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初一上册地理和历史考试重点

初一上册地理和历史考试重点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2/7 7:40:19

复习要点地理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球体。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5.地图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二、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8.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37页。9.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三、天气与气候(P42)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历史

历史:元谋人公元前170万年云南元谋目前我国境内最早发现的人类北京人公元前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群居生活会使用自然火、打制石器山顶洞人公元前180000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山洞内打磨石器有爱美观念人工取火★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多年,陕西西安,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粟(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之一)。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钻孔石斧)、使用弓箭。陶器是主要用具(鱼纹彩陶盆)。★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浙江余姚,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骨耜。陶器是主要用具(刻画猪纹黑陶钵)。★大汶口原始居民,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黄河流域。产生了贫富分化。★材料阅读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要意义:使人类已过上定居生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改善了生存环境,扩大了活动空间,提高了生活质量。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炎帝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帝(神农氏),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炎黄联合战蚩尤炎帝和黄帝之战(阪泉之战)炎黄走向联合形成华夏族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舜“禅让”民主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结合。第五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都阳城。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禹传子,开始了“家天下”的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亳。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1世纪),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8世纪),犬戎杀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贫富分化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的必然结果。由“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夏朝和商朝的最后一位国王和纣的灭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荒淫无道,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被人民所抛弃。第六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西周的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分封制的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分封制的内容:授民授疆土。诸侯的义务。★分封制的作用及影响: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西周社会的三个等级贵族(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是统治阶级、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手段:礼仪教化(怀柔政策),军队刑法(暴力镇压)。第七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春秋时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齐桓公称霸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尊王攘夷”标志: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2、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之战)。3、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战国时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东南西北到中间,齐楚秦燕赵魏韩。合纵: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秦。连横(张仪):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朝秦暮楚。第八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春秋时期,铁农具广泛应用与农业生产。★战国时期,牛耕的到推广。(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千藕其耘”的耕作方式被打破,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公作则迟,分地则速”。个体小农逐渐成为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原因:1.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的现实压力。2.秦国富国强兵的需要3.秦孝公的支持4.商鞅的坚持不懈★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2、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统一度量衡;(作用:富国)3奖励军功(作用:强兵)★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败的评价:一场改革的成功或失败的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最后被处死了,但变法取得了成功。因为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启发:改革措施要正确、改革应顺应历史潮流。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商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或铭文)隶书楷书。★甲骨文的价值:1.对于研究商代的历史有重要价值。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着渊源关系。★青铜:铜、锡、铅的合金。★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发现于殷墟(河南安阳),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75公斤。第十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孔子:儒家学说创始人。《论语》伟大的思想家:核心思想:仁、礼。在政治上提倡为政以德、以礼治国。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学习方法:独立思考;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百家争鸣:墨家:“兼爱”“非攻”“节用”。法家:“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儒家:“仁政”“民贵君轻”。道家:道法自然。人应该与自然和谐发展。(教材53页诸子百家简表)★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根本原因)2、社会急剧变化,大动荡大变革。3、各国诸侯争夺霸权,招揽人才的需要。4、私学兴盛各派文人游说讲学,相互抨击,推动思想发展。★作用:各家相互辩驳、相互影响,有力的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韩非的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最有用:战国时期,我国处于奴隶制进一步崩溃和封建制度初步形成的大变革时期。在这种形势下,韩非子提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必胜今;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法治”等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趋势,又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统一前后的许多措施,就是韩非子理论的应用和发展。★损害公物/治理班级:自我教育、自我反省能及时解决问题是最好的方法;说服教育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惩罚不是万能的,只是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三者都有合理的成分,但都不是绝对有效的,不应该互相排斥、互相对立。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方法发挥的作用不同。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都江堰:战国秦国李冰父子,岷江流域。★三大工程:“分水鱼嘴”(是江水分为内江与外江)“飞沙堰”(防洪、排沙)“宝瓶口”(控制引水量)。★作用(为什么都江堰能够于2000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维护了生态平衡,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2、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3、代表了我国当时的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编钟:湖北随州战国曾侯乙墓编钟。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秦的统一: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六国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都咸阳。★秦的灭亡: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刘邦攻取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6202年,楚汉之争。刘邦建立汉朝,都长安。西汉开始。★秦统一背景(条件):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⑶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秦统一意义: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⑵秦统一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⑶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增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些措施沿袭了两千多年,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第一次起义是谁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夏朝是第一个世袭王朝,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部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第一个起义的该是商汤。(1).在任何一场战争中,妇女和儿童都是遭受打击最严重的脆弱人群。自从伊拉克战事爆发以来,联合国儿童基金

