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标题而言,我人为中心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这方面的市场需要!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条件下,一个项目的推出首先就是要有市场需求。
但在古代,之所以这方面的画较少应该是与此有关。
总体来说,中国在古代的绘画艺术并不低,但绘画范围大致集中在这几方面。
第一,皇家宫苑。
在古时,皇家宫苑一般都有专门为皇帝画画的画师,比如今天我们看到的清朝从努尔哈赤一直到光绪帝的历代帝王的画像,以及朱元璋、朱棣,还有历史教科书中的隋炀帝等一干皇帝的画像,应该都是出自这些皇家宫苑的画师之手。
第二,艺术类。
大家都知道在中国民间有两个很有名气的画家,一是吴道子,二是唐伯虎。
这是两个很牛的不行的画家,特别是吴道子,有画圣之称。
据说唐玄宗李隆基派他到长江上游去,要他把沿途一带的景色画下来供自己欣赏。
谁知吴道子回来时却是两手空空,李隆基问他画的画在哪里,吴道子却指着自己的脑袋说,我都把它画在这里了。
吴道子说罢,拿起画笔一路行云流水把他一路见到的所有景色一口气画了下来。
除了上述两人之外,还有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也是一件了不起的艺术作品。
第三,娱乐需要。
大家都知道,宋朝有两个皇帝比较滑稽和有趣,一个是宋徽宗赵佶,另一个是他的儿子宋高宗赵构。
这爷俩治国无方,但却各有一手绝活。
高宗赵沟的字写得好,徽宗赵佶的画画的好。
这爷俩分别一个是中国历史上写字最好的皇帝,一个是中国历史上画画最好的皇帝。
就徽宗皇帝的画而言,完全堪称是绘画界的艺术大师,他的主要强项一不是山水风景、二不是人物素描,而是画鸟。
第四,庙宇和寺院。
大家都知道,任何一座寺院和庙宇,在墙壁上都有琳琅满目的各种画像。
但凡庙宇皆有壁画,如果没有壁画那还叫庙宇和寺院么?
除了释迦牟尼和天道祖师这些人物不能少之外,另外这座寺院的传统特点也不能不画。
举个例子说,在少林寺内,除了千佛殿里的达摩祖师的一苇渡江之外,在东厢的偏殿白衣殿里面,墙上就画满了历朝历代发生在少林寺里面的事情。
有小山挂帅、月空出征、十三棍僧助唐王,以及少林寺内的各种武艺招式动作。
这些壁画一方面有炫耀的需要,而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纪念那些为本寺做出过突出贡献的先人。
除了上述这些特点之外,有一件事情也顺便提一下。
在《三国演义》中,于禁被俘变节以后,被关羽关押营中,后得东吴集团解救遣返回曹魏集团。
对于于禁这样一位对曹魏集团有功的人物,当时的曹丕也不便问罪,但也着实气恼。
他派人画了一副羞辱于禁的画,画中如何表达庞德宁死不屈,又如何表达于禁跪伏求降。
于禁在看了这幅画之后,不仅在羞愤之下抑郁而终。
因此,在古代之所以对有关战争的绘画较少,大致关键有两点:一是没有这方面的需求,二是当时的政府部门没有专设这样一个机构!
除了上面两个特点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当时的人类文明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东汉以前,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张,一般都是画在帛布一类的物品上,非常的浪费笔墨,且也不宜作画。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看到了很多的优秀战争题材的连环画,这一是现代的绘画技术比之古代提高了不少。
二是国家为了提高和振奋民族精神,拨出巨款专门成立了这样的一个宣传机构。
于是,我们也因此看到了许多古代的或者是现代的有关战争题材的宣传画和连环画。
而这一切在古代是没有的,也是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