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点说春秋时期战争以诸侯间争霸为目的,打败对方很少有灭国的。战国期间就是以亡国争当天子的目的,战国期间的战争更加血腥,更加以吞并小国为目的。
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之间交战频繁,试分析这两个时期在战争的目的上有何不同?
我觉得,春秋是为争霸而战,战国时人民思安,是为结束战争而战
春秋时期是争霸时期,诸侯国都争当霸主,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目的是消灭其他诸侯国。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动战争的目的主要是什么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动战争的目的主要是兼并和掠夺。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战国时期包括二周灭亡前和二周之后秦灭六国完成之前。二周于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次年起史家以秦王纪年。周朝在秦朝建立之前就灭亡了。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04年)的旷日之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三家分晋后,韩、赵、魏跻身强国之列,战国七雄格局正式形成,这七国分别是:燕、赵、魏、韩、楚、秦、齐。除实力较强的七雄外,周王朝境内还存在着宋国、卫国等国,但其实力远不及战国七雄,只能在它们的夹缝中生存,且最终为七雄所灭。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上已形同灭亡。诸侯国互相攻伐,战争不断。
争夺土地和人口,以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这是主要目的