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夏朝国君姓氏 商朝国君姓氏

夏朝国君姓氏 商朝国君姓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345 更新时间:2024/2/24 8:52:50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汤武革命开放分类:战争、政治、革命、夏朝、商朝一、简介《易革彖辞》中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名言。这里所说的“汤”,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治王朝的开基者商汤天乙。他曾经领导商部族和其他诸侯反抗夏王朝最后一个统治者的残暴统治的同盟部族,运用战争的暴力手段,一举推翻垂死腐朽的夏王朝,建立起新的统治秩序。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汤武革命”。中国古代把改朝换代说成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武力改朝换代,成汤通过“伐谋”、“伐交”、“伐兵”,最终取得战争速胜。这对后世战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构建,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二、详情商是黄河下游的一个部落,传说商的祖先契在舜时期,曾经跟大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另一先祖王亥在夏时就以造牛车闻名,他驾着牛车,用帛和牛当货币,在部落间做买卖,由此可见,商部落的手工业和畜牧业十分发达。到夏朝末年,商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其部落首领成汤是一个有远见又十分仁义的人,他看到夏桀暴虐残忍,喜好淫乐,民心渐失,是灭夏的好时机,便采取了一系列强商弱夏的措施,在内政外交上做了积极的准备。首先,他将居住地迁至亳(亳邑今居何处,目前尚无定论,多数学者倾向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洛阳偃师商城遗址),便于以后的军事行动,因为从亳到夏朝的统治中心伊水、洛水流域,交通非常便利,易于行军打仗;其次,他对内实行勤政薄敛、体恤民情的政策,使人民生活安定,物资积累日益丰富;再次,他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伊尹在投奔成汤的途中,成为奴隶。但是成汤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而是大加重用,把他破格提拔为右相。事实证明,伊尹在后来灭夏的战争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对外,成汤对其它小的诸侯恩威并施,采取了拉拢与攻打两手政策。在豫东,伊尹辅佐成汤悄无声息地树立了另外一种形象。野外,有人四面张网捕鸟,并祷告说:“小鸟啊,从四面八方都进我的网里吧!”成汤则说:“怎么能把天下的鸟捕尽呢!”于是就把网揭开了三面,祷告说:“往左边飞,往右边飞,不听劝告的,就要被网住了。”与“一网打尽”的贪婪相比,“网开三面”显示了成汤宽以待人的风范。那些和夏朝离心离德的诸侯听了这个故事后,无不赞颂他的仁德,对成汤很是放心:“成汤这个人有好生之德,对禽兽都这么宽厚!”成汤一边用仁德感召诸侯,一边又用武力剪除夏王朝的羽翼。那时候,人们十分迷信鬼神,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是部落和国家的头等大事。商部落附近有个忠于夏桀的葛国(今河南宁陵县北),国君葛伯不按时祭祀。汤派人去责问葛伯,葛伯回答说:“我们这儿穷,没有牲口作祭品。”于是,成汤送了一批牛羊给葛伯,而葛伯却把牛羊全部杀掉吃了。汤又派人去责问,葛伯说:“我没有粮食,拿什么来祭祀呢?”于是,汤派青壮年人帮助葛伯耕田,派老弱孤寡给耕作之人送酒送饭。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饭全都抢走,还杀了一个送饭的小孩。葛伯的做法,激起了大家的公愤。成汤给葛伯“挖了个坑”,而葛伯也就乖乖地跳了进去。在人们看够了葛伯的无赖相后,纷纷建议成汤出兵征伐,成汤也就名正言顺地吞并了葛国。从此,成汤的名声越来越大,夏桀暴政下的人们对他“心向往之”。远者怀之,近者来之,投奔他的人络绎于道。用同样的方法,成汤又先后攻灭了韦(今河南滑县东)、顾(今河南范县东)等夏的属国,又击败了昆吾国(今河南濮阳东南),并吞并这些国家的土地、人民、财产等资源。