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是美国授意,土耳其实施,推翻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的叛乱。后来一支叛军,移师东向打起了伊拉克,建立了isis国,美国另外支持库尔德人,与土耳其分裂,之后又有俄罗斯介入支持叙利亚政府。于是形成俄罗斯带头支持的叙利亚政府军;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美国支持的库尔德,以及isis混战局面。目前叙利亚政府军最得势,不过美国于7日强烈介入,以后的局势很能料。
红海行动的故事背景是不是叙利亚战争
也门撤侨2015年3月29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临沂舰,停靠也门港口亚丁,撤离中国公民。3月30日,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潍坊舰载着449名中国公民平安撤离也门西部荷台达港。至此,需要撤出的571名中国公民已全部安全撤离也门。2018年电影《红海行动》以此次行动为背景改编。
叙利亚战争的起因
起因是因为叙利亚占有极为重要的地理位置,它靠近多条原油的输送管道和海上航线的出海口,目前从中东运往欧洲的原油几乎都要经过叙利亚。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导致其他国家眼红。
叙利亚政府也存在很严重的独裁腐败现象,虽然说他们的总统都是民选出来的,但其实都是前任总统的亲属,这种情况下官僚腐败成风,国家各方面都得不到发展。
而且中东地区的宗教信仰也比较杂,个个宗教之间的矛盾也很激烈。叙利亚当权的是人数较少的阿萨德派系,这让逊尼派感觉到很不满意,因为他们认为政府根本没什么作为,于是就一直在制造各种活动给他们添乱。
扩展资料:
20世纪之前50年间,叙利亚一直是奥斯曼帝国的组成部分。一战后,叙利亚现代国家诞生,但法国殖民当局设法将叙分成6个独立国,因遭当地人强烈反对而未得逞。二战前夕,法国从叙利亚版图上割走两块土地,即黎巴嫩和土耳其南部的哈塔伊省。1946年,叙利亚宣告独立,但国外各股势力纷纷施加影响。
1958-1961年,埃及一度与叙利亚合并建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3年,“复兴党”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仅将叙利亚视为“复兴党”和阿拉伯民族的“地区统帅”。直到哈菲兹·阿萨德统治晚期,特别是其子巴沙尔·阿萨德执政时期,叙利亚才开始通过教科书、国家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塑造国家认同。
在叙利亚危机爆发后,沙特从克罗地亚大批采购前南斯拉夫制无后座力炮、手榴弹、机枪、迫击炮、打坦克和装甲车的火箭弹等武器,以及乌克兰制步枪子弹、瑞士制手榴弹、比利时制步枪,运抵叙反政府势力手中。土耳其2011年8月起从巴沙尔政权的友好邻邦变身为主要对手,支持叙穆斯林兄弟会等反对派,并向逊尼派反政府武装提供庇护、武器和培训,甚至默许“圣战”势力流窜到土耳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叙利亚内战
叙利亚战争的起因
很多人都认为叙利亚战争的起因是阿拉伯战争,但最根本最真实的原因,还是美俄两国在能源话语权上的角力。
叙利亚现在的局势是多方面的:
1、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是处于阿拉伯世界“心脏地带”的核心国家之一,是各大国逐鹿中东的目标。在其周边不少国家也具有十分敏感的政治地位。因此,这次叙利亚爆发的冲突,也被看作中东冲突的核心。
2、回顾阿萨德家族近半个世纪的执政过程,独权专制和经济落后是叙利亚冲突爆发的重要原因。前任总统阿萨德手腕高明,在民众中很有威望。而现任总统巴沙尔,作为阿萨德的继承人,其政治权威、政治经验和执政能力等都无法与老阿萨德相提并论。马希尔是巴沙尔的弟弟,其贪污腐败问题一直都为社会所熟知。而巴沙尔家族也掌控了叙利亚的垄断行业和要害部门,不同程度地涉嫌贪污腐败,让巴沙尔政府的民众支持率得到大幅度的下降。
3、其次,由于政治上不民主,致使大量社会精英没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导致他们迫切希望进行政治改革。叙利亚多个省市发生的游行示威活动。
4、再者,叙利亚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管理落后、设备陈旧、效率低下和亏损严重等问题。而政府部门腐败问题严重,工作效率低下也使叙利亚的经济体制改革遇到层层阻力,使得叙利亚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制约。在本次危机中,民众对于巴沙尔政府的不满彻底爆发出来。5、不仅国内经济、民生等问题突出,叙利亚的外部矛盾也突显。尤其是叙利亚与美国的关系,两国的不睦由来已久。美国单方面认为,叙利亚意在破坏美国积极推动的中东和平进程;9·11事件以来,美国将叙利亚列入支持恐怖主义的黑名单;在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认为叙利亚支持伊拉克战争中的反美武装力量,窝藏恐怖分子。而叙利亚作为伊拉克的邻国,也多次默许和纵容恐怖分子穿越伊拉克边境,直接威胁驻伊美军的安全。
