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众多白描大师绘制了经典连环画《三国演义》,你最认可的是哪几位呢?

众多白描大师绘制了经典连环画《三国演义》,你最认可的是哪几位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44 更新时间:2024/1/15 12:28:58

上世纪50年代之80年代的三十年里,连环画{小人书}盛行,人们对它的喜爱,不亚于今朝世人对手机的态度。

连环画万千多种,其中有一套至为经典。从1957年开始出版,至今再版多次,印数达一亿多册。这就是60集系列连环画《三国演义》。

新中国建国后,政府很重视利用连环画的形式,普及群众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主张绘画从业者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考虑到《三国演义》民间家喻户晓,大型历史连环画《三国演义》提上日程。但因为三国演义是表现帝王将相,并且那时观点,黄巾起义是被歌颂的角度。计划出版之初,也颇废了一番周折。

195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拉开了60集《三国演义》连环画的序幕,没想到这一拉,使它成为了连环画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连环画之《赤壁大战》选页

这套连环画汇聚全国优秀绘画及文本作者达几十人之多,历时数载,全力组织,精心策划。画风协调,制作精良。如今,连环画虽然在新科技媒体的围攻下,新时代快餐文化的冲击下,走向低谷,但仍是为爱好者津津乐道。

言不多絮,今天散发弄舟推出当年这套连环画众多大师级绘者中的领军人物刘锡永

《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绘者二十多人,很多是自学成才的,刘锡永不同,是正宗美院科班出身的。这也奠定了,他是该套系列的核心人物之一。

刘锡永,1914年7月5日出生于山西太原。1917年随全家搬迁来到北京,1921年,刘锡永进入北京师大附属小学读书,童年的刘锡永就对绘画十分的感兴趣,课余时间经常进行绘画练习。1931年9月,刘锡永考入北京京华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徐燕孙、齐白石、邱石冥、吴镜汀等绘画大师学习国画绘画艺术。寒暑假时间,刘锡永还经常到北京故宫等地临摹唐、宋、元、明、清代等诸名家的作品,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实践与名师的理论结合,让他拥有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功底。1938年毕业后,他被校方挽留留校教书,任助教。并在京举办了他个人美术画展,获得画界的一致好评。

刘锡永绘制《三国演义》连环画选页

刘锡永绘制《三国演义》连环画选页

1943年至1948年间,刘锡永又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地举办过七次个人画展,盛况空前,观者如潮,影响力与日俱增。1948年底,刘锡永在天津举办完最后一次个人美术画展后,遂举家南迁,前往上海生活定居。这一时期刘锡永的绘画技艺和技法日趋成熟,渐渐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

1949年上海解放后,刘锡永在上海也迎来了自己的艺术春天。先后为电化教育出版社和建文出版社绘画了《人民的海军》、《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中朝人民团结紧》等紧跟历史时代和潮流的连环画。1952年上海滩多家私营出版机构合并成立新美术出版社,刘锡永于1952年8月进入新美术出版社工作。由于他擅长古装人物画的绘画,遂和胡若佛、汪玉山、严个凡、林雪岩、钱笑呆、陈光镒等画家为一组,专门从事古典题材连环画的创作。

1954年8月他随新美术出版社一起并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仍担任连环画创作员。继续创作连环画。

刘锡永造型的三国武将威猛霸气,跃然纸上。

刘锡永是l连环画《三国演义》人物谱造型组重要成员之一

195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大型历史连环画《三国演义》,刘锡永是造型组成员,

并为《三国演义》连环画套书绘制了其中的《虎牢关》、《长坂坡》、《赤壁大战》、《二士争功》等四册连环画,是《三国演义》连环画套书中绘画较多的画家。刘锡永运用自己娴熟的绘画技艺很好的表现了《三国演义》中的这几个关键故事的内容,至今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同时期,刘锡永还先后参加了《红楼梦》、《西游记》、《说唐故事》、《东周故事》、《岳飞传》等一系列连环画的绘画工作。1958年刘锡永为人民大会堂广西厅绘画的《刘三姐》、《黑旗军》等国画作品,悬挂在广西厅。达到了他的绘画艺术顶峰。

1958年为响应国家支援边远省市美术事业发展,刘锡永举家迁来广西南宁市,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工作。1959年6月,刘锡永调入广西艺术学院任教,任美术系教师,享受副教授待遇。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期间他以深厚的绘画艺术底蕴、扎实的中国画传统功底和严肃认真负责的教学精神,为广西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美术人材,可谓桃李满天下。在紧张的教学同时,他还经常抽出时间深入壮乡体验生活,进行艺术采风。文革前,刘锡永在北京和南宁举办过两次个人画展。1966年文革运动爆发,刘锡永一度中断创作,许多美术作品在文革中丢失。1973年7月18日刘锡永因病逝世于南宁市,享年60岁。

刘锡永绘制《三国演义》连环画封面选

刘锡永绘制《三国演义》之《赤壁大战》中的诸葛亮借东风

作为接受过正规美术训练的刘锡永来说,他绘画功底扎实,绘画技巧全面。不仅擅长人物刻画,而且能发挥自己在中国画方面的绘画技巧之长。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善于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塑造人物,画面构图和景物表现方面,将许多国画技艺如工笔画和水墨写意画的技巧都巧妙有机地糅合在作品中。使作品在形式上不落俗套,在内容表现形式上别具意趣,使读者一眼便可辨认出他的独特绘画风格。

对于古装人物,不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刘锡永画来都是得心应手。除此之外,他绘画的现代题材和外国题材的连环画作品也是精细有加,风格隽永,同样受到广大连环画爱好者的喜爱。

