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惨烈阵地争夺战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惨烈阵地争夺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462 更新时间:2024/1/23 23:40:42

淞沪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黄浦、吴淞两江汇合处,扼长江门户。由于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停战协定》的限制,中国军队不能在上海市区及周围驻防,市内仅有淞沪警备司令杨虎所辖上海市警察总队及江苏保安部队两个团担任守备,兵力薄弱。然而,日本在“一·二八”事变以后,即在上海虹口、杨树浦一带派驻重兵,专设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驻沪兵力有海军陆战队3000余人,大批日本舰艇常年在长江、黄浦江沿岸巡弋。

(一)进攻阶段

8月11日21时在接到向上海推进的电话命令之后,早于月初就在公路两旁露天待命的第9集团军87师(王敬久部)和88师(孙元良部)连夜进入市区,87师推到江湾新市区日租界北外侧,88师也迅速开抵北站布防。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的计划是以88师围攻闸北日海军司令部,87师进取大公纱厂;两师迅速扫清日军据点后封锁海口阻击敌后援部队登陆。8月14日10时中国空军以其有限的资源对汇山码头、日海军司令部以及公大纱厂等日军据点实施轰炸,是日夜87、88两师开始攻击(虽然历史将淞沪之战称为813,实际真正开战是814,之前实为小规模的冲突),15日拂晓第9集团军全线发动总攻。

然而事实证明国军的准备工作做得并不充分,无论对敌情了解或部队训练(尤其炮兵的训练)都远离理想,因而进攻一开始就立即受到日军顽强抵抗;国军15公厘的德国重炮对敌司令部周边的固久工事也束手无策(蒋先生于开战前曾叮嘱张治中:“倭营钢筋水泥之坚强,确如要塞,十五生的重榴炮与五百磅之炸弹究能破毁否?希再研讨”。事实上参战的炮兵完全不懂得如何应用重炮近距直射敌工事),开战伊始就未获突袭效果和“先手”优势,敌我迅速形成胶着状态。接连3日国军士兵虽然一直保持高昂的为国成仁士气,向敌正面发动3次猛烈攻击,予敌重大杀伤,但实效的杀敌方法却基本上是单兵武器加血肉之躯。

8月20日,新建立的第3战区以“迅速围攻上海市区附近之敌人,并打破其沿江沿海登陆之企图”为作战目的,重新调整了作战部署。8月20日晨,苦战了6天的87和88师在36师(宋希濂部,刚从西安抽调过来)的增援下调整了进攻方向(前敌总指挥陈诚视察前线后和张治中决定),在重大伤亡的代价下于8月21日突破日军阵地纵深一度攻下汇山码头,有望围歼敌海军陆战队;但因敌增援部队已陆续登陆抵达,攻击部队顾及左背侧翼受威胁而终止进攻分兵反登陆,失掉了一次或许可以扭转局面的机会。

8月23日大批日军部队云集吴淞口外及浏河口陆续登陆。第6集团军任王敬久为淞沪围攻军前敌总指挥,王敬久遣88师和独立20旅(右翼军)攻击虹口方面之敌,36师和87师(左翼军)进攻杨树浦方面。是日夜,日军约2个师团兵力在优势舰炮和航空兵支持下于张华滨至川沙口一带强行抢滩登陆,守备该区域之警察总队被迫后退,虽经87师和教导总队第2团反复抗击,但日军于24日3时仍攻破殷行镇,从而淞沪铁路至殷行镇之间国军北面防线裂开,但又经国军反复争夺,36师于26日16时再度夺回殷行镇,将北面防线暂时稳定。

鉴于日军在强大的炮火和空中优势的支持下登陆的部队愈来愈多,战区(当时的司令长官是冯玉祥,但冯不管事,实际指挥作战的是陈诚、顾祝同、张治中等人)从各守备区抽调部队加强抗击,除以第9集团军专负责市区内作战外,新编成的15集团军(陈诚)负责对吴淞镇以南敌军攻击。集团军先以第1师(李铁军部)和第6师(周喦部)对吴淞、98师(夏楚中部)对宝山、67师(黄维部)对川沙口、56师(刘尚志部)对浏河诸处之敌发动进攻,再以11师(彭善部)、14师(陈烈部)、51师(王耀武部)、58师(俞济时部)支援,国军空军亦配合作战,此时日军已增强至近6个完整师团,无论炮火掩护、空中支持或作战技巧(此最为关键)均占优势。双方激战至9月10日,尽管国军继续不断增援投入部队,但伤亡巨大,战区只得调整改为守势。

