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淝水之战东晋靠什么取得胜利的?详解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东晋靠什么取得胜利的?详解淝水之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1/21 7:28:42

淝水之战东晋靠什么取得胜利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西晋经历了十六年的八王内乱,五胡外族乘机入侵中原,西晋灭亡。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在安定的江南重建国家(东晋王朝),而北方则陷入了一片混战,各地先后兴起了十多个外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后来以关中为地盘的氐族前秦王朝,苻坚即位天王,明白应重用文化水平高的汉人治国,便以汉人王猛为CEO,国家逐渐崛起强大,在短时间内灭前燕、代国、前凉,统一北方,而苻坚渐有攻灭东晋,统一中国之心。在王猛去世之前,一直劝苻坚不要南征东晋,因为他认为前秦的国力虽比东晋强大,但由于前秦刚刚统一北方,人心并未稳定,加上东晋有长江天险,南侵绝非易事。

但苻坚却轻敌,认为前秦百万大军可投鞭断流,长江不足为惧:只要一声令下,所有士兵把他们的鞭投入长江,就可使长江水断流!但是东晋也有一定的作战能力,尤其是谢玄训练了一支劲旅北府兵,屡屡挫败前秦的小规模南侵。过了不久便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攻晋,有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队形前后长千里。东晋丞相谢安以其弟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其侄谢玄为先锋,率领八万北府兵迎击前秦主力。

苻坚大军南下,其弟符融的前锋部队先攻下了寿阳,并派遣被俘的汉人晋将朱序到晋营劝降。没想到朱序一直身在曹营心在汉,到了晋营,却将秦军情况密告谢石,他说:晋军应利用秦大军尚未完全集结之际,攻其不备,击败了秦的前军便可稳握胜算。谢石、谢玄同意这个策略。晋将刘牢之攻打洛涧,秦军败。晋军乘胜追击,谢石率军水陆并进,直抵淝水东岸。

前秦苻坚在寿春城头,遥望淝水彼岸的晋军,但见部阵整齐,将士精锐。他北望八公山上草木如人形,便心生畏惧。(草木皆兵)当时秦军在淝水西岸布阵,晋军无法渡河。谢玄知道自己兵微粮少,不宜久战,便派使者去见苻融,请秦军稍向后退,让晋军能够渡河决战。苻坚原想故意让军队稍向后退,待晋军半渡过河时以骑兵冲杀。不料,秦兵一后退就失去控制,阵势大乱。

谢玄率领八千多骑兵,趁势渡河向秦军猛攻。同时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秦兵败了!秦兵信以为真,军心大乱,于是竞相奔逃,苻融竟在乱军中被杀。秦军失去主帅,前锋的溃逃又引发后方部队的惊慌,也随之向北逃亡。秦军兵败如山倒,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秦军沿途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淝水一战以前秦大败结束,秦军队被歼和逃散的共有七十多万。

淝水之战时前秦有着八十多万的军士,而东晋只有八万精兵,双方兵力差距很大,但是前秦还是输了,东晋以少胜多,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比较秦和晋的领导层。当时前秦苻坚虽然一统北方,但只是军事上的统一,民心却不稳,前秦CEO王猛临死之前曾经说过国家最大的敌人不是东晋而是归降前秦如鲜卑等民族的贵族,这群人跟随符坚南征,但各怀异志。八十万大军其实是乌合之众,没有对国家的共同使命和愿景。

而东晋领导者面对的不仅是晋朝的存亡之战,也是中华文明的存亡一战。东晋当政的谢安颇识大体,知人善任,团结各方,使统治阶级关系和谐,国家不再撕裂。当时桓冲手握长江上游兵权,桓家与谢家素有积怨,但他以大局为重使两家共同合作,上下一心对抗强敌。东晋北府兵人数不多,但作战能力很强,而且南方人比较适应水战,有着淝水的天险,容易发挥作战能力。

从经济的因素来看,当时前秦刚刚结束一统北方的战争没有多久,各方面的储备都不是很完善,经济实力并不强,也是导致民心不稳的原因;而东晋已进行过几次经济改革,经济稳定,国库充足,所以在经济上是东晋占上风。自古以来战争的胜败都和经济实力挂钩,经济强的一方往往得到最后胜利。