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仍令连环画爱好者赞叹不已。他绘画的连环画已成为当今连环画收藏界的佳品。很多连环画爱好者,一提起《三国演义》连环画,会不由自主的,首先想到刘锡永大师,想到其人在这套系列中占比最大,居功最多。

附:《三国演义》逸闻

60集《三国演义》在出版前,实际已有几位名家绘过三国故事单行本。这套连环画在出版之际,事先找骨干绘制了人物造型图,要求各接受任务的大师,按此人物相貌、着装创作。当时名家汪玉山与刘锡永,之前分别绘过《走马荐诸葛》、《偷渡阴平》单本。王玉山想省事,把《走马荐诸葛》原稿交差,创作编辑组,却严格把关,说人物造型要按新制定的人物谱来创作,退了汪玉山的稿子,让其改动修正。刘锡永也图省事,交了他之前创作的《虎牢关》、《偷渡阴平》{二士争功},创作者鉴于刘锡永是团队核心人物,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刘大师的原稿过了关。所以,后来大家看到套书中,《虎牢关》、《二士争功》,里面的人物造型,在盔甲画法上,实际与大系列有不同之处。吕布、夏侯的造型,实际与整套系列有偏差。呵呵,人情,人脉的关系,无处不在哦。大家权当趣闻,勿需求全。

我是爱看古书的散发弄舟,欢迎同好关注交流赐教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你认为连环画的扛鼎之作是谁创作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这又是一段美好而温馨的回忆。曾经的少年世界里,连环画伴随了我个人几乎整个童年少年时光,也成为了那个时候最为光鲜而温暖的片段,一直在影响着我个人的阅读审美取向。恍惚的记忆里,那个时代的连环画特别多,总能在同学们的书包里找到想要看的画本,实在是一种享受,连同少年的懵懂孟浪一起随着岁月的沉淀而没入记忆的深

  • 你认为《三国演义》的连环画谁画得最好?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于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60册大型连环画《三国演义》册册都是经典。经典出自名家,名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陈光镒先生。陈光镒,连环画大家,1915年生于江苏南京。他先后参加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策划组织的大型历史连环画《三国演义》、《东周故事》、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岳飞传》等系列连环画的创作

  • 学校图书室里有连环画140本,故事书100本,两种书每天各借出4本,多少天后剩下的连环画是故事书的3倍?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连环画比故事书多140-100=40(本)当连环画是故事书的3倍时,比故事书多3-1=2(倍)此时故事书有40÷2=20(本)多少天(100-20)÷4=20(天)我从70年代就开始收藏连环画小人书,现在收藏大多是60、70年代的历史时代感很强的代表那时代的小人书,我收藏有一个标准品相不好的决不收藏

  • 谁知道哪些经典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找了些一般人可能不大知道但的确很经典的墨子破云梯在战国初年的时候,楚国的国君楚惠王想重新恢复楚国的霸权。他扩大军队,要去攻打宋国。楚惠王重用了一个当时最有本领的工匠。他是鲁国人,名叫公输般,也就是后来人们称为鲁班的。公输般使用斧子不用说是最灵巧的了,谁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领,那就是不自量力。所

  • 小人书的绘画者有哪些名家?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小人书的绘画者都有哪些名家呢?下面就来为各位读者介绍下:孙温、朱润斋、张光宇、曹涵美、汪玉山、吴友如、笔如花、陈丹旭、周云舫、刘伯良、赵宏本贺友直、颜梅华、朱光玉、王书晖、顾炳鑫、华三川、戴敦邦、雷德祖、汪国新、韩和平、任伯言、陈光镒、水天宏、罗盘、钱笑呆、胡克文、汪绚秋、刘锡永、丁世弼、夏书玉、陶

  • 你看过多少小人书?最好看的是哪一本呢?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粗略算一下,我看过的小人书有两千册以上,因为我收藏的小人书近两千册,虽然收藏的小人书再版的比老版多,但每本都会欣赏一遍。小时候看小人书是随看随丢,和同学之间互相借阅或者在书上涂色乱画,也没有爱惜书的意识。大约是90年代初,从天津《今晚报》上看到一篇讲述小人书收藏的文章,于是,把家里遗存的小人书全部找

  • 漫画和连环画的区别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漫画是指以通过虚构、夸饰、写实、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手法,描绘图画来述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娱乐性质的作品

  • 一套八几年的连环画值多少钱?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连环画也就是小人书吧!我的最爱,小时候家里藏的最多,看到路边有卖的,虽然才一角几分的,可身无分文!直有流口水的份,去到小伙伴家里玩,见到小人书了偷家里鸡蛋交换!物过境迁,真值得回味……一套八几年的连环画,虽然没图片欣赏,但也绝对值得收藏,物以稀为贵,以前一两角的画册《西游记》以五六万的价格给藏

  • 儿时的小人书连环画你们都看过哪些?还记得你们买小人书的钱都是怎么来的吗?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一九六六年入学,那时我经常跟着哥哥在街道书摊看小人书,后来随着文革深入,小人书摊没有了。哥哥带着我穿街走巷来到摆书人家中,我们将平时积攒下的格格钱(一分二分硬币)递给他,主人知道我们意图,将院门插锁紧,从屋中木箱底下拿出几本小人书交给我们,并悄声告诉”不要大声喧哗。我们津津有味地看着《郴州放粮》

  • 你还记得多少上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印象深刻的连环画?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你的邀请;我是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在70年代至90年代这段历史时期,我已不看连环画了。但从2007年开始,我又开始了阅读连环画,这一时期的连环画,与70年代以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他的版面很大,语言与插图共存。在文字叙述方面要比以前的连环画更深刻,因为它有了一个更大的空间。其次,从这个时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