6、另外叙利亚与伊朗外交密切,这也构成对美国中东战略的重大威胁等。美国和西方在整个过程中带有明显倾向性和煽动性的舆论引导以及对反对派的直接支持,无疑加剧了叙利亚局势的恶化。去年,当俄罗斯等国在为促进叙利亚各派与当局对话而积极展开外交努力的时候,美国等西方国家驻叙利亚外交官却频繁地与反对派单方面接触,这也直接表明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对反对派的支持。叙利亚爆发暴力冲突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没有做出平息事端的努力,反而加大了对叙政府施压的力度,对于一些国家怂恿和支持叙反政府武装制造的暴力事端视而不见。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这些行为,也明显对叙利亚暴力冲突的升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7、北非国家相继兴起的“阿拉伯革命”也是叙利亚爆发危机的原因之一。“阿拉伯革命”具有明显的扩散性特点,从突尼斯总统本.阿里弃国出逃、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辞职、巴林发生流血冲突、也门总统萨利赫宣布同意以辞职换取免予起诉,之后三次反悔,目前与反对派继续胶着,再到利比亚爆发了西方主导的又一场地区局部战争。叙利亚爆发的政治动荡完全效仿了突尼斯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反对派的“经验”。
8、纵观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的命运,爆发冲突的最终导火索就是宗教斗争。伊斯兰逊尼派和什叶派的斗争由来已久。在阿拉伯国家眼里,这是一场教派战争,一方是由伊朗支持的巴沙尔政权主导的伊斯兰什叶派,而另一方则是代表阿拉伯大多数的伊斯兰逊尼派。沙特认为,伊朗企图通过挑起阿拉伯国家教派冲突来实现其控制阿拉伯世界的野心。因此,两个国家形成对抗局面。叙利亚局势加速了逊尼派与什叶派以及土耳其与伊朗之间意义重大的角力,给巴勒斯坦人、库尔德人和伊拉克的什叶派政府带来了事关生存的危机。
9、“阿拉伯国家联盟”作为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地区组织,在叙利亚问题上一度被寄予厚望。但近年来阿拉伯国家失去安全上的归属,凝聚力逐渐减弱。加上面临内外挑战,多数阿拉伯国家无力他顾。在许多地区重大问题上,阿盟内部经常因为各自利益分歧严重。特别是美国加强介入中东地区局势以来,阿盟国家间的分化进一步加深。
拓展资料
叙利亚内战综述
自2011年3月叙利亚危机爆发后,在地区大国以及以大国的干预下,叙利亚局势从示威游行到武装冲突,从“叙利亚自由军”出现到“伊斯兰国”异军突起,并最终形成叙政府军、反对派武装、极端组织武装等多方混战、抢占山头的局面。
截至2018年3月22日的叙利亚内战形势图。图中右下色块说明文字,自上而下分别为:俄罗斯-伊朗-阿萨德政权控制区、黎巴嫩真主党控制区、反对派/基地组织侵入区、“伊斯兰国”控制区、叙利亚库尔德人控制区、土耳其/反对派控制区。该图未描述基地组织对叙利亚西部的控制。
一、叙政府军
叙利亚政府军除了获得黎巴嫩真主党的武装支持外,得到俄罗斯的空军支援,国内民兵组织沙比哈及基督徒、库尔德人、德鲁兹人等少数族群及小部分逊尼派资产阶级支持叙利亚政府军。土耳其人民解放党/阵线、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司令部等也对叙利亚政府军提供了支持。
战争初期,叙政府军四面受敌,节节败退,首都大马士革一度岌岌可危。巴沙尔政权实际控制的区域一度仅占叙国土面积的20%左右,主要包括以首都大马士革至霍姆斯市公路为轴的中部地区以及拉塔基亚省沿海地区。随着战事发展,被视为巴沙尔政权大后方的拉塔基亚省也一度战事告急。
随着2015年9月底俄罗斯的军事介入,战事发生“转机”。在俄空军支援下,叙政府军转守为攻。
二、反政府武装
叙反政府武装一方,构成比较复杂,既有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地区和西方国家支持的逊尼派武装,也有反对巴沙尔又与土耳其积怨很深、同时获得美国等支持的库尔德人武装。这些武装主要集中在叙北部、东部等地区,相互交织。
叙内战后,出现四大反对派组织-武装反对派“叙利亚自由军”(FSA,2011年8月成立)、海外反对派组织“叙利亚全国委员会”(SNC,2011年10月成立)、国内传统反对派“民族协调机构”(NCB,2011年9月成立)、国内新兴反对派网络“地方合作委员会”(LCC)。在美国为首的西方压力下,2012年11月11日,反对派阵营成立最高领导机构“叙利亚革命与反对派力量全国联盟”,以便整合叙境内外的反对势力;2013年3月19日推选在叙出生的美国公民格桑·希托出任叙临时政府总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叙利亚战争
百度百科-叙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