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演义之《赤壁之战》

三国演义之《赤壁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288 更新时间:2023/12/13 0:37:07

一、曹军南下

官渡之战,曹操歼灭了袁绍的主力部队,扭转了袁强曹弱的局面,从而初步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的实力不断壮大。他雄心勃勃,打算一鼓作气,把盘踞在南方的刘表孙权两大势力挨个儿消灭,以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他和部下研究了向南扩张的战略计划,决定首先攻打刘表。

出师前,曹操高级谋士荀彧建议派大军直出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叶县(今河南叶县南),同时派一支轻骑兵,由水道急行军,乘敌人不备,攻下州治襄阳(荆州首府),说这样方可消灭刘表。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作战方案,于公元208年向南进军,军事进展得很顺利。

事有凑巧,正当曹操的大军行至半路,荆州牧(牧即一州的长官)刘表病死了。小儿子刘琮继承了他的职位。这年9月,曹军越境到达新野。刘琮被曹军的浩大声势吓坏了,连忙暗地里派人带着荆州地图和户口册,到曹营接洽投降。曹军长驱直入,待守将刘备发现,已来不及组织力量抵抗,刘备只得率领部下慌忙向江陵撤退。

刘备本是西汉皇族后代,但枝属关系已非常疏远。他父亲只做过县令和州郡属吏之类的小宫。他小时“与母以贩履(鞋)织席为业”,家境并不富裕,和那些同时崛起的军阀相比,势力单薄,所以,在军阀混战中屡遭挫折,辗转投靠别人。官渡大战中袁绍派他率军扰乱曹军后方,被曹操打败后投靠了刘表,刘表让他带领一部分军队驻扎樊城(今湖北襄阳县北),本想利用他来加强荆州首府外围的防御,不料宝贝儿子不争气,瞒着刘备投降曹操,致使刘备连最后一小块地盘也丢了。

刘备虽然没有固定的地盘,但他“兴复汉室”的野心一直没有死。在荆州时他积极整训军队,网罗人才,以备独创局面时之需。当时,流亡到荆州去的和荆州本地的士大夫归附他的很多,著名的大政治家诸葛亮,就是在那时候,经刘备再三邀请而出山的。诸葛亮为刘备夺取天下,制定了总策略:东面联络孙权,西面占据荆州和益州(今四川,陕西南部一带),南面拉拢夷、越等少数民族,北面抗拒曹操。刘备依计而行,将夺取荆州纳入了宏图大略。但是,当他的部队撤退到襄阳的时候,有人拦在马前,劝他乘机袭击刘琮,占领襄阳,他却没有同意。他心里自然明白,此刻攻下襄阳容易,而要守住它可就难了。当时,他显出颇为动情的样子说:“刘荆州(刘表是荆州牧,所以尊他为刘荆州)临终前向我托孤,我决不能贪图地盘,背信弃义啊!如今我不能保护他的儿子,难道还能去害他么?日后我有何面目见世人呐?请大家继续赶路,还是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吧!”说罢,还特意在刘表坟前哭祭了一番,然后快马加鞭地走了。

荆州的官员和百姓,有很多人跟随刘备一起向南逃跑。一路上,刘备又收留了不少刘表的部队和当地百姓,合计十多万人,光是运载行李和辎重的车辆就有几千辆。因军民混杂,行动缓慢,每天只能走十多里路。刘备的部下建议他丢下百姓,轻装赶路,以便抢先占有江陵。刘备假惺惺地说:“要成就大事,必须以人为本。现在百姓愿意跟随我,我怎忍心丢开他们不管呢?”但军情紧迫,他不得不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派关羽带领水军一万人,乘船退往江陵,以便接应。

江陵是荆州的军事要地,又有刘表贮存的大量军用物资。这些,曹操都是知道的。他怕刘备抢先占据江陵,就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一天一夜行军三百里,紧紧追赶刘备。当刘备率领军民退到当阳(今湖北当阳东)东北的长坂的时候,曹操的骑兵从背后赶到了。刘备匆忙应战,被曹军打得大败。刘备不得不放弃退往江陵的计划,也不再顾及跟随的军民了。他抛弃所有的辎重,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几十人,改向侧面的汉水撤退。

为了阻挡曹军的追击,张飞率20名骑兵断后。待刘备等人过了长坂桥,张飞立刻命人将桥掀毁。他睁大眼睛,横着长矛,立马河边,对追来的曹军大声喝道:“我是张飞。来吧!我们拚个死活!”曹军早就听说张飞十分勇猛,一时又弄不清情况,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敢跨前一步。这样,刘备等人才得以脱险。当刘备和部下退到汉津口的时候,正好同关羽率领的水军会合。他们一起渡过汉水。江夏太守刘琦(刘表长子)也领兵前来接应。

于是,两军合一,到了夏口(今湖北汉口)。

当阳长坂一仗,刘备损失了大半人马。曹操则顺利地占领了江陵,获得了刘表贮存的大量军用物资,还收降了一大批军队。这下,曹操越发不可一世。在他看来,乘胜追击,捉拿刘备,乃轻而易举,即使沿江东下,消灭孙权,也是指日可待的事。

