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于战争的历史故事,要中国的。300-600字左右 原不原创无所谓 快快!!!!

关于战争的历史故事,要中国的。300-600字左右 原不原创无所谓 快快!!!!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4/1/23 23:39:38

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发生在合肥市肥西县以北的东记河上。它邻近安徽寿县。又作肥水,源出肥西、寿县之间的将军岭。同源而异归:向西北流者,经200里,出寿县而入淮河;向东南流者,注入巢湖。三国时,魏将张辽曾败孙权于淝水。东晋时,谢玄亦败苻坚于淝水。是有名的古战场。特别是东晋的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他族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此战的胜利者东晋王朝虽无力恢复全中国的统治权,但却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淝水之战也成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载入军事史,对后世兵家的战争观念和决战思想产生着久远影响。

建议楼主找一下抗战中国远征军和朝鲜战争中国志愿军的,很多的

战争中惊心动魄的故事

那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文/魔童短笛整部《三国演义》当中,重心之重无疑是赤壁之战,罗贯中将笔墨集中于《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其实是不无道理的:第一,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埸战事;第二,赤壁之战是三国得以鼎足而立的前提;第三,赤壁之战后使得东汉末年的混乱局面得以稍为稳定下来;第四,赤壁之战是历史上少数的几个以少数兵力战胜多数兵力的经典战事;第五,这是一埸几乎集结了当时的所有智慧的经典级战事;…太多的理由都表明了赤壁之战在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苏轼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曾经提到了赤壁的地理位置,说是在黄州城外,又有一名叫做赤鼻矶。就连《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也上了苏轼的当,将赤壁之战的古战场旧址,给安排到了黄州城外。真正的赤壁之战旧址,其实应该是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北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大文学家苏轼曾于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两次泛舟错就黄州城外的赤壁,将错就错地写下了以赤壁为题的游记,也就是有名的《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这种错表感情的不负责任的做法,误导了后代的许多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将战场错放地点的事情,还有许多,如国外的拿破仑的滑铁卢战争当中,滑铁仑距离当年的拿破仑与威灵顿大战的古战场,相距4.5公里远,与当年的大战一点关系也没有。建安十三年,曹操继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几路人马之后,挥师南下直取荆州,刘表之子刘琮不战而降,摇了白旗,曹操不费一兵一卒垂手得了荆州,接着又击溃了羽翼未丰的刘备,占领了江陵,直接地将大队人马开到了长江南岸,与刘备、孙权两股军事力量相对峙,拉开了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那一埸战争——赤壁之战的帷幕。为了能够与曹操号称百万雄师的人马相对抗,被曹操迎头痛击得满地找牙的刘备,派遣了三国时期最为出色的外交官兼战争贩子诸葛亮,渡江前往东吴去当说客,打算联手对付曹操。当时东吴的孙氏政权内部意见不一,对于是否同曹操开战的“主战派”与“和谈派”正僵持不下。在这种情况下,出使东吴的诸葛亮精明地联络拉扯了东吴内部的“主战派”——水师都督周瑜,利益相衡地说服了东吴的军事领袖孙权,稳住了孙权同曹操一决雌雄的决心。历史其实就像是一条河,任何发生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在光阴这条河上缓缓地驶过,最终也仍然难免沉淀入光阴这条河流的河底,成为昔日的传说。然而任何的一次重大事件,都好比是一条驶在河上的船,每一条船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零部件。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也同样地离不开这些参与这次战争的形形色色的人,并且每一个人都同样地重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说在赤壁之战一节当中,极尽其能地铺陈了各种来自民间的传说,及个人所杜撰的虚构情节,却也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无论是虚构出来的赤壁之战,还是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每一个细节或者每一个参与者,都会有可能因为一点点的偏差而导致了一整出事件产生了变化。虽然说罗贯中是因为早已经知道了赤壁之战的最后战果,才可以依据结果来重新安排事件的过程,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当做小说写作上的技巧来解读的话,我们除了佩服罗贯中的匠心独到之处外,更应该感谢罗贯中为我们所留下来的,关于三国赤壁之战最为完美的虚构情节。从诸葛亮渡江舌战群儒到将干盗书,从草船借箭到黄盖自讨苦吃的苦肉计,从阚泽所献的诈降书到庞统的连环计,再从诸葛亮装神弄鬼的七星坛祭风到周瑜所放的那一把火。一系列的情节一环紧扣一环,仿佛这些火烧赤壁的前提条件是缺一不可的,然而顶多也只能够当做文学技巧来看待,至少没有了这些罗贯中认为是火烧赤壁所必需的条件,老天爷也照样会给周郎一阵东风的方便,让历史上的赤壁之火给燃烧起来。或许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当中,没有了这些高潮迭起的情节,周郎的这一把火便也就烧不起来了,于阵寿的正史《三国志》读来,所谓的这些火烧赤壁的“必需条件”,却仅仅只是一些填鸭子式的多余,毕竟人家周郎放火烧赤壁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做为文学家的罗贯中而言,他所能够做到的,也不过只是在按照着一个开始及一个结局的文学格式来进行文学上的再创作。许多的文学家在创作的时候,基本上就是沿袭了这样子的一套格式来进行创作的:先设定一个开始以及一个结局,再设定一些特定的人物及场景,然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从而进行自由发挥的情节加工。顺便提一提的是:真正的赤壁之战的主导者其实是东吴的周瑜以及鲁肃的大手笔,与诸葛孔明是一点干系也没有的!“草船借箭”这一回事,在三国里是的确有着这么地一回事,只不过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主谋者并非是诸葛亮,而是东吴的孙权。孙权的“草船借箭”也并非是有意而为之的,仅仅只是泛舟饮酒作乐而花船太过于靠近了曹操的水寨,结果被曹操的弓箭手给射成了超级的刺猬,孙权为了花船在行驶时能够保持平衡,还特地地将花船的另一面也让曹操的弓箭手给过上了一回瘾。“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千古名言,便是在孙权的花船意外地“满载而归”之后,曹操所发出的感慨,后来又被南宋的词人辛弃疾给“抄袭”了。这一段史实自从被罗贯中移花嫁木地安到诸葛亮的名下之后,《三国演义》也就逐渐地替代了历史,“草船借箭”也就成为了诸葛亮的“名牌主打”。所以说千百年来人们对于诸葛亮的崇拜,一半以上的功劳得归功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的大手笔。不经意之间,几千年的时光已悠悠而逝,当年的赤壁之战于今也不过只是剩下一些遥远的传说,偶尔可以于古战场的旧址上面,发掘出一些题材的文人骚客们,来了又去了,终于是充分地利用了从前的战争资源,成就了某些人的千古文章,而这些人,也同样地被时光所带走。释家的《金刚经》中曾说过如下一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段经由姚秦时来华的鸠摩罗什三藏法师从梵文中翻译过来的经文,正确的译文应该是这样子的: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这样子来看待:无论是非对错成功与失败,都只不过是过眼的云烟,稍纵即逝!有趣的是《三国演义》的开卷语中,罗贯中的词也是这样子地同一种味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董存瑞炸碉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解放军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1.攻打上甘岭的战斗是1952年10月14日开始的。主力部队是我们45师的134团和135团。黄继光当时是135团二营六连的通信员。上甘岭战役打响后,他被抽到营部当通信员。六连的战斗任务是依次收复六号、五号、四号和零号阵地。拿下了前面的三个阵地后,六连的90多人只剩下十来个人了。19日凌晨,连长万福