(二)守势阶段

9月11日军委会委员长亲自披甲担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第9集团军和15集团军逐渐退守浏河镇、罗店、蕴藻滨、江湾至上海北站一线,第8集团军(张发奎)防守杭州湾北岸。日军凭借优势采用以中间突破为轴心的全线进攻策略,但国军全线死守,寸土不让,以数倍牺牲的代价消耗日军,双方都打得异常惨烈艰苦,往往一个镇落据点反复易手十余次之多,致使日军中间突破的战术收不到迅速摧垮守军的效果(由于弹药消耗太大,日军甚至以弓箭浸蘸汽油点燃后向守军射发)。

9月30日后,日军加强兵力向国军防守阵线压迫,左翼作战军(陈诚)逐渐退守蕴藻滨右岸、杨泾河西岸至浏河镇一线,此时国军防线整体已经变形:左翼作战军成为整个防线的中央,中央作战军却挤到了京沪铁路一带,而右翼作战军为加强中央部位已由原杭州湾北岸逐渐偏移至左翼军的右侧。日军继续不断向蕴藻滨方向猛攻,战区即将新调来的21集团军(廖磊部)增援;经十几天的战斗,左翼作战军防线被突破5公里。战区顾忌日军突破大场威胁中央作战军的侧翼,便于10月19至21日组织了一次反攻。反攻以15集团军(罗卓英)、19集团军(薛岳)、21集团军等单位为主力,以蕴藻滨方向为重心,但由于国军接连2月苦战,素质较好的老兵伤亡巨大,各单位之战力大大下降,反攻很快被日军各个击破,此后国军防线逐渐向西偏离上海市区,但上海方向的日军亦因伤亡损耗巨大,无力有效穿插突破歼灭国军。

日军从813以后至11初已在中国上海地区先后投入6个多师团,但仍不能象开战时所预期的那样迅速摧毁中国军队的战斗意志,至10月中旬就开始考虑在国军的战略侧翼杭州湾登陆,但因气候和水文条件等因素限制,登陆一直延至11月5日。中国守军在开战时即注意到杭州湾的重要意义,于8月中旬就令第8集团军防守湾的北岸,但随着战事的发展,第8集团军兼顾右翼作战军的任务,同时战区于9月中曾计划逐步退守吴福线等战略防线,杭州湾的防守一直未能得以加强。5日拂晓,日军近两个师团的兵力利用浓雾掩护从金山卫一带登陆,迅速击溃沿岸守军,于8日基本控制杭州湾北岸。日军登陆成功后迅速调整指挥系统,编成了“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大将统一指挥,此时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兵力已加强到10个师团(其中两个是由华北调来)。

由于右后侧翼已被日军迂回,在上海战场坚持了3个月苦战的国军开始向吴福线方向溃退,第9、19集团军所属部队于10日沿京沪线两侧撤退时遭到日机日夜轰炸,部队联络中断乱成一团,幸好15和21集团军在浏河镇至嘉定的新泾河河西岸固守,战区主力才得以掩护后撤,掩护任务完成后两集团军后撤至太湖西南的孝丰、宁国一带。

日军除于淞沪正面向国军追击外,另约3个师团沿京杭国道西进,先后攻陷平湖镇和嘉兴,并向吴兴推进。国军第7军(周祖晃部)于吴兴阻击日寇,新抵战区的川军23集团军(刘湘部,约6个师,但抵达的约5个师)也立即开往广德策应。第7军在吴兴阻击日第6师团主力6天后不支,退守孝丰宁国附近。23集团军在长兴广德一带掩护锡澄线后撤的国军,阻击追敌达十日之久,12月初退守宁国一带,淞沪会战至此结束。