淝水战后,前秦元气大伤,苻坚后来被部下姚苌所杀,境内各族纷纷独立,北方再度陷入大分裂。南方的东晋王朝延续了数十年,局面较北方安定。

标签: 战史风云

更多文章

  • 吴三桂为什么降清?揭秘吴三桂降清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一起看看吴三桂降清内幕。在李自成进攻北京之前,崇祯帝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命令他火速入京护驾。当吴三桂带领数十万大军入关,走到丰润的时候,北京城已经沦陷,于是他立刻调转马头,返回了山海关,坐观时局的变化。面对李自成的

  • 汉武帝命公孙贺为丞相,他为何倒地痛哭?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公孙贺,汉朝,野史秘闻

    公元前103年,汉武帝太初二年,偌大的汉家朝堂上却发生了一场令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当时,大汉帝国的丞相——石庆去世了,相位出现了空缺。于是,汉武帝当即下达命令,将抗击匈奴的大将——葛绎侯公孙贺继任丞相之位。公孙贺,和卫青是故交,曾因军功而封侯,威名声震匈奴。众所周知,丞相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帝以外

  • 汉武帝当初为什么要杀窦婴 汉武帝是因为外戚关系吗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对汉武帝杀窦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杀窦婴呢?是出于无可奈何还是另有原因?看了那些电视剧砖家的各种分析,我也来说几句。简单一点说,窦婴之死是汉武帝消除外戚势力,皇权集中的需要。这是大汉体制决定的,也是武帝个人特点决定的。威胁皇权的势力,简单一点说分为三大

  • 明代蟒袍虽不是常制服饰,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获赐蟒袍?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蟒袍,又被称为花衣,因袍上绣有蟒纹而得名。古代官员的礼服。上绣蟒,非龙,只因爪上四趾,而皇家之龙五趾,所以四爪(趾)龙为蟒﹐故称。又名花衣﹑蟒服。妇女受有封诰的﹐也可以穿。蟒,中国戏曲服装专用名称,即蟒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蟒袍款式为齐肩圆领,大襟(右衽),阔袖(带水袖)

  • 所向披靡的蒙古骑兵,他们这么厉害的原因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元朝,铁木真,战史风云

    纵观人类文明数千年发展的历史轨迹,战争一直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在这数千年的人类战争史中,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曾有过征伐扩张的军事行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据记载,当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在一举征服了花剌子模之后,没过多久又命令速不台统领着10万大军再度启程西征。就这样速不态的大军一路披荆

  • 章士钊喜欢吴弱男吗?其实两人早已心心相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弱男,民国,历史解密

    有着“中国国民党第一位女党员,中国妇女运动先驱者之一”这等含金量贼高称号的女权活动家吴弱男不仅家世背景强大,自己也是颇有成就,除了以上称号的她还曾担任过国父孙中山的英文秘书,且设法营救过李大钊。然而如此有名声有成就有勇气的她,却被传是靠美人计勾引上章士钊的,而章士钊也正是中了这美人计的诱惑才同吴弱男

  • 古代有一个机构,专门负责给皇帝洗澡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唐朝,野史秘闻

    都知道皇帝是天下的主人,享受的也是帝王般的待遇。皇帝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任何事情排场都是非常大的。比如平常吃饭的时候,最简单的也就是一桌菜,这对我们来说就是浪费。还有古代有专门负责该皇帝洗澡的机构,为了能够让皇帝很好的放松自己,混堂司就是这样的存在。其实皇帝洗澡是非常麻烦的,不但要将洗澡的地方布置好

  • 李存勖兴教门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结果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李存勖兴教门之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郭从谦发动兵变,打进宫城,焚兴教门。唐庄宗的近臣多数逃逸,仅王全斌等十几个人抵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混战中,庄宗被乱箭射中,王全斌将其扶至绛霄殿,直到庄宗死去,大恸而去。最后,一个伶人拣了些丢弃的乐器,放在庄宗的

  • 朱厚熜作为朱棣的后代,他从永乐大帝身上继承了哪些传统?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厚熜,朱棣,文史百科

    朱厚熜,是明宪宗朱见孙的孙子,兴献王朱祐杬之子,生于1507年,卒于1567年,即明世宗属于明第十一位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于公元1521年崩驾,因无嗣,朝中内阁首辅杨廷和与张太和商量,由其堂弟朱厚熜继承其位。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税等,开创了“嘉靖中兴”局面,为后张居正改革等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其执政后

  • 大小金川之役中,乾隆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大小金川之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其中“大小金川之役”是乾隆十大武功之二,与乾隆其他武功相比,大小金川之役是乾隆付出代价最大的武功,从1747年到1776年前后花费了二十九年,投入了近60万人力和7000万两白银才拿下金川。乾隆十二年,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起义,乾隆三次派兵进攻大金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