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左传》中的《晋楚城濮之战》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

《左传》中的《晋楚城濮之战》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4/2/23 10:44:47

楚军主帅子玉意气用事,刚愎自用,狂妄轻放。晋文公小心谨慎,思虑周全,善于听取部下意见,知人善任。先轸子犯克尽其职,富有见识,作战英勇。

卧薪尝胆的详细故事是什么?

越国被吴国所灭,越国国君勾践听从大夫范蠡意见,忍辱偷生,在吴国为奴为俾,每夜浅尝苦胆,不忘自己灭国之恨,后来,吴国争霸,越国乘势崛起将因称霸而元气大伤的吴国所灭

《左传》的简介

左传》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左传》的作者,司马迁和班固都说是左丘明,现在一般人认为是战国初年之人所作。《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春秋》,最大的编年体史书为《资治通鉴》,所以《左传》只能说是最早的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作者[编辑本段]无名氏的作品。其记事年代大体与《春秋》相当,只是后面多十七年。与《春秋》的大纲形式不同,《左传》相当系统而具体地记述了这一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左传》的作者,至今都是未解之谜。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说:“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清末康有为断言它是西汉末刘歆伪造。但在刘歆以前《左传》已被许多人抄撮或征引过,故康氏之说也难成立。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当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所作。据杨伯峻考证,大约作于公元前403~前386年之间。《左传》的思想[编辑本段]《左传》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作者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些地方都反映出儒家的政治理想左传》虽不是文学著作,但从广义上看,仍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比较以前任何一种著作,它的叙事能力表现出惊人的发展。许多头绪纷杂、变化多端的历史大事件,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繁而不乱。其中关于战争的描写,尤其写得出色。作者善于将每一战役都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对于战争的远因近因,各国关系的组合变化,战前策划,交锋过程,战争影响,以简练而不乏文采的文笔,且行文精炼、严密而有力。这种叙事能力,无论对后来的历史著作还是文学著作,都是具有极重要意义的。且注重故事的生动有趣,常常以较为细致生动的情节,表现人物的形象。《左传》对后世的《战国策》《史记》的写作风格产生很大影响,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左传》的内容[编辑本段]《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晋范宁评春秋三传的特色说:“《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指多叙鬼神之事)。《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左传》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它补充并丰富了《春秋》的内容,不但记鲁国一国的史实,而且还兼记各国历史;不但记政治大事,还广泛涉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小事”;一改《春秋》流水账式的记史方法,代之以有系统、有组织的史书编纂方法;不但记春秋时史实,而且引征了许多古代史实。这就大大提高了《左传》的史料价值。由于《左传》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本不是儒家经典,但自从它立于学官,后来又附在《春秋》之后,就逐渐被儒者当成经典。《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郑玄、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左传》在史学中的地位被评论为继《尚书》、《春秋》之后,开《史记》、《汉书》之先河的重要典籍。《左传》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它表现在:长于记述战争,故有人称之为“相砍书”;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左传》的体例[编辑本段]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记录了当事各方面的历史,共18万字。1.隐公11年(公元前722年前712年)2.桓公18年(公元前711年前694年)3.庄公32年(公元前693年前662年)4.闵公2年(公元前661年前660年)5.僖公33年(公元前659年前627年)6.文公18年(公元前626年前609年)7.宣公18年(公元前608年前591年)8.成公18年(公元前590年前573年)9.襄公31年(公元前572年前542年)10.昭公32年(公元前541年前510年)11.定公15年(公元前509年前495年)12.哀公27年(公元前494年前468年)13.书末附悼公4年及智伯灭亡《左传》的文学色彩[编辑本段]《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与《尚书》《春秋》的有所不同,它“情韵并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第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时间的故事情节化。第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第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第四,擅长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曹贵论战选自什么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什么是输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曹刿论战选《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编年体著作。《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共三十五卷。《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既是一

  • 赵云的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赵云被称常胜将军,相貌堂堂,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赵云,袁术,军阀,公孙瓒。并为刘备主驴兵。赵子龙单枪匹马闯曹营堪称其人生巅峰!三国武力排行榜仅次于吕布!生于常山真定,死于成都。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

  • 简述左传描写战争的艺术手法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描写是《左传》叙事成就最为突出的部分。《左传》写战争,常常以总揽全局的宏伟气魄和贯通首尾的历史眼光,高瞻远瞩地把战争放到整个社会与历史环境的大背景中加以审视,作为春秋时期政治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来表现。因而《左传》中的每一个战役,特别是影响较大的战役,都是首先从各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写起,把交战双

  • 跪求,,急求 一个左传小故事,要求把里面人物串起来!!!!可以加想象的!!!!不是单纯的翻译!!快啊快啊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左传》《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题解《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

  • 爱国英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岳飞的故事一、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英雄,他生活在离我们很早很早以前的宋朝,隔我们有好几百年的时间。那是在一个冬天的下午,外面吹着寒风,突然在一个农居的小房子里传出一阵又一阵婴儿的哭声,岳飞就在这天下午出生了。岳飞在妈妈怀里不停地哭着,小脸涨得通红,岳飞的爸爸在旁边来回走着不停地拍着脑门,哎,该给

  • 楚汉相争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204年,刘邦会合诸侯56万大军东进,一举攻下了项羽的都城彭城。他以为大功告成,搜罗了宫中的美人珍宝,整天摆宴喝酒。这时项羽正在齐国作战,闻讯带领3万精兵南下反攻,一下子消灭了刘邦军队20多万,不仅收复了彭城,还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雉。刘邦逃到荥阳,被楚军包围起来。刘邦求和,项羽准备同意。

  •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关于曹操耍弄权数的小故事,请举一例

    战史风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曹操在擒杀吕布之后,“威名日盛”,脑海深处便产生了窃国谋逆的念头,如果不是顾虑“朝廷肱股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为了观察动静,曹操特地邀请天子“许田围猎”,群臣将校向献帝齐呼万岁,他竟“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并借天子弓箭不还,自行悬带。当献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窃国谋逆之心后,

  • 三国演义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三国演义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链接:提取码:pnre赵云七进七出该故事主要讲述了赵云在长坂坡一役中的突出表现。面对数万曹军的重重围困,赵云怀抱不满周岁的后主刘禅,单枪匹马突破敌阵,一人可抵数十兵士,击败名将张,在曹营中七进七出,将刘禅完好无损地交给刘备。可是赵云七进七出到底取决于哪些因素呢?真

  • “楚汉争霸‘八年间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项羽原是楚国的旧贵族。公元前209年9月,他跟叔父项梁,响应陈胜、吴广起义,杀死会稽太守,在吴(江苏苏州)举行起义,队伍发展到8000余人。刘邦早年做过沛县亭长,在萧何、曹参等人支持下,杀死沛令,自立为沛公,集聚了起义者3000多人。陈胜、吴广的主力军失败后,部下召平渡江与项梁取得联系,用陈胜的名义

  • 楚汉相争历史小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楚汉相争是指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之间所进行的一场长达五年之久的争夺天下的战争。项羽和刘邦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是推翻秦朝残暴统治的主要力量。在推翻秦朝以前,项羽和刘邦曾在彭城兵分两路,并有约定:谁先进入咸阳,谁就为关中王。由于刘邦纪律严明,又采取了收买秦将诱其投降的策略,所以很快瓦解了秦军,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