  • 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战争带来的灾难是永无止尽的,一旦战争爆发,所要受到的牵连让人望而生畏.因为战争让不少人失去了家庭,妻离子散,而且血流成河,那场面令人不敢想象.就像世界打战一样,都需要人们付出惨重的代价.我曾经看过关于战争的片子和书.当我看到敌人残杀同胞时,我非常憎恨他们,憎恨他们的冷酷无情,而更佩服同胞们的勇气.他

  • 中国历史上十个著名的战役,包括战役名称,发生时间,作战双方,作战结果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1.巨鹿之战是发生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的时候,西楚霸王项羽采用巨鹿之战,摧毁秦军主力。2涿鹿之战传说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九黎族首领蚩尤在涿鹿(今河北省涿鹿县)进行的一次艰苦激烈的大战,这是远古时代一次很大规模的战争。相传神农氏为帝王时,各氏族、部落互相掠夺,为害百姓,其中蚩

  •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1)开始标志: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其重要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尼机”(2)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3)交通运输变革:19世纪初,美国和英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车~1324对的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

  • 清朝末后期至民国初期,有哪些大型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内部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护法战争、二次护法战争、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二次直奉战争北伐、二次北伐、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对外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所发生的历史故事都有哪些?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1安史之乱,安禄山发动叛乱;2李隆基开元盛世,使唐朝的繁荣达到鼎盛;宋朝;赵匡胤杯酒释兵权,黄袍加身;汉朝;文景只治,晋朝;八王之乱;清朝;1康熙御驾亲征,平定准格尔,同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并构成人类历史的一个独特的篇章。

  • 到底中国经历了多少战争呢?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发生战争次数我国是战争频繁之国。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近代,人民起义、人民革命战争频繁;历史上统治阶级内部以及诸侯之间争城掠地的战争更是难以计数。见诸史籍,有些眉目和头尾的战争,从夏朝至明代大约有3300余次,清代有400余次,近代也有数百次之多。我国历史上大约发生战争4000~5000

  • 盘点宋朝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宋朝的战争的一些情况,也还是比较有意思,很多人想知道宋朝历史上都发生了哪些战争,对于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说说吧,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简单的看看。1、北宋统一战争北宋统一战争,是宋朝建立后,对五代十国剩余的割据政权武平、后蜀、南汉、南唐、北汉的统一战争。

  • 夏朝到北朝的以少胜多的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著名战役双方军事指挥员参战兵力战果长勺之战曹刿齐桓公3万数万击溃齐军城濮之战先轸子玉2万4万楚军大败柏举之战孙武囊瓦3万20万楚军大败,随后都城被破桂陵之战田忌、孙膑庞涓8万10万齐国以围魏救赵战术大破魏军马陵之战孙膑庞涓8万10万魏军被全歼即墨之战田单乐毅、骑劫7千不详收复齐国国土灭楚之战王翦项燕

  • 夏朝末年之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与夏朝同时期,有一个小国叫有施国,有施国有一位很有胆识的美女叫妹喜,她曾帮商灭夏,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夏朝入侵有施国,有施国战败。作为战败国,有施国国王将国中最美的美人妹喜送给了夏桀,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复仇。妹喜美貌绝伦,而且还常常像男子一样佩剑戴冠,多变的性格深不可测。来到夏朝后,她很快获得了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