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战争小故事,简短一点

战争小故事,简短一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638 更新时间:2024/1/20 11:25:23

1943年春夏相交的一天下午,鬼子的翻译官潘××身穿鬼子军装,头戴鬼子牛皮帽,脚下一双黑色牛皮大马靴,骑着一辆自行车来到麻峪村,到保公所找到保长××,带他到一家吸鸦片的人家吸足鸦片后,又骑车回保公所。游击队安排的老乡发现了潘××的行踪,立刻报游击队的炼星海同志。当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日本翻译官骑车走出东街要过大影壁时,被藏在影壁后的游击队员用河流石打了来,潘××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游击队员抓住,并夺下了他的手枪,带回了“安全户”,换了农民的衣服押送到河西去了。第二天,日本鬼子来麻峪村,把人们都集中到西街一个叫“西口儿”的地方,临时找来北街某人的姑爷当翻译,说明翻译官失踪之事,让大家举报,众人全说不认识那个翻译官,也不知道他来之事,敌伪保长说他在下午太阳下山时已经回去了。敌人无法只得作罢。

关于歌乐山下渣滓洞的故事

当年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国民党开始屠杀被关押的人员。敌人对白公馆监狱的革命者进行屠杀时,从渣滓洞监狱也提出三批人押往白公馆附近枪杀。深夜后,已可隐约听到了人民解放军的枪炮声,此时白公馆尚有19名、渣滓洞约有200名被关押的革命者。

渣滓洞的刽子手白公馆的刽子手求援,于是,丧心病狂的刽子手集中到渣滓洞,以“马上转移,要办移交”为名,将男女牢中的全部人员分别锁在男牢楼下的八间牢房里,突然用机枪、卡宾枪扫射。

屠杀后,又纵火焚烧了牢房。当刽子手集中到渣滓洞进行大屠杀时,白公馆的看守杨钦典由于平时受到狱中革命者的教育,在这紧要关头毅然倒戈,站在了正义的一边。他去打开牢门放走了最后的19人(包括两个小孩子)。

刽子手在渣滓洞屠杀时,烈士们用自己的身躯堵住牢门挡住敌人的扫射。在刽子手纵火焚烧渣滓洞时,30名受伤或未中弹的难友,从血泊中挣扎逃出,冲到围墙缺口突围时,被刽子手发现,又有十几人被枪杀,最后有15人(包含两位小孩)脱险。

歌乐山下的这场悲剧,开始于1949年9月,结束于11月29日,殉难者达300余人。

扩展资料

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后,所关押政治犯必须外迁。军统总务处长沈醉亲自开着一辆吉普车到处察看,最终选中了渣滓洞作为关押原白公馆看守所内犯人的新址。

1946年7月,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撤销,息烽、望龙门、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合为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并将原息烽、望龙门监狱兼看守所的全体在押人员撤并渣滓洞监狱兼看守所。

中美合作所撤销后,犯人于1947年4月回迁,渣滓洞监狱被合并至白公馆看守所,但暂时废弃。

1947年12月,渣滓洞重新关押犯人,称“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关押的人员主要是1947年“六一大逮捕”中被捕的教育、新闻界人士,“小民革”地下武装案被捕人员,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被俘、被捕人员,《挺进报》事件被捕人员,民革川东、川康分会成员等,最多时关押过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曾在此关押过。

