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为什么有人说80年代以前的连环画比80年代以后的画得好?

为什么有人说80年代以前的连环画比80年代以后的画得好?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212 更新时间:2024/2/24 1:39:15

连环画这个八十代以前最为流行的画册,它就象现在的电视剧一样,充实我我们那一代人的娱乐。在那个年代,虽然,收入不高,但是,年轻人为了能看自己喜欢的连环画,都省吃俭用,把钱留下来买这些连环画看。那时候买来一本,看完了还要保存得好的,买得多了,就再租出去,也可以增加点收入。那时候的连环画确实是很吸引年轻人,那是知识付费的时代,不象现在看电视剧一样,想看就看哦。

那作为当时最流行的文化艺术,是不是80年代以前的连环画比80年代以后的画得好呢?连环画这种绘画艺术,它是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最初是在二十世纪兴起于上海,它是取材于现实的生活,根据文学故事的作品,编成简明的文字脚本,根据故事的内容绘制成多页的画幅。在那个时期,经一流的美术大师绘制的连环画作品,叫连环画的精品。比如继卣画的《鸡信》、顾炳鑫画的《渡江侦察记》、华三川画《白毛女》、这些作品以精品传世。

连环画虽它是当代的一个独立的画种,但是它能以不同的绘画手法现它。除此之外,钢笔、铅笔线描在连环画中也有运用,不过这些作品精品不多。只有陈俭的硬笔线描画,是这方面的高手,他的钢笔线描《威廉退尔》、铅笔线描《茶花女》都是精品之作。当然了,连环画用为一种艺术品,它的质量是有高有低的,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的孩对小人书是比较有感情的,那时候的连环画也是发展的高峰期。在内容、绘画艺术上都是比八十代后期要好得多的,不管从艺术价值,还是史料价值,应用价值上来说都有收藏意义。

到了八五年后,一个新的时代出现了,那就影视媒体的速发展,更加丰富了民众的娱乐生活,由于的外国漫画、动画传播进来,这些作品更容易让青少年受,连环画已经不是不可缺少的娱乐方式,它的市场不断被影视媒体所抢占,所以,连环画的鼎盛时期结束。很多的连环画名家也回归了他的本行,而年轻的美术人才也不再看重这种艺术形式,没有了市场,连环画再也难以走出低俗重回以前时代了。

到了九十代以来,连环画就不再了,也是越来越走衰落了,慢慢的就走向“文物”化了。所以,在绘画风格、绘画艺术上的质量就越来越低下了。但是之前的连环画精品又以收藏品的身份重回人们的视野,很多人热衷于收藏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连环画,太史慈的背上插有短铁戟,是装饰还是别有他用呢?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太史慈的背后确实是插着两柄短戟,在战场上还是很有用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太史慈的师门来历。东汉末年时期,在并州雁门,有一支张姓大族,在当地是很有势力的,人才辈出。张氏一族,对族中年轻一辈的教育非常重视,开塾学,还教习武艺。在族中,有一支有兄弟三人。长兄名叫张傀,字孟礼,是个武术大师。他就负责为张氏族人培

  • 抗日志士的事迹,用一句话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冯白驹坚贞不屈矢志不渝周斌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群体王殿元等十烈士“当代花木兰”李月美铁骨铮铮抗日到底周建屏忠肝义胆写赤诚曾生。。。剧本完璧归赵时间: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成语:完璧归赵地点:1.在赵国宫里2.在秦国皇宫里3.在驿站(古代接待外交大使的场所)。主要人物:蔺相如

  • 抗日战争有哪些壮烈牺牲的战士和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叶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1938年,叶挺亲率部粉碎了日军对皖南的“扫荡”,得到了蒋介石的致电嘉奖。他坚持华中敌后抗战,但在抗日大局以及周恩来的劝导下最终返回新四军军部。2、小兵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

  • 抗日时期烈士英勇抗战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1、陈德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德馨誓言:“枕戈待命,誓歼倭寇,为中华民族而效死!”1938年9月,陈德馨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9月7日,三千多日军进攻松杨桥阵地,陈德馨亲临前线指挥,数次击退日军进攻,被子弹击中左胸仍坚持率军作战,直到援军赶到,才被卫兵拖下火线,送往汉口万国医院抢救,因

  • 中华儿女,奋力抗战,爱国爱人民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1、抗日英雄王二小王二小,中国少年抗日英雄,生于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 赵一曼的抗日战争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赵一曼的原名叫李坤秦,她1905年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封建地主家庭里。她勤奋好学,从小就向封建习俗示威。她逃脱了裹小脚的恶习,她还带头把长辫子剪了,从此走上了追求革命真理的道路。1926年赵一曼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件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山省。在这紧急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派出

  •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姓名:赵一曼学籍:黄埔军校六期党派:中国共产党籍贯:四川省宜宾生卒:1905—1936军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学名,又名李一超,四川宜宾县百花镇人,1926年进入宜宾市女子中学(现宜宾师范)读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女民族抗

  • 电影抗日儿童团〉的介绍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在战火中成长中国抗日小英雄的传奇故事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纪念碑

  • 抗日小英雄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1、小交通员潘冬子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做宝贝似的收藏起来。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汗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村地传达着党的精神。在一次行动中,冬子妈被胡汗三的“靖卫团”围

  • 关于宋代的历史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狸猫换太子说中的包公最辉煌的功绩是审出了发生在宫中的一件大案狸猫换太子案,替宋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三侠五义》中用了好几个回目大肆渲染了这件事。那是宋真宗第一个皇后死后的事情。当时,刘妃和李妃都怀了孕。很显然,谁生了儿子,谁就有可能立为正宫。刘妃久怀嫉妒之心,唯恐李妃生了儿子被立为皇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