二、孙刘结盟

刘备一行到了夏口,东吴使者鲁肃已等候在这里了。

原来,在刘表病死的消息传出以后,鲁肃就对孙权说:“曹操对南方虎视眈眈,不可掉以轻心。刘备在荆州有一定影响,又同曹操有怨仇,如果他同刘表的部下齐心协力,倒是一支可以利用的力量,我们应该联络他们,结成同盟。”鲁肃要求孙权派他用吊丧的名义与刘备接触,试探刘备的态度。鲁肃还说:“此事如不抓紧进行,怕曹操要走在前面了!”孙权同意了鲁肃的意见,要他尽快去办这件事。

鲁肃立刻出发,日夜兼行,没想到在半路上听说刘琮已经投降曹操,刘备正往南撤退。鲁肃改抄近路去迎接刘备,在当阳长坂遇上了他。鲁肃向刘备说明来意,转达了孙权对刘表逝世的悲痛与悼念之情,接着问刘备:“您现在打算上哪儿去?”刘备回答说:“我和苍梧(广西梧州)太守吴巨有旧交,想去投奔他。”鲁肃很坦率地说:“苍梧远在岭南,地方偏僻,对您帮助可能不大。我说您不如联络东吴,孙权这个人聪明,又有才能,待人宽厚和气,对有本事有德行的人十分器重,江东的英雄豪杰多归附他。现在他拥有六个郡,兵精粮足,人才济济,是可以创大业的。您不如派人去与孙将军联系,共同抗曹。”刘备一听,心里一时拿不定主张。这时,坐在一旁的诸葛亮开口了:“玄德(刘备字)和孙将军一向没有来往,怎好轻易派人去见他呢?”鲁肃微微一笑,说道:“我跟令兄子瑜(诸葛瑾,字子瑜)是朋友。这样吧,您到江东去看望令兄,去了后我来安排您与孙将军会面。”诸葛亮听罢,望着刘备说:“事情已很急了,不妨让我去见见他?”刘备点点头,说:“那就请您辛苦一趟吧!”鲁肃见事情进展如此顺利,十分高兴,当即又向刘备献计道:“为了联络东吴,便于接应,您不妨屯兵樊口(在湖北武昌西北)。”刘备连说:“好!好!”这时候,曹操正准备由江陵向东进军,眼下还未进入东吴地界。孙权已率领军队驻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注视着局势的发展。诸葛亮和鲁肃辞别刘备来到柴桑,鲁肃就将诸葛亮引见给孙权。孙权见诸葛亮年轻英俊(那时诸葛亮才二十八岁),十分赏识。诸葛亮见孙权仪表堂堂,非等闭之辈,对他也很尊敬。孙权很客气地说:“先生足智多谋,而今大敌当前,前来想必有要事相商?”诸葛亮说:“近年来战乱四起,将军占据江东,刘豫州(刘备做过豫州牧)起兵汝南,跟曹操共争天下。现在曹操已铲除了他的劲敌,逐渐平定了北方,又南下破了荆州,威震天下。不知将军有何对策?”孙权皱着眉头说:“曹操拥兵百万,倘顺流东下,是战是和,实难定夺。

诸葛亮沉思片刻,说:“如果不能抵抗,为什么不放下武器,归顺朝廷呢?现在将军外表上好像听从曹操,内心里却又想独立,当断不断,恐怕要不了几天,大祸就要临头了。”诸葛亮的这一番话,正好揭出孙权当时的内心矛盾。孙权沉思了一会,愤激地反问道:“如此说来,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听孙权这样一说,诸葛亮不禁暗自高兴,就抓住他的话锋回答说:“从前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大,尚且能够不受屈辱。何况刘豫州乃帝王的后代,当今的英雄,百姓归向他,就像江河的水流归大海一样,他怎会低三下四地去投降曹操呢?”孙权接过话头说:“对,我也不能低三下四地去把东吴的大片土地和十万人马交给别人!只是,刘豫州本来可以和我一起抗曹,如今他打了败仗,还有多少力量呢?”诸葛亮听罢,摆摆手说:“不对不对。刘豫州虽然在当阳遭到挫折,可是,被打散的士兵又纷纷归来,加上关羽的水兵,还有一万多人,刘琦的江夏士兵也有一万多人。曹兵从北方赶来,一天一夜跑了三百多里路,这就好比一支箭,到了最后,连一层薄纱也穿不透了。再说,北方人不会水战,坐船也不习惯。荆州的百姓归附曹操,这是迫于形势,并不是真心实意。因此。

只要将军和刘豫州结成同盟,两处的兵马联合起来,同心协力地抗曹,一定能把曹操打败。曹军一败,必然回到北方去。这样,荆州和东吴都能保全,势力当会逐渐强盛,必将形成三分天下的形势。成功或者失败,完全取决于我们此时的抉择了。”鲁肃听了,连连点头。诸葛亮说的正是他心里的话。