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前夕,囚禁于此的二百多位革命志士被杀害。

渣滓洞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与美帝国主义特务机关合办的,专门囚禁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的监狱。位于中国重庆市歌乐山麓。原为人工采掘的煤窑,因渣滓多而得名。距离白公馆2.5千米。1939年国民党将此地改为监狱,1943年被中美合作所改造为第二监狱,直属西南长官公署。渣滓洞监狱三面临山,前面是深沟。监狱分成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的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男牢16间,女牢2间,最多时囚禁700余人。共产党员罗世、江竹筠(江姐)、青林等先后囚禁于此。1949年的一一二七惨案中,国民党对200多人集体屠杀,仅有15人脱险。渣滓洞原为人工采煤的小煤窑,因煤少渣多而得名。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沟,地形隐蔽。1943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所关押“政治犯”迁此,于1947年4月迁回。1947年12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1947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江竹筠、许建业、余祖胜等烈士曾在此关押过。渣滓洞看守所分内外两院,内院有一放风坝,一楼一底的男牢十六间,女牢二间。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仔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务的标语“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1939年国民党军统局将此改建为监狱关押“政治犯”。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后,曾一度作为美方人员招待所,白公馆关押的均属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有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共产党绮云,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关押“政治犯”最多时达二百余人。渣滓洞是关押一般“犯人”的地方。1949年11月27日,解放军已经解放了四川大部分地区,国民党开始屠杀被关押的人员,因渣滓洞的看守人员不够,将白公馆的看守人员也调去,只留下一名看守人员,《红岩》的作者罗广斌等做看守的工作,跟他讲明形势,并说如果放了他们,他们给他作证,会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看守将他们放了出来后,他们跑到监狱外边的山上躲了起来,才没有遭到国民党的屠杀。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希望建立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国民党反动派仍然要把中国变成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他们与美帝国主义勾结起来,在1946年6月,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进攻,发动了内战。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的进攻予以英勇反击,1948年秋,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来和改编了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歼灭了,这就大大加速了全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强渡长江,发动渡江战役,以排山倒海之势直下江南。敌军的防线被摧毁了。4月23日,解放军攻入南京,占领国民党政府的“总统府”。国民党反动政权垮台了。1949年10月1日,是中国人民永远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重庆的英雄人物事迹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久远一点的:巴蔓子(?-?)为古巴国忠州(今重庆市忠县)人,是东周末期(约战国中期)的巴国将军。约公元前4世纪,巴国朐忍(今万州一带)发生内乱,时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巴国将军蔓子遂以许诺酬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市平息内乱。事平,楚使索城,蔓子认为国家不可分裂,身为人臣岂能

  • 近代重庆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不要详细的解释,有事件就可以)?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重庆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从这以后,资本主义列强从我国沿海逐渐侵入长江中游地区的汉口。1876年,英国公使向清政府提出英国在云南大理及四川重庆派驻领事。并且在,疫情下银行应对策略,《中英烟台条约》把宜昌开为商埠。在1891年以后重庆被侵略者完全掌握,从此重庆开

  • 有关战争的故事,5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二战全面爆发前夕,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希特勒的房间里看到了他的肖像画,张伯伦好奇地问希特勒原因,希特勒告诉张伯伦肖像上的人就是在他参加一战时放过了他,他因此而逃得一命。一战士兵们正在打扫战场,一个英军士兵突然看到一个大腿受伤德国士兵正在缓慢的爬离战场,他大声叫住那个德国人,那个德国人举起了双手,表示投降

  • 关于战争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在战火中成长中国抗日小英雄的小故事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纪念碑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

  • 著名的关于战争小故事(不要太长的,要有题目)(满意追加悬赏50)10.4之前回答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抗日小英雄王朴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

  • 《昆虫记》最感动的故事情节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昆虫记》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昆虫记》不仅仅浸淫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 关于解放战争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腹部被机关枪打个洞讲述者:原沈阳军区装甲兵副政治委员宴世禄宴世禄老人今年82岁,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抗美援朝等大小战斗百余次,曾负伤四次,被评为二等乙级残废军人。在宴世禄的军装上,记者看到各种奖章16枚,它们记录着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斗。1938年8月,14岁的宴世禄成了山东八路军抗日游击队第

  • 解放战争时的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讲述者:沈阳市第一任民政局局长高曙晖高曙晖老人曾是沈阳市第一任民政局局长,已94岁高龄的他思路仍很清晰,老人脸上挂着慈祥安逸的笑容,在他的家里,他向记者讲述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革命道路是无比残酷的,它是由无数的头颅和鲜血铺垫成的,我参加革命就已经作好了掉头的准备。”高曙晖1931年在学校秘密加入

  • 求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有台儿庄会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最大胜利,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铁道游击队活动在敌人后方,破坏敌人交通,侦察敌情,配合八路军作战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整编74师,蒋介石的嫡系王牌,御林军,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唯一的师建制部队解放军后勤基地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所使用的炮弹基本都是从山东转运的,通

  • 古今中外著名的战争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远古的逐鹿之战长平之战楚汉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近代的一战二战国内的中原大战解放战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