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关于战争的小故事100zi

关于战争的小故事100zi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4/2/10 5:46:34

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叙事民歌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几代人。王二小家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时碰上了打算进村“扫荡”的鬼子。鬼子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1940年河北唐县儿童团员在执行“安检”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他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了。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经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

关于战争的小故事,要短一点的

卡迭石之战公元前1304—前1237年埃及与赫梯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叙利亚卡迭石要塞争夺地区霸权埃及军队2万人,战车2000辆;赫梯军队2万人,战车2500辆。埃及军队未能夺取卡迭石要塞,被迫撤军反埃。在此以后的16年中,两国战争不断,双方都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步兵与战车协同,要塞守备战与野战结合,是这次会战的主要特点。商周牧野之战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中国商、周诸侯国兼并统一国家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部)统一中国的战争周武王参战兵力:兵车300乘,甲士45000人,并联合庸、蜀、羌、徽、卢、彭、濮等方国的部落的军队大举讨纣。商纣王参战军队17万人。周武王大举伐纣,由于商纣王统治腐败,十几万大军和奴隶纷纷起义,倒戈一击,商军当天“则瓦解而走,遂土崩而下”。纣王自焚而死,殷朝灭亡。周武王乘胜兵分四出,征伐商朝各地诸侯,包括表示臣服的共652国,结束了商王朝600年的统治,确立了周王对中国的统治。此战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一次著名战例。亚述战争前744—前605年亚述帝国与乌拉尔图国等20余国争夺地区霸权叙利亚、巴比伦、埃及、埃兰、阿拉伯、米底等地区争霸与反争霸的战争亚述帝国先后对20余国进行征服,被征服的各国联合打击亚述帝国。亚述帝国于前743年战乌拉尔图和北叙利亚六国获胜,俘敌72950人。前739年征服和将服了叙利亚等19国。前691年埃兰联合别国进军亚述,未成功。前652年埃兰和联军与亚述激战三年而失败。前612年加勒底和米底联军攻占帝国首都,亚述国王自焚于宫中,亚述帝国灭亡。希波战争前492年—前449年希腊与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军事扩张希腊、波斯侵略战争双方参战兵力35万人,战船1400多艘。战争第一阶段(前492—前479年)波斯军三次远征希腊,被希腊军队击退。前490年,波斯军队5万人,战船近400艘,第二次远征希腊,双方进行了马拉松会战。希腊军队以万余兵力应战,歼敌6400人,创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之一。前480年波斯军25万人,战船1000艘,第三次远征希腊。希腊联军10万人,战船450艘应战,大败波斯军,转入反攻。战争第二阶段(前479—449年)希腊转入进攻,由防御性的正义战争转变为侵略战争,希腊大败波斯军。雅典从此成为爱琴海地区的霸主。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前230年—前221年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诸侯国为统一中国齐、楚、燕、韩、赵、魏诸侯国统一中国的战争秦军投入作战的兵力最高时为60万人。前230—222年,秦乘燕、赵交战之机,秦大举攻赵,将韩、赵国灭亡。前226年乘胜一举重创燕国;前225年灭亡魏国;前224—223年灭亡楚国;前222—221年灭亡齐国。秦国用十年时间,进行了统一六国的战争,获最获胜利,结束了500余年的诸侯割据、各国纷争的混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陈胜吴广起义战争前209—前208年农民起义军与秦王朝军队为推翻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陈县(今河南淮阳)、荥阳(今河南)、武关(今陕西)、咸阳、临潼等地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农民起义军数十万人。起义军组织松散、缺乏作战经验,未建立根据地,过早集中主力与秦军决战,被秦军各个击破而失败。但是这次农民起义战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为而后项羽刘邦灭秦创造了条件。项羽、刘邦灭秦战争前208年—前206年农民起义军与秦王朝军队为推翻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巨鹿(今河北平乡)、砀县(今河南夏邑)、城阳(今山东鄄城东南)、咸阳(今陕西)等地农民起义战争巨鹿之站,秦军投入兵力40余万;刘邦军到霸上时发展到十几万人。巨鹿一战歼秦军主力20万人,秦军主力覆灭,为刘邦西进创造了条件。刘邦进至兰田,大破秦军。前206年10月,刘邦抵霸上(今西安东南)迫子婴投降,刘邦入咸阳,灭亡秦朝。灭秦战争的胜利,完成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使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军推翻封建暴政的先例。但胜利后,刘邦又建立了封建王朝。

孙中山先生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封建统治。够短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关于一个战争英雄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

  • 三国演义有哪些著名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著名战争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合肥之战、汉中之战、夷陵亭之战等。赤壁之战: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官渡之战: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

  • 三国演义的10个故事和著名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讨伐董卓出师有名且兵多势众,但最终还是落得让后世耻笑的结局。2官渡之战袁绍的优柔寡断葬送了自己,也成就了曹操的一番事业。3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经典,是后人品味三国文化最为津津乐道之处。4刘备取蜀站稳脚跟的刘备朝着隆中三分天下的目标迈出坚实的一步。5攻取汉中汉中是进兵巴蜀必经之地,是关系益州存亡的要地

  • 历史上的关于战争的较为惨烈的感人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一枚为优异飞行十字勋章,和老布什胸前的一模一样1944年冬的一天,彭嘉衡执行任务去长江流域侦察,并伺机轰炸日军战舰。“从空中望下去,能看到日军军舰上的太阳旗,我当时心中怒火陡然升起。”彭嘉衡说,这次冲动差点让他丢掉性命,“我驾驶着飞机低空向军舰俯冲过去,心想还不如把飞机与日军军舰同归于尽。”就这样想

  • 有关抗日战争的英雄故事 3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少年英雄李爱民李晋华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太行山里的山西省武乡县白家庄出了一个少年抗日英雄,他就是白家庄的儿童团长李爱民。儿童团长李爱民那时13岁,他非常痛恨日本鬼子,非常热爱八路军,帮助八路军做了许多抗日的工作,最后英勇牺牲在日本鬼子的刺刀之下。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给大家讲几个李爱民帮助

  • 有哪些战争中小英雄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一、张嘎抗战时期,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与唯一的亲人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英勇地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下,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嘎子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他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表现得勇敢、机智。但嘎子毕竟还是一个活泼、淘气的孩子,他与小朋友胖墩摔

  • 抗日英雄故事有哪些50字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住着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一天,海娃父亲让他去送信以放羊为掩护,但在途中遇到鬼子,海外急中生智,将信藏到羊尾后。晚上,海娃趁着敌人熟睡,逃了出来。后敌人追赶上来,打到了海娃的手。此时八路军赶到,消灭了鬼子。八路军文海娃立了大功,想要什么,有糖有饼干,但海外要了一把枪。1、谢晋

  • 爱国的战斗英雄故事(简介)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邓世昌献身大海爱国故事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

  • 抗日英雄故事30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董存瑞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用心、作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

  • 求台儿庄战役中的英雄事迹,感人事迹,其中一个就行了,不要太长的,急求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敢死队现在的台儿庄,饰品、饭店、酒吧等商铺鳞次栉比。但有人没有忘记历史。一家饰品商店的墙外,悬挂着一张2米高的黑白照片。照片中,一名敢死队员在一名老兵的帮助下,把手榴弹绑在身上。游客们驻足观望,合影留念。这是美国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当年拍下的照片。1938年4月3日夜,台儿庄岌岌可危。李宗仁下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