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原因是:
1.夏商西周是奴隶制国家,诸侯分封制的必然结果。2.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导致权力实际掌握在各地诸侯手里。3.奴隶制社会的不合理性,必然被封建社会取代。
商朝是怎么灭亡的????
我简单的说一下吧,西伯侯姬昌由于在西岐这个地方的名望非常高,高到影响了商纣的统治,在谗臣费仲、尤诨的唆使下,商纣找了个借口把姬昌关押起来,后来迫于舆论压力还有西岐方面的游说,在关押了七年之后,姬昌被释放。姬昌回到西岐之后,寻访到了姜尚,从此西岐的实力大大增强了;姬昌病逝以后,武王姬发宣布独立,并号召南伯侯鄂焕、东伯侯姜文焕等共聚义师,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并在商的都城朝歌前线牧野,消灭了商军主力,攻破了都城。商于是灭亡了。
商朝灭亡后,我国进入什么时期
宋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按照分封制的礼法,朝代虽然灭亡,胜利者仍然不能让以前的贵族宗祀灭绝,因此当武王分封诸侯时,仍然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以奉其宗祀。武王死后,武庚叛乱,被周公平叛杀死,另封纣王的庶兄,当年曾降周的微子启于商邱,国号宋,以奉商朝的宗祀,为周朝的二王三恪之一。孔子的论语尧曰篇曾记载此一原则叫做“兴灭国,继绝世”。春秋初年,宋国仍行“兄终弟乃继”制。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继位。宋殇公时,在位不满十年,即为华督父所杀。宋庄公继位,华氏专政,宋国常干涉卫国、郑国内政而发生战争。前690年宋国内乱,诸公子纷外逃。宋国后来逐渐展强大,宋襄公曾经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但和其他四霸不同,其他四霸(齐、楚、秦、晋)称霸时都有强大的实力,召集各国会盟较为有成效。宋襄公只是在齐国内乱时,帮助齐公子复国,想代齐作为盟主,但没有军事实力。历史记载宋襄公在前638年,宋、楚泓水之战军事作战时实行不切实际的“仁义”,结果被楚军击败,宋襄公也因伤重身亡。以后北方晋国和南方楚国争霸时,宋国夹在中间,战事连年不断。80年间,遭遇了40次以上的战争。前546年,宋国大夫向戌因为和晋楚两国令尹有私交,又正当两国交兵疲惫之际,由宋国权臣华元起和平大会,倡议弭兵,最终受到响应,在宋国召开十国参加的“弭兵之盟”,使宋国保证了十余年的和平时期,中原得到四十年较为和平的环境。但是,宋国内部权力斗争不断。战国战国时期,宋国同齐国发生卿大夫夺取政权的事,子姓的宋桓侯由戴公后裔戴族的司城子罕所取代,成为了宋国国君。具体情况难考。公元前318年,宋君戴偃称王,是为宋康王。史称宋康王“行王政”,即实行政治改革,宋遂强盛起来。他东败齐,南败楚,受到齐、楚大国的忌恨,后国内乱。前286年,被齐国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