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古今著名战争事例?

古今著名战争事例?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88 更新时间:2024/2/23 5:57:37

官渡之战

建安五年(200)的官渡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也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战前实力对比:

袁精兵十万,骑万匹。占冀,青,幽,并四州,地广兵多粮足。

曹兵2万,占豫,允二州,地狭兵少粮食不足。

从地形上看:袁控制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是北方占地最广兵力最强的割据势力,后方又有辽西乌桓蹋顿支持。

曹虽控制着黄河以南的大片地区,但东有刘备据徐州反曹,西有马腾,韩遂,南有荆州牧刘表。

从社会影响上看:

袁的社会影响很大,他的高祖袁安是汉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势倾天下”。

曹氏虽世代为官,但曹操毕竟是宦官的养子的儿子,社会地位和影响力远不如袁氏。经过: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外戚宦官专权,天灾人祸不断,终于酿成黄巾农民大起义。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了,东汉王朝却已分崩离析,名存实亡。天下群雄割据,战乱不休。至建安四年(199年)夏,中国北方大致形成了袁绍与曹操两大军事集团。袁绍拥兵数十万,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幽、冀、青、并等州郡,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曹操则占领了黄河以南的衮、豫、徐等州郡,并把汉献帝接到许昌“挟天子而令诸侯”。但曹操只有数万兵马,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易攻难守,且后方很不巩固,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南阳的张绣仍与曹操为敌。所以总体作战形势利袁而不利曹。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起兵十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官渡之战序幕由此拉开。

袁绍举兵南下的消息传道到许昌,曹军诸将认为难以战胜袁绍,曹操却说:“吾知绍之为人,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遂决定起兵两万迎敌。

八月,曹操率军进据黄河北岸重镇黎阳,派臧霸率精兵入青州一带,巩固右翼,防止袁军从东面袭击许昌。留于禁率步骑两千屯守黄河南岸的重要渡口延津,令东郡太守刘延守白马,以防止袁军渡河南下,此为第一道防线。九月,曹操还许昌,置主力在官渡筑垒固守,为第二道防线。官渡为袁绍进攻许昌的咽喉之地。12月,曹操复还官渡,亲自坐镇,严阵以待袁军来犯。

正当曹操全力以赴布置对袁作战时,刘备起兵反叛曹操,此前被曹操派往徐州堵截袁术北上,便趁机杀曹徐州刺史车胄,占据下邳,屯兵沛县,并积极与袁绍联络,欲合力夹攻曹操。曹操的谋士郭嘉认为“绍性迟而多疑,来必不速,备新起也,众心未附,急击之必败。”遂于建安五年(200年)年正月,率精兵东征刘备,一举占领沛县,收复徐州,转攻下邳,并迫降了关羽。果然袁绍以儿子有病为辞,拒绝了谋士田丰提出趁虚袭击曹后路的建议。刘备全军溃败,仅带少数兵马逃往河北投奔袁绍去了。曹操获胜后,还军官渡,以迎战袁绍。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亲率大军进军黎阳,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进攻东郡太守刘延驻守的白马,刘延兵势微弱,被颜良军围困,情况紧急。四月,曹操决定率兵救刘延。他采纳谋士荀攸的建议,先自引兵到延津,佯装渡河袭击袁绍的后方,袁绍当即分兵西应。曹操却乘机率一支精兵向东奔袭白马,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斩杀,白马之围遂被解出。袁绍又派大将文丑与刘备率五六千骑步兵渡河追击曹军。曹军当时只有骑兵五百余骑,危急之中,曹操令众骑兵解鞍放马,又将辎重丢弃在袁军来的路上。不久,文丑兵到,见到曹军丢弃的马匹、辎重后,你争我抢,乱作一团。曹操见此,命其500多骑兵立即上马,向袁军冲杀,袁军顿时溃败,大将文丑被斩首。此番曹军连斩颜良、文丑两员河北名将,袁军大为震动。袁绍下令退军阳武。曹操也还军官渡固守。

八月,袁绍兵临官渡,依沙堆立营,东西数十里。曹操也分营与袁军对峙。九月,曹军出击,但战斗不顺。当时曹操兵不满一万,且十有二三为伤兵,只好退回营垒坚守。袁军见此,便堆起土山,筑高橹,用箭俯射曹营,使曹军士兵只能蒙盾而行。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曹操命工匠连夜赶造霹雳车,向袁军还以飞石,摧毁了袁军的橹楼。袁绍又命士卒挖地道袭击曹营,曹军也针锋相对,在营内掘地壕以对抗。曹操又闻袁绍的几千车军粮即将运至官渡大营,他立刻派大将徐晃、史涣截击,将袁军粮草全部烧毁。

