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若非冠世一战,后人何处听传说。”历史上哪些战役称得上是冠世一战?

“若非冠世一战,后人何处听传说。”历史上哪些战役称得上是冠世一战?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380 更新时间:2024/2/23 11:53:02

题主提到历史上有哪些战役称得上是冠世一战,那接下来我们便来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些经典战役。

一、牧野之战

商朝末年的牧野之战,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周武王率领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商纣王帝辛多年的南征北战、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导致民不聊生、兵祸四起,牧野之战商军战败,纣王也在兵败后自焚,商朝五百五十余年的统治就此结束,西周随之建立。

二、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后期,乃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战略决战。起初秦国派王率军攻赵,赵国这边则由老将廉颇迎战。后秦国使用反间计使赵国换帅,由赵括换下廉颇,秦国也换上了白起。白起与赵括交战于赵国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白起使用诱敌深入之计,引赵括出战,而后截断赵军粮道,白起围困赵军四十余天,赵军断粮突围失败,最终秦军取得胜利,此战双方共投入兵丁超过百万,白起取胜后共计斩杀赵军45万余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自此赵国元气大伤,战国再无秦国之敌手。

三、巨鹿之战

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秦二世无道,宦官赵高把持朝政,天下有志之士纷纷起义反秦,其中最出名的当属项羽带领的起义军。秦二世三年,项羽率楚军渡河援救巨鹿,渡河后项羽下令破釜沉舟,只带三日粮,与秦军背水一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击败章邯部保护甬道的秦军,断绝王离部的粮道,包围了王离军队。经过九次激烈战斗终于打退章邯,活捉了王离,瓦解了围困巨鹿的楚军。巨鹿之战是秦末战争中消灭秦军主力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四、彭城之战

彭城之战发生于楚汉争霸时期,刘邦先是以项羽杀害了楚怀王为理由,广邀天下有志之士一起来讨伐项羽。这一号召很快便得到了想要推翻项羽的诸侯的响应,大家纷纷加入刘邦的讨伐大军。刘邦率领五十六万大军讨伐项羽,包围了项羽所在的彭城。而项羽当时腹背受敌,仅有三万左右的精兵。无奈之下,项羽采取了闪击战,趁刘邦军部署未稳,半日不到便打破了刘邦的包围圈,获得了彭城之战的胜利。彭城之战是刘邦此生最失败的一次战役,此战,刘邦的妻儿老小都被项羽所俘虏,刘邦也被迫退居荥阳。彭城之战是历史上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之一。

五、昆阳之战

昆阳之战爆发于更始元年,它是绿林起义军推翻新朝政权的一次战略性决战,也是刘秀的成名之战。王邑、王寻率领新莽王朝四十三万大军与刘秀带领的不足两万余人的绿林军于昆阳(今河南省叶县)展开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决战。战时,王邑、王寻仗着兵多粮足包围了昆阳城,将刘秀所率绿林军围于城内,刘秀用计称绿林军援军将至鼓舞士气,多次突围斩获新军数千人。后来,二王自大,轻视刘秀,只率领万余人巡视营地,刘秀率领三千人敢死队直击二王,一鼓作气击垮了二王的部队,并斩杀了王寻,王邑仓皇而逃,此时剩余的新莽四十二万大军失去了指挥中枢,立即混乱,在刘秀的攻势下迅速土崩瓦解。碰巧又遇上大风和大雷雨,屋瓦被大风刮走,大雨倾盆而下水暴涨,王邑军随队的虎豹都吓得发抖,新军士卒掉入水中淹死的有万余人,川被尸体堵塞得几乎断流。王邑仅带少数长安精骑,踏着死尸渡河才得逃脱。昆阳之战汉军缴获了新军的全部军用物资,最终以刘秀大胜告终。

六、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公元200年,袁绍挑选10万精锐步兵、1万骑兵,以黎阳为大本营;命令颜良为先锋,渡河进攻白马,曹操聚集精兵万余,迎战袁绍。用荀攸之计,扬言渡河抄袭袁绍后路,袁绍命令颜良分兵一半到延津阻击曹操渡河;曹操命令于禁固守延津,以张辽、关羽为先锋,自己亲自领主力直扑白马,与东郡太守刘延夹击颜良,颜良遂阵亡。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行,夜袭乌巢,火烧粮草,袁军军心动摇,内部分裂,大军崩溃。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官渡之战增强了曹操的实力,为曹操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北方仅有曹操和袁绍势力较大,此战击溃了袁绍,北方就无人能和曹操抗衡。

