辆坦克的支援下,集中炮火和坦克轰击我141师守卫的夜月山、天德山阵地,阵地上一片火海。为了压制敌人的火力,29团炮兵侦察员李同国冒着敌人的炮火爬到我军的阵地前沿,进行校正射击,使我军的大炮如同长了眼睛一般。

在敌人向我阵地进攻时,李同国手持炮对镜和另外几名侦察兵,一边观察一边下达射击口令。我军的炮弹发发都落到了敌群中,步兵看到炮兵打得这么准。在阵地上高喊着:“炮兵老大哥打得好,为炮兵老大哥请功!”炮29团官兵则越战越勇,当天就打退了敌人14次进攻。

10月1日,敌人再一次出动五个团的兵力,向天德山以东的无名高地发起进攻,在炮兵29团的支援下,步兵与敌人激战9个小时,打退了敌人的11次进攻。

美第9军团军团长穆尔少将,也赶到前线指挥。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要攻下我军阵地,美军整营整连地向我阵地发起了冲击,前面的倒下去后面的又冲上来。敌人的重炮也向我炮兵发动了猛轰,数千发炮弹落到了炮兵阵地上,阵地上所有的树木和青草都燃烧起来,阵地已经成了平地,可是志愿军的炮火还在还击。

于是美军向我军的阵地上发射了毒气弹,随着一声声爆炸声,一道道黄烟升上了天空。

“快防毒面具,毒气弹!”2连连长刚喊了一声,自己先中毒倒在了地上。中毒的战士也倒在了地上。这时,敌人冲了上来,战士们冒着阵地上的毒气烟雾向敌人开炮。一阵炮火将冲上来的敌人压了下去。

天将黄昏的时候,敌人在我军阵地后面集结了大约一个营的兵力。接到步兵的报告后,我炮兵侦察兵通江悄悄爬出阵地,来到敌人的集结地前面的小山包上,借着一缕光亮,准确地计算出了标尺。把口令传了下去。不大一会功夫,一排炮弹落到了敌群中,敌人死的死,伤的伤,一片鬼哭狼嚎,纷纷逃命去了。

这次防御作战历时30天,李奇微精心策划的“秋季攻势”,以死伤7.9万人的惨重代价而告失败。

标签: 抗美援朝中美炮兵

更多文章

  • 志愿军38军“郭忠田英雄排”的零伤亡奇迹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志愿军,郭忠田

    志愿军38军“郭忠田英雄排”,以0伤亡消灭215名美军官兵的事迹,更新了美军伤亡史上的耻辱。这是朝鲜战争的奇迹!也是人类战争的奇迹!美军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死亡147人;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攻占伊拉克仅死亡138人。但郭忠田指挥全排的小小阻击战,就让美军的死亡人数分别超过了两场战争。死

  • 黄继光的故事四则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黄继光

    故事一:发财垭的苦孩子1930年农历11月20日,黄继光诞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叫发财垭的山村。发财垭这个山村是个挺好的地方,周围是绿油油的青山,山上长满了松柏、毛竹,山涧里溪水清彻,应该说是个发财的好地方,叫它发财垭很有道理。有一天,继光忽然向正在灶前烧饭的妈妈问了个怪问题:"发财是个啥意思?"妈妈

  • 抗美援朝故事:一场零伤亡阻击战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抗美援朝,故事

    这是一场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战斗!1950年11月29日,一个志愿军步兵排在敌人百余架次战机和数千颗炮弹的轮番轰炸下,仅靠手中的轻武器顽强地阻击了拼死逃命的美军,中美两军的歼敌数量比例是215∶0!创造这一战争奇迹的是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和他的“郭忠田英雄排”。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期间,彭德怀命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一次海战让南宋王朝覆灭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古代

    南宋末年,宋元水军在我国大陆最南端的零丁洋海面进行了一次堪称历史之最的大海战,结果宋军大败,南宋王朝就此覆灭。公元13世纪。元朝向南宋发起进攻。1273年,元兵夺取了南宋的战略重镇襄樊,控制了长江中下游。1274年,元朝皇帝忽必烈发兵20万,分两路南下,一路攻打扬州以牵制宋军。另一路为主力攻打鄂州(

  • 血祭衡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血祭,衡阳

    一支军队在数倍于己的敌人围困下坚守一座孤城47天,整个城市化为一片焦土,这就是国民党在抗日中最惨烈、最值得骄傲的战役之一——衡阳保卫战。衡阳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要地,既是粤汉和湘桂两条铁路的联结点,又是国民党东南空军基地和西南空军基地的中间纽带。日军为打通粤汉路中段并进而打通湘桂路、粤汉路南段,攻占华南

  • 向自己的良心开枪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良心,开枪

    德寇占领的兵工厂中,技工们生产出的“特殊弹药”为盟军的胜利创造了条件。可是,当纳粹败退后,盟军的枪口为什么却对准了这些无辜的工人们呢?二战后期,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并迅速向第二战场纵深推进。在突入法国本土的激烈战斗中,有两件事引起了在左翼担当先导进攻的英军某师师长史林姆将军的注意。头一件事发生在一周前,

  • 纳粹飞行员和苏联大叔的彼此“救赎”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飞行员,苏联

    1942年,德国纳粹空军在莫斯科郊外狂轰滥炸,以求扫平总攻莫斯科的所有障碍。罗斯格是纳粹空军的飞行员,这一天,正在执行任务的他被苏联炮火击中,他跳伞逃生。苏联民兵找到了飞机残骸,却没有发现飞行员,于是,他们开始在周围山林和村庄进行拉网式排查,希望尽快活捉飞行员……罗斯格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破旧的

  • 1937年800壮士出川抗日抗战胜利唯一人幸存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1937年,800壮士,出川

    在西充,至今流传“800壮士”打日本鬼子的传奇故事。壮士们英勇杀敌,打不倒,攻不垮,嗷嗷叫的战斗激情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800西充川军将士中唯一的幸存者、西充县占山乡人李宏毅,人生更为传奇,他不仅经历了酷似电视剧《亮剑》的勇猛杀敌剧情,又承担了《潜伏》里保护革命同志的地下任务……2005年李宏毅病逝

  • 希特勒输给艺术家——二战中的“鬼魅部队”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希特勒,艺术家

    二战的战场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支秘密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中有歌手、插画家、音效师。他们用自己的演技和创造力一次次让德军受到“惊吓”,他们最有效的武器是艺术,他们的工作是——愚弄希特勒。 1944年6月6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几天后,两个法国人骑着自行车穿过美国陆军司令部第二十三特别部

  • 千奇百怪的战场伪装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千奇百怪,战场

    克里姆林宫神秘失踪在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上,有一个希特勒天天做梦都想摧毁的地方——克里姆林宫。苏德战争爆发一个月后,德军多次派出飞机打算轰炸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但是,在执行轰炸任务时,德国飞行员突然发现,庞大的克里姆林宫建筑群似乎失踪了!他们只好在莫斯科上空胡乱扔下了一些炸弹,便草草收兵。而克里姆林宫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