标签: 淞沪会战山河

更多文章

  • 奇葩日军遇中国军队不放一枪,目送40万中国军队撤退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军,中国军队

    日本侵华战争是中国有史以来经历最大的一次打击,中国大半领土沦陷,东北人民更是忍受了长达14年的日本黑暗统治,在这场战争中中国数千万的军民丧生,给中国带来了无法忘却的伤痛。抗日战争可谓是相当惨烈,中国军队训练不足,而且后勤补给远远不如日军,中国军人经常性饿着肚子,拿着可怜的几枚子弹面对拥有空中掩护的日

  • 楚汉战争韩信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汉战争,韩信

    韩信的赫赫战功,多是在劣势条件下取得的。他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木罂渡河——避实击虚刘邦在彭城兵败之后,魏王豹和其他诸侯纷纷叛变。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军重兵集结于——蒲板(今山西永济北)封锁黄河口临晋关,阻止汉兵渡河。虽然双方的兵力不详,只知均

  • 宁汉合流主要内容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宁汉合流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国民党内部暂时联合统一,汪精卫、蒋介石、蔡元培等人担任政府主要官员。宁汉合流后,国民党一致对付共产党,要肃清共党,以保持国民革命势力之统一。 宁汉合流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国民党在反共问题上达成了一致,阶级利益的一致是促成宁汉合流的一个

  • 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以少胜多

    我们在这一站来讲解一下,三国时期又一次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赤壁之战。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后,挥师南下,准备一举统一全国。东吴孙权为了抵御曹军与刘备联合,在赤壁大败曹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实力不断增强。公元207年,曹操扫平河北,北征三郡乌桓,消灭袁氏残余。208年元月,曹操

  • 揭开被日军蹂躏的中国妇女的生活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日军,蹂躏

    侵华战争期间,遭日军蹂躏的中国妇女居多,这些中国慰安妇日夜不能寐的遭到日军的蹂躏,她们生不如死的活着,中国慰安妇的生活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 日本“皇军”为什么疯狂蹂躏中国妇女?军官们为什么纵容士兵犯罪呢?关于犯罪动机和理由,日军情报部的大雄一男在给日本陆军本部的文件中作过这样的解释: 用中国女人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介以及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有什么关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长期以来,这些问题既被世界忽视,又被中国自己忽视。过去,对中国参战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从外部看,是迫于西方列强尤其是美国的外部压力;从内部看,是一场在各自西方主子支持之下军阀争权夺利的闹剧。但笔者认为,以历史的大视野来审视那个急

  • 春秋时期一个因淘气女郎引发的无厘头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时期

    蔡国是很“菜”的国家,位于咱河南的上蔡一带。中原有几十个小国家,比如管、蔡、、霍、鲁、卫、毛等等,当初分封时,是很神气的,大都是西周王族家门的子弟(全都是姬姓)才能分到这样的好地方。但是这点土地,他们越来越守不住了。反倒是分封得远的异姓国家,比如齐国、楚国、越国、秦国等等,地盘越来越大,力量越来越强

  • 旅顺大屠杀:日军沿户搜杀 妇婴不免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旅顺,大屠杀,日军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进行为期6个星期的惨绝人寰大屠杀,屠杀我手无寸铁的无辜同胞30多万!时光再向前推进43年,甲午战争期间,侵华日军进行的旅顺大屠杀同样丧心病狂、残暴至极!1、日军攻下旅顺,即刻开始屠城清政府用时16年、耗资数千万两白银建成的旅顺军港,被称为“远东第一军港”,驻守清

  • 北洋水师简介,北洋舰队的历史,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洋,水师,舰队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中国清代政府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实力曾是东亚第一,世界第九(这里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的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法、俄、普(鲁士)、西、奥(斯曼)、意、美)。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

  • “九一八”事变,不能不知的8个历史真相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天。这天晚上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所属的河本末守中尉率其部下,经过长时间密谋和精心策划,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栽赃嫁祸于中国守军。以此为借口,日本关东军向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炮轰沈阳北大营和兵工厂,这就是震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