经过多年的经营,商部落的力量日益壮大。伊尹建议成汤停止向夏桀进贡,以试探夏桀的实力。夏桀果然大怒,征调“九夷”等天下诸路兵马,准备讨伐成汤。伊尹一看夏桀还能调动九夷的部队,认为灭夏时机还不成熟,马上劝成汤向夏桀请罪,恢复向夏桀进贡。一年后,夏桀的横征暴敛更逾于从前,弄得朝政日非,并且诛杀重臣,重用佞臣。诸侯怨声载道,众叛亲离。九夷中的一些部落实在忍受不了夏桀的残暴,向成汤示好。成汤再次试探性地停止向夏桀进贡。这次,夏桀的指挥棒完全失灵,九夷之师大都找借口拒绝征召。此时,成汤和伊尹认为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成汤正式兴兵讨伐夏桀。战前他召开了隆重的誓师大会,发表了讨伐夏桀的檄文,这就是流传于今的有名的《汤誓》。《汤誓》中记载道:“你们诸位快来,都好好听我讲话!并不是我胆敢以下犯上、发动叛乱,是因为夏桀犯了许多罪行,上天命令我前去讨伐他。现在你们大家会说:‘我们的君主不怜惜我们,让我们放下手中的农活,拿起武器讨伐夏桀!’我要告诉你们,夏桀罪恶滔天,我害怕违背上帝的旨意,不敢不去讨伐他!现在你们又会问我:‘夏桀罪行究竟有哪些呢?’我要告诉你们,夏桀大兴徭役,耗尽了夏民的力量,夏民对夏桀极其不满,他们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跟你一起灭亡。’夏桀的统治坏到这种程度,我一定要去讨伐他!你们要好好地辅佐我,执行我的命令,这样我一定会大大地赏赐你们;否则,如果你们不服从我的命令,我就要惩罚你们,决不宽赦!”在这里,成汤揭露了夏朝政治的黑暗和夏桀的残暴,声称要替天行道,代表天意去讨伐他。这番誓师,极大地振奋了士气。誓师后,成汤选良车70乘,敢死战士6000人,联合各部落军队,采取大迂回战略,绕道夏都以西,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突袭夏都。夏军仓促应战,同成汤的军队在鸣条一带(今河南封丘附近)展开战略大决战。两军交战,夏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激烈的战争正在进行时,天忽降大雨,夏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夏军将士本来就不愿为桀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兵败如山倒,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不放。是非之地,不敢久留,夏桀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船,渡江向南巢逃窜。商军穷追不舍,俘获了夏桀和妹喜,后就流放于此。至此时,夏桀还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说:“真后悔啊,当时没有把汤杀死在夏台监狱里!”原来,商汤由于治国有术,在诸侯中威望大增,夏桀感到商汤对夏王朝构成了威胁,就借故把汤召到首都,囚禁在夏台中央监狱。汤用重金买通了夏桀的两个嬖妾,最终说服夏桀释放了商汤。所以,夏桀才有此语。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穷乡僻壤之地,无人服侍,自己又不会劳动,最后活活饿死于卧牛山。有的史书说,夏桀并没有被商兵俘获,而是逃匿于南巢,最后病死。桀的罪恶是否如此深重,后人颇有争议,有人肯定,有人怀疑。宋朝的罗泌在《桀纣事多失实论》中就认为,桀的许多罪恶其实并非桀所为,而是后人将后世帝王的罪恶加在了桀身上,将他塑造成一个暴君的典型而已。夏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在原始社会后期,由于财富的日益增多,氏族部落不断解体,生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一次出现了社会分工,伴随而来的,是私有制的产生。奴隶主贵族以及统治阶级占有大量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而奴隶和平民阶层却沦为赤贫,甚至失去人身自由。一方面穷奢极欲,挥霍浪费,一方面啼饥号寒,卖身为奴,社会矛盾日趋激烈,再加之奴隶社会的残忍性,社会发生深刻的变革是迟早的事。夏桀的荒淫无度,残暴以逞只是加速了这种进程而已。虽然如此,夏朝的灭亡也绝不只是夏桀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夏朝长期积累的社会矛盾无法释放的结果,最终发生所谓的“汤武革命”。这种革命实际上是私有制度的进一步完成,夏商的社会发展方向是一致的,只不过商的经济发展比夏快,力量比夏强。如果说夏是国家机器逐渐形成的朝代,那么,商是国家机器已经形成的朝代了。

