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春秋时期100多个小国家,到战国时期怎么只剩下七雄了?

春秋时期100多个小国家,到战国时期怎么只剩下七雄了?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08 更新时间:2024/1/21 16:23:13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

战国的时候肯定不是只剩下七雄,还有很多在大国夹缝中艰难度日的小国。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存在感的确不强,不强归不强,但是不能说不存在啊。课本中的《唐雎不辱使命》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我们初中学过一篇课《唐雎不辱使命》。文中唐雎代表的安陵国不就是个小国吗?公元前225年,秦已经灭掉了七雄中的三个韩、赵、魏(刚巧是分了晋的三家),但是附属于魏国的小国安陵国却还依然存在,这才有了唐雎出使秦国最终不辱使命的一段佳话。虽然现代有学者质疑唐雎不辱使命的事迹是古代史学家编撰的,但是我们至少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即便是到了战国末年,除了七雄,的的确确还是有其它的一些小国存在的。

另外既然他们被称为“战国七雄”,当然要有“被”称雄的群体环境,就是要有“不雄”的国家作为对比陪衬。假如只有这七个国家,干么还要叫做七雄呢?“雄”给谁看呢?

最后,从秦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来看,战国末期也不止剩下了七雄。除了七雄,秦在统一过程中消灭的国家还有诸如巴国、蜀国、苴国、充国等等小国……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到了战国就只剩下战国七雄这样的历史错觉呢?

战国七雄地理格局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大国兼并严重,小国力量衰微引不起人们的注意。西周朝总共分封了多少诸侯国,到今天也没有统一的说法。有说一千二百个左右的;有说八百个左右的;有说四百个左右的;有说一百多个的;有说七十一个的。说法不一样,那是因为认定的标准根本就不一样!

你要计算有多少诸侯国,那就得先确定什么叫做诸侯国。方国、部邦及部落是不是也和封国一样算诸侯国呢?这个标准没统一。

所以我们能知道的就是,西周的诸侯国很多很多。既然很多很多,有一些可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但是没有记载也不能说没有。这方面,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发掘就是个很好的例证。

曾侯乙复原雕像

曾国史书中就没有记载,现代学者推断“曾国”和“随国”是一国两名。然而,这也仅仅是个推断。曾侯乙墓都挖出来了,史书却没有曾国,那么史书里又有多少没有记录下来而确有其实的诸侯国呢?

从西周到了东周的春秋时期到底还有多少个小国家,其实是个未知数;是不是有100多个,也说不好。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大国欺负或者干脆吞并小国,是那段特定历史时期生存、发展、成长的必然。

“假道伐虢”、“借蔡灭息”的成语里活生生的保存了当年大国兼并小国的鲜活实例,其它吞并,手段可能不同,目的和结果大概是可以类推的。

晋国“假道伐虢”

很多小国在被灭之后消失在历史的云烟中,还有一些倒是没有被灭,但是在历史的云烟中也同样的模糊难见。

2.七雄的实力强大,霸占了那段时间的历史舞台。“弱国无外交”,无外交又哪来的走上历史舞台呢?

当年的“五霸”动不动就会盟诸侯,主角永远都是大国的“大佬”,小国只有站队、捧场和鼓掌的权利,稍稍刷点存在感,“大佬”不爽就把你办了。然而五霸多多少少还有点想要“以德服人”的样子,到了七雄就彻底撕下了伪装,“必曰义,曰利已矣”。于是,爽不爽都可能把你给办了!大国越是急赤白咧,小国越是战战兢兢。

历史舞台上充满了“七雄们”忙忙碌碌互串的身影。什么纵横捭阖;什么鸡鸣狗盗;什么战国四君子(小国有能力出这样的名人吗);什么四名将(二赵二秦);什么灭国复国(齐国田单);什么你打我、我打他、他要打大家……

戏份都让他们占了,小国要表现,有机会吗?表现,七雄答应吗?这个答应剩下的那6个答应吗?

