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秦国若没灭古蜀国,古蜀文化能繁荣下去吗?

秦国若没灭古蜀国,古蜀文化能繁荣下去吗?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27 更新时间:2024/1/23 23:30:15

在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篇《五帝本纪》,这篇章记录了远古时期人们对中国5个部族首领的崇拜。远古的事情,根据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来看,已经过去了近2000多年。尽管如此,《史记》依然是我们了解过去的最好的史料。根据《史记》的记载,中国古代五帝的活动范围主要在今天的黄河流域。

但是随着中国近几十年考古发现的陆续展开,在长江流域地区也发现了新的考古遗存。这些考古遗存证明,在那个蒙昧的三皇五帝时期,中国的原始社会呈现满天星斗的发展态势,特别是在长江上游一带,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考古遗存以及令人惊叹的青铜文化。

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青铜器(笔者实拍)

一、长江上游文明的开端:宝墩文化

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为典型的高原盆地。盆地同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游等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发达区有较远距离,加上秦岭与大巴山的阻挡,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较为孤立,因此地方特色十分明显。

盆地内整体呈现北高南低,东西两侧偏高,中部偏低的地形结构。盆地地貌上可以分为川西高原(包括成都平原附近)、川中丘陵,靠近重庆的地方则呈现平行岭谷的态势。

四川盆地

其中,川中丘陵面积最大,以成都为主的川西高原面积较小,只占了整个盆地面积的1/8多一点。从地形上我们可以看出,四川盆地中的川东与川中地区主要以山地与丘陵为主,海拔多在700-1200米之间,由于这一带缺乏冲积形态的平原,所以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比较少。

相比而言,整个以成都平原为主的川西地区则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与金沙文化。

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对环境的改造程度非低,所以稻作农业发展得较为缓慢,而川西地区的土质多为亚热带黏土构造,土地肥力相对较低,加上早期岷江经常泛滥,整个川西地区的农业发展十分混乱且不发达,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简单的稻作与北方的旱作粮食,但是规模一般。

岷江一直都是四川的母亲河(笔者实拍)

到了距今5000年-4500年左右,川西地区的农业开始有了较大的提升,在平原的腹地考古学家发现了宝墩文化。宝墩文化的形制特点,除了有大型的聚落遗址外,稻作农业也开始初具规模。但是这一时期的宝墩文化从源头上看可能受到了北方甘肃与青海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影响。

宝墩文化出土的陶器(笔者实拍)

到了距今3700年时,宝墩文化开始进一步发展。这时候中原地区已经进入了商时期,中原地区的青铜器文化与本地区交流也逐渐增多起来。此时在距离宝墩文化不远处的三星堆,又出现了更发达的青铜文化。

宝墩文化出土的金器(笔者实拍)

三星堆文化无论从规模,还是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抑或是在玉器与青铜器的制作上,较之前都有了较大的飞跃。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的过渡,说明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发展走向了一个新的篇章。

二、古蜀青铜文化的代表:三星堆文化

考古学家认为,从宝墩到三星堆文化是古代蜀国文化演进的一个重要阶段,古蜀文化与之后的云南古滇国文化都是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

关于古蜀国的发展历程,根据最新的考古研究,考古学家们大多认为,古蜀文化延续了近2000年之久,其发展的时间与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几乎是同步的。而蜀地的青铜文化更是以其自身的特色而惊艳于世。

三星堆出土的纵目人像青铜面具(笔者实拍)

在广汉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鸟、青铜神树、青铜人的铜像,以及制作精美的金器与玉器,这些精美的器物从样式与制作工艺上都极为复杂。这些青铜器除了反映当时蜀地先民高超的生产技艺外,还表现出了人们的一些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玉器(笔者实拍)

从地理区域的分布范围来看,三星堆文化主要的活动区域在今天的四川广汉与成都一带,但其影响力已经波及到了今天四川东部与重庆,甚至今天湖北的西北也受到了古蜀文化的影响。

除了对考古器物的资料研究外,对于文献的梳理也是历史学家们不可少的工作,在《尚书》、《史记》中都有关于古蜀国的记载,古蜀国甚至参加了周灭商的战争,说明在周之前,古蜀文化就与中原文化产生了密切的交流。

