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韩信当年曾受胯下之辱,后来帮助刘邦打天下杀人无数,为啥不杀当年的那个无赖呢?

韩信当年曾受胯下之辱,后来帮助刘邦打天下杀人无数,为啥不杀当年的那个无赖呢?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139 更新时间:2024/1/28 9:57:59

韩信刘邦打天下时的杀伐和杀那个无赖有着本质区别。

1.战争中的杀伐是不可避免的有战争,必然就有伤亡。哪怕是仁义之师宋襄公再世,身处战场也要杀人的。既然战场上的杀伐是无可避免的,那韩信一生无败绩,杀的人当然可以堆成山,但这并不代表着他是个杀人魔头,至少没有像白起项羽那样一次就活埋了几十万人。

既然如此,韩信并不是见人就杀,那他也并非一定要杀掉那个无赖。

2.从小就志向远大当时,韩信身处逆境,食不果腹,常去别人那里蹭饭吃。时间一久,大家都很讨厌他,韩信得知后,只能悻悻离开。

后来,一洗绵的大娘见他可怜,连续提供饭菜于他几十天,韩信高兴之余,对大娘表示日后定要重重报答她。而大娘却认为他长得人高马大,却不思量谋生计养活自己。

韩信母亲死后,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可他还是寻找到宽敞的坟地,让坟墓旁可以安置万户人家。

无论多么贫穷,他不愿浪费时间在田间或屠场,韩信也没有放弃心中的梦想。他先后追随项梁项羽叔侄及刘邦,只为了一日能大展宏图。当他得不到项羽的重用时,就改投刘邦,后一度离开刘邦也是因为得不到重用。

一粥一饭不能阻止他放弃梦想,一官半职也不能让他折腰。

3.韩信心甘情愿地接受胯下之辱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与其说韩信受辱,不如说别人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性情更加坚忍,更坚定自己的梦想。所以,当众人笑看着他钻过别人的胯下时,又怎么会知道这是韩信故意受辱来激励自己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啊!

如今,韩信凯旋归来,不但不处罚那个羞辱过他的人,反而任用他做了中尉,人们皆认为韩信以德报怨,胸襟宽广,都对其心悦诚服。而这件事传扬出去,又成就了韩信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千古美名。

结语:是啊,杀一庸人无益于韩信半分,而受一胯下之辱却鞭策自己成就王侯功业。

这买卖,划算啊!您说呢?

我是“读春秋思无忌”,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也欢迎大家关注我。谢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末到底多可怕,为何突然就爆发了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秦末时期,其实最为鲜明的一个特点便是土地荒芜。对于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王朝而言,这是极大的危机。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天下财赋皆出其耕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起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秦王朝,看似成为了万世一帝,其实这个新兴王朝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实很多。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战乱,让各地经济濒临崩溃,秦国

  • 整理三国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

  • 写两个战国故事,两个春秋末期故事.两分钟速答!!!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历史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度崩溃,封建制度确立。这一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在以下方面:(1)经济上: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

  • 三国战争是哪国与哪国发生的战争背后有什么样的成语典故?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的作战)编辑同义词火烧赤壁一般指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和孙刘联军的作战)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

  • 求三国时期的故事,以及发生的地点,越短越好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易京之战。公孙瓒对袁绍。结果:袁绍胜,为日后统一河北奠定基础。一战过后,公孙瓒白马义从死伤大半,实力大损。颍川平定黄巾渠帅波才之战。皇甫嵩朝廷主力对黄巾渠帅波才。结果:皇甫嵩以火攻之计,大破波才部,颍川局势明朗。长坂坡之战(演义)曹操对刘备。结果:刘备败走。赵云力斩曹营五十将。正史:曹纯对刘备。结果

  • 三国故事4个,每个不少于50字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1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区,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势力迅速发展。公元199年,北方的最大军阀袁绍率10万精兵南下攻许(今河南许昌东),企图一举消灭曹操。当时,曹操兵少将寡,率主力2万北上迎敌。第二年,袁、曹两军相峙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

  • 秦末的重大事件都有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秦末的重大事件有20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楚人陈胜、吴广率秦所征发的渔阳戍卒起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反秦于蕲县大泽乡,进据陈县,建立张楚政权。故楚遣民周文、武臣、项梁、项羽、范增、刘邦、宋义、秦嘉、英布、影驹、季布等纷纷聚众响应,故魏、赵、齐贵族后裔亦乘隙而起,中原大地掀起反秦大起义风暴。前20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主要内容 20字以内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主要内容:有一个小孩,在和司马光玩,一不小心掉了缸里,司马光一点也没慌,赶紧用石头砸,刚杂碎了,一堆人就过来表扬他。司马光七岁的时候稳重的就像一个大人,听到老师讲解《左氏春秋》,非常喜爱,放学之后又为家人讲他所学到的,他立即也明白了《左氏春秋》的内涵,从此手里放不下书本,甚至到了忘记了饥渴,冷热的程

  •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背后有什么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讲的是秦末农民起义,西楚霸王项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最终以少胜多,大胜秦军的故事。为历史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打败,忍辱负重,卧薪尝胆,休养生息,最终灭掉了吴国。也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战争年代或和平年代英雄故事(100字-----15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v王二小张嘎子没看清楚是解放战争加上个小萝卜头小交通员潘冬子1934年秋,主力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参加了主力红军的父亲出发前给冬子留下了一颗闪闪的红星。冬子把它当作宝贝似的收藏了起来。红军一走,大土豪胡汉三又回来了,柳溪又陷入了白色恐怖之中。冬子的母亲作为游击队的交通员,走东村奔西庄地传达着党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