夏朝国君姓姒,商朝国君姓子夏朝是后世人这么称谓的(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从“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基本上可以说,“家天下”的出现,也就是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变的一种标志。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也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前后大约有470余年,经历了14世,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夏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南极为什么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极昼和极夜是极圈内特有的自然现象,极昼和极夜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是地球沿着倾斜的地轴自转所造成的结果。也就是说,地球自转时地轴与垂线成一个约23.5度的倾斜角,因而地球在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上,有6个月的时间,南极和北极的其中一个极总是朝向太阳,另一个极总是背向太阳;如果南极朝向太阳,南极点在半年之

  • 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1、柏举之战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在战争中,吴军灵活机动,因敌用兵,以迂回奔袭、后退疲敌、寻机决战、深远追击的战法而取胜。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

  •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果。对中国人来说这场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B试题分析:1514年葡萄牙人首次来到中国南部海滨,325年之后的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武力方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故选B。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可以从时间上判断出是鸦片战争。学生还要知道,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沦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是中国的禁烟

  • 于连和拉斯蒂涅是什么作品里的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拉斯蒂涅是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以及整个《人间喜剧》中的人物。于连是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司《红与黑》中的男主角。所强调的历史事件是:秦孝公始兴。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尚无意统一天下,本文写秦国的兴盛史由战国中期秦孝公用商鞅变法开始。孝公在位凡二十五年。此时秦国富国强兵,以连横的策略挑起诸侯

  •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侵略。(3)“略”。(答案合理即可)最高职位:大将军,姜维。在三国时代,整个蜀汉估计也就是姜维的军队职位最高,达到了大将军,最高的职位,跟当年卫青,霍去病同级别!可惜才能差远了,虽然不

  • “印欧语系的部落从中亚细亚经由印度西北方的山口,涌入印度河中游旁遮普一带.”入侵者是(单选)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B雅利安人雅利安人最初的故乡是在南俄草原,后来从这个地区向亚洲和欧洲迁移。其中的一支印度-伊朗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游荡之后定居在中亚两河(阿姆河与锡尔河)平原。约在公元前14世纪,印度-伊朗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称印度-雅利安人(在古代印度文献中只称雅利安人。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

  •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曾4次乘船出海,他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乘的船是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冒险号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

  • 战争既可以毁灭一种文明,又可以使不同的文明不断交融.下列古代战争中,能同时体现同这两种情况的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答案是A,1和2百度到了这道题,所以是标准答案。但老实说这种观点很片面化很不客观。西罗马的文明的衰落并非由战争所导致,而是西罗马的内部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西罗马自身文明发展了陷入停滞丧失了活力,同时过于依赖奴隶的生产力也并没得到提高,帝国内部又纵情声乐,才使得文明毁于一旦。亚历山大东征倒是同时符合

  • 国外著名将领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国外著名将领美国: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阿诺德、尼米兹、布莱德雷、巴顿、李奇微前苏联:朱可夫、科涅夫、华西列夫斯基、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崔可夫英国:蒙哥马利、蒙巴顿法国:戴高乐、吉罗德国:隆美尔、古德里安、曼施坦因日本:山本五十六、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战争与和平WarandPeace(В

  • 春秋战国时著名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需葛之战(郑庄公战周天子,从此周天子威信扫地。意义重大)召陵之战(齐楚之间的战争,规模很小。但是意义重大。有效地抑制了楚国的北方扩张的步伐。维护了周天子的威信)泓水之战(宋楚之间的战争,从此仁义在战争中很快的消失,兵不厌诈开始盛行。也是意义非凡。)崤关之战(秦晋之间的战争,东进受阻后,秦穆公从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