弱国无外交古今亦然

3.我们的历史知识不全面,被熟知的历史事件裹挟着,习惯性的想当然。后来的史书当然要记录那个时代的大事,“偏偏”那个时代的绝大部分大事都发生在战国七雄的身上。“荆轲刺秦王”牵扯的是燕国和秦国;和“信陵君窃符救赵”相关的是魏国、赵国和秦国;“触龙说赵太后”的背景是赵国……

历史偏心眼的把那段时间的话题、流量都给了七雄!小国分演着路人甲乙丙丁,连句台词也没有,最后很多人就想当然的觉得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了……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大转盘。秦统一中国

四海毕,天下一。秦最终扫六合,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而此前七雄对于小国的兼并战,都是为秦的统一打前站做准备的。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人都有了战国末期就只剩下战国七雄的错觉。

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都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战国七雄在统一前龙腾虎啸,风光无限,到头来有6个都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end

谢谢阅读!

我是襟亚,喜欢我的文字就请点赞、评论和关注我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从古到今经历了多少个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这个问题说法还真是不一。那下面咱们来算算吧:(说明一下,主要朝代就不写时间了,其余的就注明时间)15、从夏朝开始算,就有夏、商、西周、东周(春秋和战国时期)这是5个朝代。以后就有6、秦朝7、西楚(前206-前203年)8、西汉9、新朝(9年-23年)10、东汉11-13、三国(魏、蜀、吴)14

  • 说说中国和日本会发生战争吗?什么时期为了什么而战?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日本想干涉台湾问题,又想削弱中国,又想争夺东海,但何时爆发战争,不太好说。会.当台湾收复.日本的石油不能过台湾海峡就会发生战争大概在2020左又

  • 商朝前面是什么朝代?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前面是夏朝夏朝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

  • 战争爆发之前,会出现哪些战争信号?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爆发前,会出现很多预兆,我总结归纳几点:第一个预兆:撤侨一旦某国想要对另一个国家发动战争,首先想到的就是先把自己国家的人从那个国家撤回来,原因很简单,一旦战争打起来,炮弹无眼,很容易伤到自己人。而且战争爆发后,两个国家互相就是敌人,在敌人的地盘,没有朋友,只有俘虏;第二个预兆:舆论一个国家想要发

  • 历史上的各种战争爆发前,都出现过哪些征兆?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你指的征兆是什么?天象变化?禽兽不安?不好意思,这个基本上是牵强附会(有的甚至是篡改天文记录以应“人事”)。比如“五星汇聚圣人出”,你真相信卑微人类有能力影响到宇宙?如果不讲神秘主义讲科学,战争是有迹可循的,需要做许多准备,战前当然会出现征兆。这些征兆大致会分为以下几种:一、参战两国或多国(两个或多

  • 我国历史: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这些句子怎样解释?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三分魏蜀吴:指的是三国鼎立时期,群雄割据,魏蜀吴三国互相征伐互相牵制,极大的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三国时期,中华人口锐减,十室九空。二晋前后延:指的是西晋和东晋。前后延的意思是,西晋灭亡后东晋延续了司马氏的统治地位,因此说二晋前后延.关键是皇脉未改。南北朝并立: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

  • 商朝的后期国力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由于统治疆域相对于人口过大,对于周边诸候的控制力必然减弱!这与纣王本身关系不大,当然长期的征战导致国力的损耗,士兵的大量减少,赋税的增加,也是导致商潮崩溃的原因之一!何况,中国在任何时候都不缺野心家!

  • 商朝首都在哪里 商朝都城是现在的哪里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建立时的都城在殷(今河南省安阳市)。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扩展资料:1.据文献记载,商代曾五次迁都。《竹书纪

  • 三省六部制是那个皇帝时提出的,具体机的内容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隋朝以前,自西汉至南北朝,基本沿袭秦朝官制,隋文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综合前代各种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

  • 希望大家推荐几部好的评书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单田芳的1《大明演义》啊!这么经典的评书怎么能不听呢?312回,太精彩了,从朱元璋常遇春参加武科场一直到燕王朱棣登基,比刘兰芳的精彩多了!太好听了!不听你后悔!不过这部书有悲剧,有戏剧,特别是朱元璋炮打庆功楼,太悲了!不过最后是喜滴!2听听单田芳的《水浒传》吧,个人认为比田连元说的好。3《李自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