后来考古学家又在成都的金沙村一带发现了著名的金沙遗址,而金沙遗址的出土时间晚于三星堆文化,所以有考古学家就认为,金沙遗址其实是三星堆文化的某种延续。但是就金沙遗址的规模来看,相比三星堆,金沙文化出现了明显退步的现象。

是秦国没有灭古蜀国,古蜀国的文化也不会再继续繁荣下去,因为当时的古蜀国虽然表面很风光,但是国家统治内部已经腐朽化了,灭亡将是必经的道路。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古蜀》:如何书写中国神话题材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古蜀》是国内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的又一力作,作家依托古蜀文明,文物考古,昆仑神话等资料,运用超凡的想象,营造神奇无比的半人半神性形象,让读者走进如醉如痴的神奇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古蜀文化是中国远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古蜀人民在长期生活中所积累的智慧。阅读整

  • 历史题之大禹治水大禹采取了什么方法治理水患?治水的“水”是指哪条河?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1)大禹采取了什么方法治理水患?大禹采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了(2)大禹治水的“水”是指哪条河?黄河(3)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①解决问题,处理矛盾要灵活地变换思维角度,不能抱着老一套的做法死死不变。②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这样的时代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平时学习

  • 下列史实中,与大禹有关的有( ) 1.治理水患 2.发明舟车 3.分封诸侯 4.建立夏朝 5.建立王位世袭制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禹到了晚年,便四处查访,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但当禹死后,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拥立禹的儿子启即位,便起来反对伯益。启趁动乱之机杀了伯益,夺得了王位(约公元前1988年—1979年),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

  • 古代先贤治理水患的事例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李冰修都江堰。秦蜀郡太守李冰建堰初期,都江堰名称叫“湔堋”,那时都江堰周围的主要居住民族是氐羌人,他们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

  • 商周时期的鬼方是什么国家,有考古发现吗?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鬼方的探讨,实际上还并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商代的鬼方是一个集民族、政权和地域于一体的称谓。如今许多人习惯将有别于中原政权的族群,概称为“少数民族”。这样的称呼实际上是不甚允妥的。事实上,曾经许多像鬼方这样的古代民族,在人口和势力方面,也不见得就是“少数”。而且,“少数民族”是一个近代概念,套

  • 为什么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形态

    战史风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国家形态也叫“主权形态”,它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相对“国家属性”或“主权特征”的组织单位。如在原始社会时期,“国家形态”表现为一个个的氏族和部落;后来表现为一个个小的城邦国家;当今社会,是200多个民族国家。人类从形成氏族公社到实现世界政府,依次出现以下六个类型的“国家形态”,即:氏族→部

  • 假如世界大战来临,决定战争最终胜败的根本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再次爆发世界大战,将是整个人类的灾难准甚至可能是毁灭性高危时刻。现在爆发世界性大战,极可能是核大战。核大战下无赢家,何谈谁胜谁败!有鉴于此,全世界人们联合起来,警惕疯狂政客战争狂人,并有效阻止世界大战发生,才是正道!现在的世界大战,核武器的使用机率极大。而一旦放出这个怪兽,这个星球上的人类将以亿数剧

  • 特洛伊战争是真的还是传说或后人编的故事?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为特伊人所建,故名特洛伊。公元前13世纪前后,此地曾发生过一场长达十年的大战,史称“特洛伊战争”。“不和的金苹果”、“木马计”等希腊神话故事都与这场战争有关,它们主要记载在《荷马史诗》等书中相传,特洛伊英雄珀琉斯举行婚宴,邀请了奥林匹斯山上诸神。但是,他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为了报复,不和女神向餐

  • 求,从夏到元明清期间各个国家的建国时间和灭亡时间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朝代历史表: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尧舜禹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

  • 夏朝君王姒桀是怎么死的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到了桀晚年时期,荒淫无度的现象越加变本加厉,据说,桀命人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从此君王不早朝。夏桀认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吗?太阳灭亡,我才会灭亡。“他还召集所属各部首领开会,准备发动讨伐其他部落的战争。桀日益失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