  • 辛亥革命烈士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秋瑾辛亥革命中女烈士秋瑾名闺瑾,字璇卿,小字玉姑,号旦吾,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汉侠女儿、秋千。原籍浙江绍兴县,生于福建厦门。她少年时期,由母单氏授以家学。1894年其父任湘乡县督销部办,她亦随父来到湘乡,并于1896年与当地乡绅王廷钓结婚。由义巷的“义源当铺”就是王家开设的。秋瑾在湘潭居住期

  • 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长平之战、河西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邯郸之战等。1、长平之战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此战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

  • 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20字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20个字能讲什么呀?1949年4月21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上面这句话是如假包换的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但这就已经超过20个字了,下面还怎么讲下去呀?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轻的民兵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 《台儿庄大战》历史故事是怎么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台儿庄会战和血战台儿庄。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同时,也有数万华夏英雄儿女为国捐躯。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孙连仲、张自忠、仵德厚、田镇南、关麟征、

  • 知道解放战争时期的小故事么?最好7、8句话,速度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我爷爷曾经跟随刘邓大军南下,他有个小故事就是过黄河时人都累死了,饭也没多少。伙夫就拿大白菜剁剁后用清水煮着吃。就这他们还吃的津津有味。那人啊,还一个劲的冲啊!生龙活虎的!第一次回答可获2分,答案被采纳可获得悬赏分和额外20分奖励。淮海战役时农民伯伯推着小轮车挑着粮食支援解放军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

  • 古罗马的几个经典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经典战争II14:41古典决战之四:罗马惨败给波斯的卡莱之战公元前53年,也就是凯撒入侵英伦三岛的同一年,罗马执政官克拉苏领兵四万入侵波斯帕提亚王国。此时克拉苏已经年过六十,正处於其一生事业的顶峰。他是罗马三位执政官之一,也是罗马最富有的人。虽然拥有无与伦比的权力,金钱,美女和豪宅,克拉苏仍然不

  • 给我一些有关战争的诗句、故事、历史人物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公元650-693年),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十岁应神童举及第,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策,补秘书省校书郎。后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武后朝贬梓州词法参军。不久,出任婺州

  • 中国早期红色革命战争经典故事片《智取华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吗?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智取华山是真实的历史事件。1949年6月,西北野战军解放了西安,当华阴县城解放时,伪保六旅旅长韩子佩,带一个警卫营和旅直属队300余人逃到了华山上,企图依靠华山天险继续同胡宗南联系等待时机,卷土重来。6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大荔军分区路东纵队侦察参谋刘吉尧和六名侦察兵前往华山侦察道路。在当地向导王

  • 5个解放军英雄的名字及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小学课本有很经典的一副图片……2任常伦,在某次日本鬼子发起的发扑中,不幸中枪,临别是还不忘集体,“别管我。守住阵地要紧,守住阵地就是胜利!”……3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眼4邱少云,在某次战争中,为了不暴露目标,确保全体潜伏人员的安全和攻击任务的完成,他放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