孙权也连连说好,同意跟刘备联合抗曹,不过他说还得跟大伙儿商议一下,就先让鲁肃陪着诸葛亮去看望他哥哥诸葛瑾。

这兄弟俩相见,暂且搁在一边。但说孙权当即召集臣下开会,商议或者出兵抗曹或是派使者去议和。正在这个时候,曹操派人送了一封信来。孙权将信拆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近来我正奉命讨伐有罪之人。军队南进,刘琮投降,荆州已得。

现在我训练了八十万水军,打算与您在吴地一块儿打猎……孙权把这封咄咄逼人的威吓信递给部将们传阅,大伙儿吓得脸都变了色。

老臣张昭四面一瞧,心里有了底儿,就说:“曹操借着天子的名义,号今天下,征伐四方,我们要是抗拒他,在名义上就是抗拒朝廷,名不正,言也不顺。拿军事的形势来说,我们能抵抗曹操的,

标签: 三国演义赤壁之战

更多文章

  • 火烧连营是谁对谁?火烧连营700里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火烧连营

    孙权杀了关羽,抢回荆州,这两件事惹得刘备心里冒火。他不顾文武大臣们的劝阻,亲自率领75万人马杀向东吴。张飞命令3天之内作好白旗白甲,全军将士带孝出征,并叫范疆、张达快去办理,误了期限就杀人。范疆、张达看不能完成任务,就刺死张飞,投奔了孙权。刘备听说张飞被害,大哭一场,对孙权恨之入骨。再说孙权听说刘备

  • 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侵华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的狼牙山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连续的“扫荡”,制造了田岗、东娄山等多起惨绝人寰的惨案,妄图以凶残的“三光”政策,“蚕食”我抗日根据地。9月23日,日军分三路向易县进军,妄图包围杨城武司令员指挥的晋察冀军分区一分区。24日,3500名日伪军突然包围了狼牙山地区,

  •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背后的惊天阴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日军,七七事变

    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始建于1189年的北京卢沟桥,曾以“卢沟晓月”列入“燕京八景”而闻名天下。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七七事变”,也称“卢沟桥事变”。每年的7月7日前后,来自陕西西安的秦腔戏曲团“易俗社”的社员们,千里迢迢来到卢

  • 太平天国女兵被清军俘后的悲惨结局下场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太平天国,女兵

    这些大部分来自客家的女人,由于不缠足,她们在战斗中的勇猛一点也不比男人逊色。曾经镇压过太平天国起义的曾国藩,就尝过客家妇女的苦头,以至痛恨地称这些英勇的客家女为“大脚蛮婆”。1856年,三千名来自广西的妇女,挡在了杀红眼的“北王”韦昌辉前,为“天王”洪秀全筑起了最后一道屏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三千女

  •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小英雄,雨来

    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一位著名的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无限热爱党,积极为抗日出力的英雄行为和爱国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管桦著有《小英雄雨来》一书,详细介绍了雨来的事

  • 三国演义六出祁山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演义,六出祁山

    祁山,东起盐官,西至大堡子山,横卧在礼县西汉水北侧,绵延25公里,扼陇蜀咽喉,控南北要冲,是三国时蜀魏相争的古战场。祁山堡武侯祠距礼县县城25公里,塑有诸葛武侯神像,名人题写的匾额条幅气势恢宏,警句炙口,书艺精道。三国时,魏、蜀争相掠夺陇南人口。曹操先后掠夺、迁移陇南人口30多万入居关中,侨置武都郡

  • 诸葛亮北伐失败背后的战略误判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北伐,失败

    单以用兵指挥、计谋等来说,诸葛亮是很高明的,太和二年出散关攻陈仓不果,退兵时用计斩魏将王双;太和四年故技重施,退兵时伏兵射杀魏“良将”张颌;司马懿与蜀军交手,也被打得大败,蜀军“获甲首三千”。但之所以局部虽获得若干胜利,全局仍毫无起色,原因即出在诸葛亮不顾时机,坚持北伐,这一短视行为上。荆州失守及后

  • 二战后中国军队为何不占领日本?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二战后,中国军队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美、苏、中、英等11个同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决定由美国全权统一办理对日军事占领和日本的重建工作。同时苏、英、中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国家,也应派军队对日本进行占领。早在日本投降之前,美国就已确定了单独占领日本的方针。美国总统杜鲁门说:“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

  • 侵华日军帽子上的两片“垂布”是做什么的?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侵华,日军,帽子

    看过抗战图片或影像的朋友,会发现日本军的军帽后面有两片“垂布”,类似我们平时看到的小孩“屁帘儿”。这是做什么的呢?最近抗战剧密集播放,许多朋友问及此事。其实,关于“垂布”,已有多种说法。所以我们集中了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说法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本文参考多人多处研究和探讨的结果,谨向原作者致谢。日本颁发

  • 揭开鸦片战争中被刻意隐藏的六个历史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闭关锁国”后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大潮。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来获取暴利。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借口1839年六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后因战事不利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国议和,签订了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