双方相峙月余,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于是曹操寻机与袁绍决战。建安五年(200年)十月,袁绍又派车运粮,命淳于琼等五人率兵万余人护卫,将粮屯积在袁军大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谋臣许攸建议袁绍派轻骑趁夜突袭许昌,袁绍不予采纳。恰这时许攸家中有人犯法,被其政敌审配扣押。许攸一怒之下,投奔曹操,并献计曹操奇袭乌巢。许攸之计正合曹操寻找战机,出奇制胜的心意。于是曹操当机立断,留曹洪、荀攸守官渡大营,自己亲率步骑五千人,连夜出发,一路扮着袁军,骗过袁军哨卡。到达乌巢后,即围住粮屯放火,及至天明。淳于琼才见曹军兵少,于是出垒迎战。曹操挥军冲杀,袁军抵挡不住,被迫推回营垒坚守。这时,袁绍一面派骑兵救乌巢,一面命张合阝、高览攻打曹军官渡大营,企图使曹操退无所归。当增援的袁军骑兵逼近乌巢时,左右报请曹操分兵抵挡,曹操大怒说:“敌兵到了我背后才再告诉我!”于是士卒皆殊死拼杀,大破乌巢守军,擒杀袁将淳于琼。此前张合阝曾主张先救乌巢被否,此时又有人向袁绍说他为袁军的失败而高兴,这样攻打曹军大营的张合阝、高览二将闻淳于琼兵败,又闻袁绍对他们二人起疑心,遂于阵前投降曹操。曹操乘势挥军掩杀,袁军大溃,袁绍及其儿子袁谭只带了八百余骑,仓惶逃往河北。

官渡之战,经过一年多的对峙,至此以曹操的全面胜利而告结束。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这个战例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写下了他军事生涯最辉煌的一页。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彻底击灭了袁氏军事集团,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又征服乌桓,至此,战乱多时的北方实现了统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关于历史战争的故事、古诗、成语、文章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瞒天过海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国,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地方)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警帐,张扬声势,

  • 红色革命斗争有哪些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红色经典书籍10部1、《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红日》吴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3、《红旗谱》梁斌著中国青年出版社4、《青春之歌》杨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5、《林海雪原》曲波著人民文学出版社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北京燕山出版社7、《青年近卫军》(前苏联)法捷耶夫著

  • 有哪些革命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现代革命还是古代革命啊?秦始皇时期,陈广带领的首次农民起义,与军队在牧野大地发生激烈战斗,史称牧野大战。在政治上有清朝时期,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在顺治的支持下的百日维新,

  • 《战争与和平》的精彩片段的赏析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

  • 木心的《从前慢》原文。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原文如下: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从前慢》赏析:文学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说,木心先生最擅小诗或汉俳类诗体,语言浸着“五四”新文学的滋味,意

  • 求三国演义中记叙“华佗为关羽刮骨疗伤”的原文及译文【急】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原文:佗曰:“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但恐君侯惧耳。”公笑曰:“如此,容易!何用柱环?”令设酒席相待。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取尖刀在手,令一小校捧一大

  • 红色经典图书是什么,比如关于革命先辈、英雄、长征、抗日战争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红色经典书籍10部1、《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红日》吴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3、《红旗谱》梁斌著中国青年出版社4、《青春之歌》杨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5、《林海雪原》曲波著人民文学出版社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北京燕山出版社7、《青年近卫军》(前苏联)法捷耶夫著

  • 解放战争的史诗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影视作品凡能够带给人长久的震撼或者感动,全在于细节。导演唐国强在这部戏的细节上很是下了一番工夫。“戏在于细节。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会受到史实的限制,特别是这种电视剧,还要经过军事专家、党史专家的评定,所以我们要做到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解放》中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有一个细节令较为沉重的气氛缓和不少,当

  • 哪些抗战影视剧深得你心,其中哪些情节让你久久无法忘怀?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我可能是一个《亮剑》的“铁杆粉丝”,只要是有关于“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我最先想起来的一定是这部作品。但是我发现,好像也有很多人不是很喜欢《亮剑》,我有点搞不明白,也许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关于《亮剑》中让我“久久无法忘怀”的情节,还是蛮多的,我来给大家列举几个经典的吧。第一个,“骑兵连,进攻!

  • 中国1945到1949年之间发生了什么历史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1945到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详情如下:1、1945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接受《波茨坦公告》。九月二日签订投降书,宣告日本正式投降。这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打倒外来侵略势力,是中华民族又衰转盛的转折点。极大的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对入常有着重要影响。2、1945年8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