七、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挥师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据有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全国。曹操号称统领水陆军八十万余人(实际三十余万),浩浩荡荡杀向江东,孙权、刘备结盟,两人深知敌众我寡,只可智取不可强敌。曹军由于不通水性,出现晕船,所以将战舰首尾连在一起。周瑜见状顺势献上“火攻计”,之后与黄盖使用苦肉计诈降,曹操自大中计,周瑜“火烧赤壁”,曹军大败,伤亡过半,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曹操带着残众逃回江陵(今为荆州市)。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八、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是两晋时期的著名战役。316年,西晋王朝灭亡。第二年,西晋的皇族司马睿(rui锐)在江南重新建立了汉族地主阶级政权,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前秦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有较强战斗力的“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双方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苻坚自认为能速战速决,并派已是前秦尚书的朱序前去劝降谢石,朱序却私下提示谢石宜先发制人,击溃前秦的先锋部队。听了朱序的话后,认为很有道理,便改变了作战方针,决定转守为攻,主动出击。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刘牢之取得洛涧大捷,斩杀了梁成以及弋阳太守王咏,秦军折损十名大将及五万主力。又派部队阻绝了淮河渡口,歼灭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人,抓获了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百余万前秦军。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九、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是南宋末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以上便是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战役,当然我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经典的战役远不止这些,我们就不在这一一细数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公元前12世纪发生过哪些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12世纪的战争主要是特洛伊战争,除此之外在埃及和两河流域也有战争发生。按照时间顺序可以简述如下:公元前1194-1180年期间即是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史诗记载中,特洛伊战争是希腊远征军和特洛伊城军队为争夺美女海伦所进行的复仇战争,其中不乏著名的英雄决斗和“木马计”等经典记载。这场战争的最初记载虽

  • 抗日故事50字左右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血染南河滩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沫源县出现了一位全国闻名的抗日小英雄,他的名字叫王二小。九月十六这一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二小甩着鞭子赶着牛要回家了。忽然呼隆一声响,二小一看,是鬼子兵踩响了南河滩上的石雷。有40多个鬼子来抢粮食和弹药,还要消灭八路军的伤员。鬼子要去狼牙口村,那里藏着粮食、枪支和弹药,

  • 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50字)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楚国有一宝玉和氏璧,秦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王大喜,却全无换城给赵之意。蔺相如看出了秦王的意思,假说玉上有一小疵点,拿回了宝玉。他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

  • 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六国打一个秦国怎么就输了呢?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后期,原处于西方蛮荒之地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和历代秦王的励精图治国力强盛,渐有并吞天下之志。东方六国深切感受到秦国的威胁,为了“抱团取”六国曾合力抗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苏秦曾游说六国,提出“合纵”六国以抗强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 商朝时国外在做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处于商代时,也就中东和印度有文明。中东有埃及和亚述、赫梯、巴比伦等国,希腊尚处于黑暗时期。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首先来看一下离我们最近的印度河流域。此时曾经辉煌一时的古印度文明早已被里海和中亚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所灭亡。在这一时期,雅利安人(意为高贵之人)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恒河流域,并与恒河、印

  • 商周时期军队中一个师的兵力是多少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商周时期军队中每师3000余人。商朝军队的编制,根据古代文献和甲骨文记载,大概在武丁及其以后时期已有“师”、“旅”、“行”等几级编制。从武乙时期卜辞记载的“王作三师右、中、左”(《殷契粹编》597)看,师可能是当时军队的最高编制单位。旅是师以下的编制单位,卜辞中有“左旅”、“右旅”、“王旅”的记载。

  • 历史上战争多少年会有一次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有资料显示在人类的历史上到20世纪80年代,在有文字记载的35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14531次战争。平均每年发生4.15场战争。以上意见仅供参考,谢谢。

  • 商丘的“商”和“丘”是什么意思?历史上商丘为什么又叫商邱?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商丘的“商”的含义。商丘地标就是“商”字,那这个“商”字是什么意思呢?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商”字的解释是计算、估量。然而,小姐姐讲史认为这种解释有些牵强。因为对于商丘,比《说文解字》早五六百年的《诗经》,明确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且不说玄鸟是商朝、秦朝的崇拜,都是远古女生吃了玄鸟下的蛋而生

  • 历史上最著名的丞相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丞相是中国古代官职,是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即百官之长。早在先秦时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才正式设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废丞相的1600年间,丞相的设置断断续续,作为官名的丞相在历史上存在时间并不长。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自然由其过人之处或者得益于特殊关照。赫赫有名的丞相多如牛

  • 谁能总结一下每个朝代标志性的故事吗?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河图,洛书))都是中上古时期传下来的图形,但内容极为丰富,。分开而,{河图}出自黄河边上的城市“孟津″,被“伏得到爱不释手′称之为{河图},又蒙发遐想,按此图做出″八卦可用来推算历法,预测吉凶。而(洛书}是大禹治水在洛河引水疏通河,偶得之,不同的上面又多了些神奇的文字和图